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听风雨录 > 第23章 第 23 章

听风雨录 第23章 第 23 章

作者:原初拾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2-26 03:42:04 来源:文学城

天台宗的少林在西行路上,位处悬崖峭壁,需跨上一千零八块台阶,方可到达寺门。

近几日江湖风云忽变,天台宗守卫森严,不让外人进入。

偏偏有一位少侠,不惧辛劳,拾级而上,到了寺门,态度恭敬且彬彬有礼,从袖中摸出一张书信,让小和尚交与方丈慧回大师。

小和尚见其面善,倒也没推迟,一溜烟跑进寺庙中,不到一炷香,便回来了,将少侠迎了进去。

方丈慧回大师住处清净,在寺庙最深处,一路走过去,要绕无数个宅院门。

小和尚有意试探来客的身法,用了轻功,脚步轻快,转眼间就在几步之外,可那人看似走得缓慢,但始终不紧不慢地跟在他身后。

此人功夫尚佳。

小和尚抬眼看了他一眼,眉目清秀,是个俊俏的公子。他道:“我们方丈大师向来不见外客,想必与大侠有些渊源,才会破例。 ”

“当不起大侠的名号。”他淡淡回了这么一句。

“大侠过谦了。”小和尚道,“普天之下,江湖诸多门派,要数少林的轻功最好,我自幼便被师父夸赞,练轻功颇有天赋,恕我自夸一句,在五年前,我的轻功便在少林数一数二。但今日大侠的轻功,似乎在我之上。”

那人笑了笑:“我姓游,曾在少年时,得到过慧回大师的指点。”

小和尚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游故渊看着小和尚的头顶,说道:“你年纪轻轻,便能被委派去守卫寺门,想必你武功实力非同一般,以后定会前途无量。”

小和尚面色一红:“大侠过誉了……前方便是方丈大师的住处,我就不过去了,大侠请吧。”

游故渊点点头,上前走了过去,轻轻敲了敲房门。

房间内,敲木鱼的声音停顿了片刻,游故渊推门入内。

慧回大师双眼紧闭,眼角的纹路,像旱田的裂纹,他枯木般的手一刻不停地敲打着木鱼,正诵经礼佛。

游故渊并未走近,随手从架子上拿起一本经书,靠在门框边上,沉默翻看。

也不知过了多久,慧回大师睁开眼,停下了手里的动作。

游故渊合上经书,规规矩矩行了个礼。

“华严经,看明白了吗?”慧回大师声音很沉,一字一顿,说得很慢,好似木鱼声还在脑中,一下一下响着。

游故渊将经书放回原处,说道:“此次我来,确实是心里有道坎,不知该如何过。”

“你造了恶,理应忏悔,无需特地来找我。”慧回大师起身,游故渊伸手要扶,被他婉拒,“自从你加入日月星辰,我就劝过你,身在江海,就算你不作恶,也无法逃脱罪恶。当初你是如何回答的?”

游故渊垂下眼眸,应道:“世间善恶不分,罪恶不明,不管身在何处,只要行得端坐得正,便不会陷入泥沼。”

“你师父过世时,将你托付于我,我本该好生教导你,可我到底不算你师父,有些话,我也没资格说。”

“不是这样……”

慧回大师摆摆手,指了指案台上的茶壶:“去给我倒一杯茶水来。”

茶壶里水已经凉了,游故渊正要出门打开水,慧回大师又道:“不用了,凉茶就行。”

游故渊便倒满一杯,双手端了过去。

慧回大师喝了一口,长叹口气,盯着游故渊问道:“说吧,遇到了何事?”

游故渊拉了一张蒲团,跪坐在慧回大师对面,他盯着前方的木鱼,一双眼睛灰暗如夜,他沉声道:“我遇到了曾经的恩人后代,她们是两姐妹,因我保护不周,姐姐死在日月星辰的人手上,妹妹打击过大,精神失控,我给她用了药,让她暂时忘记过去。”

“所以,你心中有愧?”

“……”游故渊道,“是。”

慧回大师苍老的声音缓缓说道:“方才你已看过华严经,书中已将道理讲得明白透彻,恶业源于贪嗔,但你不同,你未行恶业,算不上真正的罪恶,但见死不救,或是冷眼旁观,也不能成为善。你心中应该有愧疚,罪从心起,时刻抿记,再忏悔,便是你的业。故渊,在你跟谁你师父云游四海时,你师父便教你如何去看待善恶,你身世凄苦,若放下心中执念,五湖四海,江湖门派,都不会是你归处。”

游故渊的师父属行医的天南星门派,世人称作丹砂前辈,多年来游历江湖,以一手妙手回春的医术,悬壶济世。当年神药长仙细水,便传言是他所制。

后来江湖因神药大乱,丹砂前辈以死相谏,留下游故渊孤苦无依,却是后话。

游故渊沉默不语。

慧回大师看向他,又道:“你悟性一向高于常人,只是你身世不同寻常,旁人无法感同身受,你师父有句话倒是一直没说错,随心而行,不愧于心。今日,你能来我这里,不是心里有坎无法跨过,也不是特意来听从我的建议,故渊,你是否有所求?”

游故渊捏紧双指,眼神闪烁不定:“我入日月星辰,本该独善其身,只是经此一役,与那位姑娘有了牵扯,唯恐护不住她,若是以后……”

“故渊,”慧回大师忍不住打断,“当年丹砂临死托孤,我念及相识多年,才应下承诺。如今你已长大成人,除了你入日月星辰一事外,我也算对他有交代。那位姑娘,既然你决意要护她周全,就该亲力亲为。而且,故渊,我已是迟暮之年,你年纪尚轻,定然是我归泉在先。”

“慧回大师一定能松柏长青,寿富康宁。”

“罢了。”慧回大师摇着头,问道,“那位姑娘现在何处?”

“山下客栈。”

慧回大师点点头:“事已至此,你们好自为之。”

说罢,慧回大师拿起木鱼棒,闭上眼睛,正要敲时,抬眼看了看垂头不言的游故渊,问道:“你还要在日月星辰呆多久?”

游故渊修长的手指动了动,答道:“事情还未查清,暂时不会离开。”

“你执念太深,不是什么好事。”慧回大师顿了顿,“不过,这次日月星辰掀起江湖浩劫,你通风报信,让我们提前提防,才不至于遭其暗手,但你身为教众,怕是难逃其咎。”

游故渊苦笑道:“自从入了日月星辰,我就已经……”

他摇摇头,没有将话说下去。

慧回大师猜到他的话,叹道:“你好自为之。”

**

群山环绕,重峦叠嶂,一望无际的山岭间,唯有一条小路,延续到山脚深处。遥遥地,一辆马车颠簸行驶在路途中,绕过一片树林后,慢慢停了下来。

小溪流旁边,一棵不高不低的树木在青草地中尤其显眼,树荫下坐了几个人,生了火,火上驾着几根树枝,串着几条鱼烤着。那几人围坐在一起,正一边拿着酒壶对饮,一边聊着天——

“谁能想到清虚堂掌门带一众人去三清山的道家门派分支,还能落下阵来,输得一塌糊涂。”

“此言差矣,据我所知,清虚堂的叶掌门武功奇高,他不是败在持方派手中,而是持方派中来了几位正一派的高手,他们合力之下,才伤了叶掌门。”

“正一派和持方派都属于道家门派,清虚堂的人也的确是败了,虽然李掌门伤势不重,但这胜败之局传过去,谁会管其中关系如何。不过说起来,李掌门也是真惨,本来是想为死去的女儿讨个说法,结果说法没讨着,自家门派还出了事。”

“听说是道家门派之人杀了他女儿,道家门派并未承认。清虚堂的藏书阁失火,也是道家门派所为?”

“可道家门派为何要跟清虚堂过意不去?”

“大概是一些陈年旧事。你们知道清虚堂李掌门的夫人是何人?”

其余人摇头,茫然不知。

“李掌门的夫人姓詹,乃南洋第一船家詹氏嫡女。”

“第一船家詹氏,莫非是六年前,死在争夺神药长仙细水纷争中的詹氏一家?”

“正是。詹家夫妇因早年出船,不辞辛苦,落下一身病根,自神药的传言出现,便不惜花重金,四处求此药。可怎想,神药没求到,反倒引来杀身之祸。杀他们的人,就是道家门派之人。”

“当年好像是道家门派中一德高望重的道长重病在床,众人为了替他寻药,的确做了许多缺德事。可惜呀,那位道长没得到神药,最后还是仙逝了。”

“这人活一世,谁没有个病痛煎熬,当年死了那么多人,原本想都过去了,恩怨便放下了,可还是有人心怀旧恨。三年前的武林大会,那些个门派,都憋着一股气,说是点到为止,最后都是见了血,打断别人几根筋骨,才肯罢手。”

“我也有所耳闻,这清虚堂门派能在上次武林大会排上第五,也是冲着道家门派而去。想必从那时起,这两个门派便有了积怨。”

这时,忽然有一人道:“可我觉得未必。”

“哦,何出此言?”

“各位想想,神药长仙细水之事是怎么了结的?”

“你的意思是……邪/教?”

“当年制出这神药的天南星前辈,便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被邪/教所杀,长仙细水也不知下落。”

“可不是少林的大师出面证明过,长仙细水不过是寻常药引,并非所谓的神药。”

“非也非也。这些都是传言,少林大师也是在邪/教夺走神药后,才为众人解释神药来源。你们不觉得蹊跷么,来自天南星的药引,为何要少林门派出面说明,难道不是少林门派为了平息江湖纷争,故意作出这么一番辩解?”

他说得头头是道,不过还是有人并不相信:“这不过是你的推断罢了。”

“每逢江湖大乱,邪/教必定现世。”那人神秘兮兮说道,“而且,我听说了,清虚堂失火那日,邪/教中人现了身,他们所使武器,不属于十一门派中任何一派。”

“当真?”

“千真万确。”

“那邪/教为何会对清虚堂下手?”这人一问完,扭过头,对着旁边停了一会儿的马车喊道,“这位小兄弟,我看你气度不凡,何必帘窥壁听。江湖之大,既然有幸遇见,就大大方方过来打个招呼,我们也并非畏强欺弱的鼠辈。”

马车上,游故渊勾唇一笑,轻轻跳下马车,大步往那群人走去。刺目的艳阳下,他衣着白衣,迈着不紧不慢的步子,踏过碎石,踩着野草,到了那群人面前,煞有其事地抱拳行礼。

“诸位见谅,在下并非有意偷听,只是恰巧路过此地,想要借着溪水之地,小憩片刻。”游故渊弯腰后起身,目光迅速扫过这一群人,他们大概是江湖闲杂人士,穿着简单,并不讲究,身旁无佩剑,也无其他兵器。

“小兄弟是哪里人?”

游故渊摆出一副谦逊姿态,恭恭敬敬道:“在下与诸位一样,不过是行走江湖的过路人。”

“你不会武功?”

“只会三脚猫功夫。”游故渊道。

那群人相互对视着,这烈日之下,并不想去试探是真是假,况且他们还饿着肚子。架在火上烤着的鱼已经熟了,那群人一人分了一只,一边吃一边道:“你若是也想吃,这溪水中还有不少鱼,要抓住不难。”

游故渊道:“不必了,我这里有在路上摘的果子,味道不错,你们若是不介意,也可尝一尝。”

他从袖口中抓出一把红色的果子,摊着手递了过去。可那群人只是看了看,并未领情。

游故渊笑道:“我虽不比你们年长,但从小在江湖中闯荡,懂得不少生存之道。我们所处的这片山岭,没有别的东西,唯有这山果,看似小个,味道却甘甜。”

说着,他拿了两颗,塞进了嘴里。

“小兄弟别误会,我们不爱吃野果,只爱手中这一壶酒。”

江湖中人,对陌生人一向怀有戒备之心。可这群大汉,倒也不是害怕游故渊使坏,他们坦坦荡荡,是真的只爱酒。

游故渊了然道:“明白。”

“小兄弟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啊?”一人问道,可不待游故渊回答,停在一边的马车微微晃动了一下,他拧着眉又问,“马车上是何人?”

游故渊对着马车轻叹一口气,清亮的声音喊道:“红笺,你若呆不住,就下来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