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听夏与长夜 > 第1章 犯规

听夏与长夜 第1章 犯规

作者:忍冬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06:56:54 来源:文学城

昆仑保护区深处的夜色,是种能吞噬光线的浓黑。不是城市里被霓虹染淡的墨蓝,是纯粹的、带着冰晶棱角的黑,像一块浸了雪水的绒布,沉甸甸压在头顶。风卷着雪粒子,不是“刮”,是“刺”——细如针尖的雪沫子顺着防寒服的领口、袖口往里钻,落在皮肤上先痒后疼,像是有无数只小虫子在啃噬皮肉,连呼出的白气都没等飘远,就凝成细碎的冰晶,粘在睫毛上,眨眼时能感觉到睫毛黏连的滞涩。

沈听夏把自己嵌在一道背风的岩石裂隙里。这处裂隙是她昨天用登山杖一点点凿开的,勉强能容下半个身子,岩石的冷硬透过两层抓绒衣渗进来,和积雪的寒意叠在一起,冻得她脊椎发僵。她的小腿完全陷在积雪里,靴底的防滑纹早被冻硬的雪块填满,每动一下,积雪就发出“咯吱咯吱”的呻吟,像是随时要把她拖进更深的冻土层。

怀里的长焦相机是她最后的底气。金属机身冰得像块烙铁,隔着两层手套,依旧能清晰地感觉到那股寒意,但沈听夏不敢松手——镜头对准的方向,三百米外的山脊线上,一个模糊的白点正踩着雪线缓慢移动。

是雪豹。

她蹲守了整整四天。第一天遇暴风雪,帐篷被吹塌一半,睡袋里渗进的雪融成水,冻得她后半夜没敢合眼;第二天等了六个小时,只看到一团灰影一闪而过;第三天差点踩空滑下冰坡,幸好抓住一根枯树干,手腕被勒出一道红痕,现在还在隐隐作痛。直到今晚,这只成年雪豹才终于出现在她的镜头里。

沈听夏的呼吸放得极轻,几乎是贴着岩石缝隙换气。手指冻得有些僵硬,指节泛着青白,却依旧稳稳地调整着焦距。取景框里,雪豹的轮廓渐渐清晰:银灰色的皮毛上缀着黑色的环状斑纹,在冷月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它的步伐轻盈得像片羽毛,踩在积雪上几乎听不到声音,只有尾巴偶尔轻轻摆动,平衡着身体的重心。

这是她的希望。

上周父亲发来的催债短信还在手机里存着——屏幕早被冻得自动关机,但那些文字她记得清清楚楚:“夏夏,再不凑齐二十万,那些人就要拆房子了,你妈还在医院躺着呢……”二十万,对现在的她来说是天文数字。她卖了市区的房子,把妈妈转到郊区的廉价病房,带着仅剩的积蓄和这台相机来昆仑,就是赌雪豹的影像能在黑市卖个好价钱——哪怕她知道,没办许可就私拍雪豹,是非法潜入。

取景框里的雪豹停下脚步,微微抬头嗅着空气。沈听夏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手指悬在快门键上,准备捕捉它接下来的动作。就在这时,一阵极其轻微的、不同于风雪呼啸的声音,像一根细针,刺破了雪原的寂静。

是低频嗡鸣。

很轻,一开始她以为是耳鸣——低温下,耳朵常出现幻听。可那声音持续着,带着精密仪器运转时特有的震颤感,从西北方向传来,越来越清晰。沈听夏皱紧眉头,下意识调整镜头方向,循着声音追去。

下一秒,她的呼吸彻底凝固了。

不是野兽,是一架无人机。

通体漆黑的机身,流线型设计几乎与夜色融为一体,只有机翼末端的指示灯闪着微弱的绿光,像两颗遥远的星。若不是机身侧面喷涂的极小银色徽标反射了月光,她根本不可能在这么暗的环境里发现它。

但她认得那个徽标——是长夜科技的标志。

那个近几年迅速崛起的科技新贵,CEO江眠月是圈内出了名的“冰山天才”。沈听夏之前拍科技新闻时,在行业峰会上远远见过她一次:女人穿一身剪裁利落的黑色西装,站在台上讲人工智能,眼神冷得像冰,连嘴角的弧度都像是设定好的程序,台下那么多记者,她连一个多余的眼神都没给。

可长夜科技的无人机,怎么会出现在昆仑保护区的核心区域?

沈听夏的心脏猛地一沉,像被一块冰砸中。她太清楚保护区的规定了——核心区域严禁任何未经报备的飞行器进入,尤其是用于测绘的无人机,一旦被发现,公司不仅要被没收设备,还要面临巨额罚款,甚至可能吊销相关资质。

她的手指几乎是本能地按下了快门。

“咔嚓、咔嚓”,快门声在寂静的雪夜里格外突兀。她连按了十几张,镜头精准地捕捉到无人机的机身、徽标,还有它机腹下那个闪烁红光的探头——那是激光测绘仪的标志,显然,这架无人机正在进行非法测绘。

这些照片,是足以让长夜科技陷入麻烦的铁证。

几乎是快门声落下的瞬间,那架无人机突然动了。像被惊扰的蜂鸟,它猛地调转方向,原本对准山脊线的镜头,直直地指向沈听夏藏身的裂隙。一道微弱的红光从无人机镜头里射出,精准地落在她的胸口,像一道无形的枷锁,瞬间锁定了她。

压迫感扑面而来。沈听夏下意识往后缩了缩,手指攥紧相机带,金属扣硌得掌心生疼。她能感觉到,无人机的镜头正在近距离扫描她,从她的脸,到她怀里的相机,再到她脚上的登山靴,每一个细节都被记录下来。

就在这时,脚步声自身后传来。

不是雪地里常见的慌乱步伐,是沉稳的、有节奏的,每一步踩在积雪上,都发出“噗”的轻响——显然,来人穿的是专业雪地靴,而且对这片地形极熟。脚步声越来越近,不疾不徐,像是在丈量距离,又像是在刻意制造压力,每一步都敲在沈听夏的心跳上。

沈听夏的后背绷得像张拉满的弓。她缓缓放下相机,手指悄悄摸向口袋里的登山刀——不是为了攻击,只是为了给自己一点底气。深吸一口气时,鼻腔里灌满了雪的冷意,她转过身。

一个女人站在离她五步远的地方。

穿一身深灰色专业防寒服,版型利落得不像来雪山,更像去参加商业谈判——袖口和领口的收紧设计做得极好,没有一丝雪沫子渗进去。风雪帽檐压得很低,帽檐上凝结的冰碴随着她的呼吸轻轻晃动,偶尔有碎冰落在雪地上,发出细微的声响。她没戴手套,一只手自然垂在身侧,另一只手拿着个黑色平板电脑,屏幕亮着,上面显示的正是无人机传回的实时画面——画面里,正是沈听夏刚才藏身的裂隙。

沈听夏的目光先落在她的手上。那是双极好看的手,骨节分明,手指修长,指甲修剪得干净利落,没有涂任何指甲油。但吸引她的是指腹的薄茧——不是长年劳作积累的硬茧,而是带着磨砂感的薄茧,像是经常拆装精密仪器留下的痕迹。

女人似乎察觉到她的目光,缓缓抬起头,摘下了风雪帽。

沈听夏的心跳漏了一拍。

女人的头发是纯黑的,长及肩膀,因为刚摘了帽子,发梢有些微乱,几缕碎发贴在额角,被雪水打湿,却没破坏她的清冷。皮肤是近乎透明的冷白,像是常年不见日光,颧骨处泛着一点淡粉,不知道是冻的,还是天生的。眉眼深邃,眉峰锋利,眼尾微微上挑,却没有半分妩媚,反而透着疏离感。最特别的是她的眼睛,漆黑的瞳孔像结了冰的寒潭,没有任何情绪波动,却能精准地捕捉到对方的每一个细微动作。

是江眠月。

和峰会上那个西装革履的精英不同,此刻的江眠月卸了职场包装,站在漫天风雪里,少了几分商业气,多了几分野性的冷冽,像一株生长在雪山上的云杉,挺拔、坚韧,却带着刺。

江眠月的目光先在沈听夏脸上停留了一瞬。那眼神很淡,却像手术刀一样,扫过她冻得发紫的嘴唇、紧抿的嘴角、眼底的红血丝,仿佛在分析一个目标。随即,她的视线落在沈听夏怀里的相机上,瞳孔微微收缩了一下。

“删掉。”

江眠月的声音响起。不高,却带着金属撞击冰块的穿透力,清晰地穿过风雪,落在沈听夏的耳膜上。没有反问,没有多余的语气,就是一句简单的指令,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沈听夏握紧了相机,指尖因为用力而泛白。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声音平稳——低温冻得她喉咙发紧,声音有些沙哑:“保护区核心区域禁止任何飞行器进入,你这是违规测绘。”

江眠月向前走了一步。

她比沈听夏略高些,大约一米七二,站在沈听夏面前,投下的阴影刚好将她完全笼罩。风雪似乎在她周身自动绕开,她走过的地方,雪地上只留下浅浅的脚印,不像沈听夏,脚印深到小腿。她身上带着一股淡淡的香气,不是香水味,是清冷的雪松味,混着风雪的凛冽,很特别,却也透着生人勿近的距离感。

“你的偷拍行为,同样违规。”江眠月的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精准的杀伤力,“或者,我该叫它‘非法潜入’?”

她的目光落在沈听夏的外套上,准确地指出关键:“保护区近期的访客名单和科研人员备案里,没有你的名字。你既没办进入许可,也没跟任何官方团队,私自进核心区域,还带专业设备拍保护动物——按《自然保护区条例》,我现在就能联系执法队,他们会没收你的设备,还会对你处罚。”

沈听夏的心脏猛地一沉。她没想到江眠月会这么了解保护区的规定,甚至连访客名单都清楚——这说明,江眠月不是临时起意来这里,她做了充分的准备,甚至可能提前调查过情况。

两人在雪夜里对峙。没有争吵,没有肢体冲突,连呼吸都放得极轻,却弥漫着剑拔弩张的气息。远处的山脊线上,雪豹早已不见踪影,只剩下呼啸的风声,像是在为这场对峙伴奏。偶尔有雪块从头顶的岩石上滑落,砸在雪地上发出“轰隆”的闷响,打破短暂的寂静,又迅速被风雪掩盖。

沈听夏看着江眠月的眼睛。那双眼睛里没有愤怒,没有焦虑,只有绝对的冷静和掌控欲。她忽然明白,这场相遇不是偶然——江眠月的无人机早锁定了她,脚步声、质问,都是精心设计的步骤,她在等一个合适的时机,将自己逼到绝境。

沈听夏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相机机身。相机里有两样东西:江眠月违规测绘的证据,和她蹲守四天拍到的雪豹影像。前者能让江眠月陷入麻烦,后者能让她还一部分债务。可如果她现在把照片交出去,自己也会因非法潜入被追责,相机被没收,雪豹影像也会付诸东流。

这是两败俱伤的局面。

江眠月似乎看穿了她的挣扎。她微微垂下眼,目光落在沈听夏攥着相机带的手上,注意到她指节的冻红,还有手腕处隐约露出的一道浅色疤痕——那道疤痕很细,像是旧伤,被衣袖遮住大半,若不是沈听夏刚才攥紧相机时衣袖上缩,根本不会发现。

江眠月的目光在那道疤痕上停留了两秒,随即移开。她的嘴角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像是做了某种决定。片刻后,她开口,声音依旧平静,却抛出了一个沈听夏始料未及的提议:

“或者,我们做个交易。”

沈听夏猛地抬头,看向江眠月。

江眠月举起平板电脑,屏幕转向她,上面显示着无人机拍摄的昆仑地形三维模型:“我的无人机在做生态监测系统测试,需要大量野外影像数据校准算法,尤其是雪豹、藏羚羊这些珍稀动物的行为影像。”她的手指在屏幕上轻点,调出一组数据,“你的摄影技术很好,刚才无人机传回的画面里,你捕捉的雪豹姿态很精准,角度也专业。”

她顿了顿,目光重新落回沈听夏脸上:“我需要你帮我完善这个系统,用你的技术拍更多动物影像,配合我的团队调算法。作为交换,我给你预付高额报酬——足够你解决眼下的麻烦。另外,我能帮你办保护区的合法科研访客资质,让你以后能光明正大地在这里拍。”

沈听夏愣住了。她以为江眠月会用“非法潜入”威胁她删照片,甚至没收相机,可对方却给了她一个近乎“双赢”的选择。

“为什么是我?”她下意识地问——她不相信天下有免费的午餐。

江眠月的目光落在她怀里的相机上,淡淡道:“三年前,你出版过一本摄影集,叫《囚徒与月光》。我的团队研究过那本集子里的藏区动物照片,你的红外低光拍摄技术,很适合我们的监测系统。”

沈听夏的心脏猛地一缩。《囚徒与月光》是她三年前出版的,因为销量不好很快绝版,她自己都快忘了。那本集子里的藏区照片,是她刚毕业时凑钱拍的,没想到会被江眠月的团队看到。

“我怎么知道你不是在骗我?”沈听夏压下惊讶,保持警惕,“万一我帮你做完,你不兑现承诺怎么办?”

江眠月从口袋里掏出一张黑色卡片,递给她。卡片是金属材质的,冰凉的触感传来,上面印着长夜科技的徽标,还有江眠月的名字和私人联系方式——名字是手写的,字迹锋利,和她的人一样,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这是长夜科技的临时工作证,里面有我的私人号。明天早上九点,你到保护区入口的科研站找我。”江眠月的目光依旧清冷,却多了一丝笃定,“我江眠月,从不做没有信用的交易。”

风雪还在继续,落在两人的肩上,很快积了薄薄一层。远处的天际,月亮被乌云遮住,夜色更浓了。沈听夏捏着那张卡片,又看了看江眠月那双映着雪光的眼睛,忽然觉得荒谬——几个小时前,她还在为二十万债务发愁,甚至做好了被执法队抓的准备;而现在,一个只远远见过一次的女人,给了她解决麻烦的机会。

但她清楚,这不是“机会”,是“交易”。江眠月需要她的摄影技术,她需要江眠月的钱和资质,她们是相互利用的关系。

“好。”沈听夏抬起头,迎上江眠月的目光,声音虽哑,却多了一丝坚定,“我答应你。”

江眠月点了点头,没多余的表情,只是转身对着平板电脑说了句:“回收无人机。”远处的黑色无人机立刻响应,缓缓升空,朝着她们的方向飞来,最后稳稳落在江眠月伸出的手臂上。

她收起无人机,重新戴上风雪帽,只留下一双眼睛露在外面:“明天九点,科研站见。”说完,她转身就走,步伐依旧沉稳,很快消失在夜色里,只留下一串浅浅的脚印,被风雪一点点覆盖。

沈听夏站在原地,手里攥着那张金属卡片,怀里抱着相机,看着江眠月消失的方向,久久没动。

风还在刮,雪还在下,可她却觉得,刚才那股刺骨的寒意,似乎消散了一些。她低头看了看相机,又看了看手中的卡片,忽然意识到——从这个被风雪和秘密包裹的夜晚开始,她原本规划好的人生轨道,已经彻底偏离了方向。

她不知道这场交易最终会走向何方,也不知道江眠月背后是否还有别的目的。但她知道,她没有别的选择。

沈听夏深吸一口气,重新举起相机,对准远处的山脊线。虽然雪豹已经不见了,但她的镜头里,多了些新的东西——那架消失在夜色里的无人机,那个清冷的女人,还有一场刚刚开始的、充满未知的交易。

她按下快门,“咔嚓”一声,将这晚的夜色、风雪,还有那个名为江眠月的名字,一起定格在了相机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