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的课程结束,倾盆小雨在伞上打出鼓鼓的韵律。
随着清脆的踩水声,李栎一步一步地踏进自己家门。
还好,每天都看天气预报。
收起的伞在玄关处湿漉漉地滴着水,客厅的沙发上,他正扒着橘子,指尖一片湿黏。
剥到一半,目光不知飘到哪去,直到汁水沿着手指滴到地板,才恍然回神,把果肉匆匆塞进口中。
浴室里,热水冲散一身凉意,却冲不掉连日的疲惫。
换上家居服,他拿起手机,打开“帖雪论坛”,发了个帖子——
「感觉青春好无聊,每天三点一线,教室、食堂、放学。周末不停地写作业。重复的生活.....」
头发上的水珠滴在手机上被迅速抹掉。
书桌旁的李栎翻开一本资料,看了几眼又立马合上,嘴上喃喃念着什么。就这么反复着,直到声音越来越含糊。眼皮像被粘住了似的一次次垂下,又挣扎着抬起,没几分钟,额头就“咚”地磕在摊开的习题集上。
李栎吃痛后赶忙起身倒在了床上,手里还拿着本《高考单词必背》。
凌晨,闹铃刺破安静。李栎迷迷糊糊摸到手机,看一眼时间,又闷声钻回被窝。
再睁眼,睡意全无——
“五点了!”
他一跃而起,套上校服,鞋后跟都没踩好就冲出门。夜风卷着校服下摆猎猎作响,胸前的校徽在月光下闪了闪。
空荡的街道上,一个少年在黎明前奔跑,脚步急促而响亮。
一定要在天亮前赶到。
冲进教室的那刻,他抬眼看了看后墙的表——差一点。
早读,旁边的刘墨墨还在打瞌睡,头一栽一栽的。
讲台上的班主任穿着宽松的大衣坐在最前方,她扶了一下眼镜,眼神中带有一丝疲惫。
学校的广播声响起,震耳欲聋的中年嗓音打断了晨间的读书声。旁边的刘墨墨被这吓得虎躯一震。
“高一,高二学生到操场集合。再重复一遍,高一,高二……”
教学楼瞬间变成了人挤人的局面,李栎挤到一楼,放眼望去全是困倦的学生们,就连走路都耷拉着身子,哈欠声连绵不断。
操场的嘈杂声随着主席台上主任的话筒声回归平静。
“这次把同学们叫到操场上,是想和同学们聊些学习方面的事情,我尽量将讲话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不耽误大家时间……”
台下一片窸窸窣窣的嗤笑声。
李栎前面的人用手肘碰了碰旁边的同学,“每次都说15分钟,哪次不是喷半个小时。”
旁边的人刚要弯下腰就被一声嗓音镇住,
“安静点!”王利利游转于队伍之间。
“大家要有学习的冲劲。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台上的主任慷慨激昂,仿佛要参加高考的人是他。
李栎啧了一声,头随意地往边上一偏,轻轻点起自己的脚。
“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后面传来几声极小的、几乎只剩气音的模仿。
倒还真有几分主任的神似。
这夸张又搞怪的声音一出来,周围的同学瞬间捂起了嘴。
“天气也慢慢变热了,晚自习的时间改为10点,早自习改为……”
这话一出,台下一片唏嘘声。
天色渐渐明亮,不像刚到操场时的一点光亮。月亮也几乎消失在头顶的一抹蓝中。
“那么,我讲得差不多了。”
正当大家以为这场无聊的鸡血演讲终于要结束时——
“接下来,由我们的张校长发言。”
台下哀怨的声音此起彼伏,不论老师怎么喊都已经压不住。
“作为蓝春市唯一一所重点高中,我们蓝春一中……同学们要爱护我们的母校……”
“每次讲来讲去都是这些事。”李栎吐槽道。
“再来说说卫生问题,学校三令五申禁止吸烟!还是在厕所里看见烟头……”校长的声音抑扬顿挫。
不知过了多久,太阳的光线开始出现在少年们的身上,讲话也终于结束。
“他俩真能说,直接说了半个多小时。”
没有了老师的管控,吐槽的声音倾泻而出。
“我倒希望学校每天都这样讲话,这样就不用早读和跑操了。”李文语气轻快。
“还是别了吧,我可不想一直站着。”旁边的人声音蔫蔫的,像被抽走了力气。
早上的饭菜味道清淡,或许是没什么胃口,取餐的队伍都显得有气无力,甚至有的人拿了一个馒头就走。
李栎端了一碗粥,一碗菜,一个馒头和鸡蛋。找了个人少的位置。
“校服上的花是什么?”隔壁桌的讨论断断续续。
他低头看了看,也没认出来,随即又分神去听食堂的动静。
等反应过来,馒头已经凉透,菜汤只剩余温。他草草吞完,回到教室时,老师已在讲台上。
回到教室,发现老师已经在讲台上了,同学都坐得整整齐齐。
“你这次怎么吃这么久?”刘墨墨疑惑地问。
“饭有点烫。”李栎随便找了个借口搪塞了回去。
“第一节课大家打起精神来,今天我们学的文言文是……”语文老师在台上滔滔不绝的讲着。
“高二就要把高三的知识全部学完,我感觉我都跟不上了。”刘柠急促地翻着书。
李栎看着自己早读还没背会的文言文,心里闪过一个念头——
到了高三,还跟得上吗?
他摇摇头,把思绪甩开,身体坐直了些,耳朵对准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