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田园皇后 > 第1章 序

田园皇后 第1章 序

作者:摇惊枝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4 13:21:47 来源:文学城

满城惊雷滚滚,疾风骤雨。

一辆朱红芍药花纹样马车疾疾驶过大街,出了城门,一路向远处山岭而去。

“洗三不净乃大凶,是为不祥之兆,一世空无不得人间清欢。夫人,此卦无解,乃天命所定。”

鬼修嗟叹。

“罢了。”

马车内传出一道女子的声音。

曲径通衢,乌云下伴随着划破天际的火光溅起朵朵雨花。马车后紧随十余铁骑,松间飞驰,惊得洞外芒狸遁地,枝头玄凤离巢。

掠过长空,玄鸟振翅拨开云雾。雨下林间住着一户人家,距离河畔不远。

河中空心拱桥方石垒切连接两岸天景,桥中央石碑竖立,上面工整地凿刻着“望心河”三个字。

此地名为望心河。

石桥那头,天雨密密麻麻打在芭蕉叶上,串串滴答声汇聚成潺潺水声。石桥这头,玄鞮拾阶而上,一双粗壮的手臂环抱着一团崭新的包被而来。

木屋内,有一对年轻夫妇正围坐堂前刮麻丝,一道惊雷掷地响过,忽闻屋外传来婴儿的哭声。夫妇二人即刻着了青箬寻出门,见着院外芭蕉林下不知何时放了一团包被。

婴儿的哭声正从那里传来。

妇人邓氏赶紧上前将婴儿抱回。

襁褓中婴儿胖乎乎的,脸上湿了水,郑氏细心地用袖角展干。许是感受到温暖,婴儿的哭声瞬间停住,睁着一对圆溜溜的盛满了眼泪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夫妇二人。

瞧着这般可爱的孩子,夫妇二人瞬间被逗笑起来。

“是谁家孩子?”

邓氏朝雨中问道。

见无人应答,郑氏心疼孩子,不由指责起那丢弃孩子之人,“这样小的孩子都能狠得下心不要,定是个没良心的!”

孩子生得软糯白净,方同也甚是喜欢,前后随着夫人朝雨中喊了一声,“是谁家孩子,有人吗?”

眼前大雨滂沱,蒙蒙雨雾中,二人见着石桥那头隐隐走来一人。

鬼修扮作江湖相士途经避雨,巧遇夫妇二人雨中拾得婴孩,便掐指替其细算,“襁褓之童雨中来,乃天降鸿福。老夫卜她为婴童,日后必定风声水起、逆凤改命,实为二人修来之福。你二人只需将她好生养成,日后膝下必定会有子来,不愁香火不济。”

夫妇二人婚后多年无子,四处寻医也无所出。如今香火有望昌隆,二人顿时热泪盈眶,激动地连忙招呼相士进屋歇脚。

邓氏忙着舂米碾磨,给孩子准备吃食,弄些有营养的米糊。

方同给相士煮茶。

鬼修饮完半盏茶,起身看了看孩子。孩子睡在门前摇篮里,吃饱捂暖,软乎乎的睡得正香。鬼修悄悄留了半封银子在孩子包被下,向夫妇二人借了蓑衣离去。

经过院前,满院长春花一簇簇葳蕤绽妍,雨雾氤氲,胜仙山藏春。

鬼修不由捻须吟道:“只道花无百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三十六旬开不厌,一生享用四时春。愿此常恁,颜红鬓绿,单名就叫她一个‘颜’字吧。”

鬼修特为孩子赐下名字。

见有先生赐名,夫妇二人感激不尽,隔着天雨水帘叩谢先生,“多谢先生!日后,我们便依先生所言,叫她方颜。”

脚下青石流水,远山绿野迷踪。

转眼,鬼修消失在芭蕉林外。行驶在林中的马车骤然勒停,前路惊雷,鬼修半身蓑衣惊现。车上御者接过锦帘后递出的钱褡,下车交给鬼修,“我家夫人说,这趟有劳先生。”

钱褡鼓鼓的,给得不少。但车上之人毫无动静,不知有无命来花这银钱?

鬼修略一沉吟,伸手去接,遽然一枚铁梭飞出马车。细如针眼的滚银圆珠划过刃口,轻轻贴面,不见血色,一双铜色眼珠鼓得圆圆的,鬼修一息栽倒在地上。

马车掉转方向,转瞬不见了踪影。

一年后。

方家果真有了自己的女儿,时隔一年又生下个大胖儿子,当真应了鬼修的话,不愁香火不济。只是小儿不满三岁,时常染病,几回险些夭折。

这日,途径望心河化缘的相士游步,观其八格,看其三庭,当即婉拒了邓氏布施下的春饼。邓氏拿着饼子追一路,恳求相士:“先生,是有何难破解之处?”

相士冥思良久,“老夫依卦象所见,施主家中有一女,自出生带血煞,生为不祥。”

方颜足底自带血痣,相士一语道中。邓氏连忙请相士进屋相看。方颜那颗血痣正生足中,痣梢鲜红,如血泪饮坠,与卦象所见如出一辙。相士见罢,连连摇头。

“先生,实不相瞒……”

邓氏本想干脆道出女儿身世,但见着幼小的方颜,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正懵懂无知地看着一切。邓氏崩到嘴边的话又咽回肚子里,再问相士,“先生,依卦象来看,要如何破解?”

“无解。”

相士又道,“不过……”

“只要能求得小儿平安,先生有话只管说。”

邓氏扑通跪倒在地,咚咚咚地给相士磕了三个响头。无论如何,她要解了此卦,不让方家在她这里断了香火。

相士从鹿角算筹中缓缓拨出一个离字,“此女命带煞气,注定孤苦,不宜宜家、宜室、宜人。”

屋外,风雨琳琅,吹得满院长春花瑟瑟发抖。屋内,邓氏细心地给方颜换了身干净衣裳。可转身方颜就被赶出了门,站在大雨中,不知道怎么办,吓得大哭,“娘、娘……你不要赶我走,娘!”

她害怕得使劲力气将门板拍得咣咣响。

“走!”

邓氏狠心闩紧大门,丢下她,头不回地进了屋。

方颜哭着一走三回头,可看身后大门仍然紧紧关着。她顺着脚下的路,沿着河流方向,直到看不见了家的方向,她这才摸黑躲进城里,悄悄找了处地方歇脚,躲在打烊的门坊外,拾地上的残羹充饥。

渐渐地,方颜认识到一些要饭的伙伴,拿着瓦钵和他们一起乞食。春夏的时候,她也会和他们一起进山摘食野果。

寒冬,她四肢长了冻疮,冷得瑟瑟发抖,只能躲在巷道的狗洞里避寒。

这时,突然有人从洞外给她送来锦衣。

看着眼前无比华丽的衣裳,如银似雪一样美丽。她从未穿过这样美丽的衣裳,既惊喜又惶恐,追出狗洞,看见前面巷口有一执剑少卫,背对着街上行人,教她快将衣裳穿好护暖。

而面前石阶上,少卫还为她备下了许多吃食,有馒头、核果、酱肉……而少卫身后的巷道外,还停有一辆马车,里面正坐着一位月华白锦少年,身上的华服和赠与她的锦衣是一样。

方颜困惑,看着执剑少卫,她不认得他,但他却送给自己锦衣和玉食。方颜追上去,“你是谁?”

巷道外,只见满街行人熙熙攘攘,转眼不见了少卫。

而少年乘坐的马车正经过身前,缓缓离去。周围商贩的叫卖声也正此起彼伏。

又一年寒冬,北镜突然起了兵戈,南方突然染了瘟疫,热闹的大街转眼满目疮痍。

夜。

大雨如幕。

方颜突然接到一封前往军营的密函。她站在墙角,大雨从头顶的瓦当哗啦哗啦流下,战战兢兢问前来送信的侍卫:“我走了,你家公子会来接我吗?”

侍卫戴着笠帽,站在雨中,向她恭敬揖礼,“姑娘放心,公子定会如约将您接回来。”

可此去山高路远,城中大夫大多进军营去诊治营中将士,方颜担忧,“你家公子在城中,可留有专门的大夫为他诊治?”

侍卫:“姑娘放心,公子在城中自留有大夫。公子此举是将姑娘送往安全之地,待城中瘟疫解,公子便会前往大营接回姑娘。”

“姑娘珍重。”

说完,侍卫抱拳一揖,策马遁入雨夜。

满城挨家挨户关门闭窗,和她一起要饭的伙伴躲在狗洞前,悄悄目送。

方颜隔街叮嘱他们,“你们要好好活着,记得再去找些生姜水来喝,这是元郎中的话。如果你们找着元郎中,找着老叫花子,告诉他们,我会回来的,要他们保重!你们一样!”

街道另一头,渐渐传来千足踏措声。

狗洞外的几颗头听见声音,纷纷将头缩了回去,躲进了狗洞里。

忽地一道策马声惊落手上密函,方颜急得跳下马车去寻找。

青石路上火杖摇曳,车轱辘碾过,丹墨晕染,却依稀可见信函末尾落笔的字迹——棠溪颜。

“这是你的名字,棠溪、颜,我叫你棠溪可好?”

溪水石畔,她初见少年。少年一笔一画教她识芳名。

“那你叫什么名字?”

她问少年。

少年:“君同,我叫君同。你叫我君同。”

他本名温孤长羿,是今日见她后方才新取的字,寓为与君同行。

……

眼前信笺落地成泥,耳畔趵趵行军声渐远。

今夜,八千士卒解送千余灾民连夜出城,赴洛水阴山大营隔离。

相传此间有去无回。名为阴山,一步留人间,一步入地府。死在那里的人尸骨无骸,方圆八百里皆凶猛怪兽,却是一处兵家制衡制胜的绝佳之地。

可攻可守,四面环山中居大平谷。东面倚望峰山,南面临洛水峡谷,西有林峰屏障,南有湿地沼泽。

邑安城瘟疫爆发后,此地便成了全城灾民和士卒屯歇之所。

亦有传闻,邑安城瘟病染之毙命。因喘息难度,食不下咽,慢则三五日痨嗽咳血而亡,快则一日燥症不下肺经闭塞而死。

无药可救。

列国朝堂乃至江湖瓦舍,各方传闻甚嚣尘上。又因其地势特殊,列国兵家皆不敢举兵来犯,确是为安全之地。

此番她收到密函,临行在即,望着眼前三丈三的城楼。城中住着少年,重疾缠身,出行不便。以掩人耳目,她利索地绾起长发,女扮男装随军入营。

两年前,少年围岸赏花,不慎掉落水里。事发突然,她来不及找人帮忙,冒险救回少年。

少年身患残疾,本孱弱,险中脱险,救命之恩无以为报,便以身相许。待她及笄之年,娶其为妻。

此行她以聘妻身份秘密入营代为效劳。日复日晨兢夕厉,三冬晨曦未明,起身淅米,病倒在了帐外。

注:文中鬼修鬼为姓,读[wěi]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