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中旬,杏花凋落殆尽,樱花桃花迎风绽放,花香满园,簇簇满枝头,万枝灼春融。
上了一天课的学生们趴在窗台上死气沉沉的说:“这个季节就适合出去踏青。”
窗外的玉兰花扫过指尖,象征友谊长存的珍贵情谊。
“这么好的景色我却只能在学校里考试。”
“我知道……这叫以乐景衬哀情。”
众人茫然的回过头看到拿着语文课本董小波。
彭奕杰问:“《过秦论》背过了?”
董小波哀嚎:“没有,完全过不去。”
方文:“你不是说背不过不吃晚饭吗?”
一百八十斤的董小波:“没吃晚饭,吃了点夜宵。”
众人:“……”
面对下面两天的考试大家也都埋头苦学。
晚自习课间把书搬去走廊,科目时间表贴在了黑板上,时间也都是学校自主安排,快到放学的时候,老师拿着考号挨个座位发着,强调着首先诚信考试严禁作弊外,再就是别忘了带涂卡铅笔,最后要求把握好时间。
此次考试座次表按照分班成绩由高到低依次划入不同班级,由于顾盼没有成绩,顺理成章的被分在了一部最后的11班,一部唯一一个在五楼的班级。
第一节考语文,顾盼七点拿着准考证准备进场,监考老师早已拿着金属探测仪候在前后门,由上到下扫描全身连手中的文件袋都检查了一番,检查过后走进考场,教室空无一人,在上楼梯的就听着低楼层班里的朗朗书声,这就是“学霸”与“学渣”的世界,他是第一个到的座位在最后一个,接着宋明轩进来坐在了他斜前方,打过招呼后就拿出课本开始背起了文言文和古诗。
距离开考还有五分钟,“学渣”团队才迈着沉重的步伐拖拖拉拉的进来,他们无精打采,甚至还有两手空空者开始到处先借笔,此刻觉得给他们书都不知道抄哪里。
墙上的喇叭开始广播:
“第一场语文,考试时间7:3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
“禁止携带手机,耳机等与考试无关的电子产品进入考场。”
“不得在考场交头接耳、传递手势信号、互换答卷。”
“请把复习资料放在讲台上,否则视为作弊处理。”
语文每个人多多少少都能答上点东西,也都没闲下来,顾盼得心应手的填写着诗词默写,老高放了狠话,这种送分题如果扣了分那就抄三遍课文,流畅的翻译着文言文,按照作者朝代和生平事迹鉴赏着古诗分析,等前面的题目都做完后还剩一小时十五分,时间把握的正好,留下的时间开始写作文。
十点交卷,从后往前收,休息十分钟,准备第二科政治,从厕所回来后,顾盼拿出课本,着重复习到老师再三强调过的“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十点十分开考政治,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他用十五分钟以最快的速度做完了选择,剩下的大题顾盼先确定提问的主语或是作答范围,再在脑海中像播放电影似的回忆着属于范围内的章节,确定下核心后走马观花的把知识点过了一遍,心中大体了然,他并不是一股脑的把所属范围内的知识点按照课本全部写上,一是时间不够,政治本来就是与时间赛跑的科目,可惜的是不少人明明对知识点倒背如流却因时间不够作答而丢分,这是不会选择答题重点;二是不会分析材料,按照作答范围再洋洋洒洒一通一点没达到点上依然是无用功。他一边标标画画分析着材料,一边按照分值思考着写上与之对应的条数,再加上材料中所体现出这条知识点的内容,文中没有体现却又包含在作答范围内的会以重点字词标记上,最后还有时间的话再补充上,这样才是万无一失,但同样,这对分析材料有着极高的要求。
等他停笔的时候还剩最后五六分钟,放下笔后甩了甩发麻的胳膊,检查一遍个人信息后交了卷。
放了学乌泱泱的人群挤在走廊,寸步难行,以龟爬的速度挪到三楼后,低楼层的出了教学楼后才顺畅了,按照和黎遇的约定,是在一楼楼梯口等他下来,大门口的栅栏外都是黄蓝色的外面小哥打着电话通知取餐,平常订外卖是明令禁止的,在考试期间为了节省下时间来复习,也就不阻止当成默认了。
等顾盼拐下最后一层楼梯的时候已经看到黎遇在扶栏旁边等着了,手中提着一个袋子,是点的外卖和一杯奶茶。
进了宿舍黎遇先倒上一杯热水,拿出米饭,掰开筷子,打开盒盖,拿出米饭推过一份给顾盼:“趁热吃。”
各式各样的丸子、菌类、蔬菜油亮鲜香,上面撒着一层白芝麻和葱花,微辣口味。
顾盼被这香味瞬间勾起了食欲,嘴里塞着满满一口米饭喝了一口杨枝甘露。
黎遇从袋子里又端出一碗:“这里还附赠了一碗,你吃了吧。”
他光吃丸子就吃了半饱,把最后一碗米饭一分为二:“一人一半。”
饱餐过后黎遇把垃圾收好,顾盼擦了桌子,二人开始下午考试的复习。
“考得怎么样?”黎遇问。
“就正常发挥。”顾盼答。
黎遇点了点头,接着问:“我给你的数学笔记看了吗?”
数学笔记都是黎遇用心熬夜整理的重难点和经典题型。
顾盼躲避开他的视线,支支吾吾说道:“我……看了一点点吧。”
其实一点没看,封皮都没翻开。
他用余光能看到黎遇用一种“你继续编,看我信不信”的表情在看着他。
在审视的目光下,顾盼从书包里拿出黎遇给他的笔记,颤颤巍巍翻开第一页,正中间最显眼处赫然滴了一滴辣条油。
顾盼:“……”大意了。
黎遇:“……”
“老师说过,这种题型一定考,把公式记住,往里带。”黎遇接过本子,拿出笔在上面标标画画,打着重点标记:“这是重点题型,肯定会考,现在学学这几类。”
他只好硬着头皮按照他说的做,复习了一会儿,高三学长回来了,为了养精蓄锐,几人开始了午休。
拿到考卷的那一刻确实被黎遇猜测中了,先对照着他强调的重点答上了一个大题,下一题就不在他的理解范围之内了,勉强答上了一小问,再往后大手一挥在每个题都写上“解:”然后……就没了下文,反面几乎空白。
等回头再做略过的选择填空时,望着算出来的车上有6√3个人和大桥将在-15.63天后竣工慢慢怀疑起了人生。
啊……这……
用的公式不对吗?
再换一个试试。
十分钟后,草稿纸上安详的躺着-26,车上有-26个人,怎么说呢,他现在的心情比这个数字还安详,相比之下还是选择了6√3,起码听起来这像是个人。
心里默哼着梁静茹的勇气画反面的函数图像,不一会儿,坐标轴上出现一个扎着马步的火柴人,一定是我打开的方式不对。
他放过了自己,还剩四十分钟,趴桌上睡起了觉。
混乱的思绪让他的下一场历史第一个题“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想了五分钟。
隔天已经淡化了数学造成的伤害,上午只剩语和地理,都是他擅长的科目。
英语考试时长120分钟。
“衬衫的价格为九镑十五便士。”
“试音到此结束。”
“英语听力正式开始。”
他认真的听着对话中出现频率高的单词和表连续或转折的关键词。
到了最后一门地理,属于必修二人文地理范畴,掺杂着少数重难点自然地理,在老师强调的重点范围之内,看图阐述“三个阶段的人口增长模式”还有一个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形成这种原因的简答题。
下午老师阅卷,让学生上自习,顺便向班长汇报运动会参赛项目。
等到周一地理课上发下试卷来的时候才知道奇葩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地理老师刘年晨也是有十来年教学阅历的老教师,声音浑厚:“下一道简答题‘请用地理原因分析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原因,”突然气势凛然:“我们班哪位同学写的‘表达了李商隐的思乡之情’?现在给我站起来!”
方文缓缓地从板凳上站了起来,引来全班哄笑。
刘年晨办公室里的老师已经笑完了一轮,说道:“‘巴山夜雨’成因主要分为‘位置原因’和‘天气原因’,参考答案写的不全,咱班有两位同学分析的很不错,请黎遇和顾盼起来读一下你俩的,然后我们把他们的答案再组织一下。”
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下了地理课被数学老师叫进了办公室,一推门就感觉到了低气压,拖着沉重的步伐走进韩津办公桌,一张试卷放在了他眼前:“才68分,所有科最低分居然是数学。”韩老师想来风度翩翩,但此刻脸色也算不上好看:“顾盼,你给我解释一下车上有6√3个人和大桥在-15.63天前竣工是怎么回事?半月前就修好了,出道题让你夸夸他们?”
对,顾盼把这两个自己都觉得离谱的答案写上了,因为数学老师说过过程对也是得分的,当时他生出一股莫名的自信觉得有几个步骤是对的。
顾盼心想:还好没写-26个人,那不得成灵异事件了?幸好把扎着马步的火柴人擦了,要不然不保证韩津让他保持马步姿势像方文的地理试卷一样挂在公示栏上成为反面教材。
要说副科的笑柄在方文的地理试卷上,那主科的笑柄就在此,起初阅卷老师以为题写串了,到发下来后才发现是大错特错。
一个班里,卧龙与凤雏同时并存。
“这些题我上课讲没讲过?”
顾盼低着头,问一句答一句:“讲过。”
韩津见他毕竟是个转学新生,看他颔首低眉也不忍多说:“黎遇,你负责教会你同桌这些基础题。”
闻言,顾盼抬头,不知道黎遇是什么时候进来的,站在办公桌旁拿着自己的卷子看着,越看眉头皱的越深,抬眼看过来,那眼神仿佛在说“丢人,别说是我教的你。”
顾盼保持沉默。
二人离开办公室,走在走廊上,挥之不去的“6√3”和“-15.63”在脑海上空盘旋,二人再也忍不住笑了出来。
班主任选了几个同学去办公室在电脑上录入了本次成绩,回来的时候已经拿着成绩表进了教室,多人蜂拥而上。
“遇哥还是咱班第一,级部也排第一,厉害啊!”
“我草,数学140,我抄都不敢抄这么高。”
“遇哥学习这么好,为什么没报考一中啊?”
“是啊,这个成绩在一中也是上游。”
方文打断道:“那遇哥去了一中,你们再上哪去找这么优秀的同学?”
他的话引的大家哄笑。
上课铃敲响后,众人四散回到了座位,成绩单从前往后传,顾盼感觉到频频传来前方同学艳羡的目光。
“我终于考进前二十了。”传到前面,方文晃着彭奕杰的胳膊激动说道, “厉害啊,小顾,深藏不漏啊!”
他和黎遇把脑袋凑到一起看着成绩单,黎遇稳坐班级第一。
姓名:黎遇,语文123,数学140,英语122,政治80,历史77,地理80,总分622,班级排名1,年级排名2。
继续往下看。
姓名:顾盼,语文120,数学68,英语124,政治81,历史75,地理80,总分548,班级排名12,年级排名138。
宋明轩第15名,程嘉泽第10,周皓第16,方文第18,彭奕杰第14。
放学回家后,顾盼把成绩发给了爸爸。
他刚从微波炉里拿出加热好的饭菜,顾钰峰一个视频电话打了过来。
“儿子,吃饭了吗?”视频那头依然是老顾的死亡角度。
顾盼夹了一口菜吃进嘴里:“吃着呢。”
“你妈妈要和你说几句。”
电话那头顾钰峰把角度对准了左语婕:“盼盼,放了暑假给你报个数学补习班吧,你的数学成绩有点不理想。”
他刚咽下一口饭,拖着长声哀嚎着:“妈——”
从小他的数学基础就没打牢固,如果补习的话,应该成为“补天”,不光要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单补高中课程效果也不一定显著。
顾钰峰见状压着笑意打断说道:“好了,语婕,现在的小孩别给太多压力了,以儿子现在的成绩也能考个不错的大学,保持住别退步就很好了。”
左语婕隔着屏幕看了他几秒钟,最后还是轻叹一声:“好,先吃饭吧,注意安全,照顾好自己,给你买的衣服明天送到,你记得拿。”
“不会的问题多请教一下学习好的同学,做到‘不耻下问’。”顾钰峰最后提醒道。
挂断视频后,顾盼翻出和黎遇聊天页面,一连发了好几串嗷大喵拿刀的表情包【把你数学140的秘籍拿出来。】
过了一会儿对方回了一张图片,桌子上垒着一摞:《高中数学经典题型全解析》《非常学案》《同步练习册》《单元测试卷》还有底下压着的《五三》。
顾盼发了一张抱拳的动图【打扰了。】
想起好笑的事:1.我在初一升初二的地理期末考试中,试卷最后一页最上面有幅图,第一小问是一个选择题,北极地区有座终年不冻的港口,不冻的原因是[只记得答案是北大西洋暖流经过],第二小问忘了,第三小问是在图中标出港口的位置写上名称[题干中没有提及这座港口的名字,都是“本港口,这座港口”代称]然后当时我忘了这座港口的名字,只记得是摩尔什么,考试的时候摩尔后面的字怎么都想不出来,明明就在嘴边却想不出来,相信各位知道这种情况下的焦灼,快要收卷的时候,会的题绝对不能空着,心一横,写下了“摩尔庄园”四个大字,心想,说不定初二分班就换老师了,试卷也肯定卖了废纸,心安理得的写下了“摩尔庄园”……试卷发下来的时候同时宣布了一个好消息,现在初一的地理老师跟上去教我们初二,然后我有幸又分到了他的班级,他还成了我们班主任,当时快放假了,试卷也没讲,让我们那几个九十多分的发下去传着给他们看看订正答案[九十多分的试卷没发给我们自己,直接给了排头往后传]如果拿到手里我一定把“摩尔庄园”四个字抠个窟窿,然后……大家应该猜到了,我在我们班为这事火了,张口闭口就是“摩尔庄园”,我真是个奇葩。(正确答案:摩尔曼斯克))
2.高中一堂数学课上,我在解着方程,不是普通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是有点复杂的,老师正好转到我旁边,我拿着笔不敢停,怕他叫我上黑板,他在我桌边停下了,看着我解题,几分钟过去后,我算出了:X=X-2,老师在我耳边连续叹了三声气,仿佛在质问我,未知数为什么越解越多?三声透露着无可救药。
3.高中一次大型考试,我总是逼着自己做几个数学题,不论对错,也是一道解未知数的,可能是有了一次经验,这次,我两边约,把X解没了,最后算出来了2=3,那我就想不能没有未知数啊,那就把2换成X吧,你猜怎么着,最后还真是X=3,当然,我过程全错一分不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第1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