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王府病美人她步步为营 > 第27章 青丝暗藏

王府病美人她步步为营 第27章 青丝暗藏

作者:铜雀椿深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11-06 03:38:57 来源:文学城

那卷小小的纸条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让江挽青在蕙草宫沉寂的生活中,看到了一丝来自外界的涟漪。她变得更加警觉,也更加留意宫中的人际脉络。林昭仪与赵元吉的这层关系,像一根暗线,将后宫与前朝的某些势力隐约串联起来。

严嬷嬷依旧寡言,但态度似乎又缓和了些许。这日,她送来一批新到的笔墨纸砚,在摆放时,状似无意地低声道:“太后娘娘近年畏寒,不喜熏香,唯独对早年宫中一位老嬷嬷手制的‘竹露清心’香丸,尚能接受些许。”

江挽青执笔的手微微一顿,抬头看向严嬷嬷。严嬷嬷却已恢复如常,摆放好东西便躬身退下,仿佛刚才那句话只是随口的闲聊。

竹露清心……太后不喜熏香……

江挽青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看似寻常信息下的不寻常。太后深居简出,习性外人难知。严嬷嬷为何特意告诉她这个?是单纯的提醒,让她在太后面前注意避讳?还是……另有所指?

她想起那本《玉堂拾遗》中曾提及,“玉堂春”的“漱玉轩”内,玉贵妃除了调制“玉堂春晓”那般浓艳的香,偶尔也会制作一些清雅淡远的香品,其中似乎就提到过以竹叶、晨露等物入香……

一个模糊的念头在她心中成形。太后与玉贵妃是同一时代的人,或许……太后对“玉堂春”的旧事,并非一无所知,甚至可能知晓一些连楚肆都未能查到的细节?严嬷嬷的提醒,是否是一种隐晦的暗示,或者说,一个可以接近太后的切入点?

她需要确认。

接下来的日子,江挽青在抄录经文时更加用心,字迹愈发工整沉静,偶尔在太后歇息时,会适时地递上一杯温度刚好的清茶,或是在太后揉按手腕时,默默将抄好的经文整理得更加齐整。她不言不语,却将分寸把握得极好,既不谄媚,也不疏离,如同细水漫过青石,无声无息。

太后偶尔会看她一眼,目光依旧平和,却似乎比之前多了些许难以言喻的深意。

这日,江挽青抄完经,正待告退,太后却忽然开口:“哀家看你腕力不足,抄写久了难免酸软。库房里还有些陈年的‘青麟墨’,墨质细腻,下笔轻盈,严嬷嬷,去取两块来给江小姐用吧。”

“青麟墨?”江挽青心中微动。这是一种极为名贵的墨,传闻中加入了些许珍稀药材,墨迹带有极淡的清香,且有安神之效,宫中存量极少,非宠妃或得脸的重臣家眷不能得用。太后此举,是单纯的赏赐,还是……

“谢太后娘娘恩赏。”她压下心中疑虑,恭敬谢恩。

严嬷嬷取来一个锦盒,里面躺着两块黝黑润泽的墨锭。江挽青接过时,指尖似乎触碰到锦盒底部有一处微不可察的凸起。她面色不变,稳稳接过。

回到蕙草宫,屏退左右,她仔细检查那个锦盒。果然,在盒底柔软的绸缎衬垫下,藏着一小卷与之前竹影传讯同样质地的纸条。

展开,上面依旧是蝇头小楷,内容却让她心头一震:

“南阳郡夫人车驾已至京郊三十里亭,明日申时初入安定门。沿途恐有不测,王爷已安排,然需宫内接应,稳其心神。”

祖母到了!而且明日就要入京!并且……沿途恐有不测!

江挽青的心脏骤然收紧。长公主余党果然贼心不死,竟将主意打到了年迈的祖母身上!是想挟持人质,还是想杀人灭口?楚肆虽已安排,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而纸条最后那句“需宫内接应,稳其心神”,更是将一部分责任交给了她。祖母历经风波,年事已高,骤然入京,又可能遭遇惊吓,确实需要至亲之人安抚。皇帝将她安置在宫中,或许也有借此牵制祖母,确保其“安分”的意图。

她必须见到祖母!必须在祖母入宫的第一时间,让她安心!

但如何做?她被困在蕙草宫,行动受限。直接去求见皇帝或太后?理由不够充分,且容易打草惊蛇。

她的目光再次落在那两块“青麟墨”上。太后……太后为何偏偏在此时赏她此墨?是巧合,还是……太后也知晓祖母将至,并且默许,甚至暗中促成了这次传递消息?

严嬷嬷那句关于熏香的话,太后突如其来的赏赐,还有这藏于锦盒中的密信……种种线索串联起来,指向一个可能——太后周氏,这位看似超然物外的深宫妇人,并非全然置身事外。她可能在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观察着,甚至……暗中平衡着宫中的局势。

这是一个机会,也可能是一个更深的陷阱。

江挽青攥紧了纸条,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无论如何,祖母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她必须想办法,在明日祖母入宫时,见到她。

她沉吟片刻,走到书案前,铺开一张素笺。她没有写任何敏感内容,只是用工整的小楷,认真抄录了一段《心经》。然后,她将那张抄录着“林父,赵元吉姻亲,慎”的纸条灰烬,仔细地收集起来,用另一张小小的宣纸包好,塞进了一个空的、用来装散碎香料的寻常香囊里,再将香囊放入袖中。

次日,她照常前往康宁宫抄经。只是今日,她特意用上了太后赏赐的“青麟墨”。墨迹果然带着一股极淡雅的清香,落笔顺滑。

抄写间隙,太后照例闭目养神。江挽青估摸着时辰,起身为太后续茶时,脚下似乎被什么绊了一下,身形微晃,袖中的那个寻常香囊“不小心”滑落在地,里面那包着灰烬的小纸包也滚了出来,散开些许灰黑色的粉末。

“奴婢失仪!”江挽青连忙跪下,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惊慌,手忙脚乱地去收拾。

太后睁开眼,目光扫过地上那点灰烬和那个毫不起眼的香囊,又看向江挽青苍白惊慌的脸,眼中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了然。她并未动怒,只淡淡道:“毛手毛脚的,成何体统。收拾干净便是。”

“是,谢太后娘娘。”江挽青迅速将东西收好,重新跪坐回案前,心跳如鼓。她这是在冒险,是在向太后传递一个信息——她收到了宫外的消息,并且,有人在暗中对付她(林昭仪方面的敌意),她在寻求某种程度的庇护或默许。

太后没有深究,这便是最好的回应。

果然,在抄经结束,江挽青准备告退时,太后忽然开口:“哀家记得,你祖母南阳郡夫人,今日该入京了吧?”

江挽青心头一紧,垂首应道:“回太后娘娘,应是如此。”

“嗯。”太后拨动着佛珠,语气平和,“老人家年迈,一路奔波辛苦。入宫后,按制需先至康宁宫觐见。你便留在此处,待她来了,也好陪着说说话,安安她的心。”

江挽青猛地抬头,眼中瞬间涌上难以置信的惊喜与感激!太后竟然主动开口,允她在此等候祖母!这无疑是给了她最名正言顺的机会!

“臣女……谢太后娘娘恩典!”她伏下身,声音带着一丝哽咽。这一次的感激,真心实意。

太后看着她,目光深邃,轻轻挥了挥手:“去吧,到偏殿候着。严嬷嬷,着人留意着宫门消息。”

“是。”

江挽青退到偏殿,心中的激动久久难以平复。太后此举,几乎明确表明了态度——她至少不会阻拦自己与祖母相见,甚至可能提供了庇护。这位深居简出的太后,其心思之深,手段之妙,远超她的想象。

她坐在偏殿的窗边,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时间一点点流逝,申时初刻将至,她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

祖母,您一定要平安无事。

就在此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却规矩的脚步声,一名小太监在严嬷嬷耳边低语几句。严嬷嬷眉头微蹙,转身走进偏殿,对江挽青低声道:“江小姐,郡夫人的车驾已至安定门外,但是……遭遇了流民冲撞车驾,虽被王爷安排的人及时驱散,未造成大碍,但郡夫人受了些惊吓,车驾暂缓入城,需稍作安抚。”

流民冲撞?!

江挽青脸色一白,霍然起身!果然出事了!虽然纸条上已有预警,但亲耳听到,仍是心惊胆战。

“祖母她……”

“小姐稍安勿躁。”严嬷嬷按住她的肩膀,力道沉稳,“王爷的人处理得很干净,郡夫人只是受惊,并无大碍。此刻慌乱,反而不美。太后娘娘已派人前去接应,您在此安心等待便是。”

江挽青看着严嬷嬷平静无波的脸,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坐下。是啊,此刻她不能乱。楚肆安排了人,太后也派了人,祖母应当……不会有事。

只是,这“流民冲撞”,未免太过巧合。是长公主余党的手笔,还是……其他势力也想搅浑这潭水?

她攥紧了衣袖,指甲深深陷入掌心。这京城,这皇宫,果然是龙潭虎穴,杀机四伏。而她和祖母,都已身陷其中。

等待的时间变得格外漫长。每一分每一秒,都像是在煎熬。

不知过了多久,殿外终于传来了通传声:“南阳郡夫人到——”

江挽青猛地站起身,几乎要冲出去,却强自忍住,只是快步走到殿门口。

只见严嬷嬷亲自引着一位头发花白、身着诰命服制、面容依稀与江挽青有几分相似,却带着长途跋涉疲惫与惊魂未定之色的老妇人,缓缓走了进来。

正是她的祖母,南阳郡夫人!

“祖母!”江挽青再也抑制不住,泪水夺眶而出,疾步上前,紧紧握住了祖母冰凉颤抖的手。

祖母看到她,浑浊的眼中也瞬间涌上泪花,用力回握住她的手,嘴唇哆嗦着,却一时说不出话来。

祖孙二人劫后重逢,在这深宫偏殿之中,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而她们都明白,这短暂的相聚背后,是更加汹涌的暗流,与未卜的前路。太后的庇护并非无偿,楚肆的安排也非万能,她们必须依靠自己,在这危机四伏的环境中,寻得一线生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