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铁娘子她怎么登基称帝了 > 第158章 买卖

铁娘子她怎么登基称帝了 第158章 买卖

作者:糖炒栗子不放油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20 19:02:32 来源:文学城

南楚本为蛮夷烟瘴之地,秦汉时设长沙、零陵等郡国,北宋时章惇开边湖南,千百年来先民溯江开垦、繁衍,方才渐化为王土。

自明起,江南广种棉桑,稻谷产量锐减,“苏湖熟,天下足”变为“湖广熟,天下足”。

大米由此成为南楚对外输出最重要的大宗商品。

湘潭作为南楚最大的米粮集散地,也一跃成为超越府城长沙的“天下第一壮县”。

湘潭米市本在十八总沙湾,但二月刘今钰发兵长沙前,杨文煊便通告全县土客商人,米市将迁移至涓水河口的易俗河。

易俗河距涟水河口更近,又多为田野,比起演迤十余里的巨大市镇,此处更安全,也更方便大同社开发建设。

不但米市迁移至此,连同大同社的湘潭县治、证券交易所试点以及新开的大同银行,都将在涓水两岸兴建。

只不过这些仍属于纸面上的规划。

且不说水泥厂、砖厂产量有限,便是供应充足,也需要时间建设。

是以王石到易俗河时,并未察觉出什么变化。

船只停靠在易俗河码头,王石带着小厮踱步进街市,易俗河仍旧车水马龙,甚至比以前更为繁华。

他在街头驻足片刻,目光被簇拥在一间商铺前的人群吸引。

那些人看着富态,大多穿着绸缎。

他迈步过去,入耳的不是口音甚重的官话,便是难懂的方言。

众人围堵的店铺,上挂“资湘粮行”四个大字。

“诸位老爷、老板,见谅!在下也是个替人干活的,与在下说再多也无用。”

店铺的青石台阶上,一个中年男人拱着手致歉。

“去年的新谷,上头定了三钱五分一石。你们若不愿买,便去别家……”

一石激起千层浪,当即有老头怒道,“年初谷价都快跌到二钱五分了!现下你们大同社说涨一钱便涨一钱?便是官府,也不敢这么霸道!”

其他人纷纷应和,“三钱五分太高了!我等运出去卖也有成本,便是三钱一石也好,涨到三钱五分,我等哪里承担得起!”

中年男人赔笑,却不松口,人群中有人说了几句难听的话,店铺里立即有人回敬。

“老子日你祖宗!”

一个彪悍的汉子领着几个精壮汉子走出来,唬得众人顿时噤声。

汉子扯着铜锣般的嗓子说道,“一个个成了聋子么?说了三钱五分,便是三钱五分!不愿买就滚,谁逼着你们买了?”

汉子扫视一圈,众人畏惧,他不由地露出些许鄙夷,“便宜的也有,往年的陈谷就便宜!或者你们自己去乡里收米,农户自家买的,也便宜!

“你们莫在这卖惨!你卖出去有成本,我家收上来便没成本?何况今年江北流寇肆掠,抢烧了多少粮食,物稀则贵,粮食涨价哪里不对了?”

众人愤慨,却不敢言语。

汉子继续高声说道,“要买便买,不买便走!你们堵在门口,我家还做不做生意了?做不成生意,损失你们赔么?”

“好了,来者都是客。”中年男人忽地开口说话,“诸位,见谅,这小子粗鄙,回头在下教训他。但诸位堵着店门,确实不大好。”

汉子嚷嚷起来,“还不走,老子要动手了!”

汉子往前一步,众人急忙后退,几人反应不及,摔倒在街道上,顿时一阵哎呦惨叫,回应的则是一片笑声。

中年男人拉着汉子,嘴上还在道歉,众人羞愤不已,纷纷散开。

汉子嘴上还在骂人,但到底没再往前一步。

王石心里知道,这两人一人红脸,一个白脸,什么教训,不可能会有。

围堵商铺的人大多骂骂咧咧地走了,却也有几人聚在一起小声嘀咕了一阵,接着结伴进了粮行旁的一处大宅子。

那宅子人来人往,似乎并非私人宅院,他走去看了看,果然看见了写着“宝庆证券交易所”的招牌。

迈进槽门,便有人过来搜身。

小厮连忙上前阻拦,他却摇了摇头。

他强忍着不适捱过搜身,原本板着脸的两人竟拱手致歉,接着毕恭毕敬地告知他们交易所在后面正厅。

他道了谢,从穿廊进到正厅院落,便见四面檐廊贴着许多告示,有介绍交易规则的,也有标出各产品价格的。

“稻谷一千石,崇祯八年二月湘潭资湘粮行提货,三百五十两。”

王石盯着期货产品的价格,心中猛地一震——

大同社这是笃定明年粮价还会再涨,否则这期货卖得与现货一样贵,谁会卖?

不过这一结论也不难推断出。自崇祯朝起,北方天灾不断,流寇今年甚至肆掠到了江北,粮价恐怕定然会涨。

别看方才那些人在粮行前如何卖惨,三钱五分一石谷他们仍是大赚的。

何况大同社年初粮价跌时,便与各乡绅大户谈好,田租按三钱一石的官价折现银支付。

由此大同社手握宝庆全府以及湘乡、湘潭等县的绝大部分余粮,又堵住了衡永郴等州府粮食北运之路,大半个南楚的粮食贸易都被大同社控制。

如此,粮价是多少,哪里容得了那些徽商、江西商人置喙。

王石沉思间,一道轻柔的女声响起,循声看去,只见一个绿裙女子引着方才那几人从正厅出来,有说有笑地走去了东边别院。

他神色一冷,小厮问道,“二老爷,怎么了?”

他摇摇头,“无事。”

说着,他去了正厅,当即有人迎上来,说他是交易所的干事黎上甲,问他需要什么。

他说想买股票,黎上甲喜笑颜开,“这位老爷,你闭着眼睛买便是!这第一批上市的四家公司,无论皂社、铁厂,还是开发公司、建设公司,俱是稳赚不赔的!

“皂社、铁厂不必在下多说,这城镇开发、路桥建设两家公司老爷可能不清楚,但只要知道,大同社每年会投入两家公司几万两银子,就知道绝不会亏。”

这两家公司王石有所耳闻,是以直接问道,“余在周报上看过这两家公司的介绍,却不知大同社投入这么多钱,如何赚回来?”

“老爷,这两家公司是为百姓服务的,哪能说甚么赚不赚的,但……”黎上甲笑了笑,压低声音,仿佛要说什么秘密,“但赚头确实是有的。”

他神秘兮兮地说道,“一般人在下不与他说,也是见老爷你气度非凡,才想着结个善缘。依在下看来,这两家公司比皂社、铁厂还赚钱!”

王石心底暗自发笑,面上却装出一副惊诧表情,“喔?”

黎上甲很是满意王石的反应,继续道,“老爷,这城镇开发公司,说起来就是建房子的。

“这房子建好了,自然要卖出去,大同社现下要建的房子,皆在繁华之地,都是不愁卖的。

“这路桥建设公司,就是修路建桥、疏浚河道修码头的。在下打听到了内幕消息,这新修的路啊码头啊,都是要收过路费的。

“现下长宝各地商贾甚众,这过路费不知能收多少!老爷,你不趁着现下便宜多买些股票,以后定会后悔!”

王石哑然失笑。

这什么股票,还是那公债、期货,完完全全建立在外人对大同社的信任上。

只有相信大同社屹立不倒,甚至还会继续扩张的人,才会卖这些证券。

他该不该信呢?

他迟迟没回话,黎上甲也很礼貌,在一旁安静地等着。

“小哥,这股票如何买?”

他一说话,黎上甲马上递来一张纸,却不是买股票的东西,而是一张告知书。

“老爷,我们交易所虽然刚开,但绝不坑蒙拐骗,上面是股票交易、分红的规则,你细细看后,再做决定。”

他笑道,“多谢小哥。”

黎上甲却又说道,“老爷,在下看你刚来,恐怕不知道证券交易所只收大同银行的银行券……”

他惊道,“银行券?”

黎上甲正要解释,他却摆摆手道,“大同银行在哪?”

他每期《宝庆周报》都看,自然知道银行劵是什么。

大同社声称这银行券始自什么工分券,但实际不就是宝钞吗?

宝钞因朝廷滥发沦为废纸,如今这银行券会不会重蹈覆辙?

“老爷,交易所内便有大同银行设置的一处兑换点。”黎上甲道,“老爷若需要,在下可带路。”

他点点头,黎上甲便在前引路,领他去了东边别院,绿裙女子正领着那几个粮商折返。

黎上甲与他说着话,却时不时悄悄瞥那女子一眼。

没有什么多余的情绪,完全是嫉妒。

他不禁发笑——

看来,他们这些人买股票,这些干事也是有分成的。绿裙女子带领的粮商,一看就是有钱人,这黎上甲哪能不眼馋。

进了大同银行,银行的干事十分热情地上前介绍银行的业务,想来也是有提成的。

按周报的说法,这银行不但可兑换银行券,还能存款、借贷,且能兑换银行自己出的铜币、银币。

私自铸钱,乃是死罪。

但大同社已造反,还谈什么死不死罪。

他反倒来了兴致,将各种面额的银行券和硬币都兑换了遍。

银行券与银币对应,分为一角、五角、一元三种面额,相当于一钱、五钱、一两银。

银行券和银币都制作精美,但他家小厮掂量银币后便偷偷告诉他,这一元银币分量恐怕不足一两。

他当面提出,银行的办事员却笑道,“这位老爷,制币也是需要成本的。你放心,这一元银币能买到的东西绝不会比一两银子少。”

那办事员毫不避讳,又指了指铜币道,“这位老爷,不妨告诉你,这铜币也并非全铜,还掺杂了铁等金属。

“但做得这么好的,只有我家,别家想要造出一样的,成本只会高于一文钱。”

他摸着铜币凹凸不平的边缘,没有说话,算是认可了干事的说辞。

换好银行券,他便回交易所填了单子,皂社等四家公司都买了百股。

不算多,不到十两银子,但黎上甲却十分高兴地礼送他们出了交易所,并提醒他们随时可回交易所买卖股票。

天色已不早,与他们约好的王三志却迟迟未至,小厮说他去万楼将王三志接来,但王石却拒绝了。

他眺望北方,语气平淡,“且在易俗河住宿一晚。明日还不来,你再去万楼。”

小厮应下。他俩找了家旅店住下,却不想大晚上被人惊醒。

窗外光芒大盛,到处都有人喊“走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