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为君 > 第2章 金风六载

为君 第2章 金风六载

作者:钰铭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2-25 21:48:21 来源:文学城

后史书记载元启只用三五行字:盛世开朝,两朝君王,执政二十余载,令人唏嘘。

此盛世乃元启开国皇帝杨擎,治国有方,仁爱百姓,史书称之为“开皇盛世”。奈何如此明君短命,不到五年便登了仙都;其长子虽有仁德,奈何是个情痴,临到即位却不要江山要美人,亦英年早逝;至二子杨骅登基,初年也曾勤勉政治,改军改法改科举,奈何后期奢侈淫.靡,任人唯亲,残害忠良,终引内忧外患而至亡国,由此总不过两朝君王,执政不过二十余年。

因此樊帝亲端暴君九旒冕开新朝之后,时刻谨记元启灭国教训,善用贤能,仁爱百姓,不改初心。

金风转眼吹过六载。此时,王府院落里的凤仙海棠开了一轮又一轮,姹紫嫣红招来许多蜂蝶,微风一起,金黄的银杏叶打个了旋,琅邪的目光也随着那旋飘飘而动,随后便打了个哈欠。

“小九,你今早可是睡到太阳晒屁股了,这才不过申时便又困了?你这懒病可都传到父皇耳朵里了。”

琅邪两手枕在脑后,靠在椅背上,“本也没多困,只因您老缠着大殿下讲这东西,听得有些犯困罢了。”

樊诚叫道,“谁叫那狗皇帝死时没让我见着,我现在再怎么听也不解恨。哎,父皇真有些妇人之仁,狗皇帝一家残害人命,不将他挫骨扬灰,反放他两个狗儿子,真便宜了他!”

余下两人对视一眼,大皇子樊勤道,“前些日父皇还说你,都是做王爷的人了,说话也要忌惮些。你再这么满口胡言,让司马大人听见,必又参你一本。”

“那老学究!”樊诚不以为然,显然不想提他,又冲兄长道,“哎,大哥,你自从做了太子,怎么也像父皇一样爱教训人了。”

他向来嫉恶如仇,即使做了皇子也不知收敛,每每出言总让人哭笑不得,两人如何解释他听?

只等晚些时候,一行三人上街纳凉,其时行人熙攘,车水马龙,好不热闹繁荣,与多年前初入皇城时的荒败已是云泥之别,大皇子心头高兴,才对他三弟低声指点,“这便是父皇的仁政。”

再走不得多时,樊勤见琅邪头冒虚汗,便领人进一个名叫“京华楼”的地方喝些茶水稍作休息。

这京华楼原名烟华楼,原是京城一家不大不小的酒楼,原先的老板在京城易主之时弃了酒楼,易主以后,这酒楼就被当今皇帝的一个妹妹要了去。

这公主也是前无古人,教人捉摸不透:贵为公主,却放着现成的荣华富贵不享,放着京中好些富家儿郎不要,非要自己来经营个酒楼,当她的老板。

她与皇帝一母同胞,最得宠爱,如此要求皇帝自然答应,还亲手替这楼题了字,改“烟”为“京”,从此叫京华楼。

不知是这两个字起的作用,还是那公主老板功夫下得好,京华楼如今越做越大,越做越红,郝然成了京城的第一大酒楼。又有皇上亲手题的字,京中无有不知,便从无人敢在此自恃身份,当然,有些时候除外——

“快快快,老板呢,给小爷我上壶茶来!”

店里的人纷纷扭头,想看是哪家的纨绔玩意儿在此间作死。

那小二却是见过他们的,屁颠儿跑来,“大公子三公子九公子,您三位光临了,请楼上坐!”

三人一边上楼一边问,“老板呢?”

楼下众人瞠目。

小二道,“老板在别的厢房,由小的先招呼着您三位。”

樊诚疑道,“什么人来了?姑姑竟然要亲自招呼?”

“回王爷,是二殿下。”

“二殿下回来了?”琅邪问。

那人点点头。

小王爷嗤了一声,“他来干嘛?!”又嘟哝道,“都是侄子,我们三个还比不上老二吗?!姑姑也太偏心了!”

那小二道,“二殿下似有东西交给老板……”

“就知道讨好人!”

做下人的,最怕听到主子吵这些个私密事,何况是天家的,小二哥站在一旁赔笑。

樊勤道,“无妨,我们也只来小坐片刻,先上两壶茶罢。”

将人打发下去,又道,“小诚,先不说老二是你兄长,你嘴里要恭敬些,便是先来后到,你也不该这么耍浑。”

他二人一母同胞,樊诚亲大哥不亲二哥,这是谁都知道的,他偏不喜欢大哥因着二哥来训斥自己,当即叫道,“什么二哥,他可从小就不跟我们亲!六年前,他不还亲眼看着小九受欺负,看我被人割刀子吗?这难道也是做哥哥该做的?我只知大哥绝不会这样!”

小王爷素来是个破喉咙,吼声惊天动地。

樊勤皱眉,“他做的不是哥哥该做的事,你做的就是弟弟该做的事?”

琅邪兀自喝茶。

忽地,眼角瞥到一道光,有人正在这时上了楼。

视线上移,便见到门外那人。

下颌,嘴唇,鼻尖,眉眼……

记得那年京郊围猎,奇珍野味所获颇丰,龙颜大悦,令人各载满车绕行京城,将所得平分百姓。到傍晚时分,众人都分光了野味回程,唯独这人马车上比去时还拥挤——上头尽是女子们所掷瓜果彩带。

——便是对美人最有心得的人也得承认,此人长了张挑不出毛病的脸,这楼上楼下、楼里楼外的芸芸众生,在此人衬托之下,皆要自惭形秽。

可偏偏在这张无一不衬人心意的脸庞上,却总是吝于现出表情,就像此时。

一月不见,这人似乎瘦了些。琅邪放下茶杯,下意识张嘴,喊了一声“二殿下”。

屋中猛地一静,几人都望着门口,樊勤面上有一丝不自在,干咳两声,“老二,你回了。”

原来便是前些日被派出京的二皇子樊裕。

他一站在门口,便令周遭黯然失色。此时他目光一一掠过樊勤、琅邪,最后停在樊诚身上,小王爷瞪他一眼,重重地“哼”了一声。

“练好本事,自不必再挨刀子。”他说。

说完不看这厢一眼,径自去了。

他这一走倒潇洒,留下屋里三人脸色各异:琅邪还是那副无所谓的样子喝茶;樊勤脸上一阵变化,最后也端起茶杯;樊诚却是气得不轻,“啊!”地一声抄起茶杯一饮而尽,奈何这茶苦得很,他生来怕苦,立刻一阵作呕。

公主老板跨进门来,惊喜道,“小九,你来啦。”等走近了,又皱眉,“瞧你这一脑门子汗,正好今日得了一支雪参,喝了再走。”

这些年琅邪吃的雪参没有一百也有五十,实在敬谢不敏,告饶道,“姑姑,刑部还有公务,不如晚些时候让人送到府上……”

“公务公务,你少拿公务敷衍我!我还不知道你?多难得的东西,转身就给我倒了,也不知体谅别人讨得艰难。不行,今儿你非得当着我的面给我喝下去。”说完,毫不留情地戳了戳他的脑门。

其实琅邪早过弱冠之龄,却因着这身子的缘故,周围人都拿他当易碎之物,生怕他累了伤了,尤其是他这姑姑,他是她带大的,说是养母不为过,一见了他,便连亲侄子也忘记了。

小王爷正呕得难受,哀求他姑姑给一碗水喝,公主老板似乎这才注意到他,“小王爷好大的声势,我若不出来,只怕你还要砸店了?”

小王爷脸皱成一团,吐着舌头,“不敢不敢。”

“你有什么不敢的?生怕人家不知道,你小王爷要来砸我的店了。”

“姑姑,求你给我一点水喝吧......”

他那姑姑这才从小二手里接了碗来,“喝喝喝,这样子可别叫客人瞧见,砸了我这京华楼的招牌。”

小王爷,卒。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秋老虎降至,暑气难消,旱灾不断,朕念百姓果腹之需,特此减免各户赋税两载;狱者,若非立决,可暂放归家,待旱暑过后自行回监,以显仁德。钦此——”

连续的秋老虎烧得人心焦躁,终于得了一道圣旨,如同天降冰水浸透人心,旨意一出,百官万民三呼万岁,颂皇上英明。

琅邪领旨去了趟刑部狱牢,正值酷暑天气,此间只如蒸笼一般,热得透不过气来。不过换作往常,更是满牢犯人,皆蓬头垢面,浑身恶臭,而今皇帝赦恩,监候犯们通通放回了家,只待秋后再回来领罚,因此牢房几乎空了。

琅邪巡视一圈,招来牢头,“可都登记妥当了?”

犯人归家,狱卒自然无事可干,自可回家待着,这人是留在最后的,早有些按捺不住,“回大人,都已登记好了。”

琅邪心里好笑,接过钥匙,“你也走罢。”

他一个人锁好牢门,望着空空的牢房出了会儿神。

谁能想到,几年前京中那般模样,不过六年时间,便天翻地覆?

走出刑部数里,更靠近皇宫的位置,便到了一面高大雄伟、遍布青藤的黑铁般的石壁,恰似战场上最坚固那一种城墙,门口两个万年不变的黑甲守卫,却只有一扇只够两人通过的小门,正让人难进也难出。

上头一块牌匾,刻着“长安司”三个大字。

不比六部听令丞相再报天子,此间非皇上之令不从,颇有些昔日皇城亲卫的意思。

当日皇上推行改革,群臣无不称好,唯独此间遭到近半臣子反对,认为元启之痛尚在眼前,唯恐重蹈覆辙。

然而没过多久,老臣们的上书便偃旗息鼓:告病归乡有之,改换衙门有之,改变阵营亦有之,最终此令一致通过,群臣三呼万岁。

琅邪初时也曾质疑这所谓的长安司难免延续旧习,在京中横行霸道,可六年过去,除却黑甲的统帅是个头脑简单的粗汉,长安司众人行事规矩,倒未流出一点不好的名声,倒是他小人之心了。

外间看长安司神秘而可怕,未得皇上亲赐腰牌,任你是丞相太子也一概不得入内,但琅邪来过一次,反有些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彼时,刑部与长安司都管京中治安,又同有监牢,少不了交叉着做事,这事原本由琅邪那位同僚息大人担当,一日那位正赶上家中有急,只得紧找了琅邪,他才有机会见一见庐山真面目。不想事后两人都被尚书大人训斥一顿,从此再不敢将公务交给别人。

此间大致格局与刑部相当,只是略显阴森,严肃,无趣——人人身着黑甲,站得一丝不苟,好似泥塑木雕,也唯有一座名唤“地牢”的监牢略有奇特。

地牢入口石阶不到十级,扁而短,再往里,如被黑暗吞没,不见阳光,其后道路逼仄而冗长,牢房却不多,且隔得很远,只每隔几丈,两边石壁洞口里各放一盏油灯。

越往里走,越是阴冷潮湿,上次来时见过的囚犯已没了踪影,只等走到最深处,牢门口守着两名黑甲,问他何事?

琅邪道,“圣上特赦之日。”

那两人瞧了圣旨,各从腰间取出一串钥匙,又从几十把中选出一把来,分别插.进锁中,手指转动,只听重重的一声,厚重的铁门才沉沉打开。

地牢中回荡着钥匙碰撞的“哗哗”声。

琅邪趁着他俩人中的一个端水进屋,又朝里瞟了一眼。

此处说是监牢,却绝非刑部那一间间密集而臭气熏天的小牢房,大而干净,又有石床石桌,桌上摆了吃的和水,除却外头挂了把锁,可真看不出这是个监牢。

偌大地牢里,此时只留下这唯一一个犯人,那人穿着浅灰色囚服,面壁跪在蒲团上,长发瀑布般垂在腰侧,只给外头留这么个消瘦的背影。

对圣上恩典,他既不谄媚拜谢,也不发狂怨恨,好似都与他无关,仍只背对琅邪跪着。

也不知这是个什么人?又犯的什么过?为何旁人都可放回家中,他只得一碗热水?

他当日曾问,非立决之犯皆可归家,此人也得归家么?

两个守卫看都不看他一眼,锁上门,又面无表情地望着牢里的虚空。

他又问樊勤,彼时樊勤刚被立为太子,默然片刻,只说,那牢里便是他的家。

当时琅邪一头雾水,却莫名觉得那人有些可怜。

回府天已不早,老管家福伯见他心事重重,一边布菜,一边禀了个好消息:息大人回来了。

他这才精神起来,连问他几时回的?亲自来的还是差了旁人?又是否说明日要再来?知道他今日亲自来了一趟,明日一早便要再来,便也不再出门,只吩咐福伯明日早些叫他起床。

他天生贪睡,因着身子更明目张胆地嗜睡,若是不上朝的日子,常常等樊诚拽着大哥来找人吃午饭了还赖着不起,跟人谈着天也哈欠连天,此时怕是头一回说要早起。

可琅邪与这位息子帆大人可不是寻常交情。

当年他差点抢了息子帆的饭碗,两人可是结过仇的。

那时琅邪已从衙差一步步往上干上了三年,除却不太会奉承,功倒也立了不少。皇帝本意时候已到,要升他的官,他却非到刑部去做侍郎,罔顾原有个刑部侍郎,左说右说也无用,驳了皇帝的面子。

老尚书当即上书要将自己的位置拱手让出,皇帝立刻将琅邪召进宫怒斥了一番。

哪知临走时再问,这倔驴竟仍要当这个刑部侍郎。

皇帝好气又好笑,问他为何,琅邪说,喜欢查案。

尚书不是更大?

乌七八糟之事太多,我只想查案。

这回答老实得过头,皇帝竟也没把他斩咯,破天荒地把原本只有一个位置的侍郎官增设了一个。

这厢虽解决了,琅邪却与那素未谋面的侍郎大人结了仇。

那原来的侍郎息子帆平生最瞧不上仗着出身放肆的家伙,听说琅邪虽非皇子,却从小长在公主身边,比她的亲侄子还要得宠,宫里上上下下都得叫上一声“九殿下”,那又如何?不肯给他好脸,处处都要作点对,他说往东他便往西,他说往南偏要向北。

倒不是息大人幼稚,实在是平民出身、一步步全靠双手爬上侍郎之位的息大人,此生最恨这等权势遮天的把戏,既然皇上不管,他便自己来管。

然而后来事实证明,此人功夫尚可,脑子也还不笨,两人几次合计竟有诡异的默契,短短三年,刑部结案率比以往可番了一倍,甚至出现“平民外出,可遗幼子一人在家”的景象。

而在此后一次破案中,琅邪出手救了息子帆一命,伤上加伤,在家中躺了一月有余,伤好那日,他刚去刑部,便教那息子帆强拉着磕头结了拜。

事后,此人说此事全是他母亲做主,他息子帆最是孝顺,不会违抗母命,让他不必介怀。至此两人彻底冰释前嫌,好成了穿连档的好哥们儿,一起办案唠嗑就算了,好得喝花酒竟也一起,好得小王爷都有些吃味儿了。

此次长江一带大旱致收成大损,当地商人又为谋暴利与官员勾结、囤粮抬价,百姓无银便无粮,饿死者不计其数,官府竟还瞒而不报,直至一月前一纸御状告到京城,此事方被今上得知。

雷霆震怒,户部、刑部各派出人马前去调查,息子帆是其中之一。

这一去,已是一月。

次日早晨,好奴仆福伯谨记主子吩咐,赶早进屋唤人起床,琅邪睡得迷糊,哪里还记得昨晚的话,直挥手赶他,让他别吵。

福伯无法,只得说息大人回来了,可主子的眼早已经阖上,全然没听他的话。

老管家气沉丹田,正准备犯上,忽见一个浓眉大眼的黄衣少年跳进门槛,嘴巴半张正作大喊状,却迅疾地扫清从屋中形势,眼珠还未在眼眶中转上一圈,他已有了主意。

他蹑手蹑脚地朝床畔走去,察觉到老仆始终半张着嘴盯着自己,“小……”

“嘘——!”他赶紧竖起一根手指在唇边,示意他切莫作声。

他身后又跟进来两个青年。

其中一个看着约莫二十六七岁,相貌与前面那少年有三分相似,但身着一身月白色长衫,脸上始终挂着如沐春风般的微笑,举手投足皆透着说不出的儒雅和华贵。

另一个穿着朝服的男子则始终落后他半步,不紧不慢地待在后面,他高大挺拔,生着双丹凤眼,看去总有点儿狡猾,此时一进屋便肆无忌惮地打量着屋子,好似一月不见,此间必有什么秘密值得他一探。

为首那少年正等着他们都进屋,这会儿见众人目光都落在自己身上,立刻耍猴似的蹦跶到床畔,凑到琅邪耳边,“——小——九!!!起——床——啦——!!”

福伯一脸惨痛地看着自家小主子。

那人却只是慢吞吞扒拉过被子,蒙住了脑袋,翻身又睡过去。

那朝服青年“嗤”笑出声,旁边的樊勤却有几分无奈。

樊诚则两臂施力,抓住琅邪肩膀,前摇后晃,“起床啦起床啦起床啦小九!息延回来了!还不快起来!”

连续这般摇晃了数下,那眼睑才动了动,慢慢睁开,念叨了两声,息延回来了?他发了会儿呆才发现床边还有两人,这次是惊讶地喊了出来,“大殿下?息子帆!”

樊勤与息延又是一笑。不过大皇子只是微微的,息延却是毫不留情地嘲弄,“你这睡懒觉的性子,竟丝毫不减。”

琅邪起身,人恹恹地打了个呵欠,“都围着我做什么,吃午了么?福伯,去知会厨房一声。”

几人对视一眼,樊诚抢着话道,“什么午!今日我们约得早呢,叫你去粥铺喝稀粥吃油条!”

琅邪笑容一滞,“既如此,你们去,我请你们吃午就是了,让我再睡......”还没说完,又打了个呵欠,滑进被窝。

这下连息延也看不下去了,大步上前架起他另一只胳膊,“那可不行,既醒了,哪还有睡回笼觉的道理?我三人都未吃早就往你这来了,就是特地让你请客,你好意思让我等,还好意思让大殿下和小王爷也等着?”

琅邪对着自己的胳膊左看右看,又看了看樊勤,樊勤只回一笑,并不催他。

他只好屈服,“......那好罢。”

三两下梳洗完毕,便被连拖带拽地出了门,朝粥铺去,一路还受着息延的数落,“你这人,日日少上一顿,怪不得瘦成这样。”

“哈,我剩下两顿比旁人吃得不知多多少,少吃一餐又有何干?”

“你日日少那一餐,因此才总闹肚子,这总有干系。别跟我犟,话说我此次去那长江,结识了一位大夫,嘿,是个厉害人物,只是不常在京城,等他下次一来,我让他替你瞧瞧。”

琅邪耸肩。

“哈哈,息延你不要在小九面前提你去查案啦,我敢保证,他到现在还耿耿于怀呢!”

息延故作可惜,“那是皇上舍不得九殿下受苦……唔。”

琅邪收回筷子,“吃你的油条罢!”

“不过小九,我看你也该瞧瞧这大夫,自你给老二挡那一下,你这身子就......唔!”

樊诚也被自家大哥塞了一嘴,樊勤道,“再不吃就凉了。”

几人一阵大笑,正吃着,忽听街边传来一阵喧哗声。

那声近了,混杂着几声“站住!抓小偷!抓小偷啊——”

众人转身,只见一人扒开人群钻进钻出,手里拽着个小钱袋,后面则追了个胖大娘,尖叫声直破天际,脚下却如有千斤,转眼便被人甩在身后。

光天化日抢钱,还是在刑部的眼皮子下!

息延一丢筷子,被琅邪摩拳擦掌地止住,眼神兴奋,“让我去。”

樊勤瞥樊诚一眼,小王爷便跟着起身,嘴里还含着粥,“我跟你一起!”

琅邪人已去了老远,“小王爷别瞧不起人!拿这么个小贼,我绰绰有余,小王爷还是好好吃东西吧。”

一路追出,原以为对方没那功夫,自不必耗他什么力气,不料这小贼脚力倒着实了得,两人这一逃一追,始终维持不远却难以下手的距离,直绕着京城奔了半圈才纷纷停下,隔着一个安全距离,彼此弓着腰呼呼喘气。

“前两日我还道,最近都没人犯事了,想不到今儿就给我碰上了,”琅邪直起身,一步一步走过去,“喂……”

那人一呆。

“别傻站着,乖乖去刑部登记,这两日皇恩大赦,也不必你吃牢饭,等暑热一过,自行回来即可。”

话音刚落,面前便只余一道余烟。

“......还真是......”

琅邪只得拔腿又追。

“砰——”,不知拐角怎地突地杀出个瘟神,他猛一头撞过去,登时头晕眼花,嘴里溜出四个字,“......冥顽不灵......”

人险些一栽,慌乱中教人一把拉住。

那手指节触在手心修长而瘦削,还有些微凉意,那说话声音却不大好听,“大胆!竟敢冲撞殿下!”

琅邪不以为然地抬起头,“我抓贼……”瞧清那眼前的人,气势却登时弱弱,“......二殿下?”

樊裕面无表情地瞥他一眼。

琅邪手心发热,脸颊莫名一烧,挠着头笑,不去看他,眼睛贼溜溜地四下找人,“执行公务,不小心冒犯二殿下,还请二殿下包容则个。”

暗道,遭,让那小子逃了!

瞧着那冷漠的主子还是没什么反应,便皮笑肉不笑地准备开溜,“......殿下没有吩咐,我就先告退了......”

樊裕微侧身向后一瞥,随从押出一人来。

那人两手压在身后,脸上作出龇牙咧嘴的怪相,腰间还挂着只眼熟的钱袋。郝然便是方才那人。

琅邪心中可惜,上前提人,却见他两手无力地垂下,显是方才被随从弄折了手,微微讶异,叹了一声,“让你别跑不听,这下倒霉了吧!”

提了人,他临走前还记得道一声谢,“多谢殿下!”

“不必。”

这两字何其金贵!

“那我就先告退了。”琅邪又挠了挠头。

樊裕不置可否,只问,“这般发足狂奔,你的伤都好了?”

“嗯?”琅邪愣住。

“退下吧。”

琅邪如获大赦般地拎着人开溜了。

同样是皇子,大殿下还多那么几岁,两个人相差就那么大呢!长这么好看,怎地就这么凶呢?罢了罢了,从小不就是个冷美人么……等等,他刚才问我伤,是在担心我??

琅邪傻笑一阵,又回过身去瞧方才那地方,却连那人背影也看不见了。

前头一座府邸,没记错的话,是曹丞相的府邸。

他来这做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