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铁娘子她怎么登基称帝了 > 第217章 奇兵

铁娘子她怎么登基称帝了 第217章 奇兵

作者:糖炒栗子不放油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9:55:16 来源:文学城

崇祯八年二月二十九,郁林州城。

知州梁楝隆急匆匆进了兵巡道衙门,坐在正堂上首的苍梧兵巡道当即正襟危坐,肃然道,“梁知州,可是府城的军情?”

梁楝隆手里捏着一封信,递给兵巡道,没缓一口气便道,“道台,贼势猖獗啊!前次传来藤县失陷的消息竟是真的!

“南楚贼发奇兵夜袭府城不成,竟一刻不歇奔赴藤县。藤县虽有准备,但哪里想得到社贼来得这般快,被社贼轻取。

“现下社贼大部从昭平乘船到了梧州,其围困府城,又分出一部攻打封川。怀集瑶贼也发援兵,上万贼寇攻城……”

兵巡道示意梁楝隆坐下,后者叹了口气,慢慢坐于兵巡道下首,面带忧色地说道,“南楚贼若打下封川,府城便被围死了,是以……”

梁楝隆看着兵巡道,顿了顿才道,“是以王道台命我等抽调兵马,与浔州守备等合兵夺回藤县。”

兵巡道笑了笑,又摇了摇头,“王道台这是病急乱投医。郁林峒瑶本就不服王化,南楚贼、瑶贼、沙贼入扰两粤之地,更激得他们蠢蠢欲动。

“郁林只一守备领兵三百,余者千户所旗兵、守城民壮等三百余,便是算上陆川、北流等地营兵、目兵,亦不到两千,哪里有兵调去攻城?”

梁楝隆愣了愣,有些为难地说道,“就这么回王道台?”

兵巡道神色不变,只轻言细语道,“王道台毕竟是上官,哪能这般回绝?你便说郁林兵马不足,正在征调乡兵。”

梁楝隆心里打鼓,但兵巡道说的也是实情,郁林实在无兵。

他答应下来,又道,“道台,南楚贼若是打下封川,府城恐怕不保。郁林确实也该征调些乡兵,以防南楚贼入境。”

兵巡道淡淡一笑,道,“若是州衙有钱,自当如此。”

若是州衙有钱?这话不就是说道衙没钱吗?

梁楝隆被噎了一下,干笑一声道,“南楚贼无视纲常,全无尊卑之分,众士绅都是知道的,兴许士绅愿意捐钱。”

兵巡道笑意更深了些,“若是士绅愿意,那当然好。不过士绅也各有小心思,如今南楚贼陷藤县,又攻封川,显然意在府城。

“但府城可不好打,当年三总府驻地,如今又有王道台这一精干道臣驻节。何况两粤也不是完全没兵了,粤东的练兵游击还在肇庆,不会坐视梧州失陷。

“所以这银子呐,没那么好筹措。但梁州牧忠君体国,必有办法让士绅共济时艰。筹银之事交与梁州牧,吾才放心。”

梁楝隆脸上的微笑更假了。

他只恨自己这把年纪了嘴巴也不知道把关,说什么士绅捐钱,这完完全全是得罪人的事。

但现下兵巡道将这事分派到他身上,他也不能不去做。

只能希望郁林士绅知晓大义,好歹捐点银子让他敷衍过去。

兵巡道又吩咐他告诫郁林守备布置好城防,他随口答应下来,心里却没当回事。

郁林距藤县近三百里,中间还有容县、北流两城,南楚贼发了疯才会打来。便是打来了,他们也有充足的时间应敌。

何况郁林并未要地,打下来对攻取梧州府城毫无用处,反倒浪费兵力、拉长战线,平白多出更多破绽。

他这般想,郁林守备也这般想。接到他的通知,守备随口应付两句便算加强城防了。

他也没多余心力多加关注城防之事,叫来州同知、州判等官吏,让他们与城中声望较高的乡绅私下谈谈,先看看这些士绅领袖对捐钱一事的态度。

态度果然不太好。

有人嘴上大义凛然但就是不谈钱,有人卖惨不愿出钱,有人紧闭大门说当家的不在,更有甚者当面骂了登门拜访的官吏,说官府是不是又要借机捞钱了。

虽然梁楝隆不得不在心里承认,士绅捐的钱至少五成会被贪掉,但士绅如此反响,还是让他忍不住骂道:

“鼠目寸光!愚不可及!要是南楚贼打来了,本州倒要看看他们还是不是这副嘴脸!”

不料一语成谶。

当日夜里,守备在城中花天酒地,军士脱岗不知所踪,只余无甚背景的民壮在城头松松散散地站坐躺,其中多数呼呼大睡。

一支不知从何而来的“贼寇”登上城墙,没有阻碍地控制北城门。

守城民壮几乎还没清醒,便已被|操着陌生口音的“贼人”俘虏,失去自由。

只零星几个民壮,惊呼着奔入城中街道,沉睡的郁林州城缓缓醒来。

梁楝隆被人从床上叫醒,还没从焦急不已、口不择言的民壮话中抽丝剥茧,还原事情经过,几个衙役便咋咋呼呼地跑了进来,大呼道:

“不好了,不好了,贼寇打开四门,贼兵入了城,正往州衙打来!”

梁楝隆牙齿打颤,他在心里默念一声“莫慌”,当即大声问道,“贼人进城,守备呢?守备在哪里!”

谁知道守备在哪?

何况知道守备在哪也无用!

梁楝隆深呼一口气,强逼着自己冷静下来,“快!快派人守住州署各门!贼人若不多,必不敢久留!”

他期盼着这只是一小支贼人入城劫掠,抢够了东西自会离开。

却不想入城贼人纪律严明,不但没有在城中劫掠,反而分出部分兵力在城中维持秩序,抓拿不法之徒。

由此也可见,这支贼人兵力充足,郁林州城失陷已成定局。

“完了……”

他心坠冰窟,州衙乱得不行,他却全没心情制止。

他看着衙役腰间的刀,想着要不要自刎。可想到利刃划过皮肤的疼痛,头皮顿时发麻。

他又看正堂的大柱子,心想干脆一头撞死,却双腿沉重,根本迈不动步子。

他最后看了看房梁,好久好久,直到州衙外传来大兵整齐进行的响亮脚步声,州衙里惊呼声、惨叫声四起,方才咬牙道:“拿白绫来!”

可是署中已经彻底乱了,根本没人听他说话。

他悲呛大喊,“拿白绫来啊!快拿白绫来啊!本州……本州岂可陷入贼手……”

“跪地抱头者不杀!”

几声高呼,红袍贼人涌入正堂。

一众衙役纷纷跪地求饶,他愣在原地。

一个高大威武的女子大迈步走了进来,提着把鲜血淋漓的大刀,高高在上地俯视着他。

“你还不跪,是等着老子砍了你脑袋么!”

他身子一颤,双腿一软,竟直直跪了下去。

不想踩着官袍,脚一打滑,身子往前一倒,整个人扑在地上。

四面安静一阵,顿时大笑哄堂。

那女子“咦”了一声,竟也笑道,“不错,觉悟不错。要是大明的官都跟你一样,那便省事了。”

他脑袋嗡嗡作响,抬起头往旁边一看,衙役们尽皆在看他,眼睛一个比一个睁得大。

一张脸顿时绯红,脑海中无数念头闪过——

一头撞死?

站起来怒斥贼首?

等等,贼首是个女子?

他声音发着颤问道,“阁下是大同社社长?”

那女子又“咦”了一声,盔甲裹着的脸庞在阴影下散发着致命的光彩,“不错,算你识相,晓得老子的威名。

顿了顿,她语气加重了几分,“站起来罢,老子不会亏待了你,好歹是第一个投降老子的五品文官。且随老子去劝降那位苍梧分巡道。”

梁楝隆愣了片刻,听到大同社社长不满的“嗯”声,才麻溜爬起身,此时心中只一个想法——

他一定要劝降城中的道台大人!

可惜那位苍梧兵巡道眼见事不可为,竟悬梁自尽,到底保全了自己的名声。

梁楝隆恨得牙痒痒,却无计可施。

刘今钰没多大反应,只是吩咐手下人收殓尸体,旋即打量着梁楝隆,似乎不怀好意地笑了笑,“梁知州,有个大功,不知你愿不愿立?”

梁楝隆心下一惊,知道这定是对大明不利之事。

他虽然阴差阳错投了降,但说起来还只是贪生怕死。若立即掉头做了大同社爪牙,岂非背主求荣的小人?

正在挑选拒绝的话语,却不想一出口竟变了味,“社长尽管吩咐,下官定尽犬马之劳!”

“好!好!”

刘今钰拍了拍他肩膀,他忍着疼再次表忠,刘今钰听得不住点头。

“识时务者为俊杰。梁知州,你,大大的俊杰!”

她招了招手,梁楝隆立即往前两小步,一副“您尽管吩咐”的表情。

她耳语几句,梁楝隆神情变来变去,心中狠狠骂了一句“奸诈”,面上却一副惊诧的神情,“好计谋啊!社长天纵奇才,用兵如神,难怪入粤西若入无人之地!”

刘今钰大笑道,“梁知州,你说话真好听,有文化的人就是不一般。”

说着她指了指身边一个看着很年轻的将领,“梁知州,他叫萧游,你称他萧营长即可。你两务必通力合作!”

梁楝隆满口答应,旋即又提出了几点改进意见,刘今钰“龙颜大悦”,夸奖他几句后便让他去休息。

第二日清晨,他穿上大明的五品官服,在州衙正堂等着萧游。

却不想萧游还提着一人过来,竟是昨夜压根没露过面的郁林守备。

萧游笑着说了几句话,他才知道,原来这守备昨晚是在窑子里喝花酒。

城中一乱,本想组织士卒杀贼,不想入城贼人竟上了千,便不敢露面。

大同社搜查窑子时,他躲在相好床下,被怕死的老鸨指认,这才被大同社逮住。

守备垂头丧气,梁楝隆心中郁结却霎时间全部消解了,即刻昂首挺胸起来,恢复了他五品州官的气度。

看那守备,像看一条守门狗,如他还是大明知州时一样。

但眼前的萧营长一发话,他当即又恭谨听着。

“梁知州,昨晚应有人趁乱逃走了。郁林失陷的消息今日应是捂不住了,我们不能再耽搁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