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万字改命大法 > 第29章 杀死汉武帝4

万字改命大法 第29章 杀死汉武帝4

作者:简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2:02:33 来源:文学城

“谁家供得起啊,不干活,只张嘴……”

李茉回来的时候,伯娘正在西屋门前挑选豆子,一个簸箩摆在膝上,双手拂动,把坏掉的豆子挑出来扔在脚边的陶碗中。手上的动作也不影响她嘴上说话,见她回来,嘴角向下撇:“大丫回来了,又吃着咱家饭,给蜜娘家干一天活儿回来啊。”

李茉可不惯她这毛病:“伯娘给我盛的饭越来越稀,不去蜜姨家干点儿零活贴补肚皮,恐饿得没力气织布。”

“织布不是有你姑?”

李茉嗤笑一声:“原来姑姑织布呢!我还以为姑姑没干活,不然伯娘怎生这么大怨气。”

“织两匹布有啥可说的,麻是家里种的,难不成是天上掉下来的。”

“是啊,麻线又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姑姑不仅要织布,还要剥麻、绩线、整经……这么多事,怎么不见伯娘搭把手。”

“你是干什么吃的?”

“伯娘不给吃饱饭,去好心人家里混个水饱,回来继续干家里的活儿啊!”

哼!伯娘说不过她,重重哼一声,端起簸箩里挑好的豆子,拿起陶碗,往厨房去了。家里男人静静听着嫂子刻薄小姑子,正房和东厢的门都没开,自始至终没人说话。

姑姑听到人都走了,开门放李茉进来。

“今天又闹什么?”李茉问。

“我累了,歇一歇,就她做饭的功夫织机没响,又来说嘴。”姑姑无奈。自从改良织机之后,效率的确比以前高,织出了家里预计的量之后,还有余力存一些。织机响的频率比以前低了,可能家里人也听出了一些。一个屋檐下,要瞒住很难。姑姑自责道:“也怪我。”

“姑姑可别这么说,咱们每月织出的布,足足得交上税。我还没牛车高呢,都被逼得去外头讨生活,他们还有什么不满意的。”李茉叹息,上织机已经是最后一步,地里种的苎麻又不会自己变成线,这些手上功夫,废眼、废腰、废脑筋。

“低声些。”姑姑拍她一记,西屋就只有一些听不真切的窸窣声。

隔壁房间,李茉的母亲竖着耳朵仔细听,发现听不清之后,才小声同丈夫道:“她小小一个孩子,哪儿有那么多心眼,村头刘媪定然是看我们不顺眼,胡乱编造的瞎话。”

“可她常去县里也是真的,蜜娘那是什么人物,怎么就放心一个没牛车高的孩子送布去县里。”李茉的父亲带入自己,就是亲兄弟帮他送一牛车的布,他都不放心。

“瞧你这话说的,自家孩子出头,还有不好的吗?”

“你瞧瞧她一副得理不饶人的样子,一个小女娘半点儿不知尊重长辈,你做娘的,要教她才是。”李三郎指点妻子。

李茉的母亲不满嘟囔:“孩子是西屋带的……”然后再丈夫的瞪视下,慢慢消声。

西屋里,高声分辨过几句,李茉就压低声音,把丝线从麻布袋里拿出来。

姑姑眼睛瞪圆了,把丝线拿到眼前,凑得极近观察,又用手背光滑的皮肤接触,用气声确定:“丝?”

李茉点头,“必须试试,我们没时间了。”

李茉指了指正房、东厢、西厢,一大家子里,只有姑姑和她是一边的。即便说好了,家里人以后不许来西屋,可他们总有怨言,总是想方设法逼姑姑多织布。

“要不……”

姑姑刚开口说了两个字,李茉立刻打断:“他们也不确定,不过打草搂兔子,顺便。姑姑若退一步,他们便进十步,喝了咱们都血不够,还要吃肉咧!”

“织机得一直响……”

“姑姑不能久坐,站着拉一拉杆就行。累了就躺着,把布条绑在织机上,有个声儿就行,剩下的有我呢。”李茉扶姑姑在床上坐下,脱鞋上床给她按摩肩膀,“多动一动,会好些。”

姑姑的视力急剧下降,只能在中午自然光最强烈的时候能看清织机上的线,一早一晚分不清。村里的织娘都这样,每日坐在织机前,熬到三十岁,眼睛就熬坏了。她脖子后肿了大大一块,李茉猜测某些组织病变压迫脊椎,严重的时候,姑姑的手臂甚至举不起来。

去县里看病迫在眉睫!

这也是李茉这次冒险换了丝线回来的原因,只靠织布什么时候才能存够诊费。

晚上吃饭的时候,伯娘给盛了两碗光可鉴人的稀粥,李茉当着李老汉的面,一口喝了其中一碗,又去陶罐里添了一碗干的,压实,跑掉了。

伯娘委屈道:“阿父……”

李老汉只当没看到,低头吃自己的干饭。

伯娘只好掐了一把同样装瞎的伯父,又对弟妹道:“你可真是生了个好女儿!”

“西屋教的呢,我算什么。”李茉母亲回嘴,她可不吃亏。

眼见两个女人要吵起来,李老汉咳了一声,发出沉闷短促的呵斥:“吃饭!”

一家子就这么默默吃饭,最调皮的孩子都没有说话。吃完饭收拾桌椅的时候,伯娘在嘟囔:“丫头都没喝上一口粥……”

丫头说的是伯娘刚生下的小女儿,她如愿养了个女儿,可女儿怎么养大,她也没有成算。只本能觉得,西屋的,是障碍。

第二天下田之前,李茉正在整理丝线,门被敲响。母亲语重心长道:“你是小女娘,性子不可太独太傲,怎么说也是你伯娘,若是被人说嘴,可怎生是好。你还要在家里过几十年,家里人都让你得罪了,日后可怎生是好?”

李茉只听到“怎生是好”无限循环,把丝线整理到织机上,开始梭织。

李茉母亲听到织机响了,没趣走开,暗骂女儿不懂事。又怪西屋的没教好她的女儿,让她被家里人埋怨。到最后,她都没怪让她出头的丈夫。

家里就是这样,女人出头当恶人,成了自然好,没成,也是女人家屁事多。

今秋,交了今年的税赋,李茉请蜜姨帮忙,赶着牛车送姑姑去县里看病,奉上新织的三尺黑色丝绸做诊费。

老疾医捋着胡须切脉,又上手摸了姑姑肿大的后脖颈,让她抬手过头顶、反手拍掌……折腾了一圈,下结论道:“织娘常见的毛病,不织布养着,还有几年。”

“眼睛呢?能恢复吗?”李茉着急问。

疾医看看李茉这小不点有孝心,笑道:“若是不织布,养着,不会再恶化。”

言下之意是,只要继续劳作,病就不会好。

李茉把闪着光泽的丝绸往疾医面前递了递,哀切道:“求您想想办法,该吃药吃药,该扎针扎针。”

疾医笑道:“你个小女娘,还知道扎针,那是扁鹊公才有的神技,岂是我能会的。你若有钱,可试试饴糖煎煮忍冬,忍冬处处皆有,凌冬不凋,老夫念你们贫苦,便不开其他药了。”

疾医手脚麻利接过绸缎递给旁边打杂的小徒弟,挥手让她们出去。

李茉还想说什么,蜜娘眼疾手快把她拉出去,到了门外才道:“这是全县最好的疾医,便是县令家中女眷病了,也请他呢!”得罪不起!

姑姑也道:“饴糖贵,煎煮忍冬倒可一试,我听人说,村东头的林子旁,就长着一大片。”视力下降是织娘常见的病灶,此时,人们已经发现,金银花能一定程度缓解。

李茉还是不死心,她总觉得是疾医水平不够的缘故。若是能到郡里,甚至长安,定能治好。李茉安慰姑姑:“没事儿的,姑姑只管养着,一切有我呢!”

几人又坐着牛车摇晃回乡里,蜜娘把牛车停在李家门外,李茉扶姑姑下车。天色已经暗了,李茉作出孝顺姿态,实则为姑姑带路。

走到屋前,刚要开锁,门却一推就开——糟糕,有人进来了!

西屋里,李老汉站在窗前,李大郎和李三郎如同哼哈二将护持左右,从门口望过去,只能看到三人黑乎乎的剪影。伯娘、母亲、大牛、二牛、三牛、四牛,全家只有不能走的小堂妹不在。

“哈!你们还敢回来!”伯娘大喝一声,跃跃欲试就要开始骂人,胳膊左右煽动,如同斗鸡上场之前扑腾翅膀,以此震慑低人。

母亲抢功,一手抓着李茉的胳膊把她从门口拖过来,李茉的踉跄着,脚在门槛上重重磕了两下。

“说!这是什么!家里这么多布!哪儿来的?”

“蜜姨改良的织机,请姑姑代为试试……”李茉嘴鼻脑子快,这样的场景,她已经设想过无数遍了。

“好啊,你们姑侄吃里扒外,吃着家里的米粮,居然帮外人干活!”伯娘立刻乘胜追击。

“蜜姨给好处的,只要我们织的好,就免费把新式织机送给我家。大父,新式织机很有用,日后能织出更多好布,不仅足够交税,还能换米粮盐巴!”李茉对着李老汉发力,她知道李老汉才是家里说话算数的那个。

李老汉转过身,冷冰冰问:“多久了?”

李茉刚要开口,李老汉大声喊:“你说!”李老汉直指姑姑,他的怒吼像打雷那样,吓得姑姑情不自禁一抖。

“是……是……”姑姑何曾遇到过这样的场景,立刻结巴到说不出话。

“肯定是织机坏了那次!我就说怎么突然不让人进西屋了,说不得我的二牛就是被陷害了!她们姑侄,心里藏奸呢!”伯娘大声宣布:“我就知道,平日里织机的声响都不对,不知背着我们卖了多少布,吃了多少好东西!”

“阿父……阿父……我……定了,才敢和你说。”姑姑腿发软,一下子跪倒在地,她不知面对暴怒的父兄,该怎么做才能消解他们的怒气。

大伯两步上前,拖着姑姑扔到织机前,“还敢犟嘴!还有丝线!你们织绸布了?”

姑姑被重重摔在地上,下意识去看丝线,她摩挲着扶住织机,凑近观察。眼睛看得见看不见是很好分辨的,村里瞎眼的、视力急剧下降的女娘并不少见,这种下意识动作意味着什么,他们很清楚。

“她瞎了!”伯娘大喊,声音里有不知从何而来的震惊和喜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