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天下第一女剑宗 > 第3章 夔州见闻录(1)

天下第一女剑宗 第3章 夔州见闻录(1)

作者:Tanwen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04-28 16:33:16 来源:文学城

翌日。

辞别了娘爹和小妹,伍明达带上足量的银钱、水和干粮,只身上马,一路星夜兼程。

她十五岁时就喜欢一个人四处乱逛,连她的娘爹也鲜少过问。出行途中遇上了江湖上的奇玩巧物,她便会给明启稍些回来。

从云南绕蜀北上,进夔州路,路过龙多山,山下树木林密,伍明达揪下一把野果,颗颗果子红艳艳的,皮儿上还打着层霜汽。

此地常年有雾,峰峦跌宕,加上山顶多佛寺道观,香火充盈,远看更觉云雾缭绕,好似身临仙境。

再向东走几十里,穿过一片林地,地势豁然开阔。长江贯穿于两山之间,在地面形成一道巨大的天然沟壑。左岸的山脉绵长平顺,临山修建了不少客栈酒肆,每当夜幕降临,铺子的门窗都挂上大红灯笼,各路食客划拳吃酒,人声鼎沸。

伍明达坐在马背上,从左岸极目远眺,右岸的山明显更险峻陡峭,一道瀑布自山顶飞泻直下,浪花吐着白沫,在江水中激荡澎湃。沿壁开凿了上山的石梯,石壁上刻着大小各异的龛相。

待一切尽收眼底,整座山仿佛化作一把横立在大地上的石刀。

“客官,打尖儿还是住店?”

回头,正是望月客栈的招牌。

“住店。”伍明达一人翻身下马,把缰绳扔给了店小二。

还没进店,就已听见掌柜拨算盘的响声。

一个老者先她一步跨进客栈,身后跟着四位精壮魁梧的女人,其中一个女人扫了眼菜牌,道:“掌柜的,五大碗油泼肉面,四坛米酒,一锅大猪骨汤,一盘瓜烧里脊,一盘醋溜草鱼,一盘蒸鸡,蒸鸡的蘸酱要麻、要辛,再来一碟炒黄豆。”

伍明达人少,只点了一碗油泼肉面和一盘葱姜爆羊肉。掌柜的见她人高马大,千里赶来风尘仆仆,又唤小二送两个咸鸭蛋上去。

她剥开蛋壳,用筷子从中间夹断,噗滋一声,流出金黄的油。

一名苗族少女在她的邻桌落座。少女满脸麻子,腰悬短刀,右肩斜跨一个黑色布袋,带子上绑着个小竹筒,里面有蛐蛐在叫。

小二先给她端上一碟切成条的生肉。

她取下布袋,袋上绣着虎头,一条小蛇从袋里慢悠悠地游出。那小蛇吐了吐信,便张嘴吞食着肉条。几口吞完肉后,又钻回了袋里。

伍明达觉得惊奇,扭头盯着她目不转睛。似是察觉到邻桌投来的目光,苗女抬眼向她看去,四目相对,她又迅速扭回头。

伍明达拌好了面,正准备大快朵颐,楼下却响起一阵喧闹,不久传来掌柜的声音:“客官,我这儿不过是小本买卖,吃了酒肉,总归是要给钱的。”

那大汉将酒碗往桌上重重一磕,一只脚踩着椅子,嚷道:“老子就不给!你上街去打听打听,夔州通判姓什么?我又姓什么?今晚在你这小馆吃酒,是给你面子,让给钱,做梦!”

关二娘大笑,出口讥讽:“我一个开店的,无需知道通判是谁,也无需知道你是谁。不过听你这么一说,莫非你就是通判的私生子?可为何通判知书达理,怎生了你这么个粗野下贱的儿?”

“你个牙尖嘴利的婆娘!”大汉气急败坏,敲碎了碗,踢翻凳子,举起拳头要打关二娘。

突然从关二娘背后钻出一个女孩,看模样不过十一二岁的年纪,头顶才到大汉的胸口,她张开双臂挡在关二娘前头,眼睛睁得溜圆,死瞪着壮汉。

伍明达此刻已提剑下楼,苗女也闻声赶下楼来。

伍明达大吼一声:“区区猪仔,敢在你姑奶奶面前撒野,找死!”随即用脚尖勾起地上的凳子,对准大汉的头踢去。

大汉被砸得眼冒金星,几秒缓过神后,骂了句“多管闲事”,抄起桌子向伍明达摔去,伍明达抄剑一挥,桌子瞬间裂成两半。

大汉自觉她有些真功夫在身上,不好与她硬碰,便摸到什么就朝她砸去。客栈顷刻间满地的油水和碟碗碎渣,食客纷纷抱头逃窜。

又是一锅热汤扔向她,伍明达侧身躲过,锅子碰到承重的大柱,碎渣立刻油汤四溅,伍明达躲避不及,只好出臂挡眼,露在外的半张脸被打湿一片。

她瞬间血气翻涌,愤怒至极,屏气踩着散落的桌椅追上大汉,手挽一转,以剑柄敲击大汉的右手臂弯,接着又抬腿顶撞他的小腹,大汉吃痛,只得捂着肚子连连后退,靠在柱子上喘息,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她举起剑,欲割去他右半脑袋上的头发。

“慢着。”

一只粗糙的大手按住她的肩头,将她往旁边支了去。

来人正是她进店时所见的那个老者。

老者一身布衣,脚穿麻履,一副寻常百姓打扮,开口却声如洪钟:“夔州通判叫什么名字?你叫什么名字?为什么吃了酒不给钱就要走?新帝才即位,你就打着通判的名号横行霸道,是何居心?”

大汉双手交叠,顺势抱肚蹲在角落,却仍旧不服:“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个山野莽妇,一个黎民老太,如今也敢对我大打出手、咄咄逼问!我劝你个老太别多嘴,今日算我吃亏,我给钱便是。”

钟靖汝上前一步,低头横目冷视着他:“你也有脸谈吃亏?明眼人都瞧得出来,到底是谁吃了亏,独你瞧不出来。我告诉你,今时不同往日,朝廷也不再是旧时的朝廷。你众目睽睽下逞豪抵赖,毁损她人器物,不仅要将客栈内所有的被毁物件照价赔偿,今后也不得踏入此地半步。”

大汉噌地起身,低头乜着钟靖汝,吐着粗气道:“你个太婆装啥子青天?老子就不赔钱,你有本事来抢。再说,照你口中的大周律法,斗伤可属重罪,那莽妇先断了我的右膀,这会子又要来剃我的头,这事,你难道要坐视不管吗?”

钟靖汝冷哼道:“你所做之事,我都看在眼里,是你企图殴打她掌柜的在先,若不是那侠女拔剑相救,就怕我初来上任,夔州就要发生一起血案。”

原来那大汉是夔州通判梁孝儒的侄儿,平日里仗着他叔叔的官威欺行霸市,百姓见之唯恐避之不及。

围观的吃客中不乏有受过那大汉欺压的,但大都选择忍气吞声,不敢还抗,生怕因得罪了人而招来更多是非。或是多年累积的咒骂得了灵验,今夜半路杀出一老一少两位侠女,替她们出了这口恶气,百姓们全在暗暗叫好。

大汉见钟靖汝身后的四位壮女皆横眉怒目,不敢轻举妄动,却依旧一副死鸭子嘴硬的样子:“太婆,要是让我叔叔知道了此事,你定保不住你的乌纱帽!”

钟靖汝从腰后摸出象牙腰牌:“我受陛下之诏,出任夔州路安抚使,兼夔州知州一职。今天来得刚好,我正要问你叔叔梁大人,他任职夔州通判数年,可知王法何在,礼义廉耻何在?”

看着明晃晃的腰牌,刚才还盛气凌人的大汉,此刻连忙跪爬至她脚边磕头谢罪。

钟靖汝一挥手,大汉便被两个壮女五花大绑着押走了。

“您是青天大老爷,呸!是青天太姥姥!”关二娘几欲跪下,被另两名壮女拉住。

钟靖汝扶起她,说道:“我今天刚到夔州,本想着落脚这几日先体察一番当地民情,再行上任,不想初来乍到就遇到此事。二娘,类如今天的事,怕是早见惯不怪了吧。”

关二娘叹了口气,“本来勉强过活就行,我们所求的不过吃饱穿暖,但这些杂碎可不给人活路。”

钟靖汝瞧见那女孩,便招手叫她过来,可女孩紧拽着关二娘的衣摆,不肯上前。

关二娘赶紧解释:“钟姥姥莫要怪罪,雁儿这孩子认生,打小不会说话,六年前我捡她的时候就已是这般了。那时约莫五六月,天下着大雨,雁儿一个人光脚缩在店门外,衣裤上也沾着泥水,我瞧她可怜,就抱进了店里。这么些年来,我和厨子、小二一人每顿省两口饭,也就给她省出一碗来了。”

钟靖汝笑了笑:“雁儿聪明,嘴上不说,心里可比谁都敞亮。有你做她娘,是她的福气。有雁儿这样的女儿,也是你的福气。”她的目光转向伍明达,“你们这几个后生,勇气可嘉,该赏!”

苗女这时竟没了踪迹。

她问伍明达道:“女娃,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伍明达,云南人。"

钟靖汝捏了捏她厚实的肩背,连赞叹了几声“后生可畏”。

钟靖汝问那两名壮女:“以她的资历,可否入得了你们殿前司马尉?”

伍明达抱剑道:“谢钟姥姥提携。但我自觉剑术不精,所以特意前来七清洞求师问道,想得真人提点,待学成后入科举,再为朝廷效力。”

钟靖汝道:“司马尉也是为朝廷效力。但看你另有她志,我就不多强求。"

关二娘探过身子,关切道:“你要去七清洞?那儿空有石梯却无扶栏,常年水雾弥漫,路滑霜重,我们当地人能爬上去的都寥寥无几,你确定要去对岸?”

伍明达:“来都来了,若不曾亲身体验七清洞之险峻,只怕我后半生只能在后悔中度日。掌柜放心,我定会照看好自己,如果山上确实凶险,我自会知险而退。”

见她态度坚决,关二娘只好放弃阻拦。

关二娘说道:“你从云南日夜兼程赶来,想来已是人困马乏。我让小二给你的马喂好了草料,你明日起早先进夔州城转悠几圈,回来休顿好了,过几日再上山也不迟。”

关二娘的盛情难却,伍明达不好推脱,也就点头答应了。

伍明达回房后,翘着腿坐在桌边托腮出神。

忽地一个冰冷滑腻之物贴在她的手背上游走,她眼疾手快,捏住小蛇的七寸,力道之大,几乎要将它的脑袋折断。

“休要伤它!”

一个人影翻窗入户,两指伸入伍明达的掌中,迅疾夹出蛇放回布袋。

定睛一看,原是今晚在客栈里神出鬼没的苗女。

夜闯她人住处,还拿条蛇来捉弄她,本就令伍明达不悦,她乜了苗女一眼,不耐烦道:"你来我房间里做什么?"

苗女咧嘴一笑,露出两个虎牙:“我想请少侠帮个忙。”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夔州见闻录(1)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