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万字改命大法 > 第27章 杀死汉武帝2

万字改命大法 第27章 杀死汉武帝2

作者:简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2:02:33 来源:文学城

“凭啥?凭啥?”伯娘的质问断断续续传来:“我命也太苦了,呜呜呜……”

老三家的?是说自己吗?李茉不理解,家里不就大伯家和自家吗?怎么自家这房排老三?看家里人的态度,也不像是把姑姑计算进排行的啊?

“睡了!”姑姑微微侧身,轻拍李茉的后背,不一会儿,李茉就沉沉睡去。

不管多么强大的灵魂,困在一周岁的身体里,也没办法施展神通。

李家,像一个巨大的解密游戏副本,李茉断断续续收集着信息,家里长辈不会特意告诉她什么,李茉只能根据日常行为谈话,拼凑真相的轮廓。

李家是外乡逃难而来的流民,在这里扎根之后,繁衍生息。当家做主的是大父李老汉,没有兄弟姊妹,唯一的老伴已经去世。去世的大母平日里不能被提及,只是在每年清明上坟的时候会供一炷香、一碗水饭。

大母原本生了很多个孩子,成年的有四个,长子是如今住东厢的大伯;次子被征召去打仗,死在了战场上;女儿是如今住西厢头一间的姑姑,沉默寡言的织布女;幼子是李茉的生身父亲——怪不得李茉和两位堂哥年龄差距这么大。

作为逃难而来,没有宗族帮衬的人家,能修整整齐齐九间房,归置这么漂亮的院子,李家人都非常勤劳、能干、聪明。

李茉用五年时间,了解了家庭构造,塑造自己聪慧的形象,但还不清楚自己生活在什么地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把籍贯挂在嘴边的。

刚听说二叔被征召阵亡,李茉幻想过“被传死在战场上的二叔衣锦还乡”,点家常见爽文剧情;知道姑姑是传说中的“在室织女”,一辈子不嫁人,她幻想过“姑姑被家人疼爱”。后来发现,女儿被疼爱,是比死人复生更不可能的存在。

发现李茉很好带之后,姑姑便不拴着她了,李茉跟着姑姑去过村里其他人家,村里也有和姑姑一样一辈子不嫁人的织女。朝廷收税,收粮食和布匹,如果家里有一个女儿不出嫁,就能供给一半的赋税。如果织布手艺好,还能用布匹换更多粮食和铜钱。

织女吃得少,织布到三十多岁,眼睛花了、脖子伸不直,身体就慢慢垮了。这时候,家里已经培养出了新一代的织女。这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附近很多人家都养着这样的织女。

“三十多就死又怎么了?往前数五十年,能活过三十就算命好。”在一个同乡同姓的人家中,被称为“芳娘”的女子如此说到。面对姑姑偶然冒出的一句织女命短叹息,芳娘如此劝慰她。

姑姑本就不是能言善辩的性格,闻言保持着一贯的沉默。

芳娘是个极孝顺的女子,在本乡是出名的能干。她兄弟也多,附近人家织出的布,除去交税之外,很多都托她家兄弟送到县里换成盐铁农具、锅碗瓢盆。

李茉也跟着姑姑一起来,她故作天真发问:“所有人到三十多都要死吗?”

芳娘笑道:“傻孩子,家里富足的,活到一百岁呢!五十不服徭役、六十不服兵役,等到八十,郡守亲赐鸠杖呢!”

一同在芳娘家中的几位女娘笑出声来,八十,只在传说中,本村、本乡可从未有活到八十岁的人呢!

“那为什么我们活过三十就算命好?”李茉跟着问。

笑声戛然而止,女娘们不知如何回答,但低落的心情不可挽回,敷衍寒暄几句,难得的小聚草草散了。

走在回家的小路上,寡言的姑姑难得提醒:“日后,不要说那种话。”

“哪种话?为什么别人能活,我不能活?”李茉反问,她笑眯眯的,不以为意,“姑姑,我不喜欢去芳姨家,下次织出的布,托蜜姨送去县里,好不好?”

姑姑停下,“蜜娘名声不好。”

“可是,蜜姨懂得多,能吃肉,常吃蜜,腰带是丝绸做的,我长大了,想做蜜姨,不想做芳姨。”一样是织女,有芳娘那样一心一意为家里做贡献,自己麻衣草鞋、吃糠咽菜却引以为荣的,也有蜜娘那样拿捏全家经济,自己吃好穿好,长得高大健壮的。

“做不了。”姑姑想要摇头表示不可能,只是她的脖子不能这样摇动,刚偏出一个微小的幅度,眼前就一片黑。

李茉立刻扶住她,“姑姑,眼睛又看不见了吗?”

“禁声!”姑姑呵斥,眼睛看不见是不能说的秘密。如果让家里知道她眼睛看不见,无法织布,就不会给她吃饭,只能慢慢饿死。

姑姑心烦又无奈,难道,她也要死了吗?

“姑姑,我谁都不说,我帮你引线。我们少织一点,多休养。”

“不成,定了数的。”姑姑何尝不想休息。

“姑姑,我有办法,我想多攒些布,带你去县里看疾医,蜜姨说,县里疾医很厉害,能让人长长久久活着。可是我怕,怕你不想做蜜姨,只想做芳姨。”

姑姑又习惯性沉默,慢慢的,她的手滑下去,牵住李茉,“做蜜娘。”

“好,姑姑信我。三年,我一定攒够钱,送姑姑去县里。”李茉保证。

这几年,李家也有变化,李茉有了亲生的三弟、四弟,大堂哥已经说定了村中一户人家的女儿,准备在今年秋天成亲。伯娘又怀孕了,她坚称这是个女孩儿,一定要生下来。凭什么老三家能养两儿一女,她却不能养女儿。

大伯说她疯魔了,可是怀都怀了,又有什么办法呢?

母亲坚称,这是伯娘没有谋取到西厢房间的阴谋,她生的两个儿子,如今还挤在一间房中,她生的女儿已经开始织布,且占了一间房,凭什么大房还要生!因此,母亲和父亲最近晚上都睡得有些晚,争取再生一个孩子,不能吃亏。

重新定义吃亏。

随便吧,这几年,大房、三房都有怀孕生子,生下来随便养着,能活就活,死剩下的再说分房子。

和年轻人的变化相比,大父的变化就小很多,只是脸上沟壑更深,说话的次数越来越少。

家里最大的变化是后院新养了一头牛,这是家里最贵重的财产。李老汉不肯使唤狠了,农忙回到家里第一件事是喂牛,等牛吃好了,人才开始吃饭。

割牛草、喂牛、打扫牛圈是二哥、三弟、四弟的事情,每次路过牛棚都要从西厢过。李茉为了遮挡牛棚的气味,用破陶罐当花盆,养了几盆茉莉,放在窗边。每次路过,总有芬芳萦绕鼻尖。

二哥今天又从窗前走过,小声嘀咕道:“我看大丫嘴上有油,是不是偷藏好吃的了?”

“油?”三弟、四弟像捕捉到关键字的大鹅,立刻伸长脖子往里面看。

三人扒在窗户上,拨开碍事的茉莉花叶,往里面瞧。

当面就是一大架织机,三颗头换着方向使劲看,怎么也看不清。

“我去前面推门!”三弟立刻想到办法,今天姑姑又带着大丫出门换布,不在家里。

不一会儿,三弟垂头丧气回来,“门关死了。”

“翻窗进去,我看到门边的桌子上,有个漆盒,好吃的肯定在里面!”二哥给两个小弟弟使眼色,三人齐心协力,先把碍事的茉莉花搬开,你帮我我帮你的从窗户里翻进来,着急忙慌绕过织机,去看那漆盒。

也不知是谁先腿绕腿绊了一跤,总之三个人滚做一团,撞在织机上,织机顿时断了一根横梁,当场散架。

三个人都傻了!织机,这是除了牛之外,家里第二贵重的财产,居然让他们弄坏了!怎么办?怎么办?

“不是我,我走在最前面!”

“不是我,我没撞到织机!”

“不是我!我最后进来,织机已经坏了!”

三个人都没闯祸的经验,当场争辩起谁对谁错,吵不出个结果。

正在争辩的时候,姑姑牵着李茉回来,李茉高声尖叫:“啊——织机坏了!”

当天下午,从地里回来的大人们面沉如水,三个闯祸精跪在正堂里,伯娘和母亲正狠狠骂他们,气狠了还要上手捶打几下。两个女人动静大,可耳朵都竖得高高的,关注着西屋的动静。

西屋,大父、大伯、父亲、大哥四人合力,努力把织机修好,终于拼出个样子,大父惊喜道:“试试!”

姑姑坐到织机前,一拉,啦擦一声,刚刚复原的织机又散架了。

所有人的脸色都沉了下来,沉默在西屋里蔓延。

父亲喃呢:“买新的多少钱?”

大伯反对:“说不定能修好。”

“只有县里有修织机的大匠。”大哥嘴上建议,心里却在打鼓,今秋他就要成亲了,不管织机是买是修,总要用钱,他娶亲可怎么办?

大父的眉心更是竖了三道杠,他计划得好好的,今年大孙子成亲后,在牛棚旁再起一间房,现在,什么都完了。

大父冲进正屋,操起门后的扫帚,狠狠在三个孙子身上抽,不是两个当娘的雷声大雨点小的做样子,而是发泄愤怒的狠狠抽打,三个男孩儿立刻放声哭嚎起来!

伯娘挺着大肚子过来拦,“阿翁,打死他们又如何?要是织机能修好,当场打死我也不说半个字!”

正堂又是一阵沉默,三个闯祸精的哭嚎声也渐渐消了,在这么压抑的环境里,他们不敢哭得太大声。

此时此刻,一直缩在阴影里的姑姑走出来,“我修,试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