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铁娘子她怎么登基称帝了 > 第292章 末路

铁娘子她怎么登基称帝了 第292章 末路

作者:糖炒栗子不放油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2 19:05:55 来源:文学城

崇祯九年六月初十,湘潭邑。

原湘潭县析出县城至易俗河一带,成立湘潭邑,原湘潭县治则迁移至城南七十里的株洲市,更名建宁县,管辖余下乡里。

因杨文煊大力发展易俗河,邑城一带已见萧条之景,但出于安全考虑,尽管许多商民提议迁移邑治,邑治仍设于老城中。

原县衙正堂后的保安楼,刘今钰享受着吹进楼中的微风,吃着饱满多汁的桃子,笑吟吟地看着一阶一阶走上楼的好友。

“你何苦呢?”刘今钰多少有些幸灾乐祸,“我都说了,我签字,我负责,你何苦还要去米市征集粮食?”

杨文煊在台阶边站定,哭着脸道,“郡库、县库应急动一动也就罢了,各地公仓是为大灾预备的,能不动便不动。一旦开了头,这规矩就坏了。”

“眼下长沙如何没灾?灾民也是灾!”刘今钰咬下一大口桃子,狠狠一嚼,“既然是赈灾,就不是坏了规矩。”

杨文煊叹了口气,“唉,也是我们没有经验,想管理松一些,便太松了。商人百姓见着袁州粮价高,蜂拥将粮卖去江西,实属正常。”

刘今钰笑了笑道,“没事,吃一堑长一智。路引制度不能再用,但不代表我们不能管了。

“我社虽重视工商,但以前却重在生产。往后流通环节也得抓起来,如此也好收税……”

杨文煊站着一动不动,神情看着有些萎靡,刘今钰“咦”了一声,赏了他一个爆栗。

“啊!”杨文煊吃痛一声,捂着脑袋双眼冒火地看着她,“你干什么!”

“老子才要问你想啥子哩!”刘今钰“恶人先告状”,“老子不在意这点小事,南楚何时缺过粮食?

“要说百姓走私那事,更不值得失望。这天下,从来都是自私的人多。自私可以,却不能越过线。

“越线了便去抓,抓着了该怎么罚便怎么罚。对我们来说也一样,该做的去做,除此外不必去管。

“你既然要放权,便是将权力和义务一并交付了。百姓与我社都不能既要又要,有得便要忍受失。”

“我只是在想,这一切都是我们自作主张,从来没问过别人的意思。”杨文煊情绪有些低落,“道理我都明白,也不会因此真让他们去选,但忍不住胡思乱想。”

“哈!”刘今钰拍了两下手掌,在安静的保安楼中格外响亮,“别人都说,位子越高,越是心狠手辣。你倒好,越发仁慈起来,往后你该不会真变成个活菩萨吧?”

杨文煊将刘今钰的打趣抛之脑后,摇头苦笑道,“我也不是单纯为醴陵、浏阳百姓走私之事愁闷。还有邵阳,邵阳也出事了。”

刘今钰目光一凛,“邵阳出了何事?”

杨文煊从怀中拿出一份甚为精美的报纸。

纸墨上等,正体字写得十分隽永,排版传统讲究,她一看便知是车以遵、蒋大年等文人办起的报纸——

《东山学报》。

杨文煊的手指按在占了整个首版的那篇文章的硕大标题上。

她有些疑惑地念出了声,“老秀才之死?”

杨文煊沉着脸色,点头说道,“温和乡一个老秀才,因日益贬值的田骨钱、生员优越地位的丧失以及独子之死,一头撞死在启明城南门。”

“什么!”刘今钰惊怒不已,“老匹夫!”

她将手中桃子扔了,顾不得擦手便拿起了报纸,但扫了一眼却又气哼哼地放下了,“这狗屎的学报,看得老子脑壳疼!”

杨文煊道,“你也不必看了。不过是写了那老秀才的生平,借题发挥,抨击我社租税制度罢了。

“老秀才寻死主因是服劳役的独子死在煤矿,但此文春秋笔法,将之怪罪到我社‘诈取’田土上。

“他们说,以前我社逼他们减租也就算了,如今粮价年年升高,田骨钱买不到以往的一半粮食。

“田骨钱不值钱了,相当于他们的田土白白被我社骗走了。若是我社再不改,便是要逼死他们。

“他们也不能坐以待毙,要联合起来,向我社请愿。要么按照粮价提高田骨钱,要么改为发粮。”

刘今钰听得乐了起来,“他们终于想明白了,委实不容易。”

通过粮价,或者说物价上涨来慢慢减轻大同社需要背负的田骨钱这一大包袱,本就是他们一开始便打算好的。

用隐形、温和的“价格革命”来革掉这些地主的命,也是他们一早定下的大方向。

杨文煊摇头道,“我怕他们闹起来。这个时候……”

“不!”刘今钰断然说道,“随他们闹!只要他们不越线,我们也不限制他们。要想别人守规矩,我们自己得先守好规矩。

“但我们也要做些事情。文报写《老秀才之死》,我们便写《下等人的新生》;他们要联合,我们便去联络他们中的二五仔。”

杨文煊若有所思,“你是说……会不会太早?”

“没什么早不早,只看他们争不争气。”刘今钰露出几缕玩味的笑,“我也想知道,他们会不会有这个自觉。”

刘今钰一副尽在把握的模样,杨文煊也不再操心这些事,拿出准备好的文书,让刘今钰赶紧签了,他去调公仓里的粮食。

看了眼文书上要调的粮食石数,刘今钰的笔停在半空,脑袋却抬了起来。

“公仓,是为了赈灾,不是给你打仗的!”杨文煊神色庄重,做足了不让步的姿态,“想打仗,可以,等今年的租税收上来再说!”

“算你狠!”

刘今钰嘴角抽了抽,还是低下了头,三五笔写下了自己的大名。

杨文煊拿上文书便走了,保安楼里彻底安静,刘今钰不免无聊起来,如今无仗可打,赈灾的事不用她多操心,实在无事可做。

倒是没想到当天下午,杨文煊便又急匆匆来找她,她的枯燥生活就此短命地结束了。

她跟着杨文煊到了湘潭邑中的公仓。

因长沙城尚不属大同社,而建宁县无城,是以长沙郡公仓与建宁县公仓俱在湘潭邑城中。

本该满满当当的两座公仓如今已空了小半,上万石的粮食“不翼而飞”。

“公仓的工作人员已经全部控制,”杨文煊并不高的声调在窑形的仓室里格外响亮,“我已派人去清查浏阳、醴陵等地公仓。”

刘今钰没说话,情绪也十分平静,“彻查。”

她走出窑仓,擦去额头的汗,杨文煊跟在她身后,“不仅长沙要查,昭陵等郡皆要查。长沙由我负责,其余郡县,你下文给赵同桂,让她彻查。”

查清公仓丢粮之事太过简单。

刘今钰没来公仓之前便猜到了,无非是看守粮仓的人员监守自盗。

只是她没想到,粮仓人员倒卖仓粮之事由来已久,绝非仅是因为今年江西大灾而起。

早在公仓初建之时,便有人在粮价高时卖出粮食,在粮价低时买入粮食,甚至有些大胆的根本不补充粮食,数量少的话很难发现。

这时候只是赚些小钱,但银子实在让人着迷,尤其是在无本万利的情况下。

太多人经受不住诱惑,想要趁这次机会大赚一笔。他们告诉自己,这一次赚够了钱便收手,但这话纯粹是自我安慰。

纵然部分人保持理性,不敢做这足以砍头的“大生意”,却也因为身上的“污点”,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刘今钰几乎将两座粮仓的所有人都下狱了,这一消息也如狂风般吹往长沙郡的每一个角落。

醴陵县佛子乡西林里的里魁得知消息后,险些晕倒。

参与进来的里民都来找他,焦急不已地让他想想办法。但他哪里想得出办法,老朽的躯壳僵在椅子上,像是已经死了。

有人说,“赶紧找人去追那无赖!大半粮食还在里中,只是小半粮食被那无赖带去山中交易了。兴许粮食还没脱手,我们追回来再还回去便是!”

有人当即反对,“便是我们追回粮食了,能赶在大同社员役到醴陵前送回去么?便是送回去了,便一定能瞒下来么?”

又有一人绝望地说道,“那你说该怎么办?难不成等着大同社来抓人么?”

反对的那人却道,“怕甚!老子有办法,我们干脆去烧了醴陵的公仓!”

此话一处,里魁堂屋里的众人顿时大惊,一个个安静下来彼此对视,里魁也猛地睁大眼睛,眸子激动地颤动了几下。

这时却突然有人跑了进来,“不好了!”

里魁紧紧抓着拐杖,“怎么了!”

“聪伢子他一家跑了!”来人焦急地说道,“聪伢子晓得这事,这时候突然带着他爷娘跑了,定是……定是……”

堂屋里谩骂声四起,里魁猛地一拍桌子,“不能让他们跑了!”

他眼睛瞪得老大,“快追!”

几个青壮连声应下,跑了出去,里魁与上了年纪的里民坐在堂屋中,相视无语,气氛低沉压抑。

一个老头左右看看,叹了口气,“实在不行,我们逃去江西?”

“你疯了么?”另一人道,“才赚了几个铜板,便敢去江西?莫说没钱,便是有钱,以前官绅如何盘剥你的,你都忘了?”

他顿了顿,扫视一周,“不如认下这个罪。”

众人都看了过来,他道,“我们这些快死的将罪认下,保住家人……”

话音未落,远远传来几声惊恐的叫声。

堂屋中的老头们又惊又疑,几个腿脚麻利的站了起来,要去看看。

里魁放心不下,也拄着拐杖跟在身后。

他们走到里中主道上,只见东面尘土飞扬,几条长长的队伍扎穿山丘,向着西林里猛刺了过来。

炙热的风吹来一股淡淡的血腥味。

血腥味在风中越卷越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