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推理游戏,但万人迷系统 > 第2章 第 2 章

推理游戏,但万人迷系统 第2章 第 2 章

作者:兔牙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23:05:48 来源:文学城

小木屋里,警员们有条不紊进行着取证工作,闪光灯咔嚓咔嚓此起彼伏,其间还夹杂着一两声干呕。

穿越之后,辛弦总觉得一切都太不真实了——明明她上一秒还在敲键盘,怎么下一秒就从码字工变成了重案组的警员?

直到进入木屋的那一刻,沉闷的热浪夹杂着难以言喻的气味扑面而来,直冲天灵盖,让她头晕目眩的同时,大脑也忽然变得无比清醒。

“两名死者均为男性,年龄十七岁左右,考虑到持续的高温和暴雨加速了**过程,初步推断死亡时间大约是四十小时。”

身着白大褂的法医蹲在尸体旁,小心翼翼掀起其中一具尸体的上衣,仔细观察伤口:“胸、腹部有多处刺创,其中有部分为死后伤。从创口形态上推测,凶器应该是单刃锐器,如匕首一类。”

蒋柏泽脸色由青转白,娃娃脸扭曲得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最终还是没忍住,“哇”一声捂着嘴转头就跑,扶着一棵手腕粗的树吐得稀里哗啦。

年叔看着他的背影无奈地摇了摇头,捏紧口罩的边缘,上前打了声招呼:“抱歉,路上堵车,晚了一些。”

法医闻声回头,防护眼镜和厚厚的口罩遮住了她的面容,看不清表情,只能从声音上分辨出是一位女性。

她微微颔首表示回应,很快又投入工作中。

这几天下雨又高温,封闭的小木屋仿佛蒸笼,屋里的空气几乎凝固,密密麻麻的苍蝇聚集在尸体上,在警员的驱赶下轰然散开,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嗡鸣。

作为一个悬疑小说家,辛弦在写作过程中查阅过不少资料,其中不乏真实的案发现场录像,但像这样直面如此惨烈的现场还是头一回。

视觉的冲击是其次,**的气味才是最令人难以忍受的,薄薄的口罩此刻形同虚设,顶多能算个心理安慰。她感觉自己的胃袋在不停抽搐,喉头泛上一阵又一阵酸苦。

年叔拍了拍她的肩膀,低声叮嘱:“要吐记得去外面吐哈,别吐在里边。”

辛弦默不作声地点点头,强压下胃里的翻江倒海,迅速扫视四周。

两名死者其中一个人倒在木屋角落里,另一个人面部朝下倒在门附近,干涸的血液将他们的衣服都染成了深褐色,墙上也有大量喷溅的血迹。

“死者身上没找到什么能证明身份的东西,不知道是不是被凶手拿走了,不过依我看这两个人多半是附近的小混混,估计是跟谁闹了矛盾,被人给点了。”领他们进来那个老警员叹了口气。

两个人穿的都是普通不过的T恤和牛仔裤,单从外貌和衣着上看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辛弦问:“您为什么觉得他俩是小混混?”

老警员不着痕迹地瞥了她一眼,心里直犯嘀咕:刚才看到重案组只来了三个人时,他还安慰自己浓缩就是精华,没想到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懂,重案组的人都那么水的吗?

内心虽然腹诽,面上的功夫还是要做到位的。

他耐着性子解释:“你想想啊,两个孩子失踪四十多个小时,当家长的应该早就急疯了,但据我所知,这两天并没有人员失踪的报案。”

顿了顿,又说:“再说了,上学的孩子,谁会大晚上跑到荒郊野外来?那些社会青年就不一样了,每天除了无所事事在街头晃悠,一般都会有个‘据点’,方便聚在一起打牌喝酒什么的。”

这座小木屋常年空置,无人打扰,还不用付房租,作为“据点”显然再合适不过了。满地的啤酒瓶、零食包装袋、空烟盒和封面印着比基尼女郎的杂志似乎也印证了他的推测。

年叔赞同地点点头,这些社会青年大多性格冲动,人际关系复杂,时常会因为几句口角就拔刀相见,这样的惨案时有发生。

辛弦静静听完了他们的分析,站在原地思索了一会儿,目光落在角落里一个空烟盒上。薄荷绿色的盒子特别显眼,拿起一看,上面印的全是外文,不像是便利店能随便买到的便宜香烟,更像是国外旅行带回来的纪念品。

她蹲下身,把视线转向倒在门口的那名死者身上。

他整个人正面朝下趴在地上,后背有好几处伤口,木门上还有几道血掌印,看样子是目睹同伴遇袭后想要逃离,凶手却没给他机会,直接从背后将他刺死。

辛弦犹豫片刻,把手伸向死者的裤腿。触碰到的瞬间,某种毫无生气的冷意隔着手套从指尖蔓延开来,她触电似的收回手,咽了下口水。

“我来吧。”法医注意到她的举动,轻轻挡住她的手,问道:“你有什么想看的吗?”

“我想看看他的袜子……和内裤。”

法医没问原因,撩起死者的裤腿露出袜子,又扯下他牛仔裤的裤头,仿佛意识到什么,低声道:“是知名的运动品牌。”

辛弦点点头,看这做工和走线,不像是便宜的假货。

她感激地朝法医弯了弯眉眼,转向年叔:“年叔,我觉得这两名死者可能不是小混混。”

年叔还在和老警员讨论着什么,闻言倏地一愣:“什么?”

辛弦把刚才那个烟盒递给他:“这种烟是国外的小众品牌,应该是旅游带回来的纪念品。还有,我刚刚和法医一起检查过死者身上的衣物,不论是外衣还是袜子、内裤价格都不便宜,所以我觉得他们有可能是家境不错的中学生。”

老警员忍不住嗤笑,指了指满地垃圾:“中学生,还是家境不错的中学生?那怎么可能会让孩子碰这些东西。”

辛弦耸了耸肩:“正是因为在家里没办法接触,所以他们才会来这儿。”

一般家境不错的家庭,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都比较严格。这座小木屋就像是个“避难所”,抽烟、喝酒、色情杂志……所有在父母的管教下几乎不可能接触到的东西,在这方小天地里都能尽情享受。

老警员有些动摇了,但还是不服气:“中学生失踪了两天,学校和家长为什么不报警?”

“今天是周日,按照法医推测的死亡时间,他们应该是星期五的晚上遇害的。学校周末放假,并不知晓他们的失踪,至于家长那边……”

辛弦想了想,说:“或许死者撒了谎,说要结伴去某个地方游玩,家长也没起疑。不过现在已经是星期天的晚上了,家长联系不到孩子,应该很快就会报警。”

老警员似乎被她说服了,但面子上又有些过不去,抿了抿嘴,默默转身走开了。

年叔叹了口气,有些头疼,如果死者是小混混就好办了,毕竟小混混大多有案底,把从现场提取到的DNA放到数据库里一对比,马上就能知道有谁到过现场。

但如果死者是中学生可就麻烦多了,两个中学生莫名被人用残忍的手段杀死在郊外的小木屋,怎么看都是个轰动全城的大新闻,万一处理不当,刑事侦缉处、甚至是整个警署,都会面临巨大压力。

他烦闷地捋了捋花白的头发——今天那两大杯清火的枸杞菊花茶算是白喝了。

天色很快暗了下来,现场的勘查和取证工作进行得差不多时,蒋柏泽才抹着眼泪回来。

年叔大概是觉得他这副模样实在有些丢重案组的脸,转头看见两个法医助手正抬着尸袋往外走,连忙给他使了个眼色:“小蒋,去搭把手。”

蒋柏泽:“啊?”

“啊什么啊,快去。”

“没关系,我们自己来就行。”

说话的是刚才的法医,她已经摘掉了防护眼镜,露出一双清冷的眉眼,鬓角的碎发被汗水打湿贴在侧脸上,衬得肤色愈加瓷白。

法医转向蒋柏泽,朝他淡淡笑了下:“第一次出现场,不习惯是正常的,下回可以带瓶风油精,闻一闻会好受很多。”

蒋柏泽微微一怔,脸色陡然涨红,尴尬地抓了抓后脑勺,几不可闻地“嗯”了一声。

-

几拨人马陆续返回警署,死者的身份还没有确认,初步的尸检结果最快也要第二天才能出来,年叔让小组成员抓紧时间回去休息一会儿,明天还有的他们忙的。

凌晨一点半,辛弦终于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出警署大门。

根据记忆里的信息,她的住处在一栋中高端公寓楼,从警局门口乘坐几站地铁,再步行十分钟左右就能回到家。不过这个点地铁早就停运了,她叫了辆的士,报上了公寓的地址。

回到家里,她第一时间冲进浴室洗了个澡,整整打了三遍沐浴露,才感觉身上那股从现场带回来的气味堪堪消散了一些。

换好衣服吹干头发后,她强打精神在屋子里略略转了一圈。

房子是一室一厅的格局,收拾得还算干净,装修很简约,家具、电器一应俱全。

打开房间的衣柜,里面都是她的衣服,浴室里也只有一套洗漱用品,看得出来她跟穿越前一样,是独居。

剩下的她没再细究,穿越过来的第一天就喜提命案,还被迫加班到凌晨,她只想赶紧上床睡一觉。

反正来日方长,将来有的是时间。

躺上床后,她不死心地唤出那个任务面板,这里戳戳那里点点,弹出的仍是“尚未绑定系统,无法进行此项操作”的提示。

她不由得深深叹了口气,关掉灯,闭上眼睛。

虽然身体疲惫到了极点,可不知是不是因为白天发生了太多事,她在床上辗转反侧半宿也没睡着,直到天色微亮才勉强进入睡眠状态。

闹钟响起时她感觉自己刚闭眼没一会儿,迷迷糊糊把手伸出被子外摁掉了闹铃,打算再睡五分钟。

等她再睁眼时,7个五分钟已经过去了。

完蛋,要迟到了!

草草洗漱完毕,她打开衣柜随便抓了件衬衫和牛仔裤换上,拎起挂在玄关上的帆布包冲出家门。

好不容易赶上一趟还有空位的电梯,辛弦松了口气,到了一楼公寓大堂,才发现外面淅淅沥沥下着小雨。

早高峰期加上雨天,马路上几乎每一辆出租车都亮起了“满客”的红灯,冒着雨在路边徒劳地挥了半天手也没等到一辆空车,再一看手机,离上班的时间只剩下半个小时了。

虽然公寓离地铁站有十分钟路程,但总比站着干等着要强。辛弦咬咬牙,冲进雨中,朝着地铁站的方向狂奔。

城市的倒影被她急促的脚步踩得支离破碎,雨水打在脸上模糊了视线。

她一手挡在额前,一手攥紧帆布包的包带,正穿梭在人来人往的人行道上,耳边冷不丁响起“叮”的一声。

与此同时,眼前忽然跃出几行文字——

【系统520已成功激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第 2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