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晚雪抄(短篇集) > 第3章 宫闱(三)

晚雪抄(短篇集) 第3章 宫闱(三)

作者:山影月明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6 17:15:17 来源:文学城

沈亦先离京十多日后,京城便下了一场大雨,雨水溅起厚积的尘灰,整座城都是淡淡的潮腐的味道,重重华殿笼在一片烟雾之中,被晒得蜷缩的花叶终于舒展开来,屋瓦琉璃被冲刷得澄明耀眼,街道一派如新。

久旱不雨的压抑感终于在这场雨后消散溶解,连上朝的官员们脸色都缓和了许多。

果不其然,旱地降雨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京城,好像连天都帮着沈亦先一样,河南道这一季的麦子喜得丰收,他先是凭圣上手谕从河南道调来了粮食安置流民,恢复耕种,而后沿河修建堤梁,通沟浍,行水潦,安水臧。这是一件浩大的工程,牵涉甚广,耗费银钱之巨,不要个一年半载是完不成的。之后他更是上书要“缘黄河、沛河、清河、御河州县,准旧制艺桑枣外,别课民树榆柳,为河防。”

朝堂上下为此事争论不休,郭郑两党各执己见。郭昌瑾以户部无钱为由,几次驳回工部侍郎郑观裘的奏折,僵持不下之时,蒋帆的一封弹劾折子避过尚书省直递到了天子案前。

次日上朝,郑贯中便同宪台多位御史中丞弹劾巡察使盛清远,弹劾他治旱期间贪污受贿,盘剥百姓,交通关节,以赈灾为由,把户部拨下去的二十万白银私吞近一半。

天子大怒,立刻命大理寺立案调查,御史台从旁监审。盛清远被罢官羁押回京。此案与刑部、御史台三司会审,刑部为郭相一派,而御史台又是郑氏一派,大理寺卿董必武两个都不敢得罪,夹在其中颇为头疼。

关中贪贿案涉及朝中上下众多官员,其间关系盘根错节,自京城到关中,赈灾的白银不知流通到了多少大人们的囊中。董必武没有这个胆量刚与当朝大半官员为敌,只准备敷衍了事。无奈郑贯中穷追不舍,每日必在朝上大肆弹劾一番,直接查问大理寺案情进展。

案子一直审到了十月底,一直悬而未决,圣上多次斥责,大理寺都只搪塞敷衍一番了事。沈亦先一直在关中监察修筑堤坝之事,没有了盛清远他行事方便许多。永宁公主本以为稳操胜券,必能从贪污案追查到郭党,没想到传来了蒋帆暴毙而亡的噩耗。

永宁不用想也知道,是郭道甄在背后做的手脚,蒋帆一死,除了沈亦先,没人再能拿出贪污一案的罪证,案子的线索就此断了。大理寺快刀斩乱麻,索性判了盛清远一个秋后处斩,盛清远也一口咬定系他一人所为,把上面一干人等摘得一干二净。

复核的权力在吏部,御史台再怎样监审也无济于事,此案一了,郭党不过弃了一車,仅仅伤及皮毛,郭道甄威风更甚,郑贯中连续一个月上朝脸色都是黑的。

永宁公主对外称身染重疾,向圣上请旨前往封地汴州休养,圣上欣然许诺并派人慰问,以告上下永宁公主荣恩不减。公主的车队仪仗缓缓向汴州出发,永宁却带着几个随从悄悄改道河州。

在满是风沙的河口视察了一整天,沈亦先一身已是沾满了泥浆,还好穿的不是官服,洗不干净也没关系。

他曾学过堪舆之术,考察河州地势后便决定在此修筑水坝,河州维雍州之西陲,可借山川之势导河入关内,蓄水灌溉下游万顷平原。他取得圣上恩准后,便就地雇了三千流民修建堤坝,本该在明年开春就完成,正好赶上麦子下种,可工程比他想得要繁琐,地方势力顽固缠斗,耗费了他许多力气,大概要到明年夏秋之际才能完工了。

“大人视察了一天,回府邸休息吧。”身后河州判司秦捷走上前来劝道,他眼中满是心疼,副使大人自上任以来事事亲力亲为,已是多日没有好好休息,身形都消瘦了许多。

秦捷本为一名抄书小吏,沈亦先看他有几分才能,身边正好没有得力的助手,便提拔他做一个六曹司士,帮他管理工程水利,秦捷也因此格外敬重这位新来不久却有胸有经纬的副巡察使大人。

沈亦先眺望远方的浩荡河道,只见黄烟散漫,寒风萧索。已经入冬,天气日渐冷了,雇工们衣衫褴褛,一个个都是面黄肌瘦的样子,此刻都排着队挨个的领晚饭,晚饭照例是两个干硬的胡饼,一小碗熬得发黄的野菜,他低声叹了口气。

他虽不明言,秦捷也能揣摩到他心里所叹,忙劝慰道:“大人不必如此忧心,若不是大人以粮代工,贫苦百姓连一日一餐都难以保障,等水利修缮好,恢复耕种,他们就能过一个较为温饱的年了。”

“较为温饱的年……”沈亦先眉头皱得更深,“刍狗万物兮,天地不仁啊!”

“下官相信人定胜天的道理。”

“你说的对,一味嗟叹终究无济于事,回去吧,我还有一些事要吩咐给你。”沈亦先收回眺望的眼,转身向大道走去,他暂时住在离水库较近的县令府邸。

沈亦先边走边和秦捷商量一些通渠的古法,这些秦捷比他更有经验,没有注意到远处一个黑皮精瘦的男子悄悄走了过来,就在距他还有几步之遥时,那黒瘦男子从袖子掏出一把匕首,猛地冲了过来,沈亦先身边没有带护卫,他又一直看着前方,还是秦捷眼尖瞥到了冲过来的黑瘦男子,他惊慌大喊:“大人小心。”一边喊一边扑上去拦住刺客。

可那男子看起来瘦弱,力气却大得很,直接撞开秦捷,秦捷一个文弱书生,哪里挡得住,眼睁睁看他把匕首刺入了沈亦先的腹部。沈亦先来不及闪避,等反应过来就只听到匕首破风的声音,随即一阵疼痛翻江倒海般袭来,人事不省地倒在了地上。

在不远处巡逻的士兵注意到了这边的情况纷纷赶来,秦捷临危不乱,爬起来指挥士兵把男子拿下,同时喊人来去请大夫,护送沈亦先回住处,走前不忘吩咐:“立刻派兵去清查河道,好好看管这个刺客,莫要让他自杀了!”

“今年的雪来迟了许多。”云成掀来车帘,见到外面下起了雪,转过身来道。永宁缩在貂裘的毯子里,借着她掀开的窗口看,窗外果然飘起来细碎的小雪,“今年久旱,雪也来得较迟了些,却感觉,比往年更冷呢。”

“河州地势比京城高,气候自然要冷些,估计这雪还没有到京城呢。”云成落下帘子,从沸腾的红泥小炉里倒出一杯热茶递给永宁,“公主喝茶暖暖身子。”

“大概还有半日便可到河州了,到时候烧起炭火,便没有这么冷了。”云成道。永宁点头,想的却不是河州冷不冷,她之所以偷偷跑来河州,担心的还是沈亦先的安危,郭道甄敢以蒋帆之死来斩断案件线索,一定不会放过沈亦先的。如果沈亦先能够拿出郭道甄谋杀蒋帆的证据,一切就还有逆转的机会。

永宁正想着,马车外面传来侍卫常慎的声音,她派去打探消息的人回来了。云成下了车传话,没过多久进来道:“常侍卫说他在河州打听到,副巡察使沈大人曾在河道遇刺。”

永宁脸色登时大变,急忙问道:“他怎么样了?”

“沈大人现今生死不知。”

生死不知……

寒风从帘子的掀开处灌进来,打在脸上冰凉刺骨,永宁却一点都不觉得冷,只觉得心里空空的,她着急忙慌地赶过来,难道还是晚了一步!

云成急忙把帘子放下,遮得严严实实的,“公主别担心,也许沈大人现在已经救过来了,他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会没事的。”

永宁叹了一声,“老天爷并不总是照拂好人的……让常慎加快赶路,务必要在黄昏前赶到河州。”她窝进柔暖的毯子,想用那里面的些许温暖安抚她歉疚不安的心,如果沈亦先真的死了,那样一个孤直臣子,多么可惜……

永宁想让自己睡一会,却始终难以入眠,土路陡峭,马车晃动得厉害,她躺着迷迷糊糊地进了江州。她们到了之后便伪装成过路的商人,住在客栈里,常慎在外继续打听半个月前发生的刺杀案件,当晚回来报告:“那个刺客现如今还被关在县狱里,刺史审过几次犯人,但听说什么也没有问出来,现在河道之事暂由之前跟在沈副使身边的判司秦捷代理。奴才一直都没打听到沈大人的下落,刺杀发生的时候,秦捷就在沈大人的旁边,也许他知道些什么?”

“那明日就请这位秦判司过来一趟吧,不要惊动官府。”永宁吩咐道。

“是。”常慎匆匆下去了。

江州靠近边塞,本就是苦寒之地,就算最好的客栈对她来说也显得简陋。夜晚寒风吹得窗户纸沙沙作响,永宁睡时被惊醒了许多次,她睡眠本就浅,也不好叫劳累了一路的云成过来服侍,索性睁着眼听了一晚的风声。她心里不平静,总觉得有什么事情要发生,脑海里不知不觉闪现了沈亦先的脸庞,和他遮在杨柳树后凛直的脊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