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王侯的盛宴 > 第193章 193

王侯的盛宴 第193章 193

作者:姬泱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5-06-19 11:00:51 来源:文学城

193

旻铉从猎场西方进入禁地,一路上杀人如同砍瓜切菜,依靠这样强大的武力震慑,等到他需要同禁地之内的村民编造大仙降世鬼话的时候,几乎没有丝毫阻力。当然,他用谎言欺骗这些人,想要功名富贵可以跟着他出禁地,外面就是猎场,再外面就是雍京,那里什么都有,只要,……

用命去搏。

其实需用搏命的不止那些蝼蚁,还是他自己。

从禁地出猎场有一道关卡,过得去,猎场下一场逐鹿就人马充沛,可如果过不去这一关,那就是孤家寡人。

旁的场面也就算了,可如果当真在猎场逐鹿,没有旁人的贱命来填,那就只能填自己的命了。

旻铉从马上下来,发现镇守关卡的是掌管祭祀礼乐的恭愍郡王,和陛下雪鹰旗的一千精兵。

他手持黄金羽,抬头,眼前是两丈高的一个大木横梁,吊着一个不大的白瓷坛子。他不用探究,只用力一闻便知,那是迦楠,应该是大正宫外所有的迦楠了。坛子里面别的火信,只要一箭上去,火信点燃,整个瓷坛付之一炬,并且,他母亲今年活命的药也会付之一炬。

北境的兵权与母亲的性命。

只能二选一。

孰轻孰重?

“郡王。”旻铉知道不应该,却还是忍不住想要问一问,“之前有人从禁地出来吗?”

恭愍郡王倒是和气,“有,是文王世子戎久安。”

“只他一人?”

“是。”恭愍郡王顿了一下,又说,“只他一人,却带了一副青铜朱雀面具。”

“面具?”旻铉方知,为何郡王说到此处,微微停顿了。戴上面具,便不知那青铜朱雀覆盖之下的人,究竟是谁了。只是,猎场此时并不深究这些,因为,用面具覆面掩盖真身之人,不止这一个。于是他问了最想知道的一个问题,“那人可射出黄金羽箭?”

恭愍郡王只是微微点头,并无言语。

旻铉追问一句,“世子的关卡是什么?”

“他父亲。”恭愍郡王平静道出,“文王。”

旻铉大惊!

恭愍郡王,“一箭穿心。如今文王已入殓。”

那是一种异常淡泊的眼神。

是啊,他也姓姬。

成大事者,至亲可杀。

通往极权之路,无父无母,无妻无子,亦无手足。

赵毓的人马拉着那尊鼎有些耽误工夫,出禁地的时候,已经是次日的傍晚了。他远远就看见两丈高的一个大木横梁,吊着一个人,而且还是个妇人。因为他一眼就知道那人究竟是哪个,所以颇为意外。

而文湛,依旧是面具覆面,他顺着赵毓的眼,也向上看,却是毫无反应。

恭愍郡王早已经等候多时了,他看了看赵毓,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两位殿下,已出禁地的诸姬分别是文王世子与徽郡王世子。”

其余,一字不多提。

可赵毓已经知道了。戎久安和旻铉这二人,都是典型做大事的人,做不做成事是一回事,可是杀不杀至亲,是另外一回事。

恭愍郡王也是好心,他怕赵毓一时心软,过不去这一关,就要孑然一身入猎场了。

可是,……

郡王见赵毓并不动作,而他身边那位面具覆面的“二殿下”,忽然伸手扯掉雪鹰旗一名士兵的外袍。变起肘腋,那名士兵都来不及反应,只是惨叫一声,顷刻之间被剥去上身的衣物,在不算寒冷的晚风中瑟瑟发抖。

恭愍郡王,“……”

这位先帝二皇子、‘先’宁王,在元熙朝过得着实凄惨了一些,身在名灭,一直在空镜山上念经。本来似乎可以修身养性,此时一见,方知,青灯古佛也不是一定能降魔,眼看着这位‘二殿下’吃斋念佛久了,不但没有淡泊明静,反而性子愈发古怪起来。

猎宫内,燕王将摇光,柳密与黄枞菖圈在一起,他们无事可做,开始吃瓜。

元熙官窑瓷盘中,是西北用兵部勘合运来的蜜瓜、葡萄,甚至有岭南荔枝。

“雍京水陆畅通。”摇光一边剥荔枝壳子一边说,“这些东西珍贵,却能运,不比当年的长安,地势太高,从南边过来又卡在三门峡,那可真是一个坎一道鬼门关,什么都不好运。柳大人,这些鲜果都尝尝吧,你不吃,我们吃不下,也得扔。”

柳密拿了一颗葡萄,这是他这辈子第一次吃葡萄,味道果然新鲜。

摇光,“大郑定鼎华夏之前,还有八百余年的宗庙,都城就在长安。”

柳密,“后来怎么就选在雍京了?”

“太|祖把雍京打下来了,空旷,就用了。”摇光,“而且当年的岐山神宫大祭司算了九九八十一天,龟甲兽骨都烧了,光活人牺牲都烧了八个大坑,终于算出来雍京土地风水好。这不,果然风水好。大郑定鼎这一千多年来,虽然也有沟沟坎坎,都过去了。”

柳密听完,吃东西有些不对味道,似乎如桂酒椒浆般的荔枝都带着腥气。

“老柳啊!”摇光,“你也别犯膈应,这都一千多年了,也就是我跟你说,别的地方你想听,都听不到这些秘闻。”

柳密,“如果当时信奉圣人之言,就不会……”

“哈!”摇光一乐,显得他的光头更加的锃明刷亮,“你们那祖师爷啊,也有不传之秘,从来贼不走空,只有姬姓自己把江山稳过百年之后才来辩经。反正江山我们稳住了,老天爷就来捧个场,凑个热闹,号称天命所归。诗书礼乐背后都淌着血,不然也不能这么斑斓绚烂,万世流芳。”

他们聊天的时候,黄枞菖根本就没插话,似乎连听都没有听,只是在认真吃蜜瓜,手边还翻着个古老的小册子,画了一些禁地之内的乡野吃食,还有各种美味野果子。

大殿的门忽然打开,笃笃笃,有拐杖点在金砖上的声音。

谢翾飞来了。“黄秉笔,大殿下和二殿下他们回来了吗?我有急事需要觐见陛下,可是柳掌印说主上处理紧急军务,不能……”

他话音未落,就看见二殿下那颗光头,正在认真啃瓜。此时一缕阳光透进来,扫到那颗光头上,很是光华璀璨呢!

谢翾飞,“……”

咣当!

宫殿雕花大门从外面被关闭。

谢翾飞,“呃……”

黄枞菖看着他,向里面挪了一下,给他留个位子。

“谢大夫。”摇光看着谢翾飞拄拐过来,坐在一边,就说,“这么多年我一直没机会问,但是我一直挺好奇的,你这腿,是怎么残废的?你们老谢家,这是做的哪一出戏?有个什么权谋,什么大局,什么说法没有?老柳……”

他转头又对柳密说,“其实很多时候我不太懂你们读书人。我是觉得,你们读书人如果动心眼,做那个局特别精巧,但是好像一个用麦芽糖做的雕梁画栋的仙宫,看着煌煌实则脆脆,只要用木棒子一敲,稀碎。”

柳密,“……”

柳密和谢翾飞之能说彼此见过,但是从无深交,更不要说一起吃瓜了。谢氏与柳密这样的农家子弟风马牛不相及,可再怎么百年阀阅门庭,面对天子重臣也不能妄自尊大,何况谢翾飞本人因为一条腿残疾并无功名傍身。

可如今这个场面,这俩读书人中的翘楚,竟不知道如何滑溜将对话开启。幸好,此时黄枞菖从画册中抬头,看了他一眼,也没说话,就是给他挑拣了一块切得很方正的蜜瓜。

谢翾飞接过来,道了谢,回了摇光一句,“二殿下,您还是,……吃瓜吧。”

赵毓那边,恭愍郡王看着他一直看着高木悬挂的那名妇人,并无动作,而他身边那个性子极端古怪的‘二殿下’,除了伸手剥掉一名兵士的上衣之外,也再无动作。

郡王有些奇怪。

他看过兵部多年的战报,先帝这位庶长子,虽然外表看着文弱,内在却极为强悍,而且为人多谋善断。

曾经西疆经过数百年的战乱,各方势力犬牙交错,局势纷乱复杂,可这位大殿下就能在如此乱局当除抽丝剥茧,屡出奇谋。他的那些招数,赌性极强与深谋远虑俱存在,粮草、人命、战机,在他手中,犹如丢溜乱转的骰子,轨迹看似混乱不堪,其实各司其位。

所以,如此人物,怎会困于此处?

而且那妇人,既不是他母亲太贵妃,也不是他独女赵格非,只是一个不相干的牺牲,一条不相干的贱命,他在犹豫什么?

赵毓垂下眼睑。

恭愍郡王只看见那位‘二殿下’骤起,径自跃上横梁,手中兵士的外衣裹住被吊着的那名妇人,一柄细剑切断捆住她的绳索,将她救下。只是在落地之后,‘二殿下’将她扔到土堆旁边,不要说怜香惜玉,就连对待普通妇人的分寸都没有,即使他以面具遮盖住表情,依旧外露出极端嫌恶的情绪。

恭愍郡王只觉可惜。这妇人是高昌王女,名字很长,有个大郑汉文的名字是溯黛。原本是钦定的牺牲,要被点天灯的,却突然被赦,猎场已封,她无法离开。当时岐山神宫大祭司说要把此妇人吊上高木作为祈王关卡的时候,郡王还以为这是列祖列宗显灵对赵毓的保佑,结果没想到,这却是他一道根本过不去的难关。

郡王又想到方才过去的文王世子与徽郡王世子,总觉得猎场下一轮的逐鹿应该有个大致公平,他想要补救一下。于是走近这位‘二殿下’一些,说,“这一关,需大殿下亲自动手,您不能越俎代庖……”

香气。

那是迦楠的香气。

大正宫的贡品。

距离此人近一寸,迦楠混合着其它极名贵香料的气味,蜿蜒萦绕,如同可以绞死参天巨木的蔓藤,扼住人咽喉的刀锋。

而且,青铜面具覆盖并不严整,他的头发也许是没有扎紧,有一绺垂了下来,浓黑厚重,如同最上等的松烟墨。

他根本不是二殿下摇光!

他是,……

而赵毓则看着那个跪趴在地上的妇人,慢慢蹲下,看着她,用高昌话说,“阿奴希尔薇,你走吧。”

“你不杀我?”溯黛很震惊,这段时日,她濒死,又有了生机,继而濒死,又有了生机,如今更是从原本以为必死的局面中逃出一线生机,她惶惶然到几乎不敢面对,“你不杀了我?”

赵毓说高昌文的时候,声音比平时要低沉,如天山的雪、拉莫孔雀河静静流淌的水,“我大郑刑罚森严残酷,令行禁止,国之重器,用来守卫千年社稷,国泰民安,而不会屠戮你这样的一介无知妇孺。”

说完抬头,看见文湛异常担忧的眼神。

他用力摆出一张轻松柔和的笑。

——谢翾飞,我活不久了,是吗?

哗啦,燕王亲自过来开锁开门,并且对着这些人一一道歉,黄枞菖连忙制止住,“王爷这也太折煞奴婢了。我们家那位祖宗出来,需要我,整军队配弓弩,好多事儿呢!王爷同二殿下还有这两位大人聊聊,奴婢先走一步。”

“黄秉笔!”燕王拦住他,“你别急,不用去了。没什么事情要你去做。”

黄枞菖,“怎么?”

燕王,“承怡没有通过关卡,如果他不想放弃,只能孤身一人入猎场了。”

此时,连摇光,柳密和谢翾飞也愣了。

燕王,“那个高昌妇人是神宫大祭司做主吊上去的,当时所有人都以为那是承怡的福分,不用剜心刺骨做抉择,谁想到,就他过不了这一关。”

摇光,“事到如今就放弃呗。就他那身手,他那小身板,都撑不到逐鹿坡。”

燕王叹口气,对谢翾飞说,“谢大夫,陛下召你。”

说是陛下宣召,灵偃殿内,赵毓同柳从容均在,只陛下已更衣,坐在正殿书案后,也的确在处理北境紧急军报。

——“谢翾飞,我活不久了,是吗?”

谢翾飞一进来,赵毓劈面就砸过来这样一句话,他差点招架不住。

“也不是,……,只是……”

赵毓,“还能活多久?”

谢翾飞,“殿下怎么忽然问这些?”

这些话,事关赵毓生死,他只对陛下说过,而且为了不让赵毓忧惧,不会如此直白告知。

赵毓,“在禁地中,陛下劝了我三次。他一言九鼎,不会如此反复,我就知道,可能要出大事了。”

谢翾飞看了看书案后面的文湛,而陛下此时过于像一尊玉像了,似乎什么都没有听见,手中的毛笔饱蘸了朱砂,正在写着什么。

他深知赵毓一向敏锐,可敏锐成这样,必对君心了如指掌,放旁人身上,就是奸佞祸国的灭族之罪,可是对于他……

谢翾飞,“殿下在西北十年,太艰难,伤了根基。本来殿下回来,好好将养,享天年没有问题,可惜,雍京不是波澜平静的将息之地。殿下先是被高昌王伤了,虽然伤口清理干净,可遗了热毒在皮肉中,绝对不能动怒。后来,殿下又遭长公主设局,暴怒损了心脉,这就彻底毁了根基。”

赵毓,“还能活多久?”

谢翾飞又是一叹气,“好好修养,三五年不成问题。”

这一瞬间,似乎压在飞檐斗拱上的雨水,一滴一滴开始滑落。

赵毓想起开银窖那日。

彼时,元承行还不是元承行,还是西北道,四面八角楼上高悬匾额,承载着煌煌如日的过往,却有着即将落幕的悲怆。

“不过……”谢翾飞定定看着他,“殿下的病症,有大生机。”

赵毓一愣,而书案后的文湛也停了笔。

谢翾飞极认真盯着赵毓,说,“昆仑有秘法净世琉璃诀,修炼者心怀悲悯,以自身为烛火,引燃他人命灯,虽耗神损力,却可续断脉于垂危之际。殷忘川为修此决大成者,殿下,可否传令高昌王?”

沉默。

赵毓听完,并没有说任何话,而文湛,则在这种沉默当中,继续看军报。随后,赵毓无意识开始转动自己手指上的玄铁护指。这种若有似无的声音,使灵偃殿内的沉默变得异常压抑而复杂。

谢翾飞知道此时关系重大,他本人却不宜久留,跪了,就出来了。

微雨伴随着夜幕一起降临。

掌了灯。

赵毓叹口气。

却是文湛先说,“哥哥想到什么借口了?”

赵毓,“……”

文湛,“说吧,我听着。”

赵毓,“人情债最难偿。如果小殷以此为筹码,想要裂土怎么办?”

文湛放下毛笔,“随他!”

“……!”赵毓,“这是列祖列宗留下的江山社稷,换我一条命,值吗?”

“值!”文湛,“莫说他想裂土,即便让我为了你卧薪尝胆,也在所不惜。姬姓宗庙不灭,只要我能腾挪出二十年的光阴,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必恢复大郑河山。”

赵毓,“……”

文湛,“只是,用秘法净世琉璃决修复心脉这种事,向来一命换一命。他修为极高,不至殒命,却也难保至高武学。等我们终究兵戎相见于沙场之时,他就与他的那些,无论是极乐净土还是宏图霸业,都彻底无缘了。所以,此事应当衡量的不是我的想法,而是,承怡,在你内心中,殷忘川究竟占几分重量?”

赵毓,“可是,小殷也不傻,这样的事情他未必肯帮忙……”

“是吗?”文湛忽然笑了一下,“我用六百里加急传令正在北境的定国公裴檀,命他将此事告知高昌王,可好?”

“别!”赵毓下意识阻拦,他自己也愣了。

而文湛,只是收敛了笑容,一句话不再多说,继续看军报。他手中毛笔蘸满朱砂,写在宣纸上,沙沙作响,应和着赵毓下意识转动玄铁护指的声音,很是静谧,却像一条铁索,在慢慢收紧。

赵毓叹口气,站起来。

文湛停笔,看着他。

赵毓,“殿内闷,我出去透口气。”

文湛,“用我陪你吗?”

显而易见,又是个拒绝的回答。方才赵毓已经拒绝过文湛一次了,这第二次当着面再撅回去,实在是开不了口。

可文湛却似乎也不想退一步。

赵毓只能叹口气,说,“我去问问谢翾飞,看看他能不能先做出一个力拔山河气盖世的大力丸来,保住我的小命,容我这几天仔细想想再说。”

文湛,“哥哥不想我陪你?”

看来他心意颇为坚决,赵毓也只能无奈点点头,“一起走走。”

于是,谢翾飞又看见了这哥俩。

虽然文湛站着的位子稍微有些远,并没有近在咫尺,自己只能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努力君前奏对,不能有失。

“一直在为大殿下准备定心丹,但是其中需要一味名贵药材东海鲛珠,只需三颗,碾碎化开,融入药丸可暂时护住心脉。”

“此物出自东海,百姓以讹传讹为鲛人泪珠所化,其实为东海巨蚌所产珍珠,十分罕见,异常难得。”

“只因它实在太名贵,一颗就要十万两白银。”

赵毓,“成,只要有这东西就行,我去搞。”

谢翾飞看着他。

赵毓警觉,“这不会又是什么折损他人性命的稀罕物吧。”

谢翾飞摇头,“那倒不是。此物虽然名贵,确实有价,只是大内没有,……”

赵毓,“雍京有吗?如果没有的话,此时出海行不行?”

谢翾飞欲言又止。

赵毓看着他。

谢翾飞,“此时出东海实在来不及,雍京的确有东海鲛珠。听闻漕运总督阙河图得两颗,欲镶嵌在凤衔牡丹的海南黄花梨螺钿屏风上,为他母亲做寿祈福。这最后一道工序最好的手艺人就在雍京,所以这个料,如今就在雍京。”

“我谢氏同河督也算有些私交,已经派人去问了,看能不能高价买下他手中的东海鲛珠?虽然河督以此宝侍奉母亲至纯至孝,可殿下要它也不是以势压人,不为奢靡,而是为了救人性命。银货两讫,绝不让他吃亏。”

赵毓听着,抬双手压了压太阳穴,“别白费力气了,他是不会卖鲛珠的。”

世上最难偿还的就是人情债。

偏偏就有人,把这个人情债用起来狠、准、稳,让受着的人躲不开,却不得。

当年赵毓西北用兵,军饷不够发了债票。分量最重的两笔,一份杜玉蝉认了,还有一份,就是阙家承了下来。

杜玉蝉那里有崔珩的面子,而阙氏这边的人情,只能赵毓自己硬生生死扛。

漕运总督阙河图,字洛书。十八岁进士及第,科甲正途。

阙氏为江南沿河阙陈董明四家之首,江南右族,兴盛逾千年,重圭叠组。而阙河图的父亲虽为幕僚,却是江南第一幕府!

自儿子登科,他就从总督一级的衙门辞了,直接进阙河图幕府,所以这位年轻的封疆大吏从来没在雍京清水衙门混过资历,十年光景一路实缺,从七品知县径直干到二品总督,如今只二十八岁。

谢翾飞并不了解内情,只是有些疑惑,“不会。上林王狩接下来会有重臣观礼,这位阙公必须进猎场。他在来南苑的路上了,而且,他给了回话,带鲛珠过来。”

赵毓又叹口气,“我说他不会卖鲛珠,并没说,他不会拿鲛珠过来。”

谢翾飞,“……”

这份人情债,注定又得欠着了。

文湛不近不远看着他,赵毓好像打蔫的茄子,一下子就塌了。

君臣之别绝不会让一皇族亲王去猎场北面亲自等候重臣,无论这位总督是否位高权重。而普通的交情也不会让赵毓知道这位公大约半夜到猎场晚上不睡觉,整装去迎他。

赵毓此人一向是‘你走,我就不送了;你来,我也不接’,就算是他自己的嫡亲弟弟老二摇光进猎场,都没管,就让摇光秃着脑袋自己来拉磨。

可是,阙河图却可以。

临近子时,赵毓带着奉宁到猎场北,远远看见这位公的起居八座,——八匹雪驹拉着的一辆雕祥瑞鹤纹檀木车,——碾过硬土,徐徐而来。

忽有夜风吹动纱帷,琉璃灯下,车内露出半截象牙几,几上犀角杯,杯中琥珀光。

赵毓第一次见到阙河图是十四年前。

在雍京。

当时这位公还不到十五。

那时候西北用兵,朝廷无法拨调出足够军饷,赵毓回雍京筹银,自然避不开江南世族。

一场酒局,在永嘉会馆。

吴侬软语伴着桂花,还有太雕的香气。都说这太雕酒生性温和、风格雅致,与儒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中庸,清淡无为,不似北国酒刚猛纯烈,后劲十足,因而被兰芝社所推崇。

这样的场合当然少不了美人争劝梨花盏,所以,一个没长大的孩子冷冷清清坐着,就格外惹人注目。

赵毓一开始还以为阙河图是谁家的少爷被不学好的叔伯拎出来‘见世面’,而且他自己的确有重任在肩,所以没太注意。

等酒过三巡,永嘉周熙代替不出面的兰芝社认下一封债票,赵毓终于察觉自己有些喝多了,就顺手拿了一块松江布巾,沾了清水,捂住额头,到花园走一走,吩咐席面旁边伺候的小童端一碗冰镇玫瑰酸梅汤。

等了一会儿,有人拿着一个木盘,端着甜白釉碗,碗中回荡着郁红色的甜汤。

赵毓伸手拿了碗,一抬头,才发现不是随席小童,而是他。

“先生还有一封债票。”十四岁的少年,嗓音都没变,却异常老成慎重,只因他说话用吴语,比雍京官话柔和了很多,竟然显出水缠丝绕的味道。“比起您给兰芝社那封,更大,更重,获利也更丰厚。不知道,我阙氏是否有这个福分,为先生分忧?”

“阙氏?”赵毓黄酒喝多,忽然就乐了。

俗话说,官无封建,吏有封建。朝廷开科取士,却是书生居多,有些七品正堂都斗不过无品小吏,就是因为没有根基。这沿河四大家族,枝繁叶茂、树大根深,不要说七品,就算是二品封疆大吏,他们也能让人家直接上吊,没个正经下场。

而其中,阙氏为翘楚。

赵毓,“娃,你能做阙氏的主?”

“可以。”那个少年只是微微点头,“我是阙河图。”

十四岁的孩子,就是阙家未来的宗主。

赵毓却觉得荒诞,摇头道,“这人才降世,都是看天吃饭,老天爷掷骰子。你们阙家爷们儿都能干,几代儿孙,个顶个都是文江学海,八斗陈思。得有三百多年了吧,阙氏已经连开十三把大了,你还不到十五,老天爷就已经把你揭盅了吗?”

“我非东箭南金。”少年只是微动嘴角,像是笑,却又不是,声音却温和了起来,“只不过相信先生为人,知道先生所做之事,功在社稷,利在千秋。万世之不朽就在眼前,阙某不想错过,自知无才,只想从先生手中分杯羹而已。”

“分杯羹?”赵毓喝了那碗酸梅汤,“你知道我是干什么的?娃,别人碗中的肉,不是涂了毒药就是插满刀剑,不是那么好分的。”

少年终于笑了一下,“我自然知道您是谁。”

“牵扯家族兴衰的大事,阙氏可以下重注,却从不赌命。”

“赵先生,您是姬姓的大殿下,承怡。”

彼时,赵毓已经被先帝废黜王爵,况且先帝虽禅位却依旧在世,无人再敢以‘殿下’称呼赵毓,只有这位做如此称呼,竟然有一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气魄。

阙河图给赵毓的是现银。

整整两千万两白银!

那是阙氏几代人家底,分了几批,用阙氏自己的船,走运河,由姑苏到雍京,再换人自己的车队,走陆地,一直出玉门关,最终至敦煌。

赵毓在西北看到这批银锭,对那个彼时只一面之缘操一口吴侬软语的阙氏未来宗主,冒出来一个念头,“还不到十五……”

极度赞叹。

却有些恐怖。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3章 193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