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同袍 > 第54章 华胥引(二)

同袍 第54章 华胥引(二)

作者:开开open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18:41:45 来源:文学城

汾县秋冬雨水少,天气干燥,新桥修建很顺利。

香灰颜色的六拱石桥,看着有些气派的样子了,两侧栏杆雕刻了保平安的石狮子,一共十二只,栩栩如生惹人喜爱。

腊月的二十八,也就是桥梁竣工前一天,尚吉找到了年与,让他明天去给新桥题字致辞。

年与住在离官府不远的一座小房子里,但他不常在家,不是在田里睡着,就是去山上呆着。尚吉让他夫人给他带了话,他这才乖乖呆在家里等她。

年夫人是个丰腴有风韵的女子,未嫁前,不是大家闺秀也应是知书达礼的窈窕淑女。尚吉穿着官服,她从开门起就用手帕掩着自己半张脸,直到听见声音、确定来人是女孩儿,才慢慢放下手帕。

“他一个人在里面……”她将尚吉领到年与的书房门前,又上下打量她一眼,犹豫着,一副担忧的样子。

粉阑伸手请她回去:“夫人放心,请回屋休息吧!”年夫人这才一步三回头,转身走了。

尚吉敲敲门框,推门进去。书房不大,只点了一根蜡烛,她有些看不清年与的脸。

打从想起来他这个汾县县令开始,她就找过他很多回,总是逼着他做很多事。

她知道他有心无力,不会办事、也办得痛苦,但他既在其位,就得谋其事。她给他派了很多活儿,他也敢哭不敢言。

年与总算抬起头来,幽怨地看她一眼:“还有几份述职书没写好。”

他看起来像个普通小商户,年纪四十上下,穿得不上不下,脸颊肚子胖胖。

尚吉皱眉“啧啧”两声:“你忙这么些日子怎么没见瘦下来,你看你那个肉……”

年与转身吸腹:“我、我可不是搜刮民脂民膏吃来的,这是因为太费神费心,害了胃病,身体不好,才变成这样的。”

“你费神费心就把汾县理成这样啊,你要不还是……”

“辞官?那不行,我答应过爹娘当好这个官儿的,他们不在了我也得一直干。”

有时候觉得他挺厉害的,既没本事,又爱坚持。

年与不懂得如何断案办事,有时甚至会为了把事情圆过去而自己吃亏,每月俸禄都从荷包里拿来补贴出去,丢个牛他给买一头,倒个墙他给修一道,撑不了两年,家里仅有的一些祖产也变卖了,他没辙了,现在只好每天跑去田里山里自己干。

尚吉知道这些事的时候,一方面庆幸汾县县令没有贪污、存坏心,另一方面又慨叹,平庸无能也不算好事。

她环顾下房间,就近挨在书桌旁:“你这是真连张多的椅子都没有啊。”

书桌旁坐着的人扭头看看四周,愣了会儿,起身把椅子让给她:“你坐吧。”然后像个准备受训的孩子,站到对面低着头,耷拉个眉毛。

年与有种过时的天真,他四十岁了,不是四岁,为官十五载都没有变得老练一些,还像个初出茅庐需要指点的年轻人。

因此她才不能放任不管。

尚吉曾经听修桥的兄弟说,街尾老佟有个孩子叫小汇,年纪小但很机灵,算数贼快,有生意头脑,帮着家里收钱管账,缺点是爱跟父母顶嘴。她很快就找到了这个孩子,跟他说好明年来官府帮忙。佟家的家境一般,往后也很难说有什么进官的机会,所以当下小汇就答应了。

尚吉不客气地坐下,将此事告诉他:“我给你找了个人,叫佟小汇,家住西街街尾,家境一般,但是脑筋转得快。他明年满十四,会过来帮你的忙,人长得清秀干净,本事嘛比你有。”

“什么意思?”年与抬起头看她,傻不愣登的。

“我给你找的小帮手!凭你一个人,继续干下去会出事的,老姚以前就跟着你爹干,现在年纪都多大了,眼睛都花了还不能休息,你要虐待老人啊?小汇跟他学,能给你分担不少工作。还有,我之前说过的,我要在这里种茶,汾县妇女多,做茶园适合。你一个人管这事我不放心,所以让小汇帮你。能找到一个帮手算是幸运,汾县学堂的事宜我劝你在春城定下拨款计划前拟好上交,明年立刻执行,这样才是长久之计,否则汾县全是老幼病弱靠什么过活,你一点儿不上心!”

尚吉坐在桌前忍不住拍桌子,吓得年与哆嗦一下,想起从前调皮时被父母亲训斥的场景。

“好。”他点点头。能让汾县比现在好,干什么都行,他知道自己没用,那种无力感从始至终陪伴着他,得知有人能帮他,他心里有许多的轻松。

“你知道为什么要种茶吗?”

“汾县老幼病弱多,茶园比农耕来说,不那么费力。”

“汾县气候适宜,如果能稳定产茶,将来汾县就能自给自足,至少不用再靠春城供养,大家也能过上点好日子。”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华盈食府特供龙井产量连年下降,其他茶类产销又被别的世家掌控,她想培育新的名茶。

年与想了想,问:“茶园是新搭建的?茶苗是从外地运来的?”

“是。”

“汾县没有这个钱啊。”年与说话没底气,总是说着说着后半句声音就变小了。

“是尚家和殷家垫的钱,你就当是我们投入的,将来再收回来。”尚吉能从他的话里感觉到,他对汾县财政一窍不通,只知道没钱,但具体有多少、每年收支如何,都是一头雾水,说不出具体数字。看来这账房里发掘的小帮手是找对头了。

年与懵懵的:“你不是说,不要再自己掏钱解决事情了吗?”

尚吉真想戳他的脑瓜:“我跟你不一样,这叫流动,叫互通,你那叫拆东墙补西墙,自己吃哑巴亏。你一个人一个官能补贴几个老百姓?和稀泥息事宁人一次两次,能永远都和稀泥吗?这样只会令所有人对律法、对官府失望,律法和朝廷还有何威严可言?小汇明年开春来,那小家伙算账门儿清,再加上老姚、主簿他们有经验,你们遇到事情就一起商议商议。”

年与沉默了一会儿,幽幽开口:“为什么一个十四岁的小孩儿都比我可靠呢?”

尚吉想起佟小汇爽快答应的样子。

她在他身上读到一种气质——他总有一天是要到处闯荡的。人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他的父母亲是农户,是天热时在路边摆摊卖茶的小商贩,但他对自己将来要做什么,想法没有一点拘束。

“因为他聪明呗,世间聪明早慧的人并不多。他擅长算数,所以帮你管账,你就不用为那些数字花脑筋了,不好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再过几年,汾县也会人才辈出,你也能实现你对父母的承诺,当个好官。”尚吉安慰他。

“我知道安国侯,”听到父母二字,年与突然提起尚榆,“他就比我大那么十来个年头。你是他的孩子,也是为了追随他的脚步、为了不让祖辈的荣光在你这里断绝,所以才决定放下荣华富贵的生活,自己跑到其他地方辛辛苦苦当差吧?你干得很好,可是我不行,那天我路过河边,又听到他们说,我当汾县县令就是天大的错误。也许我是应该让贤。”

汾县虽然是个俸禄都发不起的地方,但若要人接手,也是可以派遣官员下来的。只是,尚吉觉得汾县问题的根源不全在年与身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个能够为了州城和百姓牺牲自己的官,如果能学会如何为官,那他就会是最好的父母官。

“你说得对,我是为了追随他,但是我也不因此被束缚,而是做了很多自己的决定。这么说来,与其说是我刻意追随,不如说,是因为我们血脉流淌着同样的热情,耳濡目染下心怀相似的志向。”

“我从来就没有了解过我父亲,他每天都忙忙碌碌,只是偶尔检查我的背书识字。”他在他的记忆里,又不在他的记忆里,朦朦胧胧。

年与记得,有一年中秋,还在换乳牙的年纪的他,给父亲做了一块泥像,写了父亲的名字。而父亲只指着上面的字说,“焕”字错了,是带“火”的,不是带“手”的“换”。

“我只记得他临终前要我一定要当汾县的好官。但我连好官是什么、要做什么都不知道。他要我做个好丈夫好父亲,但我连好丈夫好父亲是什么都不知道。”

“如果你不是汾县县令,你会做什么?”

“我也不知道。这才是,我一直在这个地方的原因。”

尚吉眼前的人突然变成面容模糊的垂髫小儿,而后逐渐到及冠、而立,直到了已有头发发白的不惑之年,回到现实来。

这样一个人从来没有想明白过为什么而活,只是沿着一条别人铺好的道路按部就班走着,在数十年后的残月之夜,突然想不明白自己何以至此。

他跟小汇是完全相反的两种人。可是谁能说哪种是好、哪种是坏的呢?

“我只能告诉你,想得多不如做得多。”尚吉耸耸肩起身,“你已经当了很多年的汾县县令了,汾县的情况你最了解,接下来的时日里你就继续当着吧,你把汾县理成这个样子,想要改进点也不难……别只剩个烂摊子丢给下一代县令。我就在春城,你有什么事儿可以写信给我。”

尚吉推门出去,粉阑低着头一动未动。她听见后门传来断续的抽泣声——是年夫人。

她请年夫人转告年与在家中等她时,年夫人蹙眉轻声求她千万不要责罚他,他今年也在尽心尽力,年年都在尽心尽力。

此刻,那隐忍的啜泣之声委屈又痛快。

*

很快迎来了正月,尚吉马上要动身去春城了,连初七都没留够,才初六就走。

临走前她们到集市上,想先吃顿早饭。

汾县没有都城寒冷,雪也下得少,尚吉不大怕冷,只套了一件棉衣。粉阑倒是有点畏寒,尚吉给她买了个汤婆子,她手缩在袖子里暖着。

“你想吃什么?”尚吉开口问她。

“馄饨?”粉阑有些时候倒也不太客气。

天刚蒙蒙亮,街上卖早点的还不太多,没什么挑选的余地。尚吉正瞅着附近哪里有卖馄饨的,有个陌生男子从旁边走来,有意无意地靠近。

粉阑立刻贴近尚吉身侧,拦住那个人。没等发问,对方先开口了。

“两位小姐可否借一步说话?”这个穿旧布衣、下巴一圈青须的男子弯下腰,很恭敬地问。

粉阑反问:“你是谁?有什么事?”

男子肉眼可见地有些慌张起来:“小姐勿怪!我……我只是想请两位帮个忙,就到这旁边来一下就行,安静一些……”

见两人没有动作,他只好把怀里揣着的东西稍稍露出来,更加恳切着急地说:“只是想请小姐们惠顾一下,不贵,只要二十钱,我缺钱用,求求你们。”

看起来是个落魄书生,讲话挺斯文的,但没有孔方兄也只能窘迫生活。

汾县如今啥也不景气,尚吉想了想,同意听他说说。

走到对面墙角下,离集市远了些,安静了不少。清晨的汾县,鞋印还没有覆盖地上的薄雪。

那位青年小心地摸出他的玉镯,两边袖口微微湿润,不知是清晨露水还是融化的雪水。

他四周张望一会儿,煞有介事地轻声说:“财不外露!千万别让人瞧见!”

尚吉看着那白绿夹杂的手镯很无语:“别把我当傻子啊。”这玩意儿竹雨在集市的小摊上看见都不会多瞧一眼。

年轻人很执着:“这是我花高价从玉石匠人那儿收回来的,他说是珍品呢!”

尚吉料定这小子没见过什么世面,被狡猾的商人骗了。

“你应该找些看起来有钱的人家买不是?”

年轻人苦笑说,找过了,汾县也没几个有钱人。他又补充道:“姑娘看着面善,我猜也许能成。”

“你缺钱为什么不去当铺?”

“汾县只有一个当铺,太亏心了,只给我两钱。”

尚吉只能说当铺掌柜眼力正常。

刚想婉拒离开,男子又急急说道:“你买了吧,只要二十钱,不,十八钱也行,能买到这样成色的镯子很划算了!你戴上一定好看!”说着他就伸手扯尚吉的袖子,要往她怀里塞。

尚吉倒不是出不起这二十钱,只是很讨厌这样强买强卖的招式,她早见过这种硬塞玉器、假意手滑摔碎后索要赔偿的路数。因此她有些烦了,丢下一句:“这么漂亮,价值连城,留着你娶媳妇的时候给她,做传家宝吧!”

正要拂袖离去,那个年轻人听了她的话,却慢慢收回了拦住她的手臂,低下头,眼中黯然。

他这才无法忍住泪水,带着哭腔说:“你说得对,我本是买了留着给她的,她说等着大婚那天戴上,但可惜,再也戴不上了。”尚吉愣在原地,看那人拼命抹着脸上的眼泪,哑着声音埋怨自己,“不卖掉我就没钱给她安葬了,十多天了……我穷得要命,百无一用!但她还要跟着我,结果后来身体越来越差……”说到此处,他涕泗横流,哽咽得无法继续。

尚吉惊讶不已。严冬将过,树木抽出新芽,但这个年轻人的春天又在何处呢?问世间情为何物,有的人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有的人两情相悦却只能天人永隔。

算了。她扯下自己的荷包,没数里面有多少钱,直接放到对方手中。那年轻人先是一愣,反应过来后立刻给她跪下,尚吉拉起他,也没要他的玉镯。

“你给她戴回去吧,再添件漂亮的衣服,不管怎样都得穿得干净整齐嘛。”

说罢尚吉便离开了,只留年轻人站在原地,泪眼婆娑一个劲儿冲着她的背影说感谢。

走了许久,粉阑轻声问道:“小姐,那个人会不会在说谎?”

尚吉抬头看云:“不知道呢,人都有难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