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枉死后 > 第1章 故人长绝

枉死后 第1章 故人长绝

作者:秀生天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8 15:52:30 来源:文学城

大雪未霁,天地色白,御驾缓缓驶出皇城。

麻雀奋起直飞,穿过重重雪帘,被千牛卫一支利箭射穿胸腹,跌落在白玉阶前。

左、右千牛备身拱卫在玉阶两侧,阶梯尽头,是帝后共寝的紫微大殿。

文琰与辛棠声十二岁订亲,十六岁成婚,一个不受宠的阴郁皇子,一个被族谱除名的罪女,二人相互扶持,仅用三年,就彻底颠倒了盛朝的乾坤。

几番同生共死,不离不弃,堪称天下夫妻之表率。

去岁,文琰称帝,帝后兼政。

建德帝御笔所书的第一道圣旨,是命宫中满植西府、垂丝海棠,东风起时,香麝满楼台。

他犹嫌不足,再令行宫别苑另辟一洲,凿山引泉,四时可见棠花幽姿淑态,人称“棠川”。

而今,满宫棠枝之上,唯有惨淡覆雪。

那只中箭身亡的麻雀无人来收,很快,被雪深埋了。

辛棠声醒来时,已日落西山。

自元月初一后,她便一直意识昏沉,起初只是睡睡醒醒,不能忧思。

文琰如临大敌,对尚药局发了好大一通火,朝政悉数推给肱骨大臣,衣不解带照顾她几日,渐渐的,她连天日也辨别不清了。

隔几日才能睁开一次眼,清醒半刻钟,不知今夕是何年何月。

帐顶上绣了一只栩栩如生的凤凰,辛棠声眨了下眼睛,问道:“什么时辰了?”

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几乎耗尽了她所有力气,辛棠声转动布满血丝的眼珠,深深凹陷下去的眼窝点缀在她瘦削的脸颊上,甚为可怖。

她从前的脸庞柔和静美,夺目如皎皎明月,来势汹汹的病痛,将明月磨成了一弯刻薄银钩。

殿内宫婢伏首跪拜,应道:“回殿下,已是戌时三刻了。”

宫婢的声音极其陌生,辛棠声微微侧目,环视一圈殿内,询问道:“若琼、若瑟何在?”

龙塌旁的宫婢不敢抬头,规规矩矩答话:“尚宫大人与宫正大人今日伴驾出宫,前往泰山碧霞元君祠为殿下祈福去了。”

伴驾出宫?

辛棠声记起,上次她转醒时,素来如昂昂之鹤的文琰,浑身已没了身为九五至尊的傲然,变得形容枯槁,鸠形鹄面。

仿佛她病了,他也跟着病了。

他满眼血丝,目光触上她的眼,立时滚下几滴滚烫的泪。

“棠娘,我不知怎么办了。”

他是多么楚楚可怜,但他已贵为圣天子,拥有九州之地,万里江山。

他没有什么是求不得、要不来的。

与之相似的话,文琰从前也说过一次。

彼时废太子一党垂死挣扎,辛棠声与几位内侍中计被困西风荡,文琰毅然舍弃一切,置性命于不顾,一人一马孤身犯险……

只要美人,不要江山。此事至今仍是盛朝一大美谈,文人骚客作下百篇诗赋,歌颂帝后情深。

辛棠声腹中一阵翻滚,几欲作呕。

曾经她与文琰生死相依,真情、江山,他们偏要鱼和熊掌兼得。

文琰登基后一意孤行,大刀阔斧推行新政,诱发反王逼宫,是辛棠声全力斡旋,将叛将斩于大殿。

心比天高、少不更事时许下的海誓山盟,存续至今,不过是几分虚情假意了。

辛棠声稍一思忖,剧烈的头痛便乍然袭来,让她不由自主地锁紧了秀眉。

她深吸一口气,殿中便哗啦啦跪倒一群人。

他们恭谨,谦卑,战战兢兢。

辛棠声缓了会儿心神,竭力将声音放得柔和,“今日是元月……”

宫婢福至心灵,接上话头:“殿下,今日是元月二十九日。”

辛棠声飘忽的心神忽然滞涩住了。

她昏迷了六天。

满室寂静,宫婢不知想到什么,忙以头抢地道:“殿下洪福齐天,定能安然无恙。”

她似乎十分惧怕辛棠声,视她如洪水猛兽,辛棠声心觉怪异,但很快就被排山倒海的疲倦侵占了思绪。

她的躯体变成一叶不受控制的扁舟,在湖海之上随波逐流。

她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有些东西失控了。

许多念头游魂一般的飘过来,嘶吼交织,又飞花一样的消散。

辛棠声伸出手去抓,只抓到了一粒黄沙。

泰山……祈福……

历经多年尔虞我诈,她敏锐地察觉到这些破碎的桥段互有关联,但她气血两亏,有心无力。

殿中摆放着数盏描凤紫金小炉,香灰积攒,紫烟飘然,晃悠悠飞出殿外,与细雪勾连。

睡吧。

温柔梦乡向她招手,辛棠声半阖上了眼眸。

梦在云端之上,那里没有勾心斗角,不必汲汲营营,口蜜腹剑的人变得友善可亲,高高在上的人变得平易近人。

她的头顶没有千斤重的凤冠,也没有高高悬起、随时落下的斩刀,只要走着跑着,就能躲进阿娘的怀抱。

她可以纵情大哭,纵情大笑。

睡吧,睡吧。

……

宫婢鱼贯而出,仅留一人掌灯。

辛棠声挣扎着睁开了漆黑如墨的眼。

她不能睡。

元月初一事出突然,她什么都来不及准备,便一病再病,心神溃散。

这具枯萎的躯壳一日更比一日轻飘飘,甚至无法支撑她感知失子的悲伤。

她的宏图未竟,但追随她的人尚在。

他们或在明,或在暗,辛棠声要为他们找到一条全身而退的路。

她极力忍耐蚀骨头痛,心中划过一个又一个名字。

悬而未决时,一名内侍快步逼近,又止步在侧殿外。

他有意压低了嗓音,不知向谁禀道:“公公,李奉御携四位侍御医来了。”

“李奉御?”

辛棠声记得清楚,尚药局没有姓李的官员,她有意扬声,掌灯宫婢挑帘向外递了个眼色,外殿守夜的宫婢立刻奉上温热的药碗。

辛棠声轻轻格手挡去苦药,短暂的缄默后,内侍入内,头颅压得低低的,讷讷道:“启禀殿下,李必庭李大人是新上任的尚药奉御。”

“抬起头来。”

三五宫婢挑幔燃灯,鲛珠缠丝宫灯怒放华光,辛棠声半张脸掩在明黄色的帐幔后,喜怒难辨。

内侍心跳如鼓,慢慢抬起脸,眼睛却乖觉地盯着脚面。

又是一个生面孔。

辛棠声凝视须臾,好奇似的问道:“李必庭是由谁封的官?”

许是她的语气太冷,内侍两膝发软,冷汗涔涔地回答:“回殿下,是、是陛下金口玉言。”

辛棠声隐去眼中一闪而过的情绪,按了一下凸起的腕骨,唇色苍白,神色愈发莫名。

“那原本的奉御与直长呢?”

她分明虚弱不堪,可冷淡的视线轻轻扫来,内侍却顿觉如芒在背,“殿下凤体抱恙,久久未见好转,陛下怒斥尚药局失职,两位奉御与四位直长,已被杖毙了……”

好一个失职。

辛棠声压下心中讽意,有些漠然:“宣。”

李必庭年仅四十,一朝之间平步青云,脸上却没什么喜色。

他入殿便拜:“臣等奉诏觐见,皇后殿下千岁。”

“我昏迷不醒,你所奉何召?”

李必庭道:“卫淑妃听闻殿下转醒,喜不自胜,遂急命臣觐见。”

“听闻陛下此行是徒步攀山,有道是心诚则灵,陛下如此诚心,必能上达天听。”他情感真挚地说完,还抬袖揾了一把泪,红着眼圈儿道:“殿下定能逢凶化吉,与天同寿。”

辛棠声任凭侍御医上前把脉,冷眼睨他一瞬,“是极,若我好不了,必是陛下心不诚。”

李必庭讪笑,只当她病糊涂了。

殿外传来一阵嘈杂声,辛棠声敛去浅淡的嘲弄,化作了一尊无悲无喜的静佛。

“高见喜在殿外?”

李必庭点头:“殿下有所不知,高公公已不眠不休,守在殿外两日了。”

想起高见喜那张灰白色的瘦脸,李必庭不禁感慨连连。

元月初一,猫惊凤驾,皇后诞下一个尚不成型的婴儿,就此一病不起,陛下雷霆大怒,接连杖毙六任尚药奉御、三名宫妃,并文武官员十七人。

这位勤政克己的新君一夜之间变得暴怒残忍,前朝后宫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天下杏林好手齐聚紫微殿,在一脸铁青的帝王面前,宣告回天乏术。

所有人都知道,这位与陛下伉俪情深的天下之母,大限将至了。

建德帝走投无路,亲率文武百官前往泰山碧霞元君祠,为皇后祈福。

本朝千牛备身共计二十四人,悉数留守紫微殿,一同留下来的,还有御前内侍监高见喜。

建德帝对皇后的情意,当真天地可鉴。

谁也想不到,这对风华正茂的仁君贤后,最后的结局竟是天人永隔。

思及此,李必庭不禁双拳紧握,眼睑微湿。

天地不仁,不许人间见白头。

情深不寿!情深不寿啊!

他细微的神色变化,被辛棠声尽收眼底。

“下去吧。”

破天荒地说了这么多话,辛棠声早已精疲力尽。

殿外,阴云掠空,雪飘如絮。

辛棠声灰蒙蒙的脸上多了几分鲜活的气息。

这轮曾经照耀过盛朝的明月,即将挥洒出最后的银光。

“传我口谕,宣左、右千牛卫大将军入宫觐见。”

宫婢站在原地,不动如山。

“殿下,外男深夜入宫,需要中宫懿旨。”

辛棠声不太灵敏地揣摩她话中深意,“文琰废后了?”

“殿下慎言。”

宫婢一言不发,开口的是如鬼魅般出现的高见喜。

他凉薄的视线在这名宫婢身上滞留片刻,随他一同涌来的,是一缕清新的冷气。

站的近了,还能看到他肩头残余的雪屑。

“只要陛下是盛朝的天子,殿下就永远是盛朝的皇后。殿下不可劳累,陛下出宫祈福,宫中不可无主,才暂由卫淑妃代掌宫务。”

辛棠声似笑非笑,“我明白了。”

她心思电转,终于在不胜枚举的虚伪恭敬中,拉扯出了一条清晰的丝线。

“陛下前往泰山,会途径几地?”

“陛下心中挂念殿下,势必早去早回,若行近道,则要途径洛水、太阴山……”

辛棠声转过头,声音气息不足,在高见喜听来却震耳欲聋:“高见喜,三年前被困西风荡时,你是不是亲手做过一份糖酪浇樱桃?”

高见喜背脊微僵,恍然少倾,只觉口中苦涩不堪。他在辛棠声定定的视线中前进半步,缓慢跪下来,磕了一个头。

“得殿下记挂多年,是奴的荣幸,尚食局还有不少樱桃,奴这便去看看。”

高见喜一向远庖厨,况且,眼下深冬时节,哪里来的樱桃呢?

不过是棠花已残,棠木犹在。当年在西风荡,辛棠声已存死志,将所有的吃食都留给了几名门客与重伤濒死的高见喜。

辛棠声额上沁出了一层薄汗,支开了所有人,望向方才那个胆大包天的宫婢。

“你叫什么名字?”

宫婢一改面上的轻视与不屑,拜道:“回殿下,幸得宫正大人赐名,奴婢若珍。”

“宫中还剩多少人?”

辛棠声意有所指。

若珍含泪摇了摇头,“宫正大人只说她此去凶多吉少,让奴婢相机行事,其余诸事,一应没有交待。”

辛棠声捂住与疼痛共舞的心口,冷静吩咐道:“去小案上取一张宣纸,对折四次,丑时一刻扮作内侍,走沉香亭,绕过监门卫,送去义安王府。”

“然后,你不要再回来。”

若珍心头巨震:“殿下!”

“去吧。”

辛棠声摆了摆手,不再看她。

紫微殿外白雪簌簌,殿内死一般的寂静。

嘎吱嘎吱的踩雪声由远及近,直到帘上印出一团小小的黑影,辛棠声才勉力凝聚了眸光。

“扑通”

——小人儿在帘外笨拙地跪下了。

“鹦哥儿给母后请安。”

文素凝没有解下鹤氅,脸庞被殿中的热气熏得艳红。

他的声音低低小小,低若耳语,唯恐惊扰到辛棠声。

“鹦哥儿今日背完了《中庸》,是以才姗姗来迟。夫子教导鹦哥儿‘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文素凝生得玉雪可爱,进退有度,乖巧懂事,只一点不好,就是太黏人。

他从前便是这般,学会一句话、识得一个字,总要亲口告知辛棠声,得她几句夸耀,才肯继续往下学。

整个正月,文琰都陪在辛棠声身边,他还没有机会与辛棠声说上一句话。

可他明明已经学了许多东西,母后夸夸他已经不够了,应该抱抱他。

辛棠声安静地听着,体会到了久违的宁静。

但她不打算见一见这个养在膝下三年的孩子,成王败寇,多见她一面,日后他就多一分凶险。

这一个月来,文素凝的生活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他挺直腰板,藏起萝卜一样肿胀的手指,指甲用力掐住冻疮,以此止痒。

他絮絮叨叨地说着,直到身旁冷眼相待的内侍提醒他该走了,才磨磨蹭蹭地起身,将鹤氅上的系带解开又系上,一步三回头地离去了。

“母后,鹦哥儿明夜再来看您。”

此一别,便是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后宫的暗线,辛棠声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送走,前朝的官员,可以在揆情度理后倒戈。

但这座皇城中,还有她抚育过的皇子皇女,一旦她撒手人寰……

素拂有生母庇佑,已与她划清界限,只鹦哥儿无依无靠,又因诸多往事,不为文琰所喜。

鹦哥儿,鹦哥儿……

她要想个法子。

寒冬的尚食局,寻不见盛夏的荔枝。

高见喜空手而归,一步一步踩在积雪上,靴印好似也一下一下烙在了心头。

他想,会不会是他会错意了?

陛下他……

紫微殿外的千牛备身如欺雪松柏,站姿挺拔,目不斜视,面色却有些怪异。

高见喜身形顿止,心口咚咚乱跳,旋即向殿内急急奔去。

飞溅起的碎雪,像极了打铁时喷溅的火花。

高见喜登上白玉一阶,听见辛棠声似乎梦魇,口中不断呼唤着:“陛下!陛下……”

高见喜登上白玉二十阶,辛棠声口中的称呼已经变成了“殿下”。

那时陛下还是七王,辛棠声生气时,会唤他“殿下”。

高见喜忽然觉得背上压了一座山,压的他喘不上气。

直到听见那声“文郎”,才陡然惊醒,迈出一步,四肢忽然绵软无力,直挺挺跌下长阶。

他的手掌压住了一只被白雪覆盖的麻雀,但已无瑕多顾,捂住鲜血直流的额头,指向殿门声嘶力竭地高喊:“快去请李奉御——”

二月初一,大雪,辛皇后崩。

次日,二月二,龙抬头,大雨如注。

帝心震悼,停棺月余,状若癫狂。

群臣昧死进谏无果,前太子太傅国丈辛少卿出面规劝,三月初三上巳节,皇后葬入帝陵,谥号“文嘉”。

次日,帝言皇后携幼子入梦,册立皇嫡子文素准为皇太子,冒天下之大不韪,父为子上尊号:怀昭。

是月,三位殿中侍御史触柱身亡。

后三年,棠花不开,青桐早凋。

天地同丧,莫过如此。

总体架空,部分风俗会参考唐朝。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故人长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