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王府面馆[古穿今] > 第3章 第三碗面

王府面馆[古穿今] 第3章 第三碗面

作者:三海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6-26 20:16:08 来源:文学城

看着怔愣的老赵,老王得意地笑:“傻了吧!我就说这家牛杂面不错。你别看这店面又小又破,酒香不怕巷子深,在牛杂面这上面老太太是真有两把刷子的。”

老王说这话时一点都没心虚,虽说他从没见姜月微来店里帮忙,也没尝过她做的到底怎么样,但姜老太太肯定留着后手呢,指不定是在家教的孙女手艺。

再不济,刚刚小姑娘不是说还有一些冻牛杂么!

看老王这样子,老赵看着纱帘后面忙碌的姜月微抽了抽嘴角——当着人家店主的面就大声嫌弃店小又破,他都担心一会儿那碗面还能不能吃。

等他们走进去,老王和姜月微打了声招呼,老赵却推了推眼镜,沉默一瞬——

外面红色灯箱经年累月的日晒后早就泛白了,门口堆叠的木板陈旧还布满了油污。小店里面狭小逼仄,挤挤挨挨只有两张桌子,凳子还是掉漆的铁皮凳,墙面已经发黄。

虽说还算干净整齐,不过也不是多好的就餐环境。

这种店看起来就像是靠味道存活多年的,一切都有时间的痕迹,唯有在台案间忙碌的身影太违和了——厨师太年轻,总给人一种无法轻易信任的感觉。

老赵抬手看了眼手表,在心里叹了口气,时间不多,下午还有个会要开。一碗面也不会贵到哪儿去,他得赶紧随便吃一口垫垫肚子。

他掏出纸巾,习惯性地擦了桌凳,抬头就看见已经一屁股坐在对面的老王对他撇嘴,还黢了一眼那两张洁白干净的纸巾,仿佛在数落他的瞎讲究。

老赵想起进门前老王就说过,这家别看老旧,卫生倒是不用担心。

“知道你爱干净,等着,我给你洗洗筷子去。”

老王说完,老赵就看见他那肥胖的身子轻盈灵巧地穿过桌椅、绕过灶台和年轻店主,挤在了水池前面给他冲洗筷子。

天本来就热,店里也没空调,老王又胖,一动就流汗,老赵红了脸,自己好像确实有点矫情了,桌椅都擦得这么干净,碗筷怎么也不会差太多吧。

不过看他那熟稔劲儿,老王确实没骗他,他算是这家小面馆的常客。

此时,常客老王洗碗筷子,看见水池边放着的手机还在播着电视剧,笑道:“小姜,你也看这部剧呢,我媳妇你嫂子天天在家……诶,你这是泡菜?”

早上腌的泡菜,姜月微刚刚正打开了盖子准备看一下怎么样了,没想到一股子酸香味儿飘来,直钻进老王的鼻子里。

今天顶着大太阳走了一路,老王后背的T恤都被汗水打湿了大片,小店里又热,他本来已经被热得没什么胃口,是实在想念这一口面条、又饿了大半天才让他勉强有食欲。可现在来洗筷子,排风扇和抽油烟机轰隆隆的响声让他心情又有点烦躁起来,胃口比刚才又差了一点。

正当他想和姜月微要个碗、准备喝口凉水压一压的时候,一股酸香爽辣的味道迎面扑了过来。

顺着味道看过去,一坛子红白嫩绿,鲜艳好看,卖相上就赢了别的店大半。

要是在大热天里吃上一碗热锅面,再来一碟子这酸津津辣丝丝的泡菜,那简直了,想想就开胃!

姜月微再熟悉不过老王这眼神了,以往她和师父沿街摆摊的时候,每当起锅烧臊子或者面卤时,总能见一群食客伸长脖子往锅这边探头看,眼神直勾勾地,就像老王这样。

这种跳水泡菜只能当天腌当天吃完,今天估计也没什么客人了,她笑着给老王盛了一大盘子:“这是今早做的洗澡泡菜,王哥您尝尝?”

姜月微腌这种泡菜以经手拿把掐了,就同拌饺子馅儿一样,只要闻一闻味道就知道今天腌得不错。

老王听着新奇,拿出筷子夹了一片包菜叶子,吸了吸口水问到:“怎么泡菜还有洗不洗澡的?”

他说完顺势把泡菜塞进嘴里,爽脆酸辣,真是好吃!

姜月微被他逗笑了,解释道:“就是快手泡菜的意思,也叫跳水泡菜。”

她看看老赵,问老王:“您朋友来齐了吗,想吃点什么?”

老王正想再夹一筷子泡菜,听到姜月微这么说,又不好意思地收回筷子:“对对,还是给我来两碗牛杂面。”

姜月微查过冰箱里的冻牛杂,只剩下一碗的量了,抱歉地对老王说明了情况,“王哥,我这儿还有别的食材,能做一碗臊子面,您看行吗?”

老王也没问老赵,直接就定了下来,喜滋滋地端着那盘泡菜回到了座位上。

店里总共就巴掌大点儿的地方,虽说有些噪音,但也能听个七七八八,就连那盘泡菜都看得清楚。

他见老王虽然还是大汗淋漓,但脸上明显兴奋不少,端着一盘泡菜就如同端着宝贝似的兴奋走了过来,“老赵,嘿,你尝尝这泡菜真不错,都把我酒瘾给勾起来了!你等着,我出去买瓶白的,咱俩也好久没喝了!”

老赵赶紧按下他,“我下午还得开会,吃完就得赶紧走,等有空我们再喝酒,我请你去刘家大院。”

刘家大院是他们以前常去的店,环境优雅安静,菜也适口。

老王嘟嘟囔囔小声说着什么,看了一眼正在忙碌的姜月微,坐下给老赵介绍:“这个叫澡堂子泡菜,你尝尝,真不赖。”

老赵推了推眼镜,没动筷子,“什么澡堂子泡菜,整天给人胡乱起外号。这种泡菜还是少吃的好。”

“为啥?老赵我发现你出去这两年毛病不减反增啊。”

老赵没在意他的牢骚,给老王科普:“正常的泡菜都是靠乳酸菌发酵产生的酸味,这种速成的只是靠着白醋来调味,用的醋不好就、不太健康。”

他压低了声音,尽量说得委婉些。

实际上,在他工作的城市,这种速成泡菜几乎是个小吃店就有,面馆、烧烤店里更是夏天必备。有的店为了节省成本,大多只用劣质白醋和白糖腌,时间短、成本低,又是白送的,大家喜欢还能拉回头客。

老赵受不了劣质白醋那股子呛酸味。

不仅这样,大多店家手法也不行,不是太酸了、就是太甜,大多泡菜里的萝卜都软趴趴的,包菜的梗子又老又韧,吃完之后好心情也能毁了大半。

他刚说完,嘴里就被塞了一根白萝卜条,瞬间,酸辣香气扑鼻而来,不是那种劣质的白醋,就是很柔和的泡菜酸味。这味道让老赵想起了小时候隔壁那个奶奶腌的泡菜,在他们村都很出名的。

老赵也忘了骂老王一把年纪举动轻浮,脆嫩的白萝卜酸辣甜鲜,嚼在嘴里清爽怡人,吃完他都觉得似乎也没那么热了,他有了不少胃口。

老王似乎早就看穿了他,指着酸菜说:“再尝尝这个圆白菜、嘎嘣脆,小辣椒酸酸辣辣,这胡萝卜有点甜丝丝儿的,一会儿就着牛杂面吃肯定挺下饭。对了,你刚才也听到了吧,老板家只剩一份牛杂了,你吃哪个?要不你尝尝臊子面,你不是挺久没回家了吗,想家里的味道了吧?”

老赵夹泡菜的手顿了一下,笑道:“你不是说老板牛杂面拿手吗,我还是吃这个吧。怎么,你还不舍得给老朋友吃好的了?”

老王斜睨他一眼,就知道他是开玩笑,“小心眼的毛病又犯了不是,那你可别后悔啊!”

老赵肯定是怕姜月微平时不做臊子面、品控不稳定,面不好吃了呗。老王也是觉得牛杂是冷冻的,肯定没有现做的好吃,才推荐他吃臊子面的。

老王见老赵说话时,两只手肘都搭到了桌子上,没垫着纸巾也没把衬衫袖子挽起来,还在一筷子一筷子夹着泡菜,吃的时候竟然眯着眼睛细细品尝,似在回味什么。

他又想起刚一进来时老朋友别别扭扭的样子,嘿嘿一笑逗他道:“怎么,赵教授,现在不嫌小店脏、泡菜不健康了?”

老赵脸一红,这老王就是爱揭他短,不自在地轻咳两声:“这家店确实干净……泡菜也确实好吃。”

他本来还想着挽回一下颜面,但这泡菜实在是好吃,吃一口就停不下来。

为了吃饭嘛,不丢人,况且这是实话。

老王看他这样子就又嘿嘿笑着“警告”他:“一会儿上来臊子面可别跟我抢啊。”

老赵让他放心,老板泡菜虽然做的好吃,不过这算是川渝做法,不一定做他秦省的家乡面做的好。

-

现做的饭菜唯一的缺点就是需要等待,好在姜月微的手脚麻利,面也提前擀好抻好了,牛杂是现成的,只需要旺火热锅炒一下,再浇上今早新做的卤水,最后再来一勺高汤就齐活。

姜月微先端着一碗牛杂面送过去的时候,抱歉地对老王说:“王哥,店还没开业,这牛杂可能没有之前够味。”

毕竟卤水是她早上新做的,不是之前的老卤了。

老王还以为她说的是她手艺比姜奶奶的差,深深吸一口气,半是安慰半是真心道:“小姜你别谦虚,我闻着还是原来的味道,甚至比以前更好了。”

汤上红油飘动,面条上牛肚牛肝牛肠切得粗细薄厚都均匀,满满当当地堆在面上,看起来是被卤水浸透了的,哪还能看出是冷冻牛杂的影子,就连牛杂上的那几颗被汤汁浸透的小辣椒都让人食指大动。

老王有点后悔,恋恋不舍地把那碗面推给老赵。

老赵其实在姜月微炒牛杂的时候就闻到香味了,他还就着这香味吃了不少泡菜,这会儿早就忍不住了。

他倒是忘了刚才的嫌弃,对姜月微笑:“老板手艺真好!”心里乐开了花,果然他选得是对的。

姜月微只说了声“过奖了”,就去做那碗臊子面了。虽说都准备好了,还得呛个汤煮面。

臊子面最重要的就在炝汤上,所以姜月微是等着客人来才开始起锅烧油的。

油热炝葱,香醋炝熟,去油的鸡骨汤吊鲜,最后调味捞渣,再加入肉臊子和素臊子,撒上飘菜,一气呵成。

别看姜月微穿着布裙,手脚麻利、行动灵活,这个灶做汤、那个灶烧水,两不耽误。

-

面刚端上来的时候,老赵就忍不住挑起一筷子面准备往嘴里塞,刚一挑起来就愣住了:“这是手抻面,不是机器面,老板自己抻的?”

秦省也算吃面大省之一,老赵又喜欢吃面,面条粗细虽然均匀,但他一看就知道是手抻的。

老王张了张嘴,心虚地看了眼姜月微瘦弱的背影:“啊……不是老板自己抻的还是你抻的?你赶紧尝尝,一会儿也给我尝一口。别皱眉,我挑出来还不行嘛!”

他记得姜老太太以前都是用得机器面,比手擀面倒是差点意思,不过吃着吃着也习惯了。老太太果然藏着一手,这一手还教给了小姜!

老王:这手抻面他还从来没吃过,肯定比机器面还好吃吧,有点后悔给老赵了……

老赵吃了第一口就停不下来,任老王怎么抢都没给他留一口。

牛杂面面条筋道爽滑,带着卤水汤底,沾着红油一同吸溜到嘴里,麦香混着复合醇厚的汤汁,红油香而不辣,香料和汤底融合得恰当好处,不会觉得味道奇怪。

面好汤好,牛杂也入味,咸香辣爽。

可惜牛杂这口感有点差,牛肚没了那种特殊的韧劲,有点过于软烂了。

“怎么样好吃吧,看你以后还会不会以貌取人。”老王没想到老赵吃面的速度这么快,他都没抢上一口,也不给老赵面子开始数落他。

面太好吃,老赵吃得也多,有些晕碳了,脑子转弯就开始了评价。

老王听完对牛杂的评价后,差点急得拍桌子:“那是你没赶上好时候,没看这牛杂是冷冻的嘛,而且人家还没开张呢,哪有那么齐的材料。今天能来请你吃饭都是你哥我舍了这张老脸求人家的,你这老小子还不知足……”

老赵赶紧打断:“小点声儿,我知道牛杂是冷冻的,我也没说什么坏话啊……”

这时,姜月微把臊子面端上来了,还是放在了老王面前:“王哥,这是臊子面。秦省臊子面做法不尽相同,我也只会其中一种,您随便尝尝。”

自从这碗臊子面上桌,老赵的眼睛就没离开过它:红彤彤的汤上飘着些嫩黄的菱形蛋皮,绿色的韭叶点缀其间,十分好看。

臊子面讲究汤多面少,这一看就是一碗合格的臊子面。麦色的面条码在碗底,只露了个尖,上面堆着点肉臊素臊,用料丰富。

老赵深深嗅了嗅,猛然抬头:“是岐山香醋!”

姜月微惊讶后倒是对着老赵露出了第一个笑,点头道:“您鼻子真灵。中秋吃蟹要数镇江香醋,味浓而甘,酸香柔和;吃臊子面自然要用本地醋,酸香醇厚,绵延悠长。”

老赵听完之后没说话,看着老王护着那碗面生怕他抢走似的,忍不住歉意又恳求地问姜月微:“老板,还能做一碗臊子面吗?我能等的!”

姜月微抱歉一笑:“不好意思,实在是没有材料了。这也是王哥昨天拜托我,我才提前准备了材料。不过我的店快开张了,等开张之后欢迎你们再来光顾。”

老王虽然没太懂老赵为什么忽然想吃这碗面了,但听姜月微这么说忽然觉得脸上倍儿有面子,挺了挺胸,“老赵你别难过,我先分你一筷子,等你调回来之后再来吃呗。怎么样,老哥哥我比你讲义气吧。不过咱们提前说好了,我可只分你一筷子面!”

他其实不想分给老赵的,面一端上来,老王就闻到了一股子酸辣香腴,忍不住悄悄咽口水。不过他看见老朋友黯然神伤,只是落寞地一筷子一筷子地夹泡菜,就知道老赵肯定想起他过世的老母亲了。

他这可不是同情老赵,是怕泡菜都被这小子吃光了,他还准备打包带走回家喝酒!

老王拿起筷子,急不可耐地挑起一筷子面条准备放在小空碗里,忽然觉得不对劲。

他高高挑起对着亮光,也不顾汤汁甩了自己和老赵一身一脸,惊讶地跟老赵说:“这面条还透光呢!”

面条不像是别的地方卖的面那样雪白,似乎是加了碱的原因,微微发黄。面条擀得很薄,挑起的这一筷子竟然还能透光。

“这才是正宗的我们秦省的臊子面!”老赵无语地擦着满脸的汤汁,衣服袖子上也被甩了几滴,他也顾不上了,只让他别大惊小怪,赶紧把面给他,他还要一勺臊子和一些汤呢。

老赵拿过小碗,专心埋头吃面,细细咀嚼每样东西,生怕辜负了这碗好面。

这面条虽薄,入口却爽滑柔韧。配着臊子和汤一起,酸香辣爽,让老赵一下子又回到了童年的夏天。

他和父亲母亲一起蹲在院子里,抱着碗就着夕阳,吃一碗过水的臊子面,那天还是他生日。

老王则先喝了一大口汤,酸香醇厚,真痛快!

他吃面不像老赵斯文,端起面碗呼噜噜地吃面喝汤,就连飘菜和荤素臊子都没怎么细嚼慢咽。

如此暴殄天物看得老赵后悔又咋舌。

老王吃得快,放下面碗满足地喟叹一声,“别说,这面条看着挺薄,但也不是绵软的,还挺劲道。”

老赵不知道哪来的骄傲,“那是,我们老家这臊子面讲究九个字,‘酸辣香、薄劲光、煎稀汪’,这碗面已经把这九个字体现的淋漓尽致了!”

嚯,老王微微睁大双眼,他和老赵这么多年朋友,还没听老赵这么夸过哪家饭店呢,尤其是面。

老王又挺了挺胸膛,还好,他离得近,以后能天天吃到,这不得那帮子吃货们羡慕死。

臊子面是咸香酸醇的口味,他们也就没就着泡菜吃,老王结账之后还特意和姜月微要个塑料袋,说要打包回去。

姜月微本来打算不收老王的面钱的,本来也没几个钱,况且账上还有王哥的押金。这店忽然歇业,大家没找她们祖孙两个,一是看往日的情面,王哥肯定也在其中游说不少。

可老王硬是塞给她88块,还说也算她开张第一单图个吉利。

姜月微不好意思,在老王问泡菜卖不卖时,给他盛了盒子。

老王推辞,姜月微却笑着说:“这是送给王哥的,回去也让嫂子尝尝。等开业了您带着嫂子来,我请你们吃面。”

老王那个高兴又得意啊,在老赵羡慕的眼光中拎着一盒一袋走了,袋子里的泡菜是刚才他们没吃完的。

老赵几次想问老王要那袋吃剩的泡菜,老王笑嘻嘻地不给:“你不是说不健康不卫生嘛!”

被老王调侃习惯了,老赵叹气,看着这陈旧的匾额灯箱,回忆着小店里的味道:他近两年好像确实变得矫情不少……

他忽然想到一件事,问老王:“这孩子经济很紧张吗?”

老王叹了口气:“你看出来了啊,这不是奶奶住养老院了,听说小姜也辞职了,面馆也就是她家唯一的经济来源了吧。这几天一直没开门,今天连买食材的钱估计都是从口粮里抠出来的。开店现金流断了,这店也就等着关门吧!”

老赵想起姜月微的衣服,没说什么,拍了拍老王的肩:“我还得去趟学校,下午和同事一起去看小萧老师,明天我们再约。”

老王问:“明天想吃生猛海鲜,还是满汉全席,保准让你满意。”

老赵指了指面馆:“我看就这个就行,走了!”

老王咂摸着刚才那碗面的味道,笑着嘟囔说一碗面让你小子服服帖帖,边往回走,迎面碰上了毛毛姐,还打了招呼。

毛毛姐正准备去找姜月微,通知老赵一声晚上大柳树巷的商户去社区开会,她就急匆匆走了。

姜月微刚刚煮完剩下的抻面,做好了三鲜卤,切好了黄瓜丝,准备吃一碗不正宗的三鲜打卤面。

按理说三鲜卤这种混卤是不要菜码的,可今天她太热了,没什么胃口,就想吃点黄瓜,清爽开胃。

姜月微刚准备开吃,毛毛姐就进来了:“真香啊!小姜你吃什么呢?”

姜月微放下筷子把她让进来,毛毛姐眼睛倒是没往面上瞟,一个劲儿地往她灶台墙边看:“那是折叠床吗?小姜你又睡店里?”

“我跟你说,后天消防可要来检查,开店不住人这是开会经常提的,你可得赶紧找个住处,不然让他们抓着可就不是罚款那么简单了,到时候店都得给你关了,停业整顿!”

和姜月微说完晚上开会后,又嘱咐她记得赶紧找房子,毛毛姐就匆匆走了,临走前又夸了她抻的面条,看着就劲道。

人走后,姜月微坐在三鲜打卤面前发呆,卤子依然没有懈,面条也没了余温,可她也没胃口了。

在大乾朝,她还没为钱发过愁。别看后来被贬,但在乡野间自在,当厨子挣得也不少,也没遇到过吃住都要花钱的。

姜月微看着那88块钱苦笑,看来真的得先去打工了!

这时,她手机响了,是个陌生号。

姜月微接通,那边是个陌生的年轻女生:“是姜红芷的家属吗?叫姜月微?我是南山养老院的护士,你来接一下你奶奶吧,她要出院,自己已经办好手续了。”

对方说完挂了电话,姜月微眨眨眼,不可置信地念着一个名字:“姜红芷——那不是……”

她师父的祖母?

这章有修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第三碗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