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天幕:皇帝聊天群 > 第8章 第 8 章

天幕:皇帝聊天群 第8章 第 8 章

作者:九月有衣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25 22:48:35 来源:文学城

【秦念:最终李陵箭尽援绝陷入绝境,被迫降敌。】

刘彻懵了。

太子被逼造反,是因为他错信巫蛊以及有奸臣作乱。

勒令李陵北上却忘了安排后援?

他怎么可能会犯下这种大错!

【刘弗陵:李陵自请出战,得阿父许可。但路博德自视曾为伏波将军,羞于做李陵的后援,上书请求等到翌年春日再与李陵各领五千骑兵攻打浚稽山。】

【刘弗陵:阿父误以为是李陵怯战,加上当时匈奴入西河,才令路博德赶往西河,及令李陵到东浚稽山南面观察敌情。】

【秦念:你爹把路博德调去西河,那李陵的后援呢?】

【刘弗陵:……】

其实汉武帝做的事远比刘弗陵说出来的还要恶劣。

不过秦念没有拆台。

按照《汉书》的记载,李陵原先主动请战去兰干山南边分散匈奴的兵力,这个位置距居延塞仅250公里,有援兵的情况下,绝对不至于陷入绝境。

结果汉武帝收到路博德的上书后以为李陵怯战,就勒令他前往“东浚稽山南龙勒水”,这里距离居延塞足有620公里!

让一支五千人的步兵深入匈奴,她都不知道汉武帝是怎么想的。

到这个位置,当李陵被匈奴骑兵发现时,他就已经很难撤离。

有人说李陵是迷路,偏离方向才被围歼。

但史书并没有这种记载。

从理论上来说,领着五千步兵被八万骑兵围堵,往哪边撤只能看战况,没有撤离路线的说法。

也有人说李陵冒进:

汉武帝只是让待他在南麓平原观望,李陵却被匈奴堵在“两山间”,《资治通鉴》也记载李陵抵达浚稽山南后,“北行三十余里”。

但李陵带的是步兵。

五千步兵驻扎在平原上观望匈奴的动静?

等死吗?

李陵不是冒进,他是只能继续前行,依托山势才能与匈奴骑兵周旋。

可以说让五千步兵去浚稽山南,就是汉武帝作出的灾难性决策。

而说到这个步兵,秦念更是无语。

李陵一开始请战的时候,汉武帝的答复是“毋骑予女”,即没有骑兵能拨给李陵。

于是李陵答“愿以少击众”。

等到汉武帝传诏路博德让他去西河的时候,却对路博德说“吾欲予李陵骑,云‘欲以少击众’”。

也就是他本打算给李陵骑兵,但李陵拒绝了将要拨给他的骑兵。

对此,秦念的评价是难评。

但在诏书里这么胡说八道,却没有要求史官改史。

只能说这很刘彘。

【刘彻:这是朕的过错。】

得知事情原委,刘彻不得不承认“晚年昏庸”这个评价。

这就是他一怒之下忘了给李陵安排后援。

“转战千里血战八日,斩匈奴近万骑”,李陵哪里是怯战,这分明是不可多得的猛将!

却因他的疏忽被迫降敌!

………

秦念没觉得刘彻认错奇怪。

这也符合汉武帝的人设。

《汉书》记载,司马迁为李陵说情后,被汉武帝以“诋毁贰师将军、为李陵游说”为名下狱。

这个贰师将军就是李广利,原本应该是他对战匈奴主力,李陵去牵制后方。

结果这位老哥以三万骑“得胡首虏万余级而还”,然后被匈奴围了,突围时死伤十之六七,也就是近两万骑的伤亡。

正是因此,匈奴主力才能回头把李陵给围了。

更离谱的是被汉武帝调走的路博德与公孙敖会师涿邪山,路上压根就没碰见匈奴——

全去围李陵了。

司马迁嘴李广利无功那是应该的,这能叫诋毁?

结果被恼羞成怒的汉武帝下狱。

后来汉武帝终于承认自己这次战略决策确实漏洞百出,就把锅甩给了路博德:

“我本该在李陵出塞之后,再让路博德去接应。因为我预先下诏,让路博德生出了奸诈推诿之心(以至于让李陵没有援兵)。”

这段自省也很刘彘:

重点是路博德推诿吗?

重点难道不是汉武帝把五千步兵调出六百二十公里开外,还把援兵这事给忘了吗?

此外,汉武帝还派使者赏赐李陵逃回汉朝的残部。

在这个时期,战败后逃回的军卒几乎不可能得到赏赐,甚至极有可能受到重罚。

由此可见,至少在汉武帝看来,这场战败责任不在李陵。

事后他还派军队北征,试图救回李陵。

【秦念:只是降敌其实还有转圜的余地,可以想办法把人救回来。】

刘弗陵这次是真不敢发声了。

他之前也不该说话。

难怪刘询排名在他之上,刘询就一直没说话!

【秦念:你派公孙敖去匈奴接李陵,结果公孙敖可真就是李家的克星。】

【刘彻:他做了什么?】

公孙敖面色灰败。

他自知无能,能立战功多是因卫青照拂。

若只是李广之事也就罢了,这李陵若是也因他而死,就算是卫青也救不了他。

那是以五千步卒对战八万匈奴骑兵,还能斩杀万敌的将军!

【秦念:他领万骑出雁门,遭遇左贤王,大败而归。】

【秦念:为了推卸责任,他谎称抓到的俘虏说李陵在帮匈奴练兵对付汉军,因此他才会战败。】

这里秦念真不是在故意贬低公孙敖。

《汉书》记载公孙敖败归后对汉武帝说“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汉军,故臣无所得”。

这个“故”字,就是在推卸战败的责任。

秦念不怎么相信《资治通鉴》的记载,但其中直言“敖失亡多,因诬‘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单于为兵’”这段,和她对这段历史的判断不谋而合。

【秦念:于是你就诛了李陵的母、弟、妻、子。但事实上,帮匈奴练兵的是李绪。】

【刘彻:……】

刘彻愣住。

在秦念的言语中,他看到了一个被愚弄的昏君。

李广现在完全不想自杀了。

他必杀公孙敖!

卫青忧心忡忡,他不知道怎么才能救下公孙敖。

霍去病也沉默了,只能看着李敢殴打路博德。

这李陵……

唉。

………

刘启原本因赵匡胤给李广讨封,而对李广更为厌恶。

可当看到李陵的境遇,叹了口气。

………

秦念同情李陵的境遇。

她自幼练武,天然对武将有着极高的喜爱。

尤其是那些战绩非凡的武将。

得知全家被诛后,李陵派人去刺杀了李绪,差点被大阏氏所杀。

是匈奴单于将他藏在北方,等大阏氏死了才回来。

此事之后,“单于壮陵,以女妻之,立为右校王”。

之后李陵开始助匈奴攻汉,作为偏将参与了对李广利的追击战,转战九日后退兵。

后来又协同匈奴大将偃渠于浚稽山围商丘成,不利而退。

其实秦念最厌恶勾结异族的人。

但李陵实在是太惨了。

有人认为李陵战败时就该以身殉国——

没错,若是李陵在当时殉国,华夏又将多一位毫无争议的悲壮将军。

可如果公孙敖成功将他接回去,会不会就是留有用之身为国效劳?

在被处以族刑之前,李陵并没有为匈奴效力。

可惜他等来的不是汉朝的援救,而是家人皆死的消息。

此时的李陵愤而叛汉,说实话,秦念能理解。

这种理解并不是认可李陵叛汉。

假设她有机会决定叛汉后李陵的生死,她会毫不犹豫请李陵去死。

她只是惋惜这样一位将才。

从“陵居外,有大事,乃入议”也不难看出:李陵并未得到匈奴的信任,只有遇到大事,才会被匈奴单于召见。

李陵对汉作战的战果也并不出彩。

——秦念私心希望这是因为他对汉军心怀旧念,未尽全力。

——当然,这只是因为她同情李陵,才有这样的私心。

李陵终究是叛将。

即便没有在《史记》和《汉书》中找到李陵杀伤汉军的实际记载,但都已经替匈奴出征了,不可能不对汉军造成伤亡。

她在聊天群里隐去李陵叛汉的部分,是希望他在刘彻的剧本里有一段没有争议的人生。

【秦念:说完李家,那就说说你的帝国双璧,卫霍两家。】

从秦念骤然转移话题,刘彻就猜出李陵必然在被处以族刑后叛汉。

无论是归汉、自尽、还是久陷匈奴但未叛汉,秦念必然都会提及。

唯有叛汉,秦念才会为李陵隐瞒。

但刘彻没有追究。

他不会再让李陵孤军深入,亦不会在情况不明之时听信公孙敖这种败军之将的推诿之词。

【秦念:九年后,你跑去泰山封禅,还非要带上年幼的霍嬗。大概是因为舟车劳顿,霍嬗不久后暴卒,霍去病绝后。】

【秦念:泰山封禅,好玩吗?】

刘彻只觉额角青筋直跳。

带去泰山封禅,明显是因为他疼爱霍嬗。

不想却是这样的结果。

【刘彻:朕不会再行此事。】

“骠骑将军,节哀。”

李敢痛揍路博德一顿,但怒火未消。

看到霍去病绝后,李敢冷笑道。

他清楚卫青必保公孙敖,霍去病则必然维护卫青。

李家跟卫霍两家已是势同水火。

“同哀。”

霍去病没动手揍李敢,是因为李陵的境遇与公孙敖有关,而公孙敖是他舅父的恩人。

所谓同哀,当然是指李家李广李敢皆死,李陵亡族。

【秦念:是不带霍嬗去,还是不去泰山封禅?】

图穷匕见。

见秦念质问刘彻,李世民以为这是始皇后人不满汉帝效仿始皇帝。

【刘彻:难道朕的功绩不足以泰山封禅吗?】

虽然晚年昏庸,但他是千古一帝。

致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的千古一帝!

刘彻这话说得其实也有一点心虚。

毕竟千古一帝不止一人。

史上唯一一个泰山封禅的是秦始皇,不巧声誉排名正居榜首,略胜于他。

【秦念:你当然够格。】

【秦念:只是自某个昏君跑去泰山封禅之后,这泰山就不能再去封禅了啊,跌份。】

【秦念:所以朕想问问:泰山封禅好玩吗?】

李陵主动请战到兰干山南边分散匈奴的兵力,得到刘彻的许可。路博德自视曾为伏波将军,羞于做李陵的后援,上书请求等到翌年春日再与李陵各领五千骑兵攻打浚稽山。刘彻误以为李陵怯战,加上当时匈奴入西河,才令路博德赶往西河,及令李陵到东浚稽山南龙勒水观察敌情。出自《汉书》。

李陵请战的时候,汉武帝的答复是“毋骑予女”,即没有骑兵能拨给李陵。于是李陵答“愿以少击众”。等到汉武帝传诏路博德让他去西河的时候,却说“吾欲予李陵骑,云‘欲以少击众’”。出自《汉书》。

司马迁为李陵说情后,被汉武帝以“诋毁贰师将军、为李陵游说”为名下狱。出自《汉书》。

李广利以三万骑“得胡首虏万余级而还”,然后被匈奴围了,突围时死伤十分之六七;被汉武帝调走的路博德与公孙敖会师涿邪山,路上压根就没碰见匈奴。出自《汉书》。

后来汉武帝把锅甩给了路博德:“我本该在李陵出塞之后,再让路博德去接应。因为我预先下诏,让路博德生出了奸诈之心(以至于让李陵没有援兵)。”此外还派使者赏赐李陵逃回汉朝的残部。出自《汉书》。

刘彻派公孙敖去匈奴接李陵。公孙敖领万骑出雁门,遭遇左贤王,大败而归。为了推卸责任,他谎称抓到的俘虏说李陵在帮匈奴练兵对付汉军,因此他才会战败。于是刘彻就诛杀了李陵的家人。但事实上,帮匈奴练兵的是李绪。出自《汉书》。

敖失亡多,因诬‘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单于为兵,出自《资治通鉴》。

得知被处以族刑后,李陵派人去刺杀了李绪,差点因此被大阏氏所杀,是单于将他藏在北方,等大阏氏死了才回来。此事之后,“单于壮陵,以女妻之,立为右校王”。出自《汉书》。

李陵开始助匈奴攻汉,参与了对李广利的追击战,转战九日后退兵。。出自《史记》。

后来又协同匈奴大将偃渠于浚稽山围商丘成,不利而退。出自《汉书》。

陵居外,有大事,乃入议。出自《汉书》。

刘彻泰山封禅,带上年幼的霍嬗。霍嬗不久后暴卒,霍去病绝后。出自《史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第 8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