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万人迷,但是性单恋 > 第50章 对峙

万人迷,但是性单恋 第50章 对峙

作者:一朵巫巫云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20 15:55:02 来源:文学城

宁清远自然能听懂许扶青的意思——举止完全不像,因为那时的他,乖顺、听话,像巴普洛夫的狗一般,一听到“清儿”就朝人伸出手……

真让人恶心。

“所以,你把我当成了小倌,当成和你那些娈宠一样的东西。”宁清远轻笑道,“许扶青,你活该。”

矜贵的少年站在牢房外,唇角微微上扬,勾勒出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眼神却冷得刺骨,像是深冬里冻结的湖面,没有一丝波澜,高高在上地睥睨着角落里狼狈的囚犯。

这时候,许扶青才发现,原来宁清远也会露出这样的神色,讥讽的、轻蔑的、世家贵族骨子里独有的傲慢。

随即,少年转身离去,衣袂翻飞间,留下一道冷冽的背影。

——- ——- ——-

东宫内——

“宁宁。” 李赫的声音轻轻响起,打断了宁清远的思绪。少年抬头看向他,他的目光依旧温柔,带着一丝关切。

“你还好吗?”他低声问道。

宁清远点了点头,轻声回应:“嗯。”

李赫微微一笑,伸手轻轻抚过他的发梢,“我是想问,宁宁可以上朝了吗?”

宁清远愣了一下,有些疑惑地看向他:“嗯?”

李赫轻声说:“明日,我想和宁宁一起上朝,去把那个人指证出来,然后宁宁把他碎尸万段,好不好?”

闻言,宁清远的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袖:“赫哥哥知道是谁?”

李赫点点头:“我一直在等宁宁身体恢复。”

宁清远看着他的眼睛,问道:“哥哥,我真的可以杀了那个人吗?”

李赫的目光没有丝毫动摇,声音温柔:“只要你想。”

第二日,朝堂之上。

金碧辉煌的大殿中,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气氛庄严肃穆。宁清远站在李赫身旁,感受到无数目光落在他身上,有好奇,有同情,也有探究。

皇帝坐在龙椅上,目光温和地看向宁清远,开口道:“清远,身体可好些了?”

宁清远上前一步,恭敬行礼:“回陛下,臣已无大碍,多谢陛下关心。”

皇帝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一丝安抚:“此次你受委屈了,朕定会给你一个公道。”

随后,皇帝转向大理寺卿,问道:“案件查得如何了?”

大理寺卿上前一步,神色凝重:“回陛下,那寺庙的所有僧人在抓回来后不久全部暴毙,寺庙附近鲜少有人往来,宁世子也未曾见到歹人的真容,此案……暂无进展。”

皇帝皱了皱眉,有些不悦,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他看向宁清远,语气温和:“清远,你放心,朕一定会给你一个交代。至于补偿……”

后面的话宁清远没心思听下去,僧人怎会离奇死亡,那寺庙不小,估计也有百来号人吧,不知道那人,晚上睡觉的时候会不会做噩梦?

若是真要查,那几日谁出了城,去了哪,要查出来也不是什么难事……陛下当真是毫不掩饰自己的偏袒。

皇帝说完了话,按理说,宁清远该谢恩的,但他丝毫没有反应,他想着要不要搬出自己的父王,让这老皇帝想起自己还有这么个好兄弟……

万一皇帝一着急,就真处死了许扶青,让他给自己儿子当替死鬼。到那时,再想揪出那人,就麻烦了。他得想办法让皇帝无法包庇那人。

朝堂之上一时静默,所有人都在看着宁清远。

宁清远先是行礼谢恩,随后抬起头,声音中带着一丝自嘲:“陛下,臣身份低微,自知无用……实在不值得朝廷为臣付出这么多人力物力。臣……臣只是觉得愧对父王。”

说到这里,他的声音哽咽了一下,眼眶微微发红,仿佛有千斤重的东西压在心头。他深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可声音却依旧颤抖:“父王一生战功赫赫,为朝廷鞠躬尽瘁,从未有过半分怨言。他曾教导臣,身为北疆世子,当以家国为重,以百姓为先。可如今,臣却遭此……不仅未能为朝廷分忧,反倒成了累赘,让陛下与朝廷为臣劳心费力……臣……臣实在无颜面对父王,无颜面对北疆的百姓……”

少年的声音越来越低,最后几乎成了喃喃自语,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却倔强地不肯落下。他看向皇帝,目光中带着深深的愧疚与自责:“陛下,臣……臣不配为北疆世子,不配为父王之子。臣只求陛下莫要再为臣耗费心力,臣……臣不值得。”

朝堂上一片寂静,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文武百官的目光都落在那身形单薄的少年身上,有人面露同情,有人低声叹息,有人则不屑一顾。

小世子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皇帝哪里还能糊弄过去。他的脸色微微动容,目光中闪过一丝心疼,出言安抚道:“清远,此言差矣!你父王为朝廷立下赫赫战功,朕与朝廷从未忘记他的功绩。而你,身为他的独子,更是朝廷的栋梁之才。此次你受难,朕岂能坐视不理?你莫要妄自菲薄,朕绝不会让你受此委屈!”

皇帝的目光扫过朝堂上的众人,语气愈发郑重:“清远,你不必忧心,此案朕必定彻查到底,还你一个公道!”

宁清远抬手擦了擦眼角的泪,声音沙哑:“多谢陛下厚爱,臣……臣感激不尽。”

皇帝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大理寺听令,此案务必彻查,不得有误!宁世子所受之委屈,朕定要讨回一个公道!”

“臣等遵旨!”大理寺官员齐声应道,声音洪亮而坚定。

“父皇。”就在这说,李赫突然站了出来,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其实,此案并非毫无进展,尚有一人证存焉。”

此话一出,犹如一点水掉入油锅,瞬间沸腾,百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纷纷瞪大眼睛看着这位太子。

而李赫的两个弟弟,一个神色复杂,一个满脸惊讶。

皇帝微微一愣,神色严肃:“哦?何人?”

“父皇命儿臣率禁军前去寻回世子,儿臣于寺中接世子之时,见一小沙弥,当时他正发热病重,儿臣遂命人携其回宫,交御医诊治。未料,此子竟成寺中唯一生还之人。”

皇帝神色复杂:“既如此,那便带上来吧。”

“是。”

李赫示意,侍卫从殿外带进来一个小和尚。他看起来不过十几岁,衣衫褴褛,神色惶恐,缓缓走进殿里,有些畏畏缩缩的。

小和尚站到殿中,跪倒在地,声音颤抖却清晰:“陛下,小僧……小僧可以作证!那日,小僧亲眼见到三皇子殿下……他、他与众僧密谋,将宁世子囚于寺中地下密室!”

“一开始,三皇子命几位师兄照料世子,后担忧世子借其传递消息,遂撤换为一批哑奴。至第三日,三皇子携世子离寺,当日午后,恰逢太子率人前来查访;第六日,三皇子复将世子送回寺中;第七日,太子亲至,接回世子。”

三皇子李宣?!

朝中谁人不晓李宣与宁清远兄友弟恭,最是要好,李宣去世子府比去东宫都勤得多……竟会是李宣?

朝堂上一片哗然。李宣惊讶地瞪大眼睛,忿忿不平地站出列,声音因激愤而微微颤抖:“父皇,这小和尚血口喷人,儿臣自幼受父皇教诲,岂会行此大逆不道之事?儿臣冤枉啊!”

他言辞恳切,神情真挚,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眼中甚至隐隐泛起泪光,“更何况,儿臣自幼与清远世子交好,又怎么做出这般……伤害世子的事。求父皇明鉴,儿臣从未做过此事!”

皇帝眉头深锁,目光在李宣身上停留。他沉吟良久,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与迟疑:“此事……仅凭一人之言,确难定论。此小沙弥年齿尚幼,心智未坚,安知非受他人蛊惑,或为奸人所误,方出此言?”

“若无物证,恐难以服众。”

小和尚连连叩首,额间已见血痕,声音颤抖却坚定:“小僧所言句句属实,绝无半句虚妄,恳请皇上明鉴!”

朝堂上,叩首声声敲入人心。

宁清远缓缓开口:“陛下,臣有物证。”

顿时,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集中在宁清远身上。他从袖中取出一块布,举起:“此乃贼人用以蒙蔽臣双目之布,恰为一方云锦,绣有蟒纹。而三皇子素来钟爱云锦。”

李宣的脸色未变,依旧是一副可怜模样:“清远哥哥,这云锦不是我独有的,你为何如此疑我?永安宫里常有物件不翼而飞,这,怎么能说就是我的……”他像个不知如何解释的委屈小孩,看看皇帝又看看宁清远。

宁清远继续说道:“三皇子喜好素色衣裳,二皇子偏爱深色衣裳,太子为明黄色,四皇子与五皇子则是艳红色……召永安宫绣娘前来,辨其织法,便可知此物是否出自永安宫。再者,宫中虽或有盗贼,可绣有蟒纹之布,寻常贼人岂敢擅取?”

皇帝的目光渐渐冷了下来,他看向李宣,声音低沉,带着愠怒:“李宣,你还有何要说?”

李宣声泪俱下:“清远哥哥,此物确为永安宫所出。可你……怎么能因一方布帛便疑心于我?我真的是冤枉的!宫中人多手杂,或有他人借此构陷于我,还望清远哥哥明察,莫要中了奸人之计!”

宁清远轻笑:“那日,是你邀我出城,起初,我从未疑心于你,宣儿。你想要证据,我还有——哑奴喂给我的药,我私藏了一颗。若查你的行踪、搜你的永安宫,总能找到与此药相关之物。还有那些哑奴……他们还活着吗?”他说得很平静,眼里却带着抹不去的难过。

李宣张了张嘴,似乎还想辩解,但最终只是低下头,沉默不语。

皇帝坐在龙椅上,目光如炬,死死盯着李宣。他的脸色由严肃逐渐转为阴沉,最后化作一股难以抑制的怒火:“李宣!你……你糊涂!”

这一声怒喝,震得整个朝堂都为之一颤。李宣膝盖一软,直接跪倒在地,额头重重磕在地上:“父皇……儿臣……儿臣知错了……”

“知错?”皇帝的目光中满是失望与愤怒,“你身为皇子,不思为国分忧,反倒做出如此荒唐之事!戍国公为朝廷立下赫赫战功,百姓至今感念其恩。而你……你竟意欲谋害世子!你……你简直让朕失望透顶!”

李宣跪在地上,声音哽咽:“父皇……儿臣一时糊涂……儿臣……儿臣再也不敢了……”

皇帝痛心道:“一时糊涂?你可知你的‘一时糊涂’,差点毁了朝廷的栋梁之才!你可知你的‘一时糊涂’,让朕如何面对北疆的百姓,如何面对戍国公!”

李宣再也说不出话,只是伏在地上,痛哭流涕。

皇帝努力平复心中的怒火,看向宁清远,目光中带着一丝歉意与安抚:“清远,此事是朕教子无方,让你受委屈了。”

宁清远恭敬行礼:“陛下,臣不敢妄求什么,只愿朝廷公正处置,还臣一个公道。”

皇帝点了点头,重新看向李宣,声音低沉而威严:“李宣,你身为皇子,却行如此荒唐之事,罪不可赦!朕今日便依律法处置,将你流放岭南,终生不得回京!”

李宣猛地抬起头,眼中满是惊恐:“父皇……父皇饶命啊!儿臣知错了,儿臣真的知错了……”

皇帝冷冷地看着他,没有一丝动摇:“来人,将李宣押下去,即刻启程,不得延误!”

侍卫们上前,将李宣架起,拖出了大殿。他的哭喊声渐渐远去,最终消失在殿外。

朝堂上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不敢发出一点声音。皇帝缓缓站起身,目光扫过众人:“今日之事,朕希望诸位引以为戒。朝廷上下,当以国事为重,以百姓为先,绝不容许任何人以权谋私,肆意妄为!”

“臣等谨遵陛下教诲!”文武百官齐声应道,声音洪亮而整齐。

皇帝看向宁清远,带着一丝慈爱:“清远,此次你受委屈了。朕会下旨,赐你黄金千两,锦缎百匹……戍国公那边,朕也会派人去交代清楚。”

宁清远语气恭敬:“多谢陛下厚爱,臣定当竭尽全力,为朝廷分忧,为百姓谋福。”

皇帝微微一笑:“好,好。宁世子果然有乃父之风,朕心甚慰。”

退朝后,李赫走到宁清远身旁,轻轻握住他的手,牵着他走出大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