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听夏与长夜 > 第22章 雪路向城

听夏与长夜 第22章 雪路向城

作者:忍冬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06:56:54 来源:文学城

清晨六点的昆仑,雾还没来得及散,像一层薄纱裹着连绵的雪山。程知开的黑色SUV停在工作站门口时,引擎声在寂静的雪地里显得格外清晰,车轮碾过积雪,留下两道深痕,很快又被飘落的新雪盖了层浅白。

沈听夏抱着相机包站在门口,指尖反复摩挲着包侧袋里的浅灰手套——是江眠月昨晚特意放进去的,说“市区的风比山上软,但更湿,戴着手套不冻手”。手套里还塞了包暖宝宝,隔着布料能摸到方形的轮廓,暖乎乎的,像眠月昨晚盖在她身上的驼色毛毯,边角还留着洗过多次的软绒。

“把围巾再绕一圈。”眠月从屋里走出来,手里提着两个行李箱,驼色外套的肩头沾了层雪,发尾挂着的雪粒落在衣领上,很快化了个小水痕。她走到听夏面前,伸手把松了的围巾往听夏颈间紧了紧,指尖碰到听夏的耳尖,凉得发僵,“山里冷,上车就好了,程知提前开了暖气,连座椅都烘热了。”

听夏点点头,目光扫过工作站的木门——门框上还贴着她上个月画的雪豹贴纸,边角被风吹得卷了,露出下面浅一点的木纹;门口的石阶上,留着她和眠月这几个月的脚印,春天拍冰川时的浅痕被雨水泡软过,冬天追雪豹时深到没过脚踝的印子还凝着冰,现在都要被新雪慢慢覆掉。心里像空了块地方,软乎乎的,却又带着点说不出的慌,像每次要离开熟悉的地方时那样。

程知从驾驶座下来,帮着把行李箱放进后备箱。她穿着深灰色西装,袖口的纽扣扣得严丝合缝,连领带都系得规整,领口别着一枚小小的银色胸针,是公司的徽章,在雪光里闪着细弱的光。“江总,沈小姐,上车吧,市区早高峰会堵车,我们得赶早。”她的声音平稳得没什么起伏,像雪山融水顺着河道流,没带太多情绪,却把“早高峰”“堵车”这些细碎的提醒都裹在了里面。

听夏坐在后排,靠窗的位置。车顺着盘山公路往下走时,她一直盯着窗外——雪山慢慢退成远处的银线,松树从密到疏,最后变成路边光秃秃的行道树;雪粒敲窗的声音渐渐弱了,取而代之的是车轮碾过柏油路的“沙沙”声,偶尔还能听到路边农户家的鸡叫。她把脸贴在车窗上,冰凉的玻璃让她清醒了些,怀里的相机包硌着肋骨,里面的备用卡硬邦邦的,是她在雪山最后一夜偷偷备份的,指尖碰到时,总觉得心里踏实了点。

眠月坐在副驾,侧头看着窗外,手里攥着手机,屏幕暗着,却偶尔会无意识地划动锁屏界面——那是她和听夏在冰川边拍的合照,听夏戴着绒线帽,笑得眼睛都眯了。听夏知道,她在想下午和沈建国的见面,昨晚她半夜醒时,看到眠月坐在炉边翻手机,屏幕光映着她眼底的红,手指在聊天框里打了又删,最后只给程知发了句“明天按计划来”,发完还对着屏幕愣了会儿神。

“饿不饿?”眠月突然回头,从包里拿出个油纸包,里面是热乎的肉包,蒸汽把油纸浸得有点透,“山下小店买的,白菜猪肉馅,你上次说爱吃,我特意让老板多放了点葱。”

听夏接过包子,咬了一口,温热的汤汁在嘴里散开,葱香混着肉香,却没尝出太多味道。她看着眠月把手机揣进外套内袋,指尖在袋口顿了顿——那里藏着程知准备的录音笔,黑色的,昨天在雪山时她见过,程知递过来时,还特意教眠月怎么调静音模式。“眠月,”她突然开口,声音轻得怕被风吹走,“下午……你见完我爸,要不要一起去吃苏晓说的热干面?”

眠月的指尖僵了下,很快又恢复自然,伸手从后视镜里摸了摸她的头发,指腹蹭过听夏耳后的碎发:“好啊,等我回来就去。苏晓会在工作室等你,她上次说新拍了巷口的红灯笼,想让你看看。”

她没说“见完要多久”,也没提“会不会有麻烦”,听夏也没再问。车窗外的风景彻底变了,高楼代替了雪山,鸣笛声盖过了雪粒声,街边的早餐铺飘着油条的香气,蒸笼冒的白气裹着路人的脚步,她知道,安稳的雪山日子过去了,接下来要面对的,是藏在市区巷尾的那些细碎麻烦。

到苏晓工作室所在的“梧桐巷”时,已经是上午十点。巷口的老槐树光秃秃的,枝桠上挂着几个红灯笼,是去年过年时挂的,现在褪色成了浅粉,风吹过时,灯笼穗子轻轻晃,像在打招呼。苏晓早就站在巷口等了,穿着亮黄色的短款羽绒服,头发扎成高马尾,被风吹得有点乱,手里还拿着个刚买的糖炒栗子,纸袋都被热气浸软了,见车开过来,立刻挥着手跑过来,像团会动的小太阳。

程知先下车,拉开后排车门。苏晓没理她,一把钻进车里,伸手就抱住听夏,身上带着糖炒栗子的甜香:“我的天!你可算下来了!前几天我梦到你跟雪豹一起在雪地里跑,我在后面追都追不上!”她的声音又亮又脆,带着点孩子气的夸张,瞬间驱散了车里的沉闷。

听夏被她抱得闷笑,拍了拍她的背:“哪有那么夸张,就是拍雪豹时多等了会儿,你看,相机里全是它的照片,有张还拍到它打哈欠。”

苏晓松开她,刚要凑过来看相机,转头就瞥见了站在车旁的程知——她正弯腰整理后备箱的文件,西装下摆被风吹得轻轻晃,手里的文件夹边角对齐得整整齐齐,连掉在地上的一张纸都捡起来,按原来的折痕叠好,指尖还轻轻捋了捋皱掉的边角。苏晓挑了挑眉,故意提高声音:“这位就是江眠月的助理吧?看着比我高中班主任还严肃,刚才帮你提箱子时,连手指都没多弯一下。”

程知抬起头,目光落在苏晓身上,没接她的调侃,只走上前,把手里的文件夹递到眠月面前,声音依旧平稳:“江总,这是沈小姐相机的保养说明,市区湿度大,苏小姐工作室的干燥柜参数我标在最后一页了;另外还有份清单,沈建国近期的行踪和催债公司的注册信息都在里面,我核对过两遍。”

眠月接过文件夹,指尖扫过“干燥柜参数”那一页,字迹娟秀又规整,连数字后面的单位都标得清清楚楚。她抬头看向程知,见她袖口的纽扣依旧扣得严实,手套叠好放在口袋里,露出的手腕上戴着块简单的石英表,指针走得很稳——忽然想起上次在雪山,程知送来的帐篷也是按说明书的步骤搭好的,连地钉都敲得一样深,帐绳的松紧度都调得刚好。

“麻烦你了。”眠月把文件夹放进包里,又补充道,“下午见面的地方,你再帮我看一眼。”

“已经确认过了。”程知点头,目光从眠月身上移到听夏身上,顿了顿,声音压得低了些,“江总,沈小姐昨晚没睡好,路上可以让她再眯会儿。”话里没提别的,却像轻轻碰了下眠月心里的那根弦——她昨晚确实看到听夏翻了好几次身。

听夏坐在后排,刚好听到这句话,心里像被热汤暖了下。她抬头看向程知,见她说完就转身走向巷口的茶馆,西装的背影在烟火气的巷弄里显得格外挺拔,手里还拿着那叠整整齐齐的文件,连走路的步伐都像是量好的,一步不差,却在路过早餐铺时,稍微放慢了点脚步,好像在确认什么。

“别理她,就是太讲究规矩了。”苏晓拉着听夏的手往工作室走,回头冲眠月眨眨眼,“快来!热干面还温着,我特意让老板多放了麻酱,你上次说他家麻酱不掺水,香得很。”

工作室在巷尾的老楼里,推开木门时,风铃“叮铃”响了一声,是苏晓去年生日时听夏送的,挂在门楣上,染了点灰尘,却依旧清脆。屋里暖融融的,墙上挂着苏晓拍的城市夜景——有凌晨四点的菜市场,摊主正把青菜摆整齐;有傍晚的天桥车流,车灯连成金色的线;还有雨天里撑着伞的行人,伞沿下露出的笑脸——每张照片都带着烟火气,和雪山的寂静完全不同。

书桌上摆着听夏上次落在她家的旧相机,机身擦得发亮,镜头盖还是她初中时贴的卡通贴纸,边角已经磨白了,却被苏晓用透明胶带小心粘了下,没让它掉下来。“快坐!”苏晓把听夏按在椅子上,从厨房端出两碗热干面,芝麻酱的香气瞬间飘满了屋子,“我早上特意去巷尾那家买的,老板认识我,还多送了我一小碟辣萝卜,你最爱吃的。”

听夏拿起筷子,搅了搅碗里的面,芝麻酱裹着面条,香得让她胃里的空落落少了些。眠月坐在她对面,却没怎么动筷子,目光总往门口飘——离下午三点还有五个小时,她得提前去和程知汇合,再检查一遍录音设备,还要确认律师那边的文件有没有准备好,可看着听夏低头吃面的样子,又有点舍不得移开眼。

“你怎么不吃?”苏晓注意到眠月的走神,把自己碗里的辣萝卜夹给她,“是不是在想下午的事?其实也没什么,不就是见个人嘛,有我们在呢。”她说得轻描淡写,却夹了一大筷子面放进眠月碗里,像是在帮她把心思拉回来。

眠月勉强笑了笑,拿起筷子吃了一口,辣萝卜的脆爽在嘴里散开,却没尝出味道。“我出去打个电话,跟律师确认下文件。”她放下筷子,起身走向阳台,阳台的窗户没关严,风吹进来,带着巷口糖炒栗子的甜香。

苏晓看着她的背影,突然拉着听夏进了里屋,“咔嗒”一声关上门。里屋很小,摆着一张单人床和一个书架,书架上全是摄影书,还有几本听夏以前送她的漫画,封面上的人物都有点褪色了。苏晓坐在床上,拉着听夏的手,指尖还带着刚剥栗子的温度:“你昨晚是不是又没睡好?我看你眼下有点青,跟你上次考试前熬夜复习时一样。”

听夏的指尖顿了顿,低头看着自己的鞋尖——是眠月在雪山给她买的雪地靴,现在还没换,鞋底沾着的雪已经化了,在地板上留下小小的水痕。“就是有点认床,换了地方睡不着。”

苏晓轻轻捏了捏她的手,没戳破她的话,只是笑着说:“我以前也这样,跟你一起去露营时,你也是翻来覆去的,最后还是靠在我肩上睡的。”话里带着回忆的软,却像轻轻碰了下听夏的心——以前遇到事,她也总习惯自己扛,不想让别人担心,可苏晓总能看出来。

听夏没说话,只是攥紧了苏晓的手。苏晓从枕头下拿出一张折好的纸,递到她手里:“程知早上托我给你的,说让你看看,心里有个数。”纸上是沈建国的行踪,字迹还是程知的风格,规整得很,却在“修车铺”三个字旁边,用铅笔轻轻画了个小圈,像是怕她看不到。

听夏捏着那张纸,指尖因为用力而泛白。纸上记着沈建国最近去的每一个地方,时间、地点、见了什么人,都写得清清楚楚,最后一行圈着“巷尾修车铺,下午三点”。她的手指划过“修车铺”三个字,突然想起小时候,沈建国常带她去那里修自行车,老板会给她糖吃,糖纸是透明的,裹着橘子味的硬糖,现在却成了要见面的地方。

“我……”听夏张了张嘴,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原来她以为的“不用她管”,其实让眠月更累;原来她躲在后面,反而让自己更慌。以前苏晓总说她“遇到事就往后缩”,现在才觉得,好像真的是这样。

苏晓没催她,只是拿了颗剥好的栗子放进她嘴里,甜香在嘴里散开。“其实没什么好怕的,”她轻声说,“你以前拍闪电时,不也敢站在山顶等吗?比这个难多了。”

听夏嚼着栗子,突然觉得眼眶有点热。她抬头看向苏晓,点了点头:“等眠月回来,我跟她一起去。”

苏晓看着她的样子,笑了,伸手拍了拍她的肩:“这才对嘛,你以前也不是总躲着的。”

里屋的门刚打开一条缝,就听到阳台上传来手机挂断的声音。听夏和苏晓对视一眼,刚要出去,就看到眠月站在门口,手里拿着手机,脸色有点复杂。她刚才在阳台听到了她们的对话,心里像被什么东西烫了下——原来听夏不是不知道,只是没说;原来她以为的“保护”,其实让听夏也在担心。

“你……”眠月刚开口,声音就有点哑,她攥着手机的手紧了紧,又慢慢松开,“其实……”

听夏走到她面前,伸手握住她的手,指尖带着点凉,却很坚定:“眠月,下午我跟你一起去。我想看看,也想跟他说句话。”

眠月的眼眶突然有点热,她张了张嘴,想说“不用”,想说“我能处理”,可看着听夏坚定的眼神,最后只说了句“好”。她反手握住听夏的手,掌心的温度传过来,比早上的暖宝宝更让人安心,连指尖的薄茧都带着熟悉的感觉。

苏晓在旁边笑着说:“这才像话嘛!下午我跟你们一起去,我还认识修车铺旁边的水果店老板,他家的橘子特别甜,到时候我们先在那里等,顺便买两斤橘子。”

眠月点点头,心里的石头突然落了地。她以前总觉得,自己把事情处理好,不让听夏沾麻烦,就是对她好,现在才明白,听夏要的不是单方面的保护,是两个人站在一起的踏实。

“我去跟程知说一声。”眠月拿起手机,刚要拨号,就看到程知发来的消息:“茶馆二楼靠窗的位置,我点了热可可,加了糖,沈小姐应该爱喝。另外带了暖宝宝,市区比山里湿,容易冷。”

听夏凑过来看,看到“热可可”三个字,突然笑了——程知看起来冷,却记得她爱喝热可可,连糖都加好了。“我们先去茶馆吧,跟程知商量下,顺便喝口热的。”

苏晓拉着她们往外走,嘴里还哼着歌:“正好!我还没跟那个冷脸助理好好聊聊,看看她会不会剥橘子,总不能连橘子皮都剥得整整齐齐吧?”

巷口的茶馆很老,木质的楼梯踩上去“咯吱”响,扶手被磨得发亮,沾着点岁月的温度。程知坐在二楼靠窗的位置,桌上放着三杯热可可,杯子是普通的白瓷杯,却被她摆成了整齐的一排;旁边的椅子上放着三个暖宝宝,包装纸都朝着同一个方向;文件摊开在桌上,边角用镇纸压着,是块小小的青石镇纸,上面刻着简单的纹路。

看到她们进来,程知站起身,把热可可推到听夏面前:“刚煮的,还热着,你尝尝。”

听夏接过杯子,温热的杯壁传到掌心,暖得她心里发松。她看着程知把文件摊开,上面标着下午见面的注意事项:“1. 沈建国可能会拿欠条,别接;2. 录音笔我调了静音,按侧面的按钮就能开;3. 有情况往水果店走,老板姓王,认识我”——每一条都写得清晰,最后还画了个小小的笑脸,用铅笔淡淡的画的,像怕太显眼,和她严肃的样子一点都不符。

“你还会画笑脸?”苏晓凑过去,指着那个笑脸,故意逗她,“我还以为你只会写清单呢。”

程知的耳尖微微泛红,没接话,只是把暖宝宝分给她们:“下午可能会下雨,贴在衣服里,别冻着。”说着,还轻轻碰了下眠月的胳膊,像是在确认她穿得够不够厚。

听夏接过暖宝宝,摸了摸相机包内侧的备用卡,又看了看眠月手里的录音笔,心里忽然踏实了很多。阳光透过茶馆的窗户,落在她们身上,把四个身影拉得很长,映在斑驳的墙面上,像幅淡淡的画。巷尾的修车铺还在远处,可她不再像之前那样慌了——好像有人陪着,连麻烦都变得没那么难了。

苏晓在旁边戳了戳她的胳膊,递过来一颗剥好的栗子;程知在整理文件,偶尔会抬头提醒她们“热可可要趁热喝”;眠月握着她的手,掌心的温度一直没散。听夏咬开栗子,甜香在嘴里散开,看着窗外巷口的红灯笼轻轻晃,忽然觉得,这样的日子也很好——有熟悉的人在身边,有热乎的东西暖着,哪怕要面对麻烦,也好像没什么好怕的。

风从窗户吹进来,带着糖炒栗子的甜香,裹着热可可的暖意,慢慢漫过整个屋子,把那些没说出口的牵挂,都藏在了这巷弄的烟火气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