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为君 > 第6章 避之不及

为君 第6章 避之不及

作者:钰铭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2-25 21:48:21 来源:文学城

青天白日,忽一阵风来,把那破门打得摇摇晃晃。

琅邪这才发现他们身处一间破庙之中,除了陈申,余下几人都是孩子,最大的也不过十五六岁,个个穿得破烂,和当日初入京时所救小孩有些相似。

只是这些孩子这时都有些怀疑地盯着他。

他以为自己听错了,问了声,“你方才......说什么?”

陈申道,“此地原非说事的地方,但殿下执意要去救那狗皇帝的皇子,罪民只有现在便告诉殿下。”

“殿下,罪民虽唤您‘殿下’,绝非因您是那樊家公主养出来的什么九殿下,只因您是我元祖之孙,大殿下的嫡长子,正统皇位的继承人!”

琅邪眼角突地一挑,本能地露出听他说要将雪参送给自己时的表情。

“殿下,”陈申见他一脸不信,让开一步,“此事说来话长。您何不坐下听我说,如此便知,罪民绝非戏弄您......”

陈申低下头,指着那一个个孩子,“您不信,您看这些孩子,他们都是杨家有名有姓的大臣之后,文臣武将,哪个生来不是少爷小姐的命,如今却沦为孤儿,躲在这破庙里,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呵,这都得多亏那狗皇帝,不杀我们这些前朝罪臣之后,赏我们苟活于此,好博他的仁名。”

“外人哪知,这里名为恩赐,实为关押?稍一越界,便要被毒打送去监牢,”他恨恨道,“人在牢房尚且有顿牢饭,关押在此,却是连吃的也没有,只能去偷,去抢。”

琅邪问,“何不自力更生?”

“如何自力更生?此地土壤本非良种,好不容易种些粮食,官兵便瞅准时机来收走,逼你去偷去抢,如此便有理由抓、打、杀!”

琅邪沉吟半响,“……你那日以雪参约我,便是为告诉我此事?”

“罪民并非刻意欺骗.....”

“是谁告诉你……”他话说到一半却顿住了,“罢了……我来告诉你,我绝非你所说什么世子,我无父无母,是姑姑带回去养大的,与那杨家没有一点干系……”

他这般说完,见那陈申满脸不可置信,又看围着他那群孩子,一个个眼里都是懵懂,到底不忍,软声道,“你既知我是公主带大,想必也知我是朝廷官员,冲你方才那番大逆不道的言论,我便可抓你入狱,落个谋逆罪名,今日念你救我一命,我就当没听见。但你记住,没有下次了。陈公子,便是为了这些孩子,今日之事,也切莫多言。告辞。”

他说完便要走,那陈申一愣,大喊一声“殿下”!

琅邪一顿。

他转过身去,天光隐约将陈申的脸照亮了一半,他讽刺地笑了笑,“要殿下为我等不相干的人,弃了到手的富贵,自然是为难您……”

“可殿下真这么狠心,要连自己的亲生兄弟也不顾么?”

琅邪匆匆赶到方才那茶棚,却一不见大皇子,二不见那老汉,登时瘫坐地上,心惊肉跳,冷汗狂流,只怕樊勤已被那人所害,又不知何处去找。

正焦虑不已,却听人马疾驰的声音,那人一路奔还一路叫喊,“小九!小九!”

小王爷亲自来寻人,陪着一万个小心,却见琅邪脸色苍白,只以为他受伤了,琅邪却道,“我没事,倒是小王爷怎么找来了?”

樊诚一见他肯搭理自己,恨不得把自己所知之事,全倒豆子样倒出来,叽里呱啦说了一路。

原来公主今日正好去琅邪府上,久等不到人,又派人去太子府、小王爷府上问话,方知樊勤亦不知所踪。小王爷当即派人去找,直找到这城郊才见着大哥。可待大哥醒来,竟也不知琅邪去了哪儿!公主这才慌了,忙把要派人马的樊诚拉了回去,说自己有法子,让樊诚好生待在府里,莫要声张。

她若不那般紧张还好,一见她那愁容,小王爷心里只更提心吊胆地,又等了半个时辰,趁公主一个不察,翻墙便出来了。

二人回府。

樊诚先嘱咐琅邪好生歇息,自己明天再来看他,临走前又不自在地说,老二下午派人来,说那比试之事,让琅邪自去府上找他。

说到此,小王爷心不甘情不愿道,“老二虽性子讨厌,武功还是不差的,小九你变成这样,有他一半责任,你......”

见琅邪今日颇有几分心不在焉,又想起他早朝便生自己的气,想起大哥让自己少说话,免得招人讨厌,忙住了嘴,委屈道,“小九,我再也不替你拿主意了,我,我......你别生我的气!”

蔫蔫地走出王府,像只垂头丧气的黄鼠狼。

哪知琅邪压根没听见他说什么,心事重重地回了府,只等他一走,便又出了门。

回时天色业已黯淡,福伯迎了上来,小声道,“殿下,公主来了,让您去花园。喔唷,您脸色怎地这么差?”

琅邪径自朝着花园而去。

他远远便见花园里一道窈窕的背影,又见那人脚下一堆紫苑花瓣,心里一咯噔,不敢磨蹭,上前轻轻唤了声,“姑姑。”

那人转过身,正是烟华楼的公主老板,当今天子的妹妹樊静。

她虽年近四十,却仍然美丽动人,此时将琅邪上下打量一眼,蹙起眉头,“去哪儿了?脸色怎地这般差?”

琅邪伸手摸了摸脸颊,“去了趟刑部,忘吩咐事儿了。”

“受伤了?”

他摇摇头,作乖巧状,“都是皮外伤。”

“算你运好,只是些皮外伤。”又哼了一声,“身上没伤,脑子可还好?”

琅邪听她这冷淡的一声,心道不妙,嗫嚅地答了一声,“……也还好。”

“还好?我还以为你是脑子坏了,才往那陈桥跑!”

琅邪不敢接话,低下头乖乖听训。

“那囚牢一样的地方,多少人避之不及,你倒好,上赶着往那走,还带上当今圣上的大皇子,你好大的胆啊琅邪!你以为如此,便没人疑你了么?!”

琅邪委屈道,“冤枉啊姑姑,我不是故意......”

“你也不必对我狡辩!只需牢记一点,现已是天启六年,是樊家的天下!”

她与琅邪生母乃是至交,对这孩子视为己出,常让樊诚大呼偏心。此番却发这么大的脾气,实在是教他吓得不轻,“当日我不瞒你,就是怕你性子急躁,与其被有心人利用,不如我亲口告诉你,也免得你做错事。可你呢?”

“那时你已答应我将此事烂在肚子里,是也不是?!”

“是。”

“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你既答应了我,为何还要胡来?”

“我……”

“是了,我到底不是你的亲娘,你骗我也不必当回事。”樊静压根不给他开口的机会,说了一气,倒把自己说得伤心起来,不禁落了两滴眼泪。

琅邪原还打算不言不语地糊弄过去,这会儿见她落了泪,慌道,“姑姑说的什么话,是小九该死,你打我骂我也行,只莫伤心……我答应姑姑,绝不提了便是。”

“呸呸呸!什么该死?!”樊静本伤着心,听他胡言,又骂道,“你是我一手养大的,我还盼你娶妻生子开枝散叶,给我养老送终呢,你若该死,是要我的心血都白付么?”

琅邪忙道,“小九不敢。”瞥她脸色,拉着她的手,“姑姑不生我的气了罢?”

“生气又有什么用,我还能真把你打死?”她不让琅邪说死,自己却又提了一嘴,当即又“呸”了三声,转而看着他,“你说,你去那儿作何?”

“小九没有欺瞒,真是误走到了那地方。您还不知道罢,皇上要我跟那哈查王子择日比试,我……”他本只是掩饰,可说着说着,倒也真觉得委屈,“小九这下可要丢大人了!”

樊静噗嗤笑出声来,“真稀奇,你竟没在朝上驳了皇兄的面子?你从前不是喜欢跟人比来比去的?”见他病恹恹的,哪儿禁得起那哈查王子一下,又不由心疼,“姑姑进宫替你求个情?”

琅邪愣了愣,见她眼中满是爱怜,心里一酸,“小九成日给姑姑惹祸,姑姑为什么还待我这么好?”

樊静白他一眼,“傻小子,我不待你好待谁好?”

琅邪嘿嘿笑了声,忽然靠在她肩上,“不需姑姑求情,省得这人成日纠缠。”

樊静伸手摸了摸他的后脑勺,“那按你说的办。”

琅邪静了片刻,“……姑姑。”

“嗯?”

“当年娘生我时误食药物,才让我体质异于常人,不至于中掌丧命,是么?”

樊静一愣,“当然。”

“我的那个兄弟,是真的死了?”

“……当然。你问这做什么?你见了谁?谁对你胡说了?”樊静有些慌。

“没什么,”琅邪摇了摇头,笑道,“只是看到大殿下小王爷,有些羡慕。”

樊静又摸了摸他的额头,“傻孩子,你是姑姑的孩子,勤儿,裕儿,诚儿,不也都是你的兄弟么?”

琅邪“嗯”了一声,过了片刻又道,“姑姑,其实……”

樊静有些奇怪,“到底怎么了?”

他将那日京华楼中遇着陈申之事说了一遍。

樊静从那陈申说出百年雪参时便已变了脸色,又听他说西郊,更是皱起眉头,“这是什么人?当真说百年雪参?若非常太医说起,我尚且不知,他又如何知晓?又怎知你要?裕……我寻了这些年,连影子也不曾见过,他当真……”

琅邪心生懊悔,“我猜他是个骗子。”

樊静正色道,“小九,你老实告诉我,你今日是不是去见他?他可是知晓了你的身份?”

琅邪不料三言两语便被她猜透,下意识摇头,“没,我没见他。”

樊静将信将疑,“此人有备而来,必不简单。你记住,万不可去见他。若有人问起,也不可说曾见过此人,听见没有?”

“嗯。那什么雪参多是他编出来的,便是有,也不见得有用。”

樊静又怕他丧气,“你放心,姑姑定会找到法子,把你这身子治好。”

“只是,你要听我的话,得朝前走。有些事过去了便过去了,在帝王家,你就算是想,也是罪过,知道么?”

琅邪垂下头,乖乖应了一声。

樊静走后许久,福伯看着还坐在花园里一动不动的人,走上前,“殿下,晚膳已备好了,殿下移步去用些罢。”

“福伯,您在我身边有十年了吧?”

老管家笑道,“快了。殿下那时候,还只这般高。”他伸出老手,比在膝盖的位置。

琅邪似也陷入回想,嘴角溢出一丝笑意,“是啊,我当时瞧你,谑,一个老家伙,也不漂亮,也不香,谁要你陪?”

福伯笑眯眯地说,“老家伙一瞧殿下,谑,不愧是大户人家的少爷,又好看,又贵气,真真是个天上下来的小神仙。”

琅邪道,“什么大户人家的少爷……”

福伯见他不甚开心的模样,心中软得一塌糊涂,刻意逗他,“哎,老奴也是后来才知道,殿下是人不可貌相,真很调皮呢!那几年,院里的花儿鸟儿虫儿,哪个逃得过殿下的毒手?府里的小厮丫鬟老爷夫人,又哪个没被殿下捉弄过?甚至大殿下那样端正的少爷,也跟殿下打过一架!”

琅邪果真失笑,“你又胡说!大殿下会跟人打架?那我成了什么讨厌鬼?”

他那些混账事,自己做了不记得,老管家可是每一件都刻在心中,“老奴怎敢,殿下难道忘了,您便是因这事,才被公主送上了山呢!”

这么一说,琅邪才隐约有些印象,却早想不起当时是为何打了架,连大殿下的面容都模糊了起来,还以为是跟小王爷呢!真想不到,大殿下那样温柔的人,也会跟人打架?

他一来了兴致,便忘了形,兴冲冲拍着身边椅子,让福伯坐下多说些。

院子里,虫鸣偶尔才懒洋洋地响那么一声。

只听不时便又响起琅邪的惊呼与大笑,“小王爷那是活该!”

“亏他跑得快!敢骗姑姑,看我不打得他满地找牙!”

“二殿下的事,我倒是记得的。”

“福伯,你分明编瞎话哄我么!”

不知不觉,茶已饮干了,天色暗了,院里凉了。

老管家感叹道,“殿下从前在家里几快活自在,也许殿下根本就不该来此。”

琅邪一怔。

福伯却没留意,只起身道,“时辰不早,您该用膳了。”

却见琅邪站起身来,理了理衣衫,朝着院外走,“不必了,我出去一趟。”

“又出去?您这才刚回来,身上还有伤,饭是要吃,药也要喝的!殿下——”

琅邪朝身后摆摆手,大步走出了侍郎府。

福伯跟了几步,瞧着他确是没有回头的意思,只好摇着头转身回了,嘀咕道,“晚膳也不用,便向东去作何?”

琅邪往东约莫一刻功夫,便见面前一处高大的宅子,此时夜色已朦胧,想必这门房又是个新来的,瞧着个人站在门口,问了声,“谁呀?”

“二殿下在吗?”

“你谁?找殿下何事?”

“也没什么事,二殿下差人去府上送口信,我来回他。”

那人这才抬头,正巧二皇子府的总管冉俊从门里出来,见着琅邪,忙道,“九殿下怎么来了?不巧二殿下出府未归。”

琅邪正要答他,忽听身后一阵马车动静,不由回过头去。

这时,那马车已停在门前,车帘掀开,樊裕从上下来。

他似乎没注意到门口有人,只伸手让马车里另一人搭了,那手的主人就这样轻快地跳了下来。

两人站在夜色中,一白一红,身形极衬,极为惹眼。

二人一道走上前来,樊裕看了琅邪一眼,“怎么?”

琅邪笑道,“午时不在府里,听说殿下差了人来,就来问问。”

他瞥到真真公主站在樊裕身边,又道,“见过公主殿下。”见她手还抓着樊裕的衣袖,不由垂下眼,对樊裕道,“那我就告退了。”

樊裕还未说话,真真已道,“侍郎不进去坐坐么?难得见你一面,我还有事想问你呢。”

“还是不打扰二位……”

“进来罢,我亦有事。”樊裕说完,径直走了进去。

要说平日,樊裕肯对他说一声你进来罢,他不知多么高兴。可今日眼见了那两人浓情蜜意,多自己一个待在边上,这算什么回事?

但樊裕一开口,他也没说“不”,便跟着进了门。

一进门瞧见桌上点心,琅邪腹中饿鬼苏醒,刹那又抛弃郁闷,打定主意:便来填填肚子又如何?任他两人有些言语、身体接触,只目不斜视,吃我的。

然而待他将那桂花、绿豆、红豆、芝麻的糕点各扔入腹中,也没听到什么听不得的,似乎樊裕对谁都那副冷淡的模样,大多时候都是那公主在说,他只偶尔应上一声。

琅邪埋头大吃,忽有一人在门口低唤了声“殿下”,抬起头,却是冉俊。

樊裕道,“失陪”,便起身走了出去。

琅邪和那真真公主单独坐着,琅邪饿得顾不上别人,那真真也不在意,只支着下巴瞧着他吃——樊诚也喜欢看他吃东西,说见他这狼吞虎咽的样子乃是一种享受;琅邪也不以为怪。

真真看了片刻,替琅邪倒了杯茶,“侍郎大人,你跟二殿下一起长大的?”

琅邪点点头。

“那,你该很了解他吧?”

琅邪又点点头。

真真拨弄着脑后的铃铛,发出叮叮当当的清脆响声。

“那,殿下可曾有过什么意中人?”

琅邪这次摇头。

真真公主嘻嘻一笑,“那,你可知晓,他会中意什么样的女子?”

琅邪想了想,仍摇了摇头。

真真瘪了瘪嘴,失望之意很明显,但看琅邪吃得很香,又改了主意,“那,侍郎大人可有中意的女子?”

琅邪下意识摇头,摇到一半,忽地顿住动作。

真真随着他的目光回头,只见那边墙上挂着一副极其浅淡的水墨画,上头只一座石桥,桥边各长着三五株垂柳,细柳如丝,随风飘荡。

“侍郎大人?”

琅邪回过神,眼神中有些怀念,“……我早年见过一人,至今难忘。”

左右这里没有旁人,他便一点顾忌也没有,说到那年从山上溜回家。

江南多雨,那日亦是绵绵雨丝不断,他一路快马加鞭,路过一座石桥,见过一个白衣人站在桥边,撑一把素油纸伞,只看见个朦胧侧影,却是天地静寂,只这一人。

真真长在犬戎,只见过黄沙雪山,雨水也很少见,江南模样更无从想起,听琅邪这么一说,仿佛也嗅到了那江南细雨的味道,不由憧憬道,“侍郎大人可与这位姑娘说上话了?”

“这位......”琅邪偷想得笑了起来,“这位......姑娘,只对我说了一句话。”

犬戎公主凑近,“什么?”

琅邪正要开口,她却忽地抬头看向屋门,脑后铃铛“叮——当——”一声。

“二殿下,您来了。”

琅邪缓缓回过头,果见樊裕不知何时出现在门边,身后跟着管家与布菜小厮。

三人用膳,琅邪把脸埋在碗里,只需动耳朵便知,这两人并没存心吃。

二皇子动筷慢他是知道的,多少年了,大姑娘绣花似的,倒不女气,只是看得着急,他吃得饱么!

倒是真真公主,那日一副女中豪杰的模样,这时却像变了个人,也只小颗小颗地捡着饭粒,比那大家闺秀还要矜持。

于是一张饭桌,只琅邪一人狼吞虎咽,不一会儿功夫便吃了大半的菜,真真羡慕道,“侍郎大人胃口真好。”

“二殿下府上的伙食好。”他拍马屁。

“大人吃不胖,也跟你所说的伤有关么?”

琅邪瞥到那正夹菜的、骨节分明的手,笑了笑,“不是。我自幼就不长肉。”

真真点点头,又见二皇子始终不说话,“对了,二殿下,方才侍郎说,他在江南有个意中人,您也认识么?”

“噗——”琅邪险些喷饭,咳嗽不止。

他倒大可不必如此紧张,毕竟二皇子规矩多,想从前他二人在与世隔绝的山崖下独处那些日,也没有旁人,捡个野果子吃,琅邪若多话,也要得他一句“食不言”。

可是,今日,不知这位爷哪来的兴致,竟搁了筷,“哦?”了一声。

直引得真真面上一喜,添油加醋地描绘起琅邪方才所讲的油伞美人,末了又问,“听说侍郎大人与几位皇子是一起长大的,二皇子可见过那姑娘?”

早在她开口时,琅邪便再也不敢看樊裕一眼,只不断以眼神示意那犬戎公主,“公主,公主,您误会了……”

可真真这时眼中哪还有他,只不放过樊裕脸上任何一丝表情,“二殿下当真见过?”

琅邪把脸彻底埋进碗中。

“嗯。”

真真公主好奇道,“是吗,能叫侍郎大人这样心心念念,不知是多漂亮的女子。”

樊裕瞥了琅邪一眼,淡淡道,“一般。”

这一眼落在真真眼里,只觉得可疑——侍郎反应过大,二殿下也有些反常。

她早听说中原人风流多情,见两人这般遮遮掩掩,已在脑中构出一篇故事,正是二皇子、侍郎大人与那女子之间发生,不由有些发酸。

但她在王室长大,看过不少王室争风吃醋的姬妾,心知不知趣的女人招男人厌,因此尽管不高兴,也不愿表现分毫。只是掩映着失望,过了片刻便放下筷,轻声道,“我吃饱了。天色不早,就先回行馆了。”

樊裕随她起身,“我送你。”

又对跟着放下筷子的琅邪道,“你接着吃。”

两人就这么走了,留下琅邪一个人捧着碗琢磨,“接着吃”?这里离行馆虽不算远,可也绝不近,一来一回,二皇子若是回来发现我还在吃,却忘了自己的命令,不会以为我是猪吧?

他有点苦恼,痛骂自己多嘴,心知应借这机会偷偷溜走,免得樊裕回来了彼此尴尬,可,他叫他“接着吃”?现下怎么办?算了算了,还是赶紧吃完溜了。

琅邪恋恋不舍地叼着最后一只水晶包子,正准备起身,不想这时一个人竟已走了进来。

他“咦”了一声,“殿下只去这片刻,难道没送公主吗?”

“嗯。”

樊裕不欲多说,坐下身来,见琅邪脸上方才的郁闷一扫而光,又两手并用,将那被他搜刮得差不多的菜都放到自己面前,有些不解,“怎么?”

“殿下吃。”

樊裕道,“我不用。”

“?”

“你吃。”樊裕说,转头让人加菜。

琅邪连连摇头,打了个嗝,“吃不下了。”

真被当猪了!

他方才还在心中笑话真真公主,这会儿樊裕坐在他面前,也不用膳,只瞧着他,似是二皇子的陪客之礼,可笑他也要学女子作态了,放下筷子,“我饱了。”

樊裕也不再劝。

“那,那我也告辞了,今日多谢殿下款待。”

他眼尖地瞥见樊裕嘴角动了动,忙问,“殿下还有事么?”

“西郊那天,你去了何处?”

琅邪一惊,四目相对。

那一向深沉如海的眼眸此时锋利无比,好似所有谎言无处遁形,让他莫名地打怵。

片刻之后,樊裕移开目光,淡淡道,“我与哈查对过招,父皇吩咐教你些招式应对,明日便过来罢。”

琅邪呆呆地看着他,还未从方才那一问里的惊愕回过神来。

樊裕却好像只是随口一问,并非要他答话,又道,“早起才能强身,莫贪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