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为君 > 第23章 华灯已上

为君 第23章 华灯已上

作者:钰铭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3-16 01:57:14 来源:文学城

申时三刻的风渐渐平息了,天上冰晶仍是粒粒飘落,触地即化;云层里,一轮白日忽隐忽现,天——似要放晴。

皇子府中,庭院中积雪深深,白雪覆盖之处,尽是湿木、黑地,无一不死气沉沉,独独院中几株腊梅,厚雪之下,虽不能瞧见样子,却自有阵阵暗香袭人;长廊下,一道颀长身影伫立多时,似是看着这厢出了神,他那漂亮而冷漠的面庞在此时的雪光天光映照之下,衬得如冷玉一般,给人以不真实之感。

忽然,长廊那头一阵脚步声稍显错乱而来,那人眉宇之间也是挂着一丝急迫,“殿下,宫里来召!”

那人侧过身来,原来正是二皇子樊裕。

冉俊又道,“打听不到具体缘由,只知是公主起的头,只怕又是和......”

只怕又和那位有关。

自然是他不说二皇子也懂得,但事关重大,还是得大着胆子跟上去劝了一声,“殿下。”

“殿下,风暴中心,前车之鉴,殿下万莫……”

樊裕脚步不停,只微微侧目,瞥他一眼。

冉俊到底还是怕他,额头渗出冷汗,“小的多嘴。”

樊裕到了宫中,樊帝正半靠在椅上,一见他来,开门见山道,“你姑姑要把琅邪带回那边,二皇子意下如何?”

樊裕似未听清一般,望了皇帝一眼。

恰巧樊帝这时低咳了两声,再看他,他已道,“父皇何意?”

樊帝道,“女人家心里软,心疼这孩子身子骨不好,怕他把命留在京城。”

他在暗中留意樊裕,却见他为表恭敬,正半垂着头,颜色倒掩了八.九分,倒也没表露出反常,声音仍旧那般清冷,只是出口却是一句,“京中气候,确是不宜他久留。”

“……哦?”樊帝闻言,眼眸微开,直直注视他片刻后,嘴唇一动,声音如从枯涩喉咙中艰难扯出,“抬起头来。”

樊裕微微抬首。

正当年纪的皇子爷,五官冷峻,身姿挺拔,便是跪在天子跟前也十分端正,脸色如常,看不出什么情绪。

但樊帝心里只觉怪异。

他这二子少年老成且为人自私,想他小小年纪撞见父亲弑母,除却一声惊呼,竟能做到不动声色——樊诚还在咋咋呼呼玩泥巴的年纪,他却如是冷静,想来真有几分可怕!

都说“母凭子贵”,在他母子身上,全然没有半点痕迹。当年裕母失宠,活动儿子去父亲跟前撒撒娇,他却从未顺过她的心,久而久之,他娘心病成疾,缠绵病榻数载,终于怀恨去了。

到得后来,这个极在意容貌的妇人形容枯瘦,瞧着直惹他这做丈夫的心酸,连樊诚这个素与二娘不对付的也掉了眼泪,这亲儿子却连眼圈也未曾红过。

在樊帝内心深处的深处,他的确不喜欢这个儿子,世上怎会有这样的人?竟还是自己的亲生骨肉?瞧他这副无情无心的模样,心中除了自己,还能容下谁来?

以他的聪明冷静,当日朝野闻风转向,尚不足以煽动他分毫,而今他更不会不知,多一言终究不如少说一言的好。

他缘何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呵,想到背后缘由,樊帝心里又是一沉,再开口那语气已很冷漠,“朕只道二皇子最是公正,原来也有所偏爱。”

“儿臣据实所言,不敢欺骗父皇。”

樊帝微微眯眼打量他,在他帝王目光审视之下,樊裕神情却十分坦然。

樊帝深皱眉头,又咳嗽数声,再开口时,已道,“咳咳,那......那朕便将此事交由二皇子。”

樊裕叩下头去。

“你亲自走一趟琅邪府上,告诉他,朕让他回去……咳咳咳咳咳,”樊帝胸膛起伏,剧烈喘息片刻,望了一眼窗外,眉头又皱起,复道,“但朕不是没条件......”

“待朕,待朕祈福归来之前,他须得离开京城......”

他看着面前的儿子,一时想到他那妹子,一时又想到太子爷,又加了一句,“......永不可再踏入。”

“儿臣,遵命。”

这是腊月二十七的酉初。

天上连那一点冰晶也变得稀疏起来。白光越发明亮,似要破云而出;但天其实已快黑了。

瞧这天势,钦天监所言未必不能成真。倘若成真,樊帝必是明日一早便将上山,去行那祈福大礼。纵是西山路远,诸事繁重,在寺中便耽搁上一夜,也至多明日暮色之前,便可赶回宫中。

后日便是除夕,他却如此心急赶琅邪走,是连这一个年,也不让他在京城度过了。

樊裕穿过游廊,又下了台阶,路遇几个宫女端着杯盘行去书房,并未得他一个正眼,便纷纷红了脸蛋儿。

他走过长长的殿前路,直到走出宫门时候,才让人难以察觉地顿了脚,回头看了一眼。

华灯已上。

宫前雪地,冉俊与轿夫都等了许多时候,正在不安,见他出现,冉俊连忙迎了上去,“殿下?回府去?”

樊裕不发一言,跨进轿门,下令道,“侍郎府。”

冉俊惊道,“殿下!”

“走。”

冉俊一愣,轿夫手忙脚乱地抬起轿来,朝着侍郎府的方向行进去了。

这时,琅邪却还在那个奇怪的山洞之中。

他这人向来只管前不管后,是不知“后悔”二字如何写的,然而这会儿他却生出几丝悔意。

两个时辰前,白青青当着众人一句“借一步说话”是他的第一个失算,此后没能一入房间便替文峥报仇,便是第二个失算——给这么个女人说话的机会,实在是大大失策。

这会儿听她话音落下,再要动手,哪里还能下得去?

门口传来敲门声。

白青青置若未闻,只轻轻笑,嗓音十分温软,“小女子的故事已说完。那夜牢中与殿下交手之人,确是小女子没错,文大人虽非小女子亲手所杀,却也差不离。殿下动手吧。”

琅邪眼望着门。

这时外头十分安静,似都静静等待这厢结果。

“殿下若是担心有人不依,殿下只管放心便是。这道里机关,文贞与朵儿都知晓。他们早得我吩咐,无论殿下如何选择,只管送殿下安全离开此地......”

白青青忽朝琅邪眨眨眼,“小女子说过,我也是说话算话的。”

她实在让人瞧不出年纪,只看那脸,似与琅邪差不太多,平日在百里阁中做派,又似涉世已深,但听她所思,似比许多朝中官员还要想得周全一些,这会儿忽地眨一眨眼,又好像个娇俏少女一般。

琅邪见过几多犯人为自己开脱,从来不以之为怪,他从前是个没心肺的,若要他将国与家,众与我,律法与人情分个高下,那无疑是国大于家,众大于我,律法大于人情。只是而今身处其中,听白青青讲这么个故事,才在感同身受之中领悟了一些。却是说不出的滋味罢了。

他一言不发,白青青也只慢慢等着,似只需他一点头,便肯把人头送给他。

但那门口的人却等不及了,转眼便又急叩了两声。

又听朵儿在外间“嘘”了一声,白青青侧首瞥一眼那门,却未着急放人进来,只看琅邪意思。

琅邪沉吟良久,“你若死了,这洞中诸人如何自处?”

“他们可说与殿下有关,也可说与殿下无关,全看殿下如何看待了。”

琅邪瞪她一眼,“我若不杀你,你又要如何?”

白青青笑道,“实不相瞒,小女子已在准备离开京城。”

“嗯?”

“天子脚下,是非之地,本就待得憋屈。而今一来粮食有限,二来文大人一去,照那位息大人的本事,只怕已差不多摸清了其中关系,小女子是藏不住了。只还有不幸中的万幸,一场内灾外患,城门守得不严......”

琅邪听她说了几句,忽道一声“没错”,白青青警觉惯的人,听他没头没脑两个字,已嗅出其中另有意思,追问道,“殿下此言何意?”

“你并未碰过文峥,并无大碍。只是那杀文大人的人,最好与你们分道,免得连累别人。”

“殿下何意?”

琅邪没有隐瞒,“息子帆弄了个追凶香,但凡靠近文大人的人必染此香,七日后,息子帆便可不费吹灰之力将他捉拿归案。他既是你派去的......”

白青青既执意不肯多说,他也不再纠结其中事,教息子帆去拿他,未尝不是替文大人报了仇?不想白青青却道,“什么人?小女子从不曾派别人前去。”

琅邪一愣。

“昨夜只我一人去了刑部大牢,”白青青正色道,“虽也是打的文峥若走便走,若不走,也要……灭口。”

琅邪思索片刻,敲门声却催促不断,“姑娘......”

白青青扬声道,“先退下。”

她盯着琅邪,不知在想什么,后者却已站起身来,果断道,“风雪一停,皇上便要上山祈福,白姑娘若当真想救他们,趁这时节,尽快走罢。”

“殿下!殿下不替文大人报仇了?”

琅邪没答她的话,反而道,“白姑娘若出得京城,还想回来吗?”

“自然不会。”

琅邪勾了勾唇角。

“记住你的话。走罢,走东门。白姑娘,你我都身不由己,琅邪只能如此了。这会儿先劳姑娘找个人送我出去。”

“殿下不与我们一道走?”

“我不走。”

“可您也碰了文峥,岂非解释不清?”

“我本就是刑部的人,不小心剐蹭也不是没可能。息子帆不会疑我。”

“当真如此,那息大人为何不早些告诉殿下?殿下难道不知皇帝......”

“别说了!”琅邪低声打断她。

白青青停下,再见他脸上已没了方才那般茫然模样,心中暗道不好,果听他道,“别再说了,白姑娘,你是个女豪杰,我佩服你。我知你有你的难,你若要走我不拦你,可旁的事你也不必再打算盘。否则我非但不会帮你,还会断了你的路。”

他说完,不待白青青再开口,便已拉开房门。

那门口正敲门的人猛地停住动作,瑟缩着朝里头张望。

白青青问,“何事?”

“姑娘,上头说有人来打听殿下的消息呢,鬼鬼祟祟地,小的扯了个谎,说他没来过。我看他人倒是走了,却嘀咕要去什么府上,我这一琢磨,府上没人,这不是怕穿了帮嘛!”

“知道了。着什么急。文贞,你送殿下出去。”

一路上琅邪面孔沉静不发一言,文贞以为他还在生自己气,不断做小伏低。

“殿下,您与白姐姐说好了罢?我就说,她救了那么多人,不会害人的。”

“殿下,您何不跟我们一起走了呢?京里没有吃的,那狗皇帝也不是什么善茬......”

他屡战屡败,屡败又屡战,还不得回应,难免有些委屈。

“您别再恼我,昨日我是想要老实交代的,可教白姐姐哄去上了个药,谁知她就给您......”

“你说什么?”琅邪心思全不在这上头,听他叽咕一路,方才扭过头,“昨日?!今日不是腊月二十六?”

“是啊,您昨晚昏睡了一晚,今日已是腊月二十七。”

“……”

“什么时辰了?”

“只怕已是酉末戌初了罢!诶?殿下?”

琅邪暗道自己胡涂,一夜未归,早朝未去,不知福伯如何应对?多半,是说自己躺在床上......可这时辰,又是何人来找的自己?

莫不是息子帆?

遭了!息子帆那人与他是无你我之分的,恐怕是想直接闯进房间去,才教福伯这般着急,冒着险让人来青楼找他。

他忙催文贞快些,文贞见他肯搭理自己,便越发来劲,领着他匆匆在那些暗道乱走,一面安慰,“不怕不怕,这里头我熟。”

那弯弯道道几多,直把琅邪绕得昏了头,直等到了一处死路,才见文贞终于停了下来。

此间与他们身量差不太多,黑得不见五指,但见文贞手伸到墙边“叩叩叩叩”,又用油灯照向其中一处,捏往左扭三下,又往又拧五下,方才听到一声石板开的声响,两人头顶见光。

原来机关便在百里阁后厨房的锅炉之下。

琅邪瞠目结舌,最后只道,“你嘴倒严。”

两人手上头上粘了不少锅灰,他是在拍灰的当儿随口那么一说,文贞却当他还怪自己,弱声道,“不是刻意瞒着殿下,是怕殿下知晓了为难。”

琅邪轻笑一声,“一说话来就犯傻……往后少说些话,至少还能唬人。”

文贞听他玩笑,又问,“殿下当真不跟我们走?”

琅邪“嗯”了声,看着他。

文贞睁大双眼,脸上还沾了些煤灰,“为什么?白姐姐说,殿下在这京中也并不安全,为什么不跟我们一起走?”

他只是个孩子,琅邪对着他,倒比对着白青青坦诚许多,“我还有事要办。”

文贞不死心,“那殿下办完了事,会不会来找我们?或者,等我们安顿好,我就来找殿下!”

琅邪笑了一笑,“当然可以。”

他这时笑容似乎太多了。文贞觉得奇怪。

但他也说不出哪里奇怪,只觉得好像琅邪已经完全原谅了他。

他呆呆看着琅邪侧脸,没头没脑地问了声,“殿下,我学的可像?”

“嗯?”

“我学那个人,学得可像?”

琅邪愣了愣,失笑,“傻孩子。”

他顺手便替他把脸上的一块锅灰抹掉了,“往后别再回来。”

天果然已全黑了。

他没走正门,飞檐走壁之间,但见府门口停了一顶软轿,还有几分眼熟,但也未作多想,三两下溜进院子,又从窗口滑进房去。

一身脏衣刚换下,忽听外间有人敲门,“殿下,您可醒了?”

“福伯?”

“!!!”福伯连忙推门进来,委屈得几乎飙泪,“您可醒了!”

他左右检查琅邪身上,并未发现新伤,方才放心,“那位在外头等了足足一个时辰!小的几次壮胆请他回去,他却不肯,硬要等您醒来!殿下,您这不声不响又睡这一日,小的真是害怕呀!”

琅邪汗颜,一边朝着廊下走,一边随口地安慰人,“慌什么,子帆又不是外人,怎么就被你说的跟洪水猛兽似的,还要壮胆才敢跟他说......”

他那声音戛然而止,动作也顿住了。

——他看见那单手支在桌上闭目养神之人的轮廓。

改bug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华灯已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