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铁娘子她怎么登基称帝了 > 第223章 无银

铁娘子她怎么登基称帝了 第223章 无银

作者:糖炒栗子不放油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9:55:16 来源:文学城

桂江在梧州府城下汇入浔江。

但在交汇之前,桂江却因山势变化,不得不先折向北,再往南流,继而向东,又向西,最后方才南流入浔江。

因梧州府城不在手中,刘今钰决定修建两个码头,一在桂江北流处附近,一在长洲东段对面某处,中间以水泥路连接,该段路需绕过蜈蚣岭等矮山,长约十里。

同时,她计划在长洲上新立船营,在府城对面的石英山、掛榜山以及浔江两岸修筑炮台、棱堡,在藤县县城配置大量铳炮。

她决心将藤县县城至苍梧城的这一段浔江牢牢掌握在手中,不容明军截断大同社广西辖区最重要又最脆弱的腰部。

为此,她又从郁林回了梧州。

不想刚回郁林几天,她便接到陆川被围的消息。

这倒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陆川城距离郁林城九十里,且多为山路,容江和南流江这一条辎重“运输快线”难以辐射。

雷廉参将选择此城而非博白作为突破口,也是情理之中。

然则郁林作为陆川后盾,其留守部队可借助山林掩护骚扰明军,该部明军仅数千人,却没法全力攻城,短时间内几乎没可能夺回陆川。

雷廉参将只剩下两条路,要么请熊文灿增兵,要么静待苍梧战场分出胜负。

无论哪条路,都需不少时间,所以刘今钰并不着急回去。

何况关键仍在苍梧。

只要明军驱逐苍梧城对岸的大同社部队,重新控制藤县至苍梧的浔江航道,她便不得不收缩战线,重回昭平,莫说郁林州,便是藤县也不会要了。

只要苍梧明军败退,哪怕雷廉参将攻陷陆川、夺回郁林,也无济于事。

她一面推进着码头、水泥路、炮台、棱堡等设施的建设,一面与贾闷头、罗固、萧游等将领商议接下来的苍梧之战。

众将围绕着先一步攻取苍梧城还是围点打援争论不休。

先一步攻取苍梧,则人力物力不足,恐怕不能在粤东明军赶到前夺城,围城时死伤若是多了,反倒削弱己方力量,不能很好应对明军援兵。

围点打援也难办,大同社在梧州毫无民心基础,放在苍梧附近的兵力不足一万,在浔江也无一支可以抵抗明军水师的水上力量,根本打不了援。

最后形成的共识只有一个——

增兵。

不想增兵的决议还没发出,便有一尊“大佛”自桂江而下,连刘今钰都被吓住了。

将贾闷头等人赶走,她一脸不理解地看向风尘仆仆的杨文煊,“你脑子秀逗了不成。且不说你跑来苍梧,后方生乱怎么办,这地方危险得很,你不怕死?”

杨文煊哼了一声,想拍桌子,但又觉得与自己身份不符合,于是作罢。

他瞪着眼睛看刘今钰道,“我不来,才会乱,而且是大乱!”

刘今钰怔住,旋即白了杨文煊一眼,“又来劝老子退兵?我告诉你,不可能!离目标只差一步,叫我放弃,我可不会甘心!”

“不放弃还有什么办法!”杨文煊反问道,“难不成你在南楚的基业毁了,你便甘心了?”

刘今钰犹不相信,“放他妈的屁!这简直是危言耸听!”

她面露怒色,说得掷地有声,可下一刻嘴唇便忍不住动了一下,紧接着面部肌肉也颤了一下,终于欢快的笑声破口而出。

杨文煊呆滞了一会,只觉得好气又好笑。

但不知道怎么回事,一笑起来,便跟着刘今钰一块放肆大笑,如何也停不下来,笑得肚子疼,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

胸中的郁气,几乎一空。

始作俑者的刘今钰倒是先停了下来,哎呦得叫了几声,便缓过气来。

杨文煊掐着自己大腿,笑声也慢慢低了下去。

“姓刘的,你先听我说完!”为了防止刘今钰再耍什么花招,杨文煊先下嘴为强,“不到万不得已,我也不会亲自来找你。”

刘今钰满不在意地给自己倒茶水,“有屁就放,没人拦着你。”

杨文煊知道好友图谋好久的大计将功败垂成,她心中不爽,也不与她计较,“当真是没办法了,我们没钱了。准确地说,我们没银子了。”

提着茶壶的手一僵,刘今钰又惊又疑地看向杨文煊。

杨文煊没有卖关子,直奔主题,“我们在内部推行银行劵代替银子,只能局限于我社直接控制的员役、劳役和厂矿工人。

“但前线作战的将士月钱,还包括赏金、抚恤金等,必须发放现银,否则军心不稳。这也是目前白银告急的主要原因。”

他思考一阵,继续说道,“辰靖方面,因范邦雄将至,有护乡队两营、先锋营乡勇一团,另武冈、城步也有一营护乡队、一团乡勇作为后援;

“长沙方面,虽邓部内讧、土司兵被调走,但总兵力仍在万人以上,且周怀名想趁机驱走江西兵,是以有保家队两营,护乡队一团,乡勇六团;

“衡州方面,因有百姓协助将士深入后方骚扰,雷时声、陈来学两部逃入醴陵,防守压力大减,但前线仍有护乡队一营,乡勇一团;

“郴韶方面,为防备南赣明军残部、协助刘新宇部防守乐昌、乳源,算上你上次新立的两营护乡队,共布置护乡队三营,乡勇一团;

“桂林方面,包括西延、十万古田等山中部队,虽然你调走了部分兵力,但仍有保家队一营,护乡队一团,乡勇两团,外加款兵两营;

“平梧方面,有保家队一营,护乡队六营,乡勇五团,共计保家队四营约三千人,护乡队二十一营约一万八千人,乡勇十七团约六万人,款兵一千五百人。

“哪怕只算每月的月钱,一个月便得现银约七万两。何况大军有时需在前线采办,作战时发双倍乃至三倍饷银,以及发放赏金、抚恤金等,军费其实已近十万。

“此外,对外交易、对内支付大户田骨费等,都需要现银。尤其是田骨费,我以打仗为借口每月支付,才能扛到现在。”

刘今钰面色难看,想说什么,却又被杨文煊抢去了话茬,“你是不是想问桂王等等宗室的家产,还有证券交易所、银行、粮行得来的银子?

“桂王有钱不错,但他才到衡州没多久,还没怎么搜刮地皮呢!算上岷王还有其他宗室零零碎碎的银子,你过年的时候就挥霍完了。

“证券交易所、银行原本势头不错,但现在因为打仗,很多人不敢买、不敢存。还有粮行,湖广是大明最重要的粮食产地之一不错,但……”

杨文煊苦笑一声,“也得粮商进来!”

他长叹一口气,“虽然湖广官员对粮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于公江南和北方指着这些粮食吃饭,于私当官的能从中牟利,但总有人怕死。

“进来的银子少,花出去的银子却多,又前线将士花不了,后方百姓因为战争不敢花,导致市面萧条,银子更难回流,我社更没钱投入市场,市面更萧条。

“唉,完全是恶行循环,但这甚至也不算现在最麻烦的事,叫我吃不下睡不着的真正原因是可能出现的信任危机。

“老刘,你可想过,一旦你败上一场,引发大同社会输的恐慌会如何?”

杨文煊直视刘今钰,刘今钰难得地有些发虚——

大家都担心大同社会没了,甚至不必到这种程度,只要他觉得跟着大同社可能赚不了钱了,那么定会有一批人抛售债券、取回全部存款。

这类行为极容易引发恐慌,导致挤兑。

当然,大同社的金融体系很不完善也很不成熟,对于当下经济生活的影响面有限,是以这样的挤兑不至于导致经济崩盘。

但信任的崩塌是难以挽回的,尤其是对于大同社新生的金融体系而言。

一旦让百姓将大同社证券、银行券等同于名声烂透了的大明宝钞,今后几年甚至十几年大同社别想玩什么金融了。

何况挤兑的影响再有限,也必然会导致对前线的供给难以为继。

“老刘,我们不能输,但大明可以。”杨文煊肃然说道,“两粤明军丢了多少州县都无所谓,哪怕两粤全丢了,于大明而言只是断指之伤。痛,也仅此而已。

“但我们呢?一旦后方经济崩溃,前线必败,而且恐怕是大败……老刘,你可曾想过,你手下的兵将,无论保家护乡两队,还是乡勇,以哪里人为多?”

刘今钰几乎不用思考,面色凝重地吐出两字,“宝庆。”

“没错,军中以宝庆人占了三分之二以上。”杨文煊沉声道,“保家护乡两队不必说,五分之四都是宝庆人。

“而乡勇体系只在宝庆以及湘乡、祁阳等少数几个外府县基本建成,这些地方的先锋营几乎都抽调走近三百人。

“一旦大败,将士伤亡过多,且不说从哪里补足缺额,宝庆家家带孝,根基大损,你想过要多久才能恢复过来么?”

刘今钰握紧拳头,杨文煊默然等她想明白。

良久,刘今钰郑重地看向杨文煊,“老杨,你实话告诉我,如果再调两万……一万五千乡勇,存银还能撑多久?”

“你!”杨文煊气得不行,但气过了头心里反倒平静下来,“两个月,最多两个月。”

刘今钰撇了撇嘴,显然不信真的只能撑两个月,但她也需要杨文煊的全力支持。

“好,那就两个月。”她决然说道,“两个月,我会扭转局势,迫使粤东明军转攻为守。如果我做不到,我军撤出梧州。”

杨文煊没说话,她只得劝道,“老杨,你知道的,只差一步,让我放弃,我真的不甘心。难道你就甘心吗?”

杨文煊摇了摇头,眼神复杂,最后却只说了四个字——

“一言为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