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王爷,案发现场禁止心动 > 第22章 第 22 章

王爷,案发现场禁止心动 第22章 第 22 章

作者:启飞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6 23:13:51 来源:文学城

晨光才漫过京城外那十里长亭的檐角,裴家的马车就碾着晨露,轱辘轱辘驶了出来。

裴夫人撩开车帘一角,望着路边景色,转头朝身侧的裴知微温声道。

“这秋日的景致倒真不错,就是风里带着秋凉,你把那身素色披风披上吧,仔细冻着。”

裴知微轻声应了,将披风披在身上,顺势往窗外望去。

恰在此时,马车经过一处路边的茶摊,她瞥见有个穿灰布短衫的汉子正埋着头擦桌子。

那人粗布袖口磨得起了毛边,但露出来的手腕却白得晃眼,哪像是常年路边干活的人该有的肤色?

更可疑的是,那人眼角总往马车这边瞟,目光不住地往车帘缝里钻。

她心下警觉,面上却没露半分神色,反而索性将车窗的帘子掀得更开,故作悠闲地欣赏起风景来。

这时,萧云湛拽了拽马缰,将速度放得与马车并行。

见裴知微掀开帘子,他不着痕迹地瞥了一眼那灰衣汉子,随即故意扬声道。

“听说前头二十里地有处红叶坡,裴大人要是不赶时间,咱们晌午不如拐过去歇歇脚,也瞧瞧景致。”

说话时他手里的马鞭轻轻一扬,看似漫不经心地指了指东南方——那处正是官道的岔口。

岔口边有两个挑货担的汉子,正歇脚喘气,扁担却故意横在路当中,眼神明摆着在盯来往的行人和车马。

裴凛在车内听得明白,应了声“也好”,指头上转着的玉扳指顿了顿。

他出身河东裴氏,又涉足刑名多年。

自打昨日圣上下旨的那一刻,他便知道,江南漕运的这块肥肉可不止是哪一家能消化的起的。

此行一举一动必然在监视范围内,果不其然打从出京那会儿,就察觉被人盯上了。

好在他与萧云湛早有准备,昨日回去与妻女一合计,便决定带着全家一同南下。

路上做出一副只想走过场、不想树敌太多的模样,专门用来麻痹暗处的眼线。

马车不紧不慢地行到巳时,果然在红叶坡停了下来。

裴夫人兴致勃勃地指挥着丫鬟们铺上毯子,摆出食盒,做足了赏秋的架势。

裴凛与萧云湛并肩站在坡上,看似望着漫山红叶,实则目光都落在坡下的小路上。

“后面那拨人,是第几拨了?”裴凛捻了捻胡须,声音压得极低。

萧云湛颔首,目光扫过坡下那个刚换成长衫的汉子,低声道。

“从出京到现在,也是难为他们了,怕咱们认出他们的身形,这是派了多少人啊。”

他指尖轻叩腰间玉佩,继续说道:“咱们越游山玩水,他们越容易放松警惕,便能多争取一分查找证据的机会。”

说着,他看向正在忙碌的裴夫人,语气略带歉意:“只是苦了裴夫人与裴娘子陪着涉险。”

“无妨。”裴凛笑笑,语气里满是骄傲,“自下官与夫人相识以来,夫人便常说与其在家担心,不如一起涉险。”

正说着,裴知微捧着一卷舆图走过来,指了指舆图,又随意指了个方向,装作研究哪里有好景致的模样。

她轻声道:“舆图上标红的三个点,是我查《江南漕运志》记下的关键渠口:徐州渠、宿州渠还有泗州渠。”

这时风掀起舆图边角,露出上面密密麻麻的标注。

裴知微指尖点过泗州渠的位置,继续说道:

“这三处都是漕船进京的必经之路,尤其是泗州渠,上个月刚由漕运司牵头疏浚过。

按记载,河床清淤至丈二深,按理说不该出岔子。”

她顿了顿,目光掠过坡下那道窥|探的身影,声音又低了几分。

“而且泗州渠沿岸多是黏土地,渗水性差,若是漕船真出了意外,或是被人拆解转运,车辙和散落的船钉肯定会留下痕迹。”

萧云湛指尖在舆图上泗州渠的位置轻轻点了点,借着挡风的动作凑近了些,问道:“你再跟我说说细节?免得李戎那边查漏了。”

裴知微垂眸,手指划过舆图上标注的土路,细细道来。

“漕船的船板每块长丈二、宽三尺,厚度三寸,按规制,要用楠木或樟木打造。

若是用马车转运,车厢至少得六尺宽才能容下整块船板,而且每块船板重约两百斤。

一辆车至少得载五块,总载重能过千斤。”

她抬眼看向萧云湛,补充道:“这么重的车,车辙深度肯定超三寸。还有船钉,都是熟铁打造,表面有防锈的黑漆。”

萧云湛若有所思地点头,指尖在舆图边缘的泥路标记上敲了敲。

低声道:“我已经让李戎带了两个熟悉泗州地形的老兵,他们常年在泗州渠边帮人拉货,知道哪段路是重点排查区域。

就算过了半个月,也能分辨出旧车辙是不是载重车留下的。”

裴知微抬眼望他,恰好撞进他带着笑意的眼底。

两人无需多言,便将查案的细节补全,这份默契让她心里稳了不少。

这时,丫鬟青黛喊他们吃点心,裴知微顺势收起舆图。

转身时眼角余光瞥见坡下那穿长衫的汉子,正盯着他们手中的舆图。

见她看过去,汉子立刻低下头假装啃干粮,全身的肌肉都绷紧了,显然第一次监视大人物,很是紧张。

她心下觉得有些好笑,面上的笑容更深,回身帮裴夫人编花环,语调轻快。

“娘,这红叶配菊好看,编好了给您戴,正好衬您今日的衣裳。”

萧云湛一面瞧着她们母女说笑,一面拈起块胡饼慢慢吃着,眼风却不时扫向坡下小道。

往后数日,一行人愈发显出几分闲散姿态。

途中遇着细雨,官道叫雨水泡得泥泞不堪,车轮陷在深洼里难以行进。

裴凛索性吩咐车夫将马车驶进客栈院内,只道:“雨路难行,查案也不急在这一时。”

几人敞着房门闲话风物,萧云湛还取出随身携带的棋具,同裴凛、裴知微对弈数回。

轮到同裴知微下棋时,他暗中让了几子,终局却输得不露痕迹。

裴夫人凑近来看,不由笑道:“王爷这棋艺,莫不是有心让着知微?”

雨住时,裴知微借故将棋谱拿到后院晾晒,悄步走至墙角,自砖缝中抠出一张油纸。

展开一看,正是李戎传的消息:泗州渠口近来多了一批生面孔工匠,明里说是检修回沙闸,却常在夜间动作。

她面色如常地将纸条拢入袖中,回房后当即焚毁,未留半分痕迹。

第五日暮间,车马行至泗州地界一处驿站。

这驿站临水而立,兼通水陆,院中靠岸泊着三艘驿船,桅杆上已早点起灯笼。

岸边栓着几匹驿马,正低头啃嚼草料,颈下“驿”字铜牌随动作叮当作响,四下里一派宁和。

夜深时,窗外风声渐起。

一道黑影悄无声息地推窗而入,带进一身湿|漉漉的水汽,分明是刚从驿后河道潜游而来。

那人在灯影中压低声音禀报:“李护卫那边已有消息。

泗州城西旧码头附近,有村民提及上月十五前后,曾见十余辆大车深夜停靠。

车辆沉重,驶过泥路时,轮辙深陷,足有半尺余。”

萧云湛静静听着,面上看不出什么波动,只微微点头,声音压得极低:“知道了。再等两日。徐州渠口见分晓。”

两日后,一行人终于驱车抵达徐州渠口。

晨雾如纱,水面粼光微动,大小船只于朦胧中往来穿梭。

一艘青漆官船静静泊在岸边,桅杆高悬“瑞亲王”字样的旗帜,旗边绣海浪密纹。

一看便知是都水监舟楫署按制调配的官船。

一名身穿青布短褐、肤色黝黑的汉子快步近前,拱手行礼。

他腰间革带已显磨损,却挂着一枚铜制船形令牌,正是船正信物。

“卑职姓吴,是此船船正,奉漕运使之命在此恭候裴大人、王爷。”

他说话恭谨,眼神却迅速扫过几人随身行囊,尤其在裴知微手中的舆图匣上略一停顿。

萧云湛向前迈出一步,恰在裴知微举步登船之时伸手相扶。

指尖轻触她手腕内|侧,一碰即离。

二人目光一接,什么都明白了。

等众人都上了船,吴船正吆喝着船夫开船。

他自己则站在船头,望着渐渐远去的徐州渠口。

背对着众人时,肩膀微微紧绷,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令牌。

萧云湛的视线掠过船舱外几个船夫的身影。

那些人始终埋着头,沉默寡言,偶尔抬眼对视,也都即刻移开,像是生怕被人瞧出什么。

他心里已然有了数。

不多时,吴船正转过身,满脸堆笑地走近。

“王爷、裴大人一路辛苦,舱房都已收拾妥当。

晚饭备了刚捞上来的鲜鱼,还有漕运司特|供的米酒,不知二位打算何时用饭?”

裴凛摆了摆手:“先歇半晌吧,一路颠簸,人也乏了。”

他佯装打了个哈欠,眼尾的余光却无声地锁在吴船正脸上。

吴船正连声应下,转身退去时脚步几不可察地一滞,目光急速掠过裴知微手中的舆图,随即加快步子走向船头。

裴知微临舷而立,视线投向水面,专注地观察船身与水线间的距离。

按常理,这等官船若是空载,吃水应在五尺上下,可眼下竟深逾六尺。

她心头蓦地一沉,这船里,究竟还装了些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