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外室他魁梧能干 > 第15章 晋江正版独发15

外室他魁梧能干 第15章 晋江正版独发15

作者:袖中剑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07 22:43:25 来源:文学城

这日,李昭容正在自己房中看账。

夏桃搁一旁也没闲着,搬个小马扎坐旁边拿着针线做活儿,时不时给眉头紧锁的她添点茶,递块点心,然后对着桌上堆得整整齐齐、足足有小山那么高的两叠账本目露钦佩。

李昭容望着那两叠厚厚的账本,也有些烦恼。

一叠是将军府的。

近两年,贺氏已经渐渐把府上的大半庶务交到了她手里,平时只有她遇见比较棘手的事时,才会指点一二,似有把中馈一点一点慢慢移交过来的意思。

府上其他人颇有微词,特别是邢父,对贺氏这种做法很不满,听晚松院的晚雁说,两人私下里吵了好几次。

邢父觉得自己身为长辈,还正当身强力壮的年纪,哪有被一个年轻儿媳管的道理?

他同僚的妻子有的都已经成了祖母,也没像贺氏这么偷懒,儿媳没过门两年就想甩手不干了,简直太不像话!

不止邢父,也有人暗地里说,府上二老爷近些年官位越升越高,不知比在翰林院当个五品小官混日子的大老爷强了多少。

而且,二房的四子邢俞虽然只是个庶子,但在国子监的成绩也名列前茅,眼看前途一片大好,以后在朝廷上肯定能有一番作为,未必比大房常年不着家、无法照拂府内他们的邢焱差。

所以老侯爷的爵位合该落在更加有为的二老爷头上。

然后就等邢俞娶妻之后,中馈交给二房的儿媳,才是对将军府上下最好的选择。

出身商贾的孙氏被他们理所当然地忽略了过去。

诸如此类的闲言碎语不一而尽,甚至一度愈演愈烈,传到了外居平安寺的老侯爷那边,老侯爷有回还特意把她叫到跟前,问她的想法。

她当然是怎么恭敬怎么谦虚便怎么回答,老侯爷听完没说什么,摆摆手让她回去了。

待回到府里,贺氏得知后,便一力将那些闲言碎语压了下去,让她安心,不用多想。

相处的这几年,李昭容很感激待她如师如母的贺氏,自然是无有不应。

至于另一叠账本,则是和孙氏合伙开的锦绣阁送来的。

当初她破釜沉舟,拿出身上大半的银子,并东街铺子的房契入股开起的绣铺,生意如今也是蒸蒸日上。

就像孙氏说的那样,锦绣阁从江南专门请的绣娘技艺精湛,而且上京的百姓们似乎也确实挺买她这个郡主名头的账。

特别自从南疆边关屡屡传来骊国蛮夷被击退的捷讯后,她的名字也经常跟在邢焱后边被提起。

当年新婚夜刻意演的一出“身穿嫁衣含泪送别夫君出征”,更是被一些梨园编成了戏折子,为人津津乐道。

有时候她出门喝个茶,都能听见有人闲聊说起,也不知道到底算是好事还是坏事。

但总之,这几年她虽然偶尔会烦恼天天都有看不完的账,但到底日子也算过得安生,除了……

“郡主,最近怎么没看见您往南疆寄东西了?婢子早上还听见几个小丫鬟私下里说小话,猜您是不是和将军闹矛盾了呢。”夏桃手底下打着络子,闲聊随口道。

想了想,又提起一事:“还有永井巷那边,柳姑娘又来催了,说是每月六十两已经不够用了,要涨到七十两呢,咱们要不要和将军说一下啊?”

一听这话,李昭容心里就来气,心烦意乱到看不下去账。

索性扔了笔,靠在椅子上休息。

夏桃见她生气,忙放下手里的针线篓子,倒了杯茶又递了盘点心过来,帮着道:“柳姑娘也真是的,前几个月明明已经涨了十两了,这下又要涨十两,咱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普通人家一年的嚼用也用不了这么些呀。”

李昭容喝了口茶润润嗓子,闻言摇了摇头:“我不是气这个。”

夏桃露出疑惑的表情。

李昭容道:“永井巷那里大都是些身残的兵士和家眷,上京城里对他们来说赚钱不易,住的屋子每月房钱怕是也不低,现在锦绣阁的生意越来越好,我倒不至于吝啬这几个银子,而是——”

她看向夏桃,解释道:“你可还记得当初我写信问他俸禄的事?”

夏桃眨眨眼,回想了下,似有所悟。

一提这事儿,李昭容便觉得憋屈。

当初明明是他自己告诉她说柳雁那边所有的花销都由他负责,结果等她主动写信,委婉提了提他俸禄的事,他拖了几个月才回信也就罢了,还一上来就在信里严厉地告诫她,让她不要把以前骄奢的习惯带到邢家。

让她要温良,要恭俭。

简直气死个人。

好在后来随着锦绣阁的生意越来越好,她也不再在乎那几个银子了,干脆就自己出了算了,不受那个伸手要钱的窝囊气。

然后就是这两年,得知贺氏会每季托驿站送些衣物和药品给南疆那边后,刚开始,李昭容也有模有样地装作贤惠的妻子,贴心地跟着寄些东西过去。

但每次收到的回信里,要么是冷冰冰地说她寄的东西不实用,让她少花心思在不必要的事情上面。

要么就是千篇一律地告诫她要在家里谨言慎行。

次次都是热脸贴个冷屁股,她气都气饱了,哪里还继续得下去?索性不再花工夫准备。

夏桃看出她的想法,忧虑道:“可是,那些话传出去终究对您影响不太好,不然随便准备点什么寄过去?就当走个过场,也好堵了那些小丫鬟的嘴。”

李昭容气归气,倒不是个不听劝的,仔细想了想,觉得话也有道理。

只是,若是再让她捏着鼻子给邢焱花银子,哪怕一文钱,她心里也是不乐意的。

她都还没找他要银子呢!

说话间,视线扫到了夏桃放在一边的针线篓子,随口问道:“你怎么又做这些了,怪费眼睛的,府里不是有针线房吗?”

夏桃不好意思地收起来:“婢子闲着也是闲着嘛,不过这些是练手的,做得不好,都抽线了,还没来得及拿剪刀绞了。”

李昭容看了片刻,却是若有所思,忽然上手挑了一个做废的绣品,往跟前举了举,轻笑:“不是要走过场吗,喏,那就送这个吧。”

夏桃愣愣地望着她手里的粉色香囊,结结巴巴道:“呃,这能行吗?”

李昭容故意反问:“怎么不行?他当初不是在信里说我花钱大手大脚,让我节俭吗?那这个正合适,礼轻情意重。”

这也太随便了些,夏桃憋了句:“可、可它是粉色的呀。”

好歹换个色儿呢。

李昭容不在乎道:“燕七每回翻墙来的时候,衣服上不也总挂着个粉香囊吗?难道你觉得他看起来很奇怪吗?”

夏桃回忆起燕七总是面无表情地穿着一身黑衣,腰边挂了个粉嫩嫩香囊的样子,迟疑地摇了摇头。

好像看习惯之后,确实不觉得奇怪了,甚至还有点顺眼。

“那不就行了。”李昭容说着,便朝外唤人。

小厮进门听完吩咐后,目光落在香囊上,脸抽了抽。

夏桃怕他跟那些小丫鬟一样在外边儿瞎想瞎传,赶紧找补道:“你可得稳稳当当地送到驿站去,这都是郡主一针一线的心意。”

小厮瞅着上面粗劣的针脚,怎么看怎么都觉得是街边摊子上几文钱一个随手买的的香囊,目露怀疑。

夏桃一脸正经,加重了语气强调道:“咱将军就喜欢这粉嫩嫩的颜色,活泼,有生气!你快些送去,路上莫耽误了,要是将军收到的日子晚了,责怪下来,你我可担当不起。”

小厮闻言,眼里似是有震惊闪过,随即一脸恍惚地捧着东西退下了。

夏桃见糊弄过去,松了口气,一副如释重负的模样。

李昭容瞧着笑出来。

一桩事解决,她敛了笑,想了想,又道:“至于柳雁那边,也别七十两了,从下个月起,让人给永井巷每月送八十两吧,他们也挺不容易的。”

大都是为了守卫边关才会在战场上受伤落下残疾的将士们,她心底敬佩,也同情那些军眷们,所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其实她并不介意承担这些。

这也是她后来不再找邢焱要银子的原因之一。

夏桃听见这话,露出钦佩的眼神,忍不住夸道:“婢子知道,郡主就是大度。”然后赶忙出门吩咐下去了。

李昭容闻言笑了笑,喝了口茶提神,又重新坐直了身子,继续看账。

翻开账本时,心里却在想——

她可不大度,一笔笔的账都在心里记着呢。

她能大大方方地每月毫不吝啬地爽快给银子,那是她自个儿乐意,这并不代表她就原谅了邢焱的手口不一。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过后,她也算是明白过来了。

邢焱此人,说话做事,条条道道的,看似是个端方君子,实则不然。

他就是个既抠门,又不守信,浑身上下都是大男子主义缺点,还没有丝毫人情味的臭男人!

也就是她倒了霉了,不走运才会嫁给他,捏着鼻子凑合过日子罢了。

李昭容边腹诽,边提笔在面前的账本上画了一个红色的大大的叉,抬头看向传完话回来的夏桃,正色道:“上月的明细有一处对不上,账上少了一笔银子,你去锦绣阁跑一趟,问问掌柜的是怎么回事。”

*

南疆,鄞州军营。

宏亮的操练声整齐划一,可仔细望去,刚打了胜仗的兵士们脸上却都有些忿忿。

气氛一片低迷。

一身盔甲的郝连生越过周围巡逻的队伍,径直走向草场中央的军帐,一把掀开帘子。

帐中的人正端坐在案几后,专心埋头处理桌上堆积如山的公务,听见动静也并未抬头。

早已习惯他这副模样的郝连生见怪不怪,“啧”了一声,走过去大咧咧地盘腿坐下,扬扬手里的信问道:“你就不好奇信里都写了什么?”

邢焱似是在处理棘手的公文,冷峻的脸上剑眉夹得死紧,闻言头也不抬:“延误军情者,军棍五十。”

“真没意思,你怎么和小时候一点都不一样了。”郝连生嫌弃地抱怨,将信随意扔到桌上,叹了口气,“两个消息。”

“一个消息,太子手底下的人这几个月有异动,不知道在鬼鬼祟祟地谋划些什么,好像和在颍河治水的淮王有关。”郝连生摇摇头,似乎颇为不屑,“这些个皇室子弟,整天只顾着争权夺利。”

“另一个消息,老皇帝那边似乎铁了心要和谈,不继续打了,而且,户部那边又把咱们的补给给卡了。”

说到这,郝连生语气有些悻悻。

邢焱却并未露出惊讶的神色,似是早有预料:“知道了。”

说完见他还没走,抬头皱眉看他:“今日的巡检做完了?”

瞧他这副公事公办的严厉模样,郝连生一脸无语,心想也亏是上峰,不然自己都想跟着打一架了,也不晓得什么样的人才能受得了这个冷淡性子。

想到这,郝连生脑中忽而记起一件事:“按日子来算,这里的消息估计下个月就会传到上京,你就不怕郡主听见你和骊国公主的事误会?”

“反正鄞州这边可都闹得沸沸扬扬了,军里也不太安生,我都处置了好几个伺机生事的眼线了。”

邢焱闻言,握笔的手指一顿,脑海中突然浮现出那日城门前抱着行囊骑着马,一身狼狈来送行的窈窕身影。

以及那双看向自己时清滢滢的眼眸。

他皱了皱眉,压下心底那股陌生的涟漪,淡淡道:“为人妇者,当贤良淑德,通识大体。若只因一些不知真假的流言就心生怨恨,嫉妒生事,未免有失体面。”

他犹记得,李氏刚入府时,行事就很不妥当,他很不喜。

譬如她寄过来的第一封家书。

他虽然不管内务,但也不是不懂钱粮多少的人,明明每月户部都会将他的俸禄送到府上。

那些银子,虽不算多,但也足够永井巷和临风院每月的花销,她却仍不知足,大手大脚地挥霍完了之后,竟还写信诉苦银两不够,实在是有些贪得无厌了。

说实话,当时他是有些生气的,但念在李氏年龄比自己小,就忍住没计较,只是写信告诫了下。

幸而她也是个知错能改的性子,自那以后收敛了许多,再也没犯过同样的错误。

而且这两年,母亲偶尔写来的信中也提及过李氏,说她能干,一人撑起了半个邢家,还和二房一起做了门生意,似是颇为红火。

他不禁想,虽然她身上还有许多缺点,但这些年一直呆在家里安分守己,从不惹事,也从未像他成婚前警惕的那样,借着将军夫人的名义伺机打探什么。

他很满意。

等日后回去之后,他会告诉李氏,他决定收回当初成婚夜在新房里说的话。

他不介意这门婚事是怎么来的,他愿意和她一起做一对真正的夫妻,而不只是为了应付外人的目光。

当然,这些私密的房中话,邢焱是不会对外人说起的。

于是,他只是淡淡道:“若她真是那样因一点小事就拈酸吃醋的妇人,只能说明她还不够成熟理智。”

郝连生听着这番说教的论调,连连乍舌,都忍不住有些同情起那位素昧蒙面的郡主来。

但他身为外人,也不好对别人夫妻俩的事多说什么,报完信便离开了。

只是还没过一会儿,帐篷帘子便再次被人掀开。

邢焱皱眉望去,便见到去而复返的郝连生一脸便秘道:“那个骊国公主又来了。”

邢焱:我很满意。

李昭容:我真是倒了霉了。

今天有一更,来晚啦,挨个亲亲认错-3-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晋江正版独发15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