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天下第一女剑宗 > 第10章 七清洞(4)

天下第一女剑宗 第10章 七清洞(4)

作者:Tanwen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04-28 16:33:16 来源:文学城

魁一真人此番话语一出,伍明达内心就已将对方猜中了个大概。

即使与她素未谋面,但能有此宽广的胸襟和气魄,除了坐于高堂上的那人,天底下恐怕再无其二。

名字几近脱口而出,但她与秀姈皆缄口不提。

伍明达压下胸中翻覆的情绪,只是寻问魁一真人:“您只说要变,但怎么变?又要到什么程度才算彻底?”

魁一真人答道:“凡是变革,都必然要见血,以及数不尽的舍弃。朝堂是如此,江湖也是如此。不见血,没有舍,就不配称之为变革。”

伍明达抓抓脖子,“你是说有舍才有得,那么究竟要舍弃谁?”

“其中道理浅显,你不可能不懂。”魁一真人一挥袖,“谁阻拦你,就舍弃谁。”

伍明达又不禁发问:“但变革中总会有不明所以的人,假如轻易舍弃的话,岂不是滥杀无辜?”

魁一真人讪讪一笑,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1]世道江河日下,谁又能独善其身?”

伍明达听完魁一真人的话若有所思,她不是将心思托寄于大道虚无的人,况且她隐隐觉得自己已陷入一场波诡云谲的变幻中。在兴衰变迁的无形车轮之下,普罗大众与王臣贵胄,谁都不过是蝼蚁。

新政初现,成效暂无定数,谁也说不清此举到底是力挽狂澜还是螳臂当车。

然而刘寰登基不过三年,敢力排众议,放手一搏,能有如此魄力,所行之事,当是出于天意使然。

“你们来七清一趟不易,不如在这里小住几日,再下山。”魁一真人望向伍明达,“你不是要修道吗,明日起,就随师门一同起早就寝,看看自己能否捱得过来。”

魁一真人掐指念了几句咒,大步走上前去,对伍明达和秀姈说道:“好不容易来一回七清,不带你们去山顶瞧一瞧怎行?不然下山后要说我怠慢了。”

伍明达略表歉意道:“真人,来时的路已经全数塌陷。上至山顶对你来说肯定不费吹灰之力,但对我和秀姈而言,无路可走。”

“七清怎会无路?你也把我的七清想得太简单了。”魁一真人走到贴满符篆的石柱前,手掌朝那张与众不同的符拍去,整个崖洞都为之震颤了一下。霎时山壁渐渐开出一个缺口,一丝亮光钻了进来,而后完全洞开,光线充塞成了光柱。

初来乍到,不识七清真面目,伍明达和秀姈出于惊异而张大了嘴,山的背后竟躺着一面静湖。有别于前山的粗犷峻拔,后山更具南国柔约的意境。

此时正值开春,春风吹皱了湖面,掀起层层觳纹。山上的野草野花已舒展开来,漫山杨柳依依,山坡以青绿为底色,披上一件点缀着烂漫山花的衣袍。

洞口外一条暗道蜿蜒至山顶,层层台阶干燥平实,同前山相比,实在是蕴含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精妙。

伍明达二人心中暗叹:只缘身在此山中。

魁一真人先行拾阶而上,一步一阶,没有半点儿偷赖。

“真人你不是会飞么?怎的要与我们一同走路?”秀姈面露疑惑。

魁一真人没有理会她,仍是自顾着向上走去。

到达山顶,无垠天地囊括进眼里的方寸间,杂念被浪花声淘洗净了,恩怨情仇烟消云散,只剩一腔疏朗在胸中涤荡。

山顶风声猎猎,山腰布满烈烈霞辉,红粉的霞光一直蔓延至山脚。

魁一真人立在中央,双眼微闭,衣袍被风吹得鼓胀,仿佛进入坐忘道的境界。

她仍没有回答秀姈的问题,仅仅笑而不语,任凭晚风在她脸上的沟壑溜窜。

伍明达伸出手,张开手指,试图抓住落日的余晖。

魁一真人将右手放于胸前,食指中指并拢捏了个决,瀑布的水流瞬间停止流动,一团气在她周身汇聚,扬起她的衣摆。

她的左手指捏成圈握住右手腕,这股气更加强盛,脚下方圆的草地全倒伏在地。

她右手向上一抬,竖于眉心上端,少量的水汽狭裹着劲流直冲山顶,扑向山崖边的几棵树。伍明达脸上一片冰凉。被水汽席卷后的叶子湿哒哒的,挂着几溜水珠。

魁一真人的手臂往上一顶,整道瀑布的水开始向上倒流,起初还只是一簇水浪,而后越拉越长,好似扯了一匹巨大的水波丝绸挂在天地间。

“向来都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魁一真人名不虚传,一出手就是江湖失传已久的禅指逆水。”伍明达望向冲天的巨浪,几乎仰断脖子。

魁一真人放下手,瀑布旋即回落,砸在江面,溅起滔天大浪。

她深吐出一口浊气,“若无阻碍,水应当是无穷无尽的。可刚才我就算使出浑身解数,搅起的万丈水也触不到天。这一招禅指逆水,我练了大半辈子,也未能碰到天的一角。此前我曾陷入无休止的彷徨,或许我的功力从此就止步于此了。但每每习练时,忽而又觉得水流似乎比以前又高了些,我想,即便是只高一寸、两寸,我与天的距离不是又近了些吗?再高些,我不就能摸到天了吗?”

她的目光由远及近,从远方的山群落在秀姈和伍明达肩上,“而今我年数已高,所求不过返璞归真。”

西面的灌丛窸窸窣窣,魁一真人心下了然,但并不着急点破。

“明达,秀姈。”她的目光在面前二人之间来回流转,“我有一事相求。”

伍明达的手扶着剑:“真人请讲。凡是我和秀姈力所能及的,必将竭尽全力。”

“不是什么大事,不必拘着。”魁一真人躺在草地上,双手枕住后脑,“说来你们与我徒儿烈星初次交涉,她脾性如何?”

伍明达双手垂在两侧,“脾气有些倔,但是个心思纯善的人。”

魁一真人凝望着天际翻涌的云海,沉吟道:“烈星聪明,但常年居于山上,鲜少与人打交道,每次与别人熟络后,就立刻全抛一片心,这哪要得?我一直担心她将来出山后因此被小人中伤,所以想让她这次随你二人下山,学会入世。”

秀姈抛出疑虑,“可是真人您多年避世不出,此时让烈星学会入世,又是做的什么打算?”

魁一真人道:“烈星心怀济世之志,立誓要下山锄恶济困。我曾问她‘我授于你的道业能降除鬼魔,可到了山下,单凭你一己之力,如何降得过人心?你虽襟怀坦白,但难免有人包藏祸心。’奈何她执念深重,我若加以阻拦,只怕是白费唇舌而已。”

伍明达道:“人各有志,不必再勉为其难。”

灌丛耸动得更加剧烈,程烈星拨开杂草跳出来,脚下踩在一滩烂泥枯草上,溅起星星点点的泥浆。

她扶正身后的剑,蹦出泥坑,一脸烦闷,“师尊,您又在背后说我的话。”

她随即扯住伍明达和秀姈的小臂,“别信我师尊的。她的话,偏信则暗,十句里有七八句勉强可信,剩下的两三句完全信不得。”

魁一真人起身,“哈?我的话信不信得,明达和秀姈心里自有定数。”

程烈星对伍明达二人道:“我不是师尊口中说的那类人,我有我自己的决断。”

魁一真人定睛看着她:“作何证明?”

程烈星瞬时语塞,只好小声咕囔:“我懂面相,能凭直觉。”

魁一真人嗤笑一声,“知人知面不知心,要是凭面相就能认清一个人的话,我索性直接下山当个算命婆,专给人看相算卦,说不准还能赚得个盆满钵满。”

程烈星一时无言以对,魁一真人常觉得她太纯粹,没少念叨她将来要为此吃些苦头。因为这件事,她心里一直不是滋味儿,早就想与魁一真人大辩一场了。只是现下顾虑到有她人在场,而魁一真人的辩驳本事又在她之上,若是输了,岂不是自取其辱?

她梗着脖子道:“那又如何?您不要总是神叨叨地把人往坏处想。”

魁一真人恨铁不成钢地锤下大腿,“我若不往坏了想,被伤的就是你!”

“您多虑了。我有剑,谁伤得了我?”

“痴儿!”魁一真人咬着牙,“世上的恶有千千万万种,有的恶,不是一把剑就挡得住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下山后,你要是还似这般不谙世事,难免引火上身。”

程烈星抿嘴默不作声,再同魁一真人争辩下去,根本没有半分意义。

伍明达和秀姈夹在中间束手无策,两边都不好作评。

四人陷入沉默,只听得见瀑布拍击江水的滔滔浪声。

最后魁一真人发话打破了宁静:“你过几日跟着明达和秀姈下山去,等悟出了世事人情,再回七清。”

“好。”程烈星倒爽快应下,她早就对山下的世物充满好奇,迫切地想去一探究竟,再者也是为印证魁一真人某天酒后高谈“山下的人是带着面具的鬼怪,摘下面具,魑魅魍魉都现出原形”一说。她认为这不过是魁一真人酒后胡诌而已。若山下人人都是鬼怪,她师尊早下山除魔卫道去也,不可能躲在洞里避世数十载。

魁一真人却神情凝肃,没有半分欣喜的迹象。

“师尊,我就要下山离您而去了,您不高兴?”程烈星见她脸色黯淡,遂问。

魁一真人嘴上不饶人:“我高兴,大喜过望,难以言表。”

离魁一真人与刘寰在七清洞的那次把酒论世道,掐手一算,已过去数载,有时坐而忘道,竟莫名生出残破的世道将要大变的幻觉。她一面尚处在观望阶段,毕竟她不是普度众生的菩萨。另一面,放程烈星下山历练一番,以磨砺其心智,并不是坏事。若是程烈星一意孤行,改不了原来的性子,她就叫程烈星立刻回七清,躲在洞里一辈子不再出来。

[1]摘自老子《道德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七清洞(4)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