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天下第一怎么还是我 > 第5章 答疑解惑

天下第一怎么还是我 第5章 答疑解惑

作者:醒冬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5-23 16:41:00 来源:文学城

刚进入到神识星海,任平生周围所有的星星便四散开来。

看那样子,有点像是在仓皇逃窜。

周围的神识无不惊慌,暗想着这又是哪位大能上线了。

看这神识强度,比之上次明心书院的广息先生进入神识星海时的光芒更甚。

任平生并不在意,她只是感慨,仙网不愧是由神魂搭建起来的网络,所有功能只要神念一动便能轻易上手,真是方便。

她兴致勃勃地在仙网中浏览了一会儿,发现目前仙网的功能仍然不算多。

主要的功能区分了四大板块:社交、交易、修炼、数据存储。

和最初她的构想差别不大。

修士们通常在第一层星海中修炼,以锤炼神魂,唯有在这里,能够最直观地看到每个修士的神魂强度。

这里也是神识星海中最危险的地方。

若是卷入强大神识斗法,或是稍有不慎,都有可能会被其他神识吞没。

神念一动,任平生就感觉自己进入到了星海的第二层,进入到这里之后,周遭环境一改原先的静谧,变得嘈杂起来。

第二层星海中浮现着各式各样的光斑,若用神识去触碰,就能听到光斑中交流讨论甚至争执的声音。

任平生明白了,这是发帖。

光斑越大,讨论的人数就越多。

进入到第二层星海,无论神识是强是弱,互相之间也不再有星光作为标识。

所有神识都隐匿于星海之中,若非发帖或评论,否则完全是星海中的幽灵,谁也不知道你的存在。

任平生先用神念进行搜索,出现了数千个讨论“灵脉修补术”的帖子。

她花了些时间每个点进去扫了一圈,失望地发现,如今对于灵脉修补术的讨论虽多,但就像楚青鱼说的那样,确实没有哪个医修能做到这一点。

得到这个答案本在意料之中,任平生也没有多失望。

只是收了让别人修补灵脉的心,安心地准备自己炼丹来慢慢修养调理灵脉。

但若要炼丹,她还缺几味关键的药材,偏偏如今她……囊中羞涩。

得挣钱了。

说来惭愧,前后足足活了三世,任平生还从来没为钱发过愁。

因为她能挣钱的门路实在是很多。

如此一想,任平生便也没了什么压力,而是抱着强烈的新奇感,开始在仙网中畅游。

她从第二层星海社交区逛到第三层星海交易区,发现了第三层星海中一个很有趣的地方——问答堂。

问答堂同样是各种交流贴,只是全都是提问的形式,而评论中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回答和讨论,学术氛围拉满。

各式各样的问题在任平生面前铺展开。

这些问题涵盖范围很广,无论是修炼,还是炼丹炼器铭文符箓,甚至还有人把自己师门教习布置的作业拿出来提问的。

任平生顺手点进去了几个上古史相关的问题,看到了一些毫无根据的讨论。

比如“合理讨论——明烛老祖主修的究竟是什么职业”,这个问题的主楼很长:

【众所周知,明烛老祖所擅长的包括但不限于阵法、炼丹、法术、铭文,当今所有的辅道她几乎都擅长,但这些不同道法在她身上似乎没有偏重,至今无人知晓她究竟主修哪一道,各位道友觉得会是哪个?】

下面的讨论五花八门。

例如这位网名叫“明烛前辈资深研究员”的人认认真真回答道:

“据我研究,除开法术之外,在辅道之中,明烛前辈的阵法和铭文造诣相当,炼丹术要稍弱一些。

我怀疑她会的其实远不止上述这些,很有可能她还会炼器,只是距离上古时代已经太久,我们也只能通过一些蛛丝马迹来猜推测,谁也无法得知真相。

首先,阵法和铭文相似又不相同,但都是需要人来绘制的。

如今留存下来明烛前辈所绘的阵图和铭文,运笔路径和灵力回路是相当一致的,熟练程度和修为精深程度比起炼丹都略胜一筹。

而且我发现,所有需要落笔书写的法门,她都已经有了别具一格的风格。

铭文是辅道中的辅道,很少有人将其作为主修,因此我怀疑,明烛前辈应当是个阵法师。”

这是目前得到赞同最多的一个回答,就连提出问题的楼主都跟对方讨论起了“明烛老祖是否真的会炼器”这件事。

任平生无奈,心道她确实会炼器,但上面那个答案,属实是一通分析猛如虎,实则离题两万五。

后面还有些其他的争论,譬如“明烛老祖作为上古时代第一人,定然战力超群,她一定是法修”和“为什么没人考虑过武修”之类的言论。

任平生在正欲回帖,却发现在仙网中回帖,要先用神识在这个帖子里烙下印记。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神魂印记。

于是她懂了,这是注册账号。

任平生神念微动,如同一滴淡墨落入星海之中,在星海中轻烙上了专属于她的神魂印记——一滴尾部被晕开的墨。

在填写网名时,任平生思考几秒,没多犹豫,直接写下了“明烛”二字。

看着仙网中清一色的“想和明烛老祖论道”“明烛老祖的本命灵兵”等等网名。

任平生觉得自己这辈子都不会因为网名而暴露身份。

于是这个帖子里,多出一个明晃晃顶着“明烛”名字的回答。

回答内容十分简练:“她修符道,是个符师。”

这个回答很快被淹没在热情的讨论中,在一众长篇大论下显得格外不起眼。

只有两个人不知出于何种心理回复了她。

一个人说:“这位道友,谁不知道符道是所有辅道中最无用的一种,虽然同样也是用笔绘制,但符道战力不如阵法,功效能被铭文取代,符纸和符墨还贵上天,明烛老祖会主修符道的可能性实在太小。

再者,当今天下无人不知,明烛老祖的本命灵兵是山河图,绝不可能是符箓。”

而另一个回复她的人,重点显然有点偏:“道友,直接以大能的尊号当网名是十几年前流行的风格了,如今早就过时了。”

任平生心道,我的本命灵兵是山河图又是从哪里传出来的谣言。

她无奈笑笑,退出了这个帖子。

紧接着又看到“明烛前辈与和光前辈作为上古时代的双璧,关系究竟如何”这样的帖子。

底下漫无边际的猜测和讨论很多,但赞同度最高的说法,还是认为她们两人作为上古时代的双璧,是王不见王的关系。

任平生摇摇头,这次回答得格外认真些。

她一字一句地回答道:“她们是最要好的朋友。”

任平生的回答,配合上她“明烛”二字的网名,显得格外异样。

叫人感觉,这人似乎癔症了,是真的把自己当成明烛老祖,以明烛老祖的口吻在回答问题。

在任平生回答了几个与上古史相关的问题后,注意到她的人便多了起来。

甚至因为回答的速度太快,让人以为她是在乱说一通。

有人便直接攻击:“这是哪个初入仙网的后生,如此不懂规矩。”

有好心人提醒任平生,在她某条回答下面评论道:

“道友许是初入仙网,兴奋了些,但问答堂是有默认规则的,若是错误太多,是会被判定为乱答,被仙网拉黑的。一旦拉黑,会有好长一段时间无法连接仙网。

再者,如今诸位大能有不少都已经在问答堂表明了身份,哪怕明烛前辈已经仙逝,直接用这两个字当网名,多少也有些不大合适。”

因着神识星海的特殊性,一旦离开星海,便再也无法追踪到,最初仙网诞生时,也是乱了一段时日。

久而久之,人们却发现,神识星海似乎存在着某种力量,在冥冥之中维持着星海的秩序,在星海中违背规则的人,会被星海拉黑。

任平生礼貌地回了句:“多谢道友提醒。”

却并没有修改网名,依旧顶着明烛这个名字四处闲逛。

见她如此不听劝,对方便也没再理会,转而开了一贴,感慨起了如今修真界的年轻人,一代不如一代。

这个帖子很快被“你怎么知道那个假明烛是年轻人,指不定是哪个不愿接受仙网的传统派,故意来捣乱的”这类评论淹没。

只有少有的“你怎知这个假明烛不是下一个月明君”之类的言论,被淹没在一片批判声中。

有人道:“月明君当年在问答堂一夜答满九十九个问题,无一错误,从此走上神坛。自那之后,不少人试图模仿月明君一夜成名的做法,实则并无如此丰富的知识储备,只是徒增笑柄。

谁不想成为月明君,但又有几个人是月明君呢。”

“可不是,月明君一战成名,是因为回答了当时的十大难题之二,若是想成为第二个月明君,好歹解决掉一个十大吧。”

这个评论提醒了任平生,她饶有兴致地去十大疑难杂症区浏览了一番。

问答堂一年内始终没能被解决的疑难问题,根据讨论数量和时间长短排了前十,被称为十大难题。

至于一年以上还没被解决的问题,就已经进入到问答堂的疑难杂症库。

前十中,有一个问题引起了任平生的注意。

发帖者名叫“小楼”,问的问题是关于炼丹的。

【求助各位道友,炼破障丹时,每次都失败在炼化离魂花的这一步,已经浪费掉七朵离魂花了,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破障丹是五品灵丹,又是上古流传下来的丹方,具体炼制方法早已失传。

这个提问的丹修,一看就是在复原破障丹的炼制方法。

但破障丹炼制难度大不说,所需的材料也十分稀有。

离魂花只生长在秘境中,一朵价值千枚灵石,提问这人能浪费七朵,显然身家不菲。

问题底下全是感慨“不愧是丹修,果真豪横”的留言。

能问出这个问题,至少也是对炼丹方面有些研究的人。

任平生向来不吝啬分享经验,于是她认认真真地写下回答:

“炼制破障丹所需的七味材料中,石岩草和霜玄芝同时炼化,会诞生冰霜,离魂花最是娇贵,经受不住寒气,一旦被冰霜沾染,便会破坏茎部药效,无法成丹。

若在此前用法诀提升药液的整体温度,又会破坏花瓣的药效,无法成丹。

唯一解法,便是改换顺序,先淬炼霜玄芝,驱逐寒气后将其蜡封固化,再同时炼化石岩草和离魂花。”

刚回答完,任平生就感觉自己和仙网的联系突然中断了。

而仙网之中,任平生的回答很快被人注意到。

那条答案几乎瞬间就被各种回复顶上了最前排。

本文又名《修真界网络科普大V养成记》(bushi)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答疑解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