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的这么早就回来了,不是要去两日吗。”常秀娘见抱着一捧野花笑意盈盈的李杨树诧异道。
“啊?什么两日。”李杨树疑惑地看旁边站着的萧怀瑾。
萧怀瑾:“见没必要待那么久,我们就回来了,丈母你们早些歇息,我先行回去。”
两人是赶在太阳落山前刚好到的山脚,萧怀瑾将背篓什么的放家里后就送李杨树回家了。
萧怀瑾走后,常秀娘后脚就跟着李杨树进他房间。
“姑爷早上还说要带你在山里住两日,你爹忧心的不行,现下回来就好了。”常秀娘见李杨树似是气色好了很多,上前探了探他额头:“竟然不烧了,可是大好?”
“嗯,出出汗就好多了。”李杨树将手上的一捧花插在橱柜上的陶瓶中,野花并不鲜艳,但胜在有野趣。
常秀娘:“萧姑爷对你可好?”
李杨树脸上扬起一抹害羞,垂首轻点。
“那就好那就好。”常秀娘如今是什么都不求,只希望姑爷对他家哥儿疼惜些。
她放心的去和李壮山说了李杨树的状态。
“总算是都过去了,杨哥儿也看着心情开阔了。”
婚期将至,李杨树的嫁妆都已置办齐全,衣匣、板车和木犁也都从周木匠家拉回来绑上红绸放在杂物间了。
只剩日常用物须得整理装箱。
“嫂子,我这些衣物都带过去,还有这个汤婆子。”李杨树将自己整理好的衣物交给他嫂子装箱。
常秀娘手中拿了两根银钗,走到周秀玉身边,递给她道:“这个也给杨哥儿添在妆奁中。”
“好,先虚后实,我先给杨哥儿把衣裳这些装好。”周秀玉接过银钗端详了一下:“这两根银钗成色极好。”
“这还是萧姑爷给的聘礼,就一起给杨哥儿带过去。”
周秀玉将衣物平整压在妆奁内,又将银钗放上去。“针线筐、剪刀还有木梳也得带过去。”
李杨树忙拿出炕角放的针线筐,剪刀也在里面。
木梳是新做的一把,还有几块新做的帕子也一并放入妆奁中。
如此第二抬嫁妆算是齐全了。
“婆母,藕和红枣可都备下了。”周秀玉将箱子盖好。
“都备下了,干藕没有,但最近正是莲子时节,就用莲子代替下。”
“如此也好。”
李杨树坐在一旁听他娘和他嫂嫂说关于他成亲的事项,心里也期待着,不自觉的笑容满面。
周秀玉见状还打趣:“人家女子哥儿出嫁都是忧思惆怅舍不得娘家,你个哥儿倒好,笑的毫不掩饰。”
“不跟你们说了,我喂鸡去了。”李杨树跑出房门。
他娘在身后高声道:“早上才喂了你别喂的多了。”
“萧家小子,你可有什么事。”村内一户人家被萧怀瑾敲开了大门。
那户人家的汉子见是这个煞神,不明白是哪里惹到他了。
萧怀瑾递过去一张帖子:“王叔,我五月初三成亲,想请你们去喝喜酒,不用带什么礼,去热闹吃喝一场。”
如此场景发生在全村。
直到萧怀瑾来到孟春果家。
孟春果给他开的门,她爹因腿伤,游医给上了夹板,此时正坐在炕上,神色紧张地看着萧怀瑾。
“别紧张,我五月初三不是成亲么,我突然想到你家闺女还未说人家吧。”萧怀瑾看着门口站着不敢进门的孟春果说道。
“我给说一个怎样,不过你们得先等我的亲事办完。”
孟家三人没一个人说话,萧怀瑾自顾自说完,就打算走了。
“等等,我有说人家了,你不能再给我说了。”尽管说的哆哆嗦嗦,但孟春果还是说出来了。
“哪家?”
“就村东边挨河的丁一柱。”
萧怀瑾似是想起什么,“哦,是他啊。”跟他一样是外来户,一间茅草屋,一亩薄地,常年在镇上做短工,年逾二十五了因为太穷了还没娶上媳妇。
“即使如此,我就等着你的喜事。”那个‘等’说的甚是意味深长,接着又道:“若是没有,我这有个好人选,之前认识一个上河村叫王铁牛的大哥,他也可是很不错呢。”
萧怀瑾说完就走了。
孟春果跌坐在门槛上。
“你真的要嫁那个丁一柱吗。”孟春果他娘在一旁抹着泪。
孟春果都哭不出来了,“那怎么办,若是我方才不及时说,他就要给我说那个上河村的王铁牛!那是个四十岁的傻子!”
好歹丁一柱年轻且不傻,况且他之前也勾搭过她,想是对她有意的。
“这是遭了什么孽。”一家人愁云惨淡。
五月初二,李杨树家一片喜庆热闹。
亲朋好友纷纷来给他添妆。
“我这外甥哥儿可真水灵,明日就是新夫郎了,哎呦,可真是一夜之间就长大了。”常秀娘的娘家二嫂子掐着李杨树的脸蛋调侃。
今日来的都是李家的亲朋好友,李杨树的外家、大伯二伯、还有那些堂兄弟还有姐妹都在,就连他讨厌的姑妈和奶奶也和他说着喜庆话。
邻里邻居关系好的都上门添妆,在院内大排宴席。
满满坐了十桌,光是他们李家的本家亲戚就坐了三桌半,可见在村里是何等子孙繁茂。
李杨树在房内也有两桌,他和妹妹还有未出嫁的堂妹堂哥儿都在一处,另一桌坐的村里未出嫁的女子和哥儿。
就连已经出嫁的宋生生也来了,按理说宋生生可以坐外面的,只因两人从小交好,他也就跟着坐在里面了。
“这是我给你绣的帕子和荷包,菩萨保佑,你终是顺顺利利的嫁了。”宋生生双手合十道。
“你还专门回来一趟,在婆家过的如何。”李杨树收下他送的礼物。
“你这么大的事我能不回来,明日我还来。”宋生生嗔怪地看他,接着又道:“我在婆家还好,婆母慈爱,夫君待我也好。”
左右看看,随即又趴在李杨树耳边道:“就是我那小姑子太讨厌。”说完还皱了皱鼻子。
李杨树笑着捏他鼻子:“别皱啦,这样就不错了,夫君好就很好了。”
许是嫁人了,宋生生说话愈发没个顾忌了,在他耳边悄声道:“等你成亲了,新婚之夜一定不要太过害羞了,不然体会不到快活的滋味。”
李杨树先是没反应过来,随后脸颊爆红,用手指点宋生生,“好你个宋生生,如今倒是一副夫郎姿态在这调笑起我来了。”
萧怀瑾的事亲戚们都不清楚,都夸郎才哥貌的,在院中推杯换盏非常高兴。
那些村里人都是亲眼见过萧怀瑾的狠辣,自是不敢说什么不好的。
一顿酒席大家在李家的招呼下宾客如归,吃的自是热闹喜庆。
再说萧怀瑾这边,前来帮忙的人在村长和里正的带领下,将他家里家外,齐齐整顿好,该挂红绸的挂红绸,该贴囍字的贴囍字。
不说之前萧怀瑾怎样,只说最近,大家相处下来都觉得他为人不错。
都是发自内心的过来帮忙,更何况他还不让出礼就来吃酒席,这可是村内独一份。
“门口的喜棚可都扎好了。”村长前后忙着统筹。
“好了,这会子正在帮红布呢。”
另一人跑过来道:“村长,大灶也弄好了,肉和菜呢。”
村长:“猪买的李田家的,你明日寅时就过去催着他赶紧杀好。”说完又急急忙忙去看碗盆够不够数。
“村长村长,别急啊,鸡鸭还有菜呢。”
“鸡鸭菜去找里正,这些里正负责。”
村长看到在门口嗑瓜子和人说笑的一个小子:“王石头,过来,让你安排桌椅板凳你都安排好了?”
“好了好了,您老可把心放肚子吧,上上下下你都问多少遍了,明日我安排的那几家人会带着桌椅板凳过来的。”
忙忙碌碌个不停。
晚上李杨树泡在浴桶内,想着他娘给的他两张辟火图,还有白日宋生生说的话,又羞又有点说不出口的期待。
他想到之前和萧怀瑾从县城回来那次……
将嘴巴鼻子埋入水中,不一会就咕噜噜不停,唯余一双黑亮亮的桃花眼在水面上闪烁不定。
五月初三,微风习习的傍晚。
“来了,来了,新郎骑着白马来了,快关门,快关上。”有半大孩子趴在大门边听到不远处热闹的吹打声,急忙要关门。
媒婆在宋杨树房间内,理了理他的嫁衣:“等会由你大哥背你出去,直接上花轿。”
李杨树盖着盖头点点头。
这时大家都听到唢呐的吹打声,小孩都兴奋的跑出去拦大门,可以拿到红封。
李梅树、周秀玉、宋生生以及一个堂妹和堂弟哥儿都在房内陪着李杨树。
听着外面的热闹声,李杨树这会才后知后觉的紧张起来,双手在一起绞着。
突然一个温暖干燥的手拍拍他手背,“别紧张,放轻松点。”周秀玉安慰道。
李梅树和宋生生都不清楚萧怀瑾之前的所作所为,两人都不怕他,这会还在兴冲冲说着等会要为难新郎的问题。
门口也都是些小孩在拦,大人都是象征性的拦了下,小孩得到红封后就围着新郎一起到了新夫郎房门外。
敲门声传来。“在下萧怀瑾,前来迎娶杨哥儿,还烦请各位姐姐哥儿开开门”
“即是娶杨哥儿,那便要过我们三关才行,可答应?”这是宋生生问的。
李梅树很兴奋,但是临到关头怯场了,还得是宋生生顶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8章 成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