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图书馆的第三排 > 第18章 归处

图书馆的第三排 第18章 归处

作者:協生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6 21:34:35 来源:文学城

学术风波的余烬逐渐冷却,校园生活被期末的紧张与忙碌重新填满。

图书馆的灯光依旧明亮,空气中漂浮著书页的油墨香和细碎的翻书声,仿佛之前的惊涛骇浪,只是一段突兀的插曲,如今旋律已回归平稳的节奏。

林清颜坐在熟悉的位置上,笔尖在纸页上沙沙作响,专注于她的文学理论笔记。

考研初试成绩已经公布,她以优异的分数顺利进入复试圈,这给了她莫大的信心,也让她更能沉下心来,准备接下来的挑战。

偶尔抬头,视线掠过前排那个挺拔的背影,心中便会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安稳感。

沈亦舟的博士答辩日期临近,他比以往更加忙碌,但无论实验进行到多晚,他总会出现在图书馆,仿佛这不仅是习惯,更是一种必需。

两人之间的相处,也因共同经历过那场风波,而褪去了最后一层若有似无的薄纱,变得更加自然、笃定。

无需刻意寻找话题,有时只是一个眼神的交汇,或是一杯悄然递过来的温热奶茶,便已诉尽千言万语。

这天傍晚,沈亦舟难得比林清颜早到一些。

她抱著书本走近时,看到他正微微侧头,望着窗外逐渐沉落的夕阳,眼神有些放空,似乎沉浸在思绪里。

暖橙色的光线,勾勒出他清晰的侧脸轮廓,柔和了平日里那份属于理科生的冷峻。

林清颜轻轻落座,没有打扰他。

过了一会儿,沈亦舟似乎察觉到她的到来,转回头,目光落在她脸上,那眼神里带着一丝尚未完全收回来的悠远,随后化作浅浅的、几乎难以察觉的笑意。

“来了?”他低声说,嗓音因长时间的沉默而略显沙哑。

“嗯。”林清颜点点头,从包里拿出水杯,喝了一小口,“实验还顺利吗?”

“还行,最后一组数据的拟合度比预想中好。”沈亦舟简洁地回答,习惯性地将手边一份她可能需要的参考文献,往她的方向推了推。

短暂的沉默后,他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重新埋首于书本或电脑,而是继续看着她,仿佛有话要说。

林清颜察觉到这份不同寻常的停顿,抬起眼,带着询问的神色。

沈亦舟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那支她早已眼熟的黑色钢笔,沉吟片刻,才开口,声音比刚才更低沉了几分:“这段时间,谢谢你。”

林清颜微微一怔,随即明白他指的是周澜事件前后的那段日子。

她弯了弯唇角,摇摇头:“没什么,我也没能做什么。”

“不,”沈亦舟的语气很肯定,“你在,就不一样。”他顿了顿,似乎在寻找更准确的表达,目光再次投向窗外已然漫上暮色的天空,然后缓缓转回,郑重地落在林清颜眼中,“林清颜,我以前觉得,实验室是避风港。只要埋头在数据和公式里,外界的一切纷扰都可以隔绝。”

他的话语坦诚而直接,让林清颜的心跳不由自主地漏了一拍。

她安静地听着,知道这对于一向内敛克制的沈亦舟来说,已是极难得的情感流露。

“那里安静,纯粹,一切都有逻辑可循,变量可控。”他继续说道,像在陈述一个思考已久的结论,“但经过这次的事情,我发现不是这样的。实验室也会有风波,数据也会被篡改,人心……远比物理定律复杂。”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经历过事态炎凉后的清明,却并不消沉。

接着,他话锋一转,眼神变得无比柔和而专注:“现在我发现,有你在的地方,才是真正的避风港。”

这句话他说得很轻,却像一块温润的玉石,稳稳地投入林清颜的心湖,漾开层层叠叠的涟漪。

一股暖流自心底涌起,迅速蔓延至四肢百骸。

她不是第一次,感受到他无声的关怀,却是第一次听他如此清晰地用语言定义她的存在对于他的意义。

不是惊天动地的告白,却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具分量。

它关乎信任,关乎依赖,关乎在经历现实的动荡后,对何为“安宁”的重新确认。

林清颜感觉脸颊有些发热,她垂下眼帘,掩饰着内心的波澜,手指悄悄攥紧了衣角。

她想说些什么,却觉得任何话语在这一刻都显得苍白。

最终,她只是抬起头,迎上他的目光,弯起眼睛,给了他一个无比清晰而温暖的笑容。

所有的理解、感动与悄然滋长的更多喜欢,都融在了这个笑容里。

沈亦舟看着她的笑颜,紧抿的唇角也松动开来,化为一个浅淡却真实的弧度。

他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自然地转向她正在复习的内容,指着笔记上一处复杂的理论脉络,低声问:“这个部分,需要我帮你理顺一下逻辑吗?虽然是文科,但结构分析或许能借鉴。”

“好啊。”林清颜欣然应允,将笔记本往他那边挪了挪。

两人之间的空气,重新流动起来,却比之前更多了一份难以言喻的亲近与默契。

他们低声交流着,头几乎凑在一起,窗外的夜色彻底笼罩下来,图书馆的灯光将他们的身影柔和地笼罩在一个温暖的光圈里。

之后的日子,这种默契有增无减。

沈亦舟会在林清颜复试前,主动扮演考官,提出各种可能的专业问题,用他理科生的逻辑帮她梳理答题要点;

而林清颜则会在沈亦舟为答辩稿焦头烂额时,细心地帮他检查语句是否通顺,措辞是否得当,用她中文系的敏感润色那些过于硬核的表述。

他们仿佛成了彼此最坚实的战友,在各自攀登学业高峰的路上,相互扶持,彼此照亮。

一个周末的下午,沈亦舟突然对林清颜说:“带你去个地方。”

林清颜有些意外,跟着他走出图书馆,穿过熟悉的校园小径,来到了物理学院大楼。

这是林清颜第一次踏入他的“主场”。

实验室里弥漫着一种特殊的气息,混合著金属、电路板和某种清洁剂的味道。

仪器安静地运行着,发出低微的嗡鸣,各处摆放着她看不懂的复杂设备和线路。

沈亦舟领着她走到一个靠窗的工作台前,台面上收拾得异常整洁,电脑、几本厚厚的专业书、还有一些零散的元件井然有序地摆放着。

“这就是我平时待得最多的地方。”沈亦舟指了指那个座位,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分享秘密基地般的郑重。

林清颜好奇地打量着这个充满他痕迹的空间。

她看到电脑旁边放着一个简单的笔筒,里面除了几支笔,还插着一朵早已干透、但形态依旧保存完好的小雏菊——正是她之前某次夹在书里送给他的那一朵。

她的心轻轻一动。

沈亦舟顺着她的目光看去,似乎有些不好意思,解释道:“看着它,做实验累的时候,会觉得……没那么枯燥。”

他开始向她简单介绍旁边一些仪器的用途,虽然那些专业名词林清颜大多听不懂,但她听得很认真。

他说话的时候,眼神专注,神情是沉浸在热爱领域里特有的光芒。

林清颜静静地看着他,忽然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他之前所说的“避风港”的含义。

这里曾是他精神世界的锚点,是他追逐真理的孤独战场。

而现在,他将这个曾经无比私密的领域,向她敞开。

“以前觉得这里足够安静,足够安全。”沈亦舟介绍完,转过身,背靠着工作台,目光扫过整个实验室,最后回到林清颜脸上,温声道,“但现在觉得,这里还是太冷硬了。比不上……”他顿了顿,没有说完,但意思不言而喻。

比不上有你在的图书馆那个角落,比不上和你并肩走过的校园小径,比不上任何有你在的、充满生活气息的平凡瞬间。

林清颜走到窗边,看着楼下郁郁葱葱的树木和来往的学生。

从这个角度望去,校园呈现出另一番景象。

她回过头,对沈亦舟说:“这里视野很好。”顿了顿,又轻声补充,“能理解你为什么喜欢这里。不过,以后如果你觉得这里太安静,或者遇到想不通的难题,随时可以来找我。虽然我不懂物理,但……我可以当个听众。”

她的声音温柔而坚定,像一阵春风,吹散了实验室里固有的清冷气息。

沈亦舟深深地看着她,点了点头:“好。”

没有过多的言语,一个“好”字,便是一份承诺,一种确信。

他们都知道,彼此的“避风港”,不再是一个固定的物理空间,而是成为了对方身边的那个位置。

无论是图书馆的书香,还是实验室的仪器嗡鸣,亦或是未来可能面临的任何未知环境,只要彼此在场,便是归处。

离开实验室时,华灯初上。

两人并肩走在回荡着晚风的校园里,影子在路灯下被拉得很长,时而交叠,时而分开,最终又紧紧相依。

林清颜想起沈亦舟送她的那对淡蓝色耳机,她现在学习时常常戴着。

优异的降噪功能,为她隔绝了外界的纷扰,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安静世界。

而沈亦舟之于她,又何尝不是一副最有效的“降噪耳机”?他的存在,让她内心的怯懦与不安渐渐沉寂,让她有勇气去面对更广阔的世界,更清晰的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她悄悄侧过脸,看着他被路灯光晕柔和了的脸部线条,心中充满了一种平静的喜悦。

风波过后,他们不仅没有被冲散,反而在彼此的港湾里,找到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连接。

这一次,她确信,他们的船帆已经修补得更加坚韧,足以携手驶向更远的未来。

而所谓的“修炼”之路,关于爱与自我成长的课题,也因为有了对方的参与,而变得充满了温暖的亮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