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国的子民将太子殿下奉若神明。坊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若有人对殿下不敬,满城的樱花便会在一夜之间凋零。稚童们传唱着“银发如雪,紫眸含星”的歌谣,老人们则在茶余饭后絮絮低语:“咱们殿下啊,生来就该被捧在云端上娇养。”
自踏入风月国疆域那刻起,桃花仙人才真切体会到何为“举国娇宠”。
驿道两旁的樱树皆系着银丝绦,每缕丝绦上都悬着精巧的铃铛——那是百姓为太子殿下祈福的“长生铃”;茶寮檐角垂落的竹风铃下,总缀着紫晶薄片,风过时叮当作响,说是要应和殿下眸光的颜色;就连官道上的青石板,都被匠人特意打磨得温润如玉,生怕硌着太子车驾的轮毂。
尤其是每年太子生辰那夜,万千盏长明灯便会如星河倾落,将整个风月国照得恍若白昼。仙君尚在清和国武陵时,就曾于桃花纷飞的溪畔,望见过这些顺流而下的祈愿灯——它们像一尾尾发光的锦鲤,衔着百姓最虔诚的祝愿,游过九曲十八弯的山涧,最终汇聚到皇城脚下的护城河里。
武陵仙君忽地低笑出声,指尖捻碎一片飘落的桃花瓣,唇间无声地滚过几个字:“当真是个……娇气包。”
仙君悄然忆起昨夜光景——少年咬着青团时骤然蹙起的眉尖,像被露水压弯的新荷,连眼尾都泛起薄红。
桃花仙忽地摇头失笑,广袖随风扬起一串流云纹,唇边漏出几分无可奈何的宠溺:“可不就是么……”尾音散在四月的暖风里,惊起几瓣沾着露水的桃花。
银发紫眸的小仙君似有所感,忽然转过头来。几缕发丝被风拂过瓷白的脸颊,那双琉璃般的眼眸微微一眯,眼尾便挑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仙君方才……说什么?”
齐云广袖间的桃瓣忽然簌簌震颤,他抬眸迎上那道清凌凌的目光,忽而展颜一笑:“子卿真不愧是九天落下的凤凰儿——”指尖轻弹,将一瓣桃花缀在少年肩头,“单是这般坐着,便惹得万民折腰。”
仙君忽地倾身靠近,指尖那瓣桃花“噗”地轻响,竟化作一只朱色流转的小凤凰,扑簌簌振翅而起,绕着太子银发间翩跹飞旋。尾羽掠过少年鼻尖时,洒落星尘似的细碎金粉。
“瞧,连这小凤凰也偏爱你。”桃花仙嗓音里浸着蜜一般的笑意,却故意抬手截住欲飞的小家伙,“不过这等祥瑞之物……”他袖口轻抖,倏然变出个精巧的鎏金鸟笼,“还是关起来,容我慢慢赏玩才好。”
银发少年眸光骤然一凝,紫瞳深处倏地燃起两簇幽焰。他广袖翻扬,那鎏金鸟笼的雕花栅栏竟瞬间蔓生嫩绿藤蔓,转瞬将笼子拆解作漫天纷扬的金粉。小凤凰清鸣一声,化作一道绯色流光,径直没入他眉心。
“仙君可知——”太子殿下指尖还缠绕着未散的灵光,忽然伸手攥住对方衣襟。齐云猝不及防被他拽得倾身向前,正对上少年眼底灼灼流转的星河,“凤凰,从来都是要焚笼而飞的。”
青帷马车缓缓碾过白玉阶,朱红宫门在沉重的吱呀声中徐徐洞开。两侧乌压压跪满了宫人,玄甲卫的铁盔在稀薄天光下泛着寒色,如两列沉默的黑色礁石。
那小凤凰做完这一切,却已若无其事地坐回原处,眉眼平静如常,徒留仙君独自怔然,承受方才那一瞬近乎灼眼的……昳丽冲击。
仙君垂眸轻笑,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车帘上繁复的金凤绣纹——他再清楚不过,这九天之上的神凤,怎会甘愿敛翅,屈居凡笼?
尤其是眼前这一位。
少年太子漫不经心拨弄着指间玉戒,银发如月华流泻,铺散在绯红衣襟之上。阳光自车窗漏入,将他的身影投落在车壁,那轮廓清晰,竟分明是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形影。
二人自马车中缓步而下。仙君优雅地舒展身形,银发被清风撩起几缕,姿态慵懒如云中鹤。
对面的太子亦稍稍放松了端持的仪态,肩线微微垂下,宛若暂收羽翼的凤。
风月国的皇宫不落俗套地避开了金玉堆砌的富贵气,倒是亭台楼阁皆以沉香木为骨,青瓦为顶,错落掩映在漫天绯霞之中。春风掠过时,千万樱瓣簌簌而落,将青石小径铺成流动的雪溪。半透明的鲛绡帷幔在花雨中翻飞,远处瑶琴三两声,应和着穿廊而过的清溪,恍惚间教人分不清是水声还是琴韵。
——真真是把“风月”二字,都刻进了骨子里。
齐云执扇遥望,玉骨扇柄流转着漫天绯色,在掌心投下一痕温润的光。忽而“唰”地收拢扇面,轻轻点在尉迟卿眉间雪桃:“这满城风月,倒比本君的桃花洞天更养人——”扇缘顺着鼻梁滑下,在将触未触少年唇畔时倏然停住,“难怪养出个冰雕玉琢的小仙君。”
尉迟卿漫不经心拂去肩头落樱,指尖带起的风却故意将一瓣花弹向齐云衣襟:“嗯?”
“所谓地灵人杰。”齐云不躲不避,任由那瓣樱落在自己心口,眼中笑意比春阳还灼人,“子卿往这樱雨里一站,倒让本君想起昆仑巅的雪魄——”扇柄突然挑起少年下巴,“清绝至此,合该被供在九重天上。”
尉迟卿反手扣住那柄作乱的玉骨扇,另一手执起的茶盏里正映着纷扬花雨。盏中春茶碧透,恰似他此刻流转的眸光:“仙君谬赞。若论颠倒众生——”忽然将茶盏凑近齐云唇边,“您醉卧桃荫时,连南山的鹤都忘了振翅呢。”
仙君就着少年的手将茶一饮而尽,喉结滚动间咽下的不止是清茶,还有那句未出口的戏谑。正欲开口,忽听得朱漆回廊处传来环佩相击的清脆声响——如冰棱坠玉盘。
一位着雨过天青色宫装的女子自绯樱深处转出,腰间禁步纹丝未乱,在十步外稳稳福身时,鬓间金丝嵌玉步摇竟未晃出半分涟漪:“太子殿下万安。”她声音似昆山玉碎,“陛下听闻殿下回宫,特命奴婢来请。”
尉迟卿指尖正捻着一片竹叶,闻言紫眸微动。那宫女却忽然上前半步,用只有亭中三人能听见的气音道:“陛下说……若半刻钟不见殿下……”禁步流苏无风自动,“便亲自来‘请’。”最后那个字带着雷霆余韵,惊得满树樱花簌簌如雨落。
竹叶在少年指间转了个圈。他早从宫女来的方向推断出封绝所在——
“竹猗。”银发太子眸光如水,倒映着纷扬落花。“父皇在煜宁殿。”
齐云眉峰微挑。他们此行隐秘,入宫不过半刻,雷帝竟已了如指掌。
竹猗始终垂首盯着自己的鞋尖:“是。”金线绣的云纹在她眼前晃出一片细碎的光,“这位公子……”她顿了顿,“陛下已命人收拾了听雪轩。”
“不必。”尉迟卿忽然截断她的话,银睫下紫眸转向齐云,轻描淡写道:“住栖凤宫。”
“栖凤宫?!”
竹猗猛地抬头,又急急低下。宫中谁人不知,太子寝宫素来如寒潭禁地,除却那三位贵人,连只雀儿都难飞进去。如今竟让这陌生男子……
她忍不住偷眼望去,恰撞进一双含笑的眸子里。
——好一个月下仙人!
银发如瀑,竟与太子殿下如出一辙。只是那双眼不似尉迟卿的冷紫,而是琉璃般的浅粉色,在暮色中流转着蛊惑人心的光。恍惚间,竹猗竟觉得……
“你失礼了。”
清冷的嗓音如碎冰坠地,竹猗浑身一颤,当即跪倒在青玉砖上。额头触及冰凉的地面时,她才惊觉后背已沁出一层薄汗。
“奴婢知罪。”
尉迟卿垂眸看她,银睫在眼下投下一片淡青的影:“今日的你,很反常。”
竹猗将身子伏得更低,鬓间步摇的金链垂落在地,发出细碎的声响:“请殿下责罚。”
“不必。”
短短二字,竹猗却如蒙大赦。她立即转向齐云,以额触地:“奴婢冒犯公子,万望海涵。”
齐云手中折扇倏地一顿。
——方才那一瞬,少年太子周身散发的威压,竟比九重天上的司刑神君还要凛冽三分。
有趣。
他唇角微扬,扇骨轻敲掌心:“无妨。”又意味深长地补了句,“子卿不必挂怀。”
竹猗这才敢起身,退至一旁时,绣鞋边缘的金线在日光下划出细弱的流光。
尉迟卿转向齐云:“仙君稍候。”紫眸中冰雪稍融,“我去去便回。”
“自然。”齐云执扇还礼,银发随风扬起,“静候佳音。”
两道身影在朱漆廊柱下错身而过,一者白金长袍卷起霜雪气息,一者白红广袖带过流云纹路。
“是太子殿下!”
惊呼声如涟漪般在宫道上荡开。小宫女们慌忙跪拜,却又忍不住偷眼去瞧。直到那道清冷的目光扫来——
“聒噪。”
二字落地,满庭噤若寒蝉。只余清风卷着樱花,掠过众人低垂的发顶。
刚踏入煜宁殿,龙涎香的气息便裹挟着帝王威压扑面而来。尉迟卿抬眼望去,鎏金蟠龙烛台映照下,封绝正执紫毫御笔批阅奏章,玄色广袖在檀木案几上铺开如垂天墨云。
“闹够了?”
帝王的声音像淬了冰的刀刃自九重丹墀上落下,惊碎了殿内浮动的香雾。少年太子的银发在殿门透进的天光里流泻如银河,紫眸微垂时,睫毛在眼下投出两道新月形的影——与封绝如出一辙的弧度。
奏折在御案上堆成连绵山峦,封绝就坐在权力的峰顶。玄金龙袍下肌肉线条随着呼吸起伏,仿佛蛰伏的龙鳞。他不过抬眼一瞥,殿外候着的宫人们便齐刷刷又退了三丈远。
尉迟卿走了过去,在距御案三尺处站定,白金凤纹袍角掠过青玉地砖,荡开几不可察的涟漪。
“……儿臣参见父皇。”
封绝并未抬头,朱笔在绢纸上勾出凌厉的折角:“朕当卿儿乐不思蜀,忘了这九重宫阙朝哪边开。”
熏炉吐出的龙涎香在两人之间缠绕,窗外忽起一阵穿堂风,吹得鎏金帷帐上的玉铃簌簌作响。尉迟卿垂眸望着御案上那方九龙砚,墨色映得他紫眸愈发幽深。
见他缄默不语,封绝终于搁下朱笔。鎏金笔架上的紫毫微微颤动,在奏折上投下一道游丝般的暗影。
三日前暗卫呈上的密报还历历在目:“太子殿下于江南道策马过市,玉冠白袍惹得满楼红袖招。”当时只当是夸大其词,此刻那少年立在丹墀下,广袖流云般的袍角还沾着宫外的风露,倒比奏报所言更摄人心魄。
确实长高了——封绝不动声色地比较着,上次离宫时还堪堪及他胸口,如今已能平视他案上的螭纹玉镇。那张清冷昳丽的面容褪去几分稚气,倒显出几分凌厉的俊美来。
虽早听暗卫禀报太子毫发无损,此刻亲眼见得那截白玉似的脖颈上连道红痕都无,胸腔里那股无名火却烧得更旺。
“看来卿儿离开父皇的这半月……”朱笔突然在“渎职”二字上洇开一团猩红,封绝索性掷了笔,“过得甚是潇洒快活?”
九龙熏炉爆出一声轻微的炭响,惊醒了凝滞的香雾。
尉迟卿清冷的嗓音如碎玉投冰:“儿臣,告知过父皇。”
殿内霎时静得能听见铜漏滴答。
封绝指节叩在龙案上,一声沉过一声:“朕也说过——”和田玉扳指与紫檀木相击,发出令人心惊的脆响,“不准。”
殿外当值的宫女们屏息垂首,皆知这九重天里最耀目的两轮明月相撞时,连凌霄殿的琉璃瓦都要震三震。摄政王是闺阁梦里温润如玉的星辰,国师是云端遥不可及的清辉,而此刻殿中对峙的——是能焚尽万物的烈日与寒彻九霄的皓月。
封绝生就一副天家龙颜,纵已过而立之年,岁月却似不敢在这位人间帝王面上留痕。烛火映照下,那张轮廓分明的面容仍如二十许的青年,唯有眉宇间沉淀的威仪显露出岁月淬炼的痕迹。
他的面容似寒铁雕琢而成,剑眉之下,那双狭长的凤眸如淬了冰的深潭——虽与太子承袭了同一脉的眉眼,却比尉迟卿更多三分凛冽杀伐之气。眼波流转间,恍若古井生寒刃,令人不敢逼视。
九尺龙躯端坐在蟠龙宝座之上,玄色龙袍下隐约可见精壮的身形。宽肩窄腰的轮廓被金线刺绣的云龙纹勾勒得愈发挺拔,即便静坐亦如出鞘利剑,自有一股令人窒息的威压。此刻随着“不准”二字落地,整个煜宁殿的空气仿佛瞬间凝结,连飘散的龙涎香雾都停滞在半空。
鎏金烛台上的火焰倏然低伏,似也在这天子之怒前俯首称臣。
半月前,尉迟卿站在御前,神色平静地禀明出宫之意。封绝连眼皮都未掀,手中朱笔未停,便冷然驳回。少年未再多言,只是垂首行礼告退,雪色广袖拂过殿阶,背影清冷如霜。
——他原以为,太子终究是听进去了。
谁知翌日拂晓,凤翎三卫便仓皇来报,太子殿下彻夜未归,只留下一封手书,字迹工整如常,仿佛只是出门赏花,而非违逆圣意私自离宫。
封绝捏着那页薄纸,指节发白。
原来那日的禀告,不过是一句告知。
他早该想到的——尉迟卿自幼便是这般性子,看似温顺,骨子里却执拗至极。
“……”
帝王眸色沉沉,盯着阶下静立的少年。
尉迟卿十七岁的面容仍带着几分少年特有的青涩,轮廓虽已初现凌厉,却尚未完全褪去那份介于少年与青年之间的清透感。他的眉眼与封绝如出一辙,却因年纪尚轻,少了几分帝王独有的杀伐之气,反倒透着一股霜雪般的冷澈。
他站在那里,身形修长如新竹,尚未完全长开的骨架在白金长袍下显得单薄了些,却自有一种矜贵气度。只是此刻,那双与封绝如出一辙的凤眸微微低垂,长睫在眼下投下一片浅淡的阴影,隐约透出几分少年人特有的执拗与不甘。
——终究还是太年轻。
封绝看着他,忽然想起自己十七岁时,早已在沙场饮血,在朝堂翻云。而眼前的少年,仍困在帝王羽翼之下,连一次私自离宫都算得上“叛逆”。
翅膀还没硬,就敢擅自离巢了?
殿内龙涎香凝滞,空气沉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尉迟卿却恍若未觉,只是微微抬眸,极快地瞥了封绝一眼,又抿唇垂下眼帘。
那一眼极轻,却像一片羽毛扫过帝王心头。
封绝盯着他微微颤动的睫毛,忽然想起多年前,这孩子在御花园跌了一跤,也是这般抿着唇不吭声,眼眶微红却倔强地不肯落泪。
让人又恼,又……无可奈何。
封绝指尖轻叩龙案,寒玉扳指与紫檀木相击,发出清越的声响:“卿儿倒是胆识过人,单枪匹马就敢闯清和国。”
尉迟卿眸光微动——他从未禀明去向,父皇却已了如指掌。
“儿臣此前不知两国交恶。”少年声音清冷如碎玉。
“啪”的一声,朱批过的奏折被掷于案侧。封绝又取过新的一本,玄色广袖扫过鎏金镇纸:“既不知情,更不该贸然前往。无谋而动,愚不可及。”
“儿臣谨记。”
“若早知是敌国,”封绝突然抬眸,眼底寒芒如刃,“卿儿可还会去?”
“会。”
这回答来得太快,快得连殿内盘旋的龙涎香雾都为之一滞。封绝却连眉峰都未动,只是将手中奏折重重合上:“好。这才像朕的儿子。”
偌大的煜宁殿静得可怕。鎏金漏壶的滴水声清晰可闻,父子二人的呼吸在香雾中交织。
“父皇……”少年罕见的迟疑语气让帝王指尖微顿。
“怎么?嫌朕啰嗦了?”
尉迟卿却摇头,白金长袍在青玉砖上投下浅淡的影:“儿臣……让父皇忧心了。”
“哐当”一声,朱笔被掷入笔洗。封绝揉着眉心:“朕要的不是你的赔罪。”
“是儿臣自知有失。”少年挺直背脊,如竹节般不卑不亢,“一不该留书离宫,二不该半月音讯全无,三不该……”
“错。”封绝突然打断,九霄龙吟般的威压瞬间笼罩大殿。他起身时玄金龙袍翻涌如雷云,几步便迫至少年身前:“你最不该的——”
修长手指突然扣住尉迟卿下颌,迫使他抬头直视那双与自己如出一辙的凤眸:“是拿自己的命开玩笑。”
尉迟卿瞳孔骤缩,在帝王眼底看见了从未示人的暗涌。那里面翻腾着的,是比怒意更灼人的东西。
封绝的指尖轻轻摩挲过尉迟卿的下颌,声音低沉如深潭静水:“卿儿,记住——不要轻易做决定。”
“……”
“但若做了,”帝王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那便遵从本心。纵使千夫所指,也不必回头,更无需道歉。”
烛火摇曳,映得尉迟卿垂落的银发如星河倾泻,发尾流淌着碎金般的光晕,仿佛一伸手就能掬起一捧月光。他定定望着封绝,紫眸澄澈如寒夜星辰,在帝王深沉的目光中微微闪烁。
他听见男人低沉的声音在殿内回荡:
“做了,便不要后悔。”
封绝垂眸,目光如实质般描摹着少年眼中翻涌的情绪,又缓声道:“而父皇知道——卿儿此行,从未后悔过,对吗?”指尖轻轻拂过他的发梢,“你永远不必对朕说‘对不起’,正如你永远不必向任何人屈膝。”
“父皇……!”
尉迟卿再难抑制,几步上前扑进封绝怀中。帝王早已张开双臂,玄金龙袍如夜幕般将他包裹。少年的银发流泻在封绝臂弯,像一捧不肯融化的雪。
封绝收拢手臂,终是低叹一声。
“卿儿,你该庆幸。”
尉迟卿埋首在他胸前,鼻尖萦绕着熟悉的龙涎冷香,连日奔波的疲惫忽然如潮水涌来,让他几乎昏昏欲睡。闻言微微抬头,紫眸里带着困倦的茫然:“……庆幸什么?”
封绝一手仍牢牢锢着他的腰,另一手有一下没一下地顺着他的长发,语气平淡得像在谈论今日的折子:
“庆幸你没在八月中旬胡闹。”指尖卷起一缕银丝,“否则,纵是卿儿撒娇,朕也定要重罚。”
尉迟卿原本放松的身形一僵,耳尖瞬间染上薄红。他猛地抬头:“儿臣何时——”
话未说完,便对上封绝似笑非笑的眼。
帝王静静看着他炸毛的模样,心想:“这不就是撒娇?”
但这话自然不能出口。
有时候,看破不说破。护着这小凤凰那点骄傲与颜面——
他开心便好。
殿内沉水香袅袅,帝王沉默的须臾间,尉迟卿心绪已飘远。
他忆起宫外所见——垂髫小儿扯着父母衣袖,或娇声讨要糖葫芦,或假哭强求拨浪鼓。父母无奈妥协时,总会笑着点那孩子的额头,嗔一句“小冤家”。
那便是撒娇罢?
尉迟卿蹙眉细想,却发觉自己记忆里从未有过这般情状。
幼时习字练剑跌伤了膝盖,他都是抿着唇自己爬起来;稍大些即便染了风寒,也是端正跪坐着喝完苦药,连眉心都不曾皱一下。
正出神间,忽觉一道目光沉沉压来。抬眸便撞进封绝深邃的眼底——那双眼如古井含星,将他面上每一丝神色都映得无所遁形。少年不自觉地绷紧下颌,紫眸直直望回去,长睫在烛火中投下细碎的影,仿佛下一刻就要凝出雾气来。
封绝瞧着这张强撑镇定的脸,心头忽如春风拂过坚冰。他忽然抬手,指尖穿过少年流银般的长发,话锋却是一转:“在外半月,卿儿想必馋御膳房的樱花酥了。”
“……嗯。”
应答声闷在龙纹锦缎里。尉迟卿虽应了,却将脸更深地埋进帝王胸膛,纹丝不动。玄色衣料衬得他耳尖那抹红愈发明显,如雪地里落了一瓣梅。
封绝低笑出声,忽然俯身——
“!”
天旋地转间,尉迟卿已被打横抱起。帝王臂膀稳如山岳,温热掌心隔着衣料传来令人安心的力度。
“我们卿儿……”
带着笑意的气息拂过耳畔,震得胸腔微微共鸣:
“原来是个娇气包。”
少年瓷白的手指虚搭在玄金龙纹上,如倦鸟归林般往那处温暖贴了贴。连日紧绷的心弦骤然松懈,疲惫便如潮水漫上四肢百骸。恍惚间只记得自己被抱着穿过重重帷帐,父皇哄他进食的声音似远似近,混着莲子羹的清甜,一同融进黑甜梦乡。
银箸落在缠枝莲纹瓷盘上,发出极轻的脆响。尉迟卿困得频频颔首,额前碎发随着动作扫过眼睫,恰似幼时练剑力竭的模样。封绝凝视着少年被宫灯镀上暖色的侧颜,恍惚又见那年樱花树下,小太子握着比自己还长的剑,摇摇晃晃却倔强不肯倒下的身影。
——娇宝宝。
帝王唇齿间无声碾过那三个字,指腹掠过少年唇角时,沾下一粒晶莹的糖砂。恰有清风穿廊而过,搅得窗外樱雪纷扬。一瓣绯色恰落眉间,如朱砂点就的守宫砂,又似沙场未愈的箭疤。
封绝的手悬在半空。
最终任由那抹艳色留在原处。
是了。
纵然震怒时恨不得将这忤逆的小凤凰锁入雷云塔,可当真见人困得眼尾泛红,那些雷霆万钧的怒意终究化作绕指柔。
到底是亲手养大的明珠。
封绝将少年往怀中又拢紧几分,玄金龙纹大氅裹住单薄肩背,一如十七年前那个雪夜。彼时婴孩啼哭如幼猫,冰凉的小手攥住他衣襟便不肯放。而今银发已垂落膝弯,却依然会在他怀里寻个安眠的姿势。
帝王低头轻嗅发间清冷梅香,忽觉这半月空荡的心口终于被填满。
——天地浩大,红尘万丈。
能让他卸下风月国帝王的威仪,甘愿俯身成为一座温柔巢穴的,从来只有这一捧皎皎明月光。
后来民间话本最爱这段典故。说书人总在紧要处扣响醒木:
“列位看官可知,为何雷帝纵得太子如此放肆?”
满座屏息时,檀板啪地炸响:
“原是算准了——”
“这九天十地,除了父皇的怀抱,凤凰永远无处安眠!”
暮色渐沉,风月国的皇宫笼罩在一片绯色烟霞中。
齐云执扇而行,踏着满地落樱,随竹猗穿过曲折的回廊。远处亭台楼阁隐于薄雾,檐角风铃轻响,宛如仙乐。
竹猗停下来,低眉顺目,恭敬地道:“公子,前方便是栖凤宫。”
齐云抬眸,只见朱红宫门半掩,门楣上“栖凤”二字笔走龙蛇,隐约透着雷霆之势——想必是雷帝亲笔。
栖凤宫的朱漆宫门徐徐开启,如缓缓展出一卷活色生香的绮丽长卷。竹猗垂首敛襟,引齐云踏入宫门。
一步之间,仿佛跨入另一方天地——沉香细细,帘影沉沉,处处皆染着太子独有的清贵气息。
整座宫殿风雅璀璨,白玉为阶,金漆描梁,檐角悬着的青铜风铃在风中轻振,清音泠泠不绝。廊柱之上,展翅凤凰栩栩如生,每一片翎羽皆嵌七彩琉璃,于霞光下流转着绮丽如梦的光华。
“此处不似凡尘,倒更似九天之上的仙阙。”齐云心中暗叹,难怪能养出尉迟卿那般清贵出尘的小仙君。
二人沿曲径前行,两旁繁花盛放,似锦绣层叠铺展。竹猗忽轻声打破沉寂:“这些皆是太子殿下亲手栽植的花木,从未假手于人。”
齐云驻足,饶有兴味地打量着那些殊异花卉:“为何?”
“殿下素爱芳卉,又天性喜净。”竹猗亦停步轻声道,“若旁人插手修剪,反倒扰他清宁。况且……”她略作迟疑,“殿下于己之物,占有欲极强,从不喜外人轻易触碰。”
齐云唇角微扬,指尖轻抚过一株蓝紫色鸢尾。这些时日相处,尉迟卿喜静之性他早已知晓,可这般强烈的占有之欲,倒是个新鲜的发现。
“如此也好。”他轻声应道,指腹流连花间,继而缓步前行。
穿过数道蜿蜒回廊,无数绮丽景致如流光掠过眼前。正当齐云以为已将东宫景致尽收眼底时,远处一株参天梧桐蓦然闯入视野——灿金叶片在风中簌簌摇曳,叶隙间隐约透出一抹更为夺目的金色轮廓。
齐云本欲转身离去,一阵清越如玉石相击的声响却令他倏然回首。
只见古梧桐粗壮的枝干后方,竟藏着一座庞大得近乎骇人的纯金鸟笼!那笼巍峨如殿,金丝交织,在日晖下流光溢彩,几欲与赤日争辉。笼周垂落素白纱幔与重重珠帘,随风轻扬,方才那清音正是珠玉相触而生。
纱幔轻拂间,隐约可见笼内铺陈着雪白绒毯,一张长案静立其中,玉瓶内几枝樱花悄然吐艳。
齐云呼吸微顿,瞳孔轻轻一收。如此辉煌而又精致的囚笼,他确是生平首见。
“这是……”他嗓音略显凝涩。
竹猗垂首恭答:“此乃雷帝陛下特为殿下寻遍天材地宝所铸的栖居之所,于殿下修行大有裨益。”
齐云眸中情绪几度流转,终只化作一句:“雷帝陛下……当真用心良苦。”
“陛下向来以殿下之事为首重。”竹猗神色愈恭,“便是这株梧桐,亦是陛下十七年前亲手所植。”
齐云细眉轻扬——那位威震四海的“暴君”雷帝,私下竟是这般舐犊情深的父亲。无怪尉迟卿时时念及父皇。
竹猗忽轻声相询:“公子与殿下同行途中,殿下可曾有何不适?抑或……遇过什么趣事?”
“确有二三。”齐云择了几件途中趣事娓娓道来,见这位素来沉稳的宫女唇边浮起清浅笑意,心下顿时明了——这又是一个真心疼爱尉迟卿之人。
交谈间,竹猗已引齐云至太子寝殿相邻的漱玉居。此处亦是雕梁画栋、陈设清雅,别有一番极致风韵。待引路既毕,这位大宫女便恭恭敬敬敛衽一礼,悄然告退。
待竹猗离去后,齐云信步重返那株梧桐古树下。这棵受天地灵气滋养十八载的灵木已生出一缕朦胧识意,感知到强大仙君的临近,灿金叶片如雨纷落,似在无声示敬。
“无需紧张。”齐云接住一片飘落的金叶,银发在风中轻扬。叶雨渐息,他缓步绕至树后,那座辉煌金笼的全貌骤然映入眼帘——
赤金熔柱掺入九天玄铁与凤凰泣血石,日光下如熔岩流淌,月辉中似寒冰燃焰。每根柱身浮雕梧桐枝纹,镶嵌的蓝宝石花苞触之即绽,吐露清冽香气。
金笼高逾十丈,形如倒悬巨钟,穹顶垂落千重鲛绡纱,绣着精密星轨与威严雷纹。笼底铺就雪凰绒毯,中央寒玉案上永远搁着一盏未点燃的琉璃灯——象征“永不囚禁的光”。
可这终究是座牢笼。
齐云眸色渐深。金笼看似无门,却暗藏玄机——柱隙足以让凤凰展翅,可若太子试图飞离,那些雷纹便会化作金色锁链,温柔而坚定地缠上他纤细的脚踝。不会疼痛,只微微发烫,如同帝王克制的掌心。
笼外三步更有隐形结界,外人只见太子如云端小憩,唯有封绝能窥见真实形态。
“本属天际的神凤,岂会甘愿敛翅屈居……”齐云轻叹,没有贸然闯入,转身离去时银发扫过飘落的梧桐叶,留下一地细碎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