好些年没见,季温时着实没想到能在这里遇见郭奕。
郭奕是她小时候的邻居,两人的母亲既是同事又是好友。虽然梁美兰辞职开服装厂挣了些钱后就搬离了那个家属大院,郭奕家也早就因郭叔叔的工作调动搬去了隔壁区,但两家的交情没断,偶尔打个电话,逢年过节聚聚。季温时这些年一直在外面上学,跟郭奕没能见上几面,但在这里遇见这个小时候总带她玩的邻居哥哥,她还是觉得意外又亲切。
“听梁阿姨说你在海大读博,我还打算开学后找时间联系你,没想到在这儿碰上了。”郭奕镜片后的眼睛弯出柔和的弧度,顺着她的目光看向咖啡单,“喝什么?哥哥请客。”
郭奕比她大五岁,是院里那帮孩子中年纪最大的,一直品学兼优,温和有礼。那些年,棉纺厂家属院家长教训孩子的固定句式就是:“你看看人家郭奕!你要是有他半点懂事,老娘我能多活十年!”
“郭奕哥怎么来海大了?”季温时的视线落在他手里的深蓝色帆布袋上。这是海大人文学院给来报到的新生准备的文创大礼包,“你之前不是在京大读博吗?”
“刚毕业,导师说我在京大呆了十年了,赶我出来换换环境。”郭奕无奈地笑笑,“海大历史系正好有位老教授有博后名额,我就过来待两年。”
季温时在心里默默羡慕。人家都博士毕业了,她连开题都还没着落。
郭奕看了眼腕表:“我一会儿去系里见导师,上午应该要开个会。你中午有安排吗?一起吃个饭?”
“我们导师上午也组织开会,”她想起曹老师每次读书会冗长的流程,“不知道要开到几点,估计挺晚的。”
“没事,”郭奕眼底笑意温和,“我等你。”
九点整,季温时捧着杯桂花拿铁踩点进了会议室。这是新学期第一次读书会,人到得格外齐。椭圆长桌边,远离主讲席的风水宝地早已被占据,只剩下左右两边离导师最近的门神位。她认命地在主讲席左边坐下。
曹老师还没到,会议室里一片喧闹。一个暑假没见的同门们三三两两凑在一起说笑,她身边只坐着师弟方晓凡,两人各自埋头刷手机,默契地互不打扰。
微信突然跳出一条好友申请,验证消息只有两个字。
「陈焕」
季温时这才意识到,都去人家家里蹭过两次饭了,居然连微信都还没加。
她点了通过,对话框立刻显示“对方正在输入”。
「邻居,我现在能剁排骨吗?」
她忍不住唇角一弯。这人真是的……
季温时:「可以」
那边顿了顿:「今天醒这么早?」
季温时:「我在学校,上午开会。」
想了想,她又补了一句:「你怎么知道我微信的?」
「找中介要的。我上午要拍个视频,得剁排骨,怕你还在睡觉,又不能去敲你的门。」
奇了怪了,她怎么从字里行间读出一丝若有若无的委屈呢?
这时候曹老师端着茶缸走进来,她只好收起手机,拿出电脑打开。
她的电脑微信常年是登录状态,刚解锁屏幕就看到那边追了条消息过来。
「中午回来吃饭吗?炖了薏米山药排骨汤,养胃。」
她的目光久久地落在“回来吃饭”这四个字上。这个词组真奇妙,亲密又寻常,无论出现在什么关系里,总能让人感觉到期待和温暖。
不知道为什么,脑海里突然浮现八点档家庭伦理剧里的经典桥段:贤惠的妻子在家精心烹饪一桌菜肴,守着咕嘟咕嘟沸腾的汤锅给老公打电话。电话那头,男人往往在花天酒地不亦乐乎,或是小三在怀乐不思蜀。妻子满怀期待地问丈夫今天回来吃饭吗?丈夫烦躁地敷衍一通,啪地一声挂断电话。镜头一转,妻子失落地看着一桌佳肴。
不过今天她似乎就是那个渣男……毕竟先答应了郭奕。脑海中的小剧场里,守着汤锅的哀怨妻子突然变成了系着围裙的陈焕,顶着那张又冷又酷的脸幽幽看过来。她赶紧端起桌上的咖啡喝一大口,把涌到唇边的笑意压下去。
脑子里一天天都在想些什么。
「不好意思,中午有约了。」
回复完,她又找了个萌萌的小猫鞠躬说“sorry”的表情包发过去。
今天的读书会主要是让新入门的硕士和博士熟悉一下同门。大家自我介绍完后,曹老师也没再长篇大论,只重点提醒季温时和两位博四的师兄师姐抓紧开题和写论文,随即大手一挥宣布散会。
结果反倒变成她等郭奕了。
历史系楼和中文系楼相隔不远,共享一个庭院。季温时找了个长椅坐下,长椅边成排的银杏树叶子都还绿着,阳光从浓密的绿荫中漏下几点光斑。等秋风一起,再下过几场雨,这些叶子就会逐渐变黄。等再冷一些,学校公众号的宣传图里就该出现银杏雨了。
季温时等得无聊,忍不住拿出手机来,漫无目的地滑了一圈APP,还是回到微信又点开陈焕的头像。
自打她说中午有约以后,他就没再回复。可能这会儿正在做菜拍视频吧。
陈焕的微信头像背景是黑色的,浓重夜色中隐约可见一团黄白色的毛团在奔跑,看起来像是哪天夜里下楼遛糖饼的时候随手拍的。
点开他的朋友圈,背景同样是黑色。朋友圈里干干净净——倒不是设置了什么三天可见,而是这人真不怎么发动态。几年间总共就两三条朋友圈,最近一条是三个月前,分享了个网店链接。
季温时好奇地点进去,是家名叫“农场小卖部”的店铺。店铺页面很简洁,只有一个名叫“丑苹果”的链接,连图片都没有。链接标题上写着“距苹果采摘期还剩一周”,商品还处于暂不可购买状态,但加购人数显示已经破万了。这是陈焕的网店吗?
她越发觉得看不透。他自称是美食博主,可“糖饼厨房”那个账号毫无流量,完全无法支撑他当全职博主,更别说他家那些颇有设计感的装修,专业的厨房,连糖饼大概都养不起。所以这个网店是他的副业?也不知是怎么经营的,人在海市,却卖着不知道哪里种的苹果。
这人看起来好像简单直接,像阵风似的闯进她的生活。可仔细探究起来,却又觉得他像山间溪流,看似清澈见底,鱼虾卵石悉数可见,可当真正伸手去探,才惊觉水下暗流汹涌,深不见底。
肩膀突然被拍了拍,季温时回头,郭奕正站在长椅后面,双手撑着椅背俯身看她。
“抱歉,等很久了吗?”
“没有,我也是刚坐下。郭奕哥想吃什么?”季温时收起手机。
郭奕想了想:“吃家乡菜吧。小时应该也很久没吃了?”
季温时点点头。海大南门后的巷子里就有一家地道的江城小炒菜馆,开了很多年,价格实惠,口味正宗,本科的时候她偶尔去吃。后来胃病日益严重,经不起重油重辣的折腾,就再没去过。
这家饭店名字很朴素,就叫“江城小炒”。掀开硬硬的塑料门帘,迎面是一个半包围结构的木柜台,经年累月都快看不出本色了。柜台后的架子上放着一些常见的饮料,什么旺妞牛奶,椰花椰汁,小牛酸酸乳之类的,还有几款价格不高的小瓶装白酒。柜架正对着门的转角处供着一尊财神像,神龛的红灯把柜台里坐着的老板映得红光满面,一看就像要发财的样子。
店里还没有用上扫码系统,全靠老板娘一个人点菜。两个江城人点家乡菜根本用不着菜单,熟门熟路地报了几个菜名,老板娘见是老乡,还送了两罐可乐。
菜很快上齐,辣椒炒肉,酸萝卜炒牛肚丝,热拌香干,芋头娃娃菜汤。
江城菜以猛火快炒出名,猪油烧得滚烫,调料撒得豪爽,锅铲叮叮当当在铁锅离迅速翻拌颠弄几个来回就装盘上桌,带着扑面而来的锅气。
季温时一直觉得自己不该是江城人。江城人的性子就像江城菜,炒得轰轰烈烈,吃得热热闹闹。但她是一盅温吞凝结的汤,冷冷清清,调羹扔进去都溅不起多大水花。
还没动筷子,老板娘又风风火火拎上来个迷你电饭煲,里面是冒尖的米饭。
这是店里的招牌特色,不单独卖,是只有点了辣椒炒肉的客人才能解锁的隐藏美味:肉汁拌饭。
一盘合格的辣椒炒肉,讲究既多也不多。讲究多是因为辣椒炒肉是考验一家江城菜是否正宗的终极试金石;但说它讲究不多,则是因为这道菜实在太家常,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做法,怎么做都对。但无论如何,一盘好吃的辣椒炒肉总得有三大要素:肉嫩,辣椒软而入味,碗底得汪一层酱汁混着肉汁的油汤,不能干干爽爽的。
肉汁拌饭,就是先把一盘辣椒炒肉吃到剩三分之一,辣椒多肉少,底下全是油汤的时候,一气把整盘菜扣进电饭煲里,拿盛饭的大勺搅拌均匀,直到每一粒米都被浸润成酱色。
季温时暑假以来一直遵医嘱严格清淡饮食,此刻在这烈火重油和新鲜辣椒激发的霸道香味中,口腔也被迫诚实地开始分泌唾液。
内心挣扎半晌,她还是给自己盛了一小碗肉汁拌饭。
酱色米粒裹着油光,黏黏糊糊的,入口是猪油特有的荤香。每一口饭都包裹着炒软的辣椒、咸香的豆豉,焦脆的油渣,偶尔还能捞到片漏网之肉。
香,实在是太香了。
两个久未归乡的人前半程几乎没空说话,筷子都没停过。最后还是郭奕先开口。
“在海市吃得还习惯吗?”
季温时点点头:“刚开始不太习惯,这么多年也慢慢适应了。”
郭奕轻笑:“我一直没适应京市菜,总觉得他们炒菜都带甜味,没想到海市这边更甜。”
“是肖阿姨手艺太好了吧?”季温时开玩笑地说,“把你舌头都养刁了。”
肖阿姨是郭奕的母亲,做得一手好菜。小时候季温时最盼着去他家吃饭,每次肖阿姨都纳闷:“美兰总说小时不爱吃饭,这不吃得挺香嘛!”
郭奕注意到她的杯子空了,放下筷子给她添满可乐:“十一要不要一起回去?我妈肯定给你做一大桌菜。”
季温时垂下眼帘:“看情况吧,这学期要开题,时间有点紧。”
“好。”郭奕也不再劝,声音更温和了些,“每次放假回家,我妈都念叨好久没见小时了。我……我们都很想你。”
季温时弯起眼睛:“我也想念肖阿姨的手艺——特别是她的红烧猪蹄和卤味。”
饭后,季温时打算回家睡个午觉,下午就在家里自习,顺便试试新买的升降桌。郭奕说自己的车就停在学校,可以送她。于是两人饭后消食散步一路走到停车场。
没想到在停车场遥遥望见蒋冰清从一辆车上下来,正依依不舍地和驾驶座上的人告别。车开走了,蒋冰清一回头看见季温时,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夸张地冲她招手。
季温时不好意思地跟郭奕打了个招呼:“我朋友,过去打个招呼马上来。”
她小跑过去,蒋冰清已经摆出一副严刑拷问的架势:“好啊季温时!刚跟我说不想谈恋爱,转头就跟帅哥停车场漫步?”
“小时候邻居家的哥哥,别瞎说。”季温时不甘示弱,“你呢?下车都恨不得吻别,确立关系了?”
蒋冰清扭扭捏捏:“差不多吧……但他实在太害羞了,我决定再等一周,要是他还不表白,我就亲自上!”
见郭奕还在车边等,季温时匆匆聊了几句就原路跑回去。
“怎么不多跟朋友聊聊?”郭奕给她拉开车门,“我不急。”
季温时摇摇头:“送我回去已经很麻烦你了。”
郭奕笑了笑,没说话。车子缓缓驶出校门,冷气的轻微风声里,他叹息般的声音传来。
“小时,小时候你不会跟我这么客气的。”
樟园里,501,陈焕正把洗好的碗摆进消毒柜,发出的动静比往常大一些。他的眉头锁得很紧,眼睛冷冷淡淡,周身气压很低。
从今天上午起心情就莫名不太好。
天气明明很好,温度还比前两天降了一些。糖饼也很乖,早上才在外面遛了一圈就把大小便都解决了。上午的视频也拍得很顺利,薏米山药排骨汤简单快手,清淡鲜美,适合大部分人群,作为“糖饼厨房”的第一期视频非常合适,还能赶上平台“秋季滋补温养食谱”的推流。
排骨是自己早上去市场挑的,山药是奶奶从农场寄来的,食材都新鲜,熬出来的汤自然也成功。汤色清亮,排骨酥烂,山药软糯。他怕太油腻,甚至把排骨上那一丁点肥肉油膜都剃掉了,汤面澄澈得一丝油花都没有。
可是没有人喝。
放盐之前他盛了一小碗汤晾凉给糖饼,这只向来不爱喝水的小狗把碗底都舔得干干净净。
如果是口味清淡又需要养胃的人,应该会喜欢吧?会顾不上烫就急着先喝两口汤,然后小口小口地啃排骨,山药——不知道她爱不爱吃。但是山药健脾养胃,得多吃。
楼下一阵引擎声响打断思绪。他漫不经心瞥向窗外,这一眼就将他钉在原地。
一辆白色轿车停在楼下,有个年轻男人先从驾驶座上下来,似乎想去给副驾的人开门。可副驾的人显然没有这种被服务的意识,自己直接就把门推开了。
是季温时。
她背着书包,应该是刚从学校回来。下车后,那个年轻男人还站在车边跟她说了几句话,隔得太远听不见声音也看不见口型。呵,不管是什么,他都不想听。
舍不得走是吧。他转头看了眼正无聊地趴在冰垫上打哈欠的糖饼:“糖饼,走,下楼遛遛。”
友情提示,如果像陈哥这种住步梯养狗的宝宝,最好买个宠物背包或者亲自抱它们上下楼,不要让小狗爬楼梯,很伤髌骨。文中糖饼还怀着孕,默认陈哥每次带它出门上下楼都是用抱的,就不再特意说明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辣椒炒肉和肉汁拌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