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晚风知疏意 > 第7章 斑驳的大学生活

晚风知疏意 第7章 斑驳的大学生活

作者:刘昕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25 03:36:06 来源:文学城

北京的九月,秋意已染透枝头。

远处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近处的街道车水马龙。

这座繁华的城市,即将成为她们新的家园。

“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云舒问道。

“先去学校报到,然后好好逛逛北京。”

苏晚笑着说,“对了,我还想看看北京的香山,听说很美。”

“好啊,我们到时一起去。”

“嗯!” 苏晚用力点头,眼里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夕阳西下,两人的身影被拉得很长,并肩走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

画室里的星光,终于照亮了远方的路。

苏晚拖着行李箱走进重点美院的校门时,梧桐叶正簌簌落下,铺成一条金黄的小径,空气中除了熟悉的松节油气息,还多了几分自由与热烈的味道。

报到处的学长学姐热情地接过她的行李,帮她指引宿舍方向。

“设计学院在三号教学楼,你的宿舍在 6 栋 109,室友应该都到齐啦。” 学姐笑着递来一张校园地图,上面用荧光笔圈出了画室、图书馆和食堂的位置。

推开109宿舍的门,三个女生正围坐在一起整理东西。看到苏晚进来,最靠近门口的女生立刻站起来:“你就是苏晚吧?我叫陈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 她扎着高马尾,笑容明媚得像窗外的阳光。

靠窗的女生推了推眼镜,温柔地打招呼:“我是林知夏,以后咱们就是室友啦。” 坐在书桌前正在画速写的女生抬起头,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沈念。”

苏晚放下行李,心里涌起一股暖意。集训营的集体生活让她习惯了热闹,而眼前这三个性格迥异的女孩,让她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期待。“大家好,我是苏晚。”

收拾完宿舍,陈曦拉着苏晚和林知夏去逛校园。

路过设计学院的展厅时,苏晚忍不住停下脚步。展厅里陈列着历届学生的优秀作品,有大胆前卫的装置艺术,有细腻灵动的插画设计,还有充满创意的产品模型。

苏晚站在一幅名为《时光碎片》的平面设计前,久久挪不开眼 —— 画面用拼贴的手法将老照片、旧票据与现代元素融合,光影交错间,竟让她想起了高中教室的那些光斑。

“这是上届学姐的毕业设计,听说还拿了全国设计大赛的金奖呢。”

陈曦在一旁介绍道,“咱们设计专业竞争可激烈了,专业课作业多到熬夜是常事,不过能做出自己喜欢的作品,再累也值。”

苏晚点点头,指尖轻轻划过展厅的玻璃。

她想起集训营里那些熬夜改画的夜晚,想起北京复试时画下的《时光》,忽然觉得,这里就是她梦寐以求的地方。

开学第一课是《设计基础》,老师是位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的教授。

他拿着教案走进教室,第一句话就打破了苏晚对大学课堂的想象:“设计不是闭门造车,是观察生活、表达自我的过程。

这节课的作业,用三天时间,以‘初见’为主题,完成一幅平面设计作品,下周一交。”

走出教室时,苏晚心里既兴奋又忐忑。

大学的设计课不像集训营那样有明确的绘画要求,更强调创意与表达,这对她来说是挑战,也是全新的体验。

接下来的三天,苏晚几乎泡在了画室和校园里。

她背着速写本,走遍了校园的每个角落:清晨的图书馆门口,学长学姐们捧着书匆匆走过;午后的湖边,情侣们并肩散步,影子被阳光拉得很长;傍晚的篮球场,男生们挥汗如雨,欢呼声此起彼伏。

她画下梧桐叶的脉络,画下图书馆的玻璃窗,画下湖边的芦苇荡,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直到第四天清晨,她早起去画室,路过操场时,看到晨跑的学生迎着朝阳奔跑,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落在他们身上,形成斑驳的光斑。

那一刻,苏晚忽然有了灵感。

她想起高一晨读课的阳光,想起集训营天窗下的光影,想起北京胡同里的暖阳 —— 这些 “初见” 的瞬间,那些照亮过她的光,不就是最好的设计素材吗?

回到画室,苏晚拿出画纸和画笔。

她没有用复杂的色彩,而是以黑白灰为基调,用细腻的线条勾勒出不同场景的光斑:高中教室的课桌上,粉笔灰在光斑里飞舞;集训营的画架旁,颜料在光影中晕开;大学校园的梧桐树下,落叶与光斑交织。

画面的中心,她画了一只伸出的手,指尖触碰着光斑,旁边用娟秀的字体写着:“每一次初见,都是光的馈赠。”

周一的专业课上,苏晚的作品被老师点名展示。

投影仪将画面投在大屏幕上,教室里一片安静。“这幅作品很有温度。” 教授的声音带着赞许,“光影的运用细腻而有层次,画面背后有故事,有情感,这正是设计最珍贵的东西。”

同学们纷纷投来赞赏的目光,苏晚的脸颊微微发烫,心里却充满了成就感。她知道,这是她在大学设计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而这条路,她要坚定地走下去。

专业课的学习越来越忙碌,苏晚常常和室友们一起在画室熬夜。

陈曦擅长创意构思,总能想出天马行空的点子;林知夏做事严谨,对细节的把控堪称完美;沈念则精通软件操作,能把想法完美地呈现在电脑上。

她们常常为了一个设计方案争论到深夜,却又在彼此遇到瓶颈时互相鼓励。

有次做 “城市记忆” 主题的小组设计,苏晚负责画面的光影部分,却总也找不到满意的感觉。深夜的画室里,只剩下她和沈念。沈念看着她愁眉苦脸的样子,递来一杯热咖啡:“别急,我们换个思路。你想想,你心中的城市记忆是什么?是声音,是味道,还是画面?”

苏晚捧着咖啡,脑海里闪过家乡的青石板路,高中校园的老槐树,还有北京胡同里的叫卖声。“是光影,” 她忽然说道,“小时候夏天的傍晚,阳光透过老家的葡萄架,落在地上的光斑;高中教室的晨光,落在陆星沉指尖的样子;还有北京复试时,美院校园里的暖阳。”

沈念眼睛一亮:“那我们就以‘光影中的城市记忆’为核心,把不同场景的光斑融合起来,再加入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元素。”

那天晚上,她们一起查找资料,修改设计方案,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苏晚看着电脑屏幕上逐渐成型的设计图,心里充满了感动。原来,好的设计不仅需要个人的才华,更需要团队的默契与支持。

十一月初,学校举办 “新生设计展”,苏晚和室友们的小组作品《光影城市》成功入选。开展那天,展厅里人头攒动。苏晚站在自己的作品前,看着观众们驻足讨论,心里既紧张又自豪。

忽然,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身后响起:“苏晚?”

苏晚回头,看到赵幼姬站在不远处,穿着一件灰色的大衣,手里拿着一本画册。

“我来北京参加设计论坛,听说你们学校办新生展,就过来看看。” 赵幼姬笑着走近,目光落在《光影城市》上。

赵幼姬: “这幅作品是你做的?进步真快,光影的运用比以前更成熟了。”

“是和室友们一起做的。” 苏晚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我在做乡村振兴相关的视觉设计,希望能用设计为乡村带来一些改变。” 赵幼姬的眼神里带着坚定,“你呢?以后想往哪个方向发展?”

“我想做有更好的设计,” 苏晚抬起头,眼里闪烁着光芒,“就像教授说的,用设计表达情感,传递力量。”

赵幼姬点点头,递给她一张名片:“这是我的联系方式,以后在设计上遇到问题,或者有好的想法,都可以跟我交流。”

苏晚接过名片,指尖触到卡片的质感,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集训营时给的建议,如今的鼓励与支持,赵幼姬就像一位引路人,在她的设计道路上给予了太多帮助。也因为赵幼姬,选择了设计。

展览结束后,苏晚和室友们一起去庆祝。

陈曦举起奶茶:“为了我们的《光影城市》,也为了我们未来的设计梦,干杯!”

“干杯!” 四个女孩的杯子碰在一起,笑声在奶茶店回荡。

苏晚喝了一口奶茶,甜意在舌尖散开,心里却比奶茶更甜。不过真的好甜啊,知道七分糖了。

苏晚知道,大学生活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有无数的挑战与机遇,但只要身边有这些志同道合的伙伴,有对设计的热爱与坚持,她就能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回到宿舍时,苏晚收到了一条微信,是林筱曼发来的:“晚晚,我这次会好好复读的!

苏晚:“曼曼,你一定可以的。”

林筱曼:“对了,晚晚,你知道吗?那个…那个….陆星沉好像也在北京,听说他读的是什么医学专业。”

苏晚看到 “陆星沉” 三个字时,心里没有了当初的波澜,只剩下一种淡淡的欣慰。她回复道:“陆星沉也很优秀,真为他高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