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团宠小福宝[七零] > 第9章 第 9 章

团宠小福宝[七零] 第9章 第 9 章

作者:子醉今迷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2-03-03 01:52:44 来源:文学城

岳清文一觉醒来,惊讶发现,右手的水泡消了大半,而且基本上已经不疼了。

他看着双手发愣。

从小养尊处优,又学乐器,让他的手一向白皙修长,干净整洁。

来到金井公社后,截止到昨天为止,因为抢着干活儿又不懂得怎么使力的关系,他右手的水泡磨出来很多。一碰就火辣辣地疼。

可是现在,本来水泡更多些的右手,基本上好了。

而本来就水泡没那么多的左手,却依然如故。

难道是昨天被那小丫头摸了摸,右手就快速好起来了么?这个念头浮现后,岳清文忍不住笑了起来,觉得自己这个念头简直匪夷所思。

他来道金井公社已经有半个多月时间。

哥哥岳清武抱着满腔的热血过来下乡,每天斗志满满去干活。可他才十岁,干不了活儿,每天只能帮着大娘大婶的做做简单活计,直接要把人闷死。

本来他一个学生娃娃,不该下乡的。

可是家里也就哥哥和他最亲了。

他妈多年前去世,哥儿俩还小,他爸太忙经常不在家,就找了个保姆照顾他们。

保姆刚开始很好照顾得很仔细。

他爸很高兴,年底给了她不少钱做答谢。

后来……

后来保姆对他爸说,她很仰慕他爸,想嫁给他爸,还主动提出自己绝对不要孩子,把他们兄弟俩当成亲生的来照顾。

他爸本来觉得这样太耽误人家姑娘了,没同意。

折腾了两三年吧。经不住她的软磨硬泡,他爸同意了,俩人领了证。

谁知领证后,这个女人,也就是他二妈,忽然就变了脸。

当着他爸的面,二妈什么都好好好地应着。他爸人一走,二妈立刻变脸,颐指气使得很。

二妈不好相处,爸爸又长年奔波在外不在京市内。

与其留在京市和二妈相看两相厌,他宁愿跟着哥哥来到乡下做活。

谁知停课的热潮下,金井公社现在连个正儿八经的好中学都没有。而小学的课程对他来说实在太简单了,没办法学。

岳清文只能边帮着这儿的人做些劳动,边抽时间看书自学各种知识。

幸好还有个家里带来的收音机,没事的时候可以用它听到各地的很多东西,调频甚至还听到国外的频道。

算是他闲暇时候的唯一娱乐项目了。

不过,昨天遇到了个小丫头,很有意思。

逗她玩了这么一会儿,算是他来到这里后的难得的第二个娱乐。

岳清文起床后,依照着在京市从小养成的习惯,刷牙洗脸才出门。

现在他和哥哥一起住在公社副社长于建国的家里。

现在才刚过六点钟,是早晨上工的时间。他不到做工的年龄,就跑到大队人丁少的人家那边帮忙剥花生。

以他的年龄,大人们是不肯让他做重活儿的。

这种小活儿倒还可以。

昨天的时候他也帮忙过,可惜手太疼了,速度很慢。

今天右手好了许多,速度瞬间提升。

岳清文惦记着那个不会说话的小丫头。

明明那么可爱机灵的孩子,明明听得见,却不会开口……

他想,如果有办法教会她说话就好了。

不过在此之前,他首先得知道她是谁才行。

岳清文剥了一会儿花生,不时看着腕上手表。

觉得时间差不多到公社档案室上班的时候了,他冲回于家快速扒了几口饭,一看马上九点钟,便和于家人道了声再见,迅速跑到公社办公室的那一排屋子,打算找她的联系方式。

公社副社长于建国刚安排完社里的冬天劳作,回到办公室院儿里正打算往屋里走。冷不防看到了岳清文,笑道:“哎——小岳先生,你好啊。”

岳清文这孩子,从京市来的,教养很好文质彬彬。而且他肚子里墨水多,别看才十岁,说个什么东西随口就来,算术之类的样样都行。

本来吧,他们的爸爸私下里联系于建国,让他好好关照一下孩子们的时候,他还心里犯怵,想着这样的孩子真是金贵,怎么着都不敢让他们累着。

见到了之后,于建国看兄弟俩跟那画里的公子似的,干净斯文,更不敢大意了,像待客一样招待着。

结果,哥哥岳清武挽着袖子开始干活。

什么累就做什么。

弟弟岳清文也不闲着,能搭把手的都帮忙。

前些天会计一个数算不好,还是他经过的时候说了几句,才豁然开朗把数给搞对的。

也是那天开始,会计见了他都要笑喊一声“小岳先生”,结果大家伙儿把这个“美称”给宣扬开来,都这么叫着了。

正儿八经念过书的就是不一样。想到这儿,于建国略愣了愣,笑着朝岳清文打招呼。

岳清文脚步微顿,回道:“于先生你好。”

他现在住在于建国家,按理来说二人应该十分熟悉。

可是于建国每天一大早就出了门安排公社里各项事务,晚上很晚才回到家。

两人打照面的次数并不多。

相互之间客客气气的,不是特别熟络。

“我哪里是先生哟,喊我一声同志就行了。”于建国问:“你现在是去档案室?”

“嗯,我想找一个人的资料。”岳清文说:“就昨天,我让小王开车带去吃饭的那孩子,我忘记问她是哪儿的了,打算看看咱们公社的记录,瞧瞧她是谁。”

昨天岳清文叫车,就是找的于建国。

前段时间哥哥带着他来到金井公社,就是这位于同志招待的。兄弟俩住在于家,于建国知道他们的具体情况,有什么事儿,哥儿俩都寻他来解决。

譬如昨天。

他一联系于建国,对方就毫不犹豫帮了他。

当然,这车他也没白叫。

他另给了于建国油票和车油钱。

于建国不肯收。

可他不想麻烦了于建国还让对方垫钱,硬是把票和钱塞给了于建国。

于建国有些惊讶:“你还想着昨天那俩孩子呢?”

知道岳清文的来意后,于建国一时间也帮不上忙。

他不知道岳清文带着的俩孩子是哪儿的。只听司机小王说是兄妹俩,再多就讲不清了。

毕竟岳清文和孩子们吃饭的时候,小王不好跟在旁边,留在车里等着。几人在车上的时候,孩子们都只顾着惊奇了,也没讲出来什么具体的内容。

于建国身为副社长,知道的公社里各家情况比较全面,有心帮他,就问:“那孩子你还记得有什么情况吗?和我说说,我可能知道是谁家的。”

岳清文微笑:“不用了,能找到就找到,找不到也罢。萍水相逢而已,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

于建国见状便道:“那你去档案室找找看吧。”

他并没把岳清文请孩子吃饭这事儿太放在心上。

于建国知道,岳家兄弟俩心善。而这里有很多人家还很穷,兄弟俩平时看到了穷困的人家都会搭把手,帮忙做做活儿什么的。

这一次想必小岳先生又是想到了要帮一帮对方。由着他去就行,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同志间互相帮助挺好的。

两人即将分别的时候,岳清文想起来一件事,又叫住了于建国,有些不好意思:“昨天我太不懂事了,还特意麻烦了您帮我找小王开车。真是抱歉。”

当时他是习惯使然。

在京市的时候,有事找司机开车送去就可以。

昨天哥哥问他的时候说起来这事儿。他被哥哥训了一通,这才反应过来,这个地方的司机很少,车也很少,都是随时待命的,有什么重要事情才会出动。

他叫小孩子吃饭这种事情,居然随随便便就动用了司机,实在不应该。

当然了。叫司机这件事,不是他主动和哥哥坦白的。

他本来想把这事儿掩下来不告诉哥哥,特意叮嘱了小王,别和岳清武提。

以前在京市,叫司机不是什么大事,根本不用特意说。

没想到在这儿叫车是大事。

不等他怎么着,小王也确实没和人提起过。结果公社的人知道小王出车是去接他,直接就和他哥说了起来。

这便有了昨天晚上哥哥回家后他挨训的那一回。

现在,反正他哥都知道了,他也没什么需要遮着的,索性和于建国也摊开了说。

于建国笑道:“没关系的,你有需要就叫上小王开车去。这次你也是好心,帮的公社里的孩子。没什么。”

话虽如此,岳清文却知道以后这车是不能随便再叫了。他便问:“请问这儿哪里能买到自行车吗?我要一辆。”

找到小丫头后,万一有需要,他就骑车去找她。

能方便很多。

于建国:“让小王去买就行,他对这些比较懂行。”

“好。”岳清文笑:“那我把钱和票给他,让他去吧。”

这事儿就这么定了下来。

岳清文来到档案室后,仔细回忆着和小孩儿相处时候的一点一滴。记起来她的小堂哥说过,她最喜欢的大伯父和他儿子们的名字。

好像是,郑山,郑大江和郑二海?

之前他吩咐人把那几块肉悄悄送过去,然后没再多管这件事。现在看来,幸亏有小孩儿提起送肉这一遭。

不然的话,他指不定找不到她。

其实凭借着“不会说话”这个点,他真到处打听,也能知道她是谁。

可他不想那样。

闹得沸沸扬扬不是他的作风。

他喜欢按照自己的节奏来,一步步找到她,想办法帮助她,这样就很好了。

没必要让太多的闲杂人等插手过来。

岳清文在档案室里找着各个大队的讯息,快速翻找着姓郑的,然后比对着郑家的讯息。

终于,让他看到有一家人,有个郑山,还有郑大江郑二海。

继续往下看。

果然,郑溪溪。

岳清文弯了弯唇角。

嗯。

找到她也没那么困难嘛。

·

早饭过后,郑溪溪垮上小篮子准备去采蘑菇。

她记得五哥说过,如果出门要和大伯母说一声。

郑溪溪便去找周淑玉。

绕了几圈,最终在厨房里找到了她。

周淑玉早晨伺候完婆婆吃早餐,自己都没来得及吃饭,就跑来了厨房看看情况。

昨天孩子们运气真好,得了两个好差事。

怎么也得庆祝一下。

她想晚上的时候包饺子给家里人吃,掀开面袋子瞧了瞧,又瞅瞅家里的菜。

面是粗粉,还是可以包的。到时候水放多点面和得软一些,出数。擀皮儿再擀得厚一点,压饿。包的时候馅儿少一点,省菜。

也算是能吃个不错的饺子了。

周淑玉决定好后,正想着回去把早饭吃掉。结果蹬蹬蹬一阵响由远及近,厨房里蹿进来了一个小孩儿。

“七儿怎么来了啊?”周淑玉弯着身子问眼前的小女孩儿,又忍不住给她整了整小辫子。

这个小辫子是今天早晨编起来的。普普通通的麻花辫,别的女孩子扎着很一般,让溪溪扎着,就怎么瞧怎么漂亮。

周淑玉喜欢得紧,再给她捋了捋刘海。

郑溪溪朝着大伯母甜甜地笑了,满脸期盼地指指自己的小篮子。

周淑玉认出这个小篮子是昨天郑五波拿出去捡蘑菇的那一个。她有些了然,笑问:“哟!咱们七儿要去采蘑菇啊?”

郑溪溪猛点头。

看着孩子这机灵劲儿,周淑玉高兴得很。

她觉得这孩子非常聪明,什么事儿都懂得,只是说不出来而已。

以前觉得孩子傻乎乎的,估计是还没开窍。

人和人不一样。

有的孩子开窍早,那么有的就会晚一点。

她想,溪溪是晚一点的那种。

虽晚,但就是聪明。

周淑玉笑着说:“七儿真厉害!居然知道和大伯母说一声了!去吧,记得别跑远了。一会儿伯母叫你吃午饭。”

郑溪溪用力点头,撒开小脚丫往外跑。

昨天太阳挺大。

林子里的地比起昨天来,稍微干了一些。

郑溪溪学着昨天五哥的样子,猫着腰一步步往前小心翼翼迈着步子。

也不知道采了多久。

小篮子里几乎都要装满了。

她看看日头很高,大概已经到了中午的样子,便打算回家去。

结果还没来得及转身往回走,冷不丁地,她听到身后传来一阵清脆的自行车铃铛声。紧接着是一声轻唤:“郑溪溪!你果然在这儿!”

郑溪溪觉得这声音有点耳熟,回头去看。

一见之下,十分惊喜。

咦?

这不是昨天请她吃肉肉的那个小哥哥么。

好巧哦。

他居然也来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第 9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