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亡国后我嫁了新帝 > 第12章 第十二章

亡国后我嫁了新帝 第12章 第十二章

作者:酒酿酿酒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5 23:39:56 来源:文学城

都说瑞雪兆丰年,去年末的雪断断续续地下到了建安元年初,着实是个好兆头。

更妙的是元宵节这一天雪停了。雪后初霁晴方好,中都的几条主街上熙熙攘攘,道路两侧的店铺鳞次栉比,一派繁华景象。

宁真走在人群中,满脸兴奋。

白日用过饭之后,萧景润便把她叫到紫宸殿去检查功课。当时她心里还在念叨好歹也是过节,怎么陛下还不忘千字文的事儿。

结果萧景润把簿子翻了一遍又一遍,直到看着她两只手把丝帕绞来绞去皱成一团了才轻启薄唇说:“还行,悟性不高但胜在后天努力。”

宁真听了,想着是不是要感谢陛下夸奖,但是又觉得这句话听着不像是夸奖,若是自己贸然道谢,会不会显得太狗腿了。

还没等她开口,萧景润又说:“回去收拾收拾,晚上带你出宫赏灯。”

“!”

听了这话,宁真这才发自肺腑地高兴起来。

她那小嘴跟抹了蜜似的,活学活用起来,“陛下化被草木赖及万方,臣妾定会省躬讥诫宠增抗极。”

萧景润笑骂了她几句,挥手让她快滚。

一个月前大军入城时,没有像以往朝代更替那样生灵涂炭尸横遍野,而是听了萧景润的令,不踏农田不毁房屋,不抢金银不伤平民。因此无论是中都沿街的铺面还是禁中的宫殿,都得以完好保留。

新皇登基,除了布告天下咸使闻之,还在一定程度上减免了赋税徭役,比起之前愍帝贺茂闻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百姓们自然是更欢迎仁德的新皇。

中都到了夜晚四大城门关闭,但是不设宵禁。如今元宵节到了,城中更是热闹,人声鼎沸、烛火不绝。

宁真快走了几步,蹲在一个小摊子前看磨喝乐。

其实这就是用泥捏成的小人偶,再花哨些的还有木雕牙雕的,用纱笼当罩子,底座加上彩绘。

这是很常见的小孩子的玩意儿,但是宁真还是头一回见。

摊贩看宁真瞧得入神,机灵的眼神在萧景润等人身上转了又转,心想这几位公子衣着华贵气度不凡,出手定然阔绰。

抱着这样的心思,摊贩挑了一个装饰了华衣彩塑的磨喝乐,朝着宁真开口:“这位娘子,不如看看这一尊,颜色更好,做工也更精美。你瞧瞧这衣襟这线条,别家可没有这手艺。”

宁真接过来细瞧,果真如此,这个摊子上的磨喝乐就没有重样的。她左看看右看看,爱不释手,但是又觉得普通泥捏的更有野趣,一时间拿不定主意。

摊贩笑着说:“这磨喝乐原是七夕时孩童们爱玩的,您瞧这手执荷叶的小童,正是有着乞巧与宜男之意。您要是喜欢,可以买上一对回家把玩。咱们今年元宵热闹,这才……咦,这位娘子,您不再看看了?”

只见宁真站起身,拉着萧景润的袖子往前走,一边还特意大声说着:“哥哥,咱们去那儿看看吧。”

摊贩露出怪异的表情。

明明就是一对年轻夫妇带着仆从出来逛街,刚才他还听随从唤那小娘子为夫人来着。怎么又兄妹相称了呢?

直到走远了,萧景润才问宁真,“怎地又不要了?刚才不是看得转不过眼?喜欢就都买了。”

宁真摇了摇头。

她起初只是看玩偶憨态可掬有意思,谁知道普普通通的玩偶竟还和什么七夕、生子扯上关系了。这种感觉就好像吃着一碗圆子觉得味道不错,结账时店家却非拉着她要跟她说道说道此圆子的前世今生来。

而且虽然她成了萧景润的妃子,但这又不是她情愿的事,更别提什么生儿育女的事了。真是羞人。

但是王樟和孙玄良都跟在后头,她也不好意思直说。于是她岔开话题问:“主上,小珣她们不一起出宫玩吗?”

此次微服出宫,王樟和孙玄良叫萧景润为主上,称宁真为夫人,然而宁真却不愿意叫萧景润夫君。

萧景润也看出了这一点,不戳穿她。

只听她继续说:“小珣说她来京城就直接进宫了,都不知道中都长什么样呢。若是小珣和崔妹妹纪妹妹一起来,岂不是都可以看到元夕的热闹了?”

“你和她们还挺熟啊,一口一个妹妹的。”萧景润凉凉地说着,又伸手拉她,免得她被路过的舞队撞到。

舞队有男有女,一律穿着满绣罗衣,珠翠锦绮,围在车旁跟着走的边行边唱,站在车上的则是翩翩起舞,吸引着路人的目光。

乐声大盛,还夹杂着百姓们的欢呼,宁真没听清萧景润的话,投去疑惑的眼神。

他微微俯身,附在她耳旁道:“你将千字文背熟默好了我才带你出来的,与他人何关?小小年纪,老是替别人着想,不累么?”

“我已经是大人了,不是小小年纪。而且小珣她们也不是别人呐。”她弱弱地争辩。

街上人潮汹涌,路过的一个孩童跑着撞到了萧景润的小腿。萧景润一个趔趄,嘴唇擦着宁真的耳畔而过。

宁真吓了一跳,连忙扶住他。

孙玄良拉住小童的父母,直言让他们看好孩子。

年轻的夫妇连连抱歉,又按着小童教训了几句。小童年纪尚幼,忍不住哇哇地哭起来,一边哭还不忘舔一口冰糖葫芦。

训斥声和哭闹声就在耳边交织在一起,难免聒噪。

但萧景润却觉得这些声音悠远得很。身边过客匆匆,他的视线里只剩下了仿佛受惊小鹿一般的宁真。

对视了一瞬,萧景润才收回视线。

宁真却早已往前走了,“我去那儿看看,在耍杂技呢,好多人围观定是好看的。”

-

朱雀街上人头攒动,比人还多的是灯笼。这种节庆时候,平时寻常的灯就不够看了,小到彩灯,大到灯架,琳琅满目绚丽多姿。

简单的有红莲灯,竹条经过娴熟手艺人的捆扎,再糊上纸,层层叠叠的形状就成了花瓣。里头的蜡烛一经点燃,便给莲瓣染上了颜色。

若是普通四方灯笼,也可以在四面绘上簪花美人图,取一个映面桃花的意思。转动起来,美人们跟活了似的,巧笑倩兮,衣袂飘飘。

再复杂些的,有用琉璃白玉为材料,点缀了流苏珠串的。或者是往大了做,将《山海经》为原型,做出了几人高的神女形象。

宁真仰着头看精卫花灯的双眸,只觉得栩栩如生,霎是华美。更精致的是神女的发丝,想来是能工巧匠颇多,手巧得很,使得长发如瀑却不会显得厚重,而是仙气飘飘,超凡脱俗。

赏着赏着,宁真便不自觉带上了笑意。她灵动的眼眸里闪着碎光,盛满了欢欣,就连眼尾的那颗泪痣都沾上了愉悦。

她在赏灯的时候,亦有人在赏她。

萧景润举目四望。

这挤嚷的人群中,从孩童到青中年,甚至步履蹒跚的老者都沉浸在节庆的氛围里。人人脸上带着笑,哪怕有一些小冲突小摩擦,也可以一笑了之,拱手道一声抱歉,随后互相说一句元夕快乐。

总之这样的生命活力与烟火气在宫中是见不到的。

宫中一个是人少,内侍宫女及侍卫众多,但每座宫殿里的正经主子就那么几个。另一个是从穿衣出行到用膳都有规制,这个不能逾越了,那个不能冒犯了。

宁真喜欢宫外,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吗?

耳畔传来一对青年伴侣的声音,男子醇厚,女子娇俏。

“旭郎,你说我与姑射仙子孰美?”

“玉娘,鲜花在你面前都黯然失色,何况花灯?”

“讨厌!油腔滑调的我才不信。咳,那我问你,我与那位娘子相比呢?可要想好了再回答,不要敷衍我。”

“哪位娘子?我眼里心里只有玉娘一人。”

元宵佳节,青年男女们并肩看灯,氛围烘托着,依偎在一起说一些平时羞于出口的甜言蜜语。这种情境下,仿佛海枯石烂的山盟海誓都可以信手拈来。

然而宁真听得起了一身鸡皮疙瘩,默默地往人少的地方挪动。

萧景润跟着她的脚步,心中一动,“我家娘子就不想知道你与姑射仙子孰美?”

她抬眸望去,发现他黑白分明的眼睛正定定地看着她。

灯火辉煌,将他的瞳仁衬得更黑。

宁真微微垂眸,小声地说:“您的娘子又不止我一位。”

“现在跟在我身边的就你一人,那我自然是称你为娘子。”萧景润说得理所当然。

他这副样子,配合着一副龙章风姿的长相与调侃的语气,与中都城里锦帽貂裘的贵家子弟倒是没甚分别。

而宁真身披一件云丝织锦披风,亭亭玉立站着。一张小脸许是被风吹着了,鼻头微红,显得面色更为白皙如瓷,眉眼如画。

路过的旅人不无感叹一句郎才女貌最为相配。

萧景润不愿被别人盯着瞧,便拉起宁真的手想离开,“逛了半天,不饿吗?”

她没听懂暗示,直愣愣地说:“不饿呀,刚才不是吃了果子吗?莲蓉馅儿的呢。”

“你不饿我饿了。”

宁真吹的那句彩虹屁来自她日夜苦学的千字文:

「圣君的教化啊,覆盖了大自然的一草一木,王道的恩泽啊,遍及万方的众生百姓。」

另外:求点点收藏QAQ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第十二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