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天幕:皇帝聊天群 > 第20章 第 20 章

天幕:皇帝聊天群 第20章 第 20 章

作者:九月有衣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08 00:44:00 来源:文学城

【刘彻:可有其三?】

刘彻对秦念提出的改进之策都欣然接受。

秦念若是生于大汉,必然是不亚于霍光的“顶级文臣”。

不,秦念若是身为权贵豪富,或许会如霍光那般缄默不言。

皆为君王,他才会如此坦诚。

【秦念:其三就是均输平准与盐铁官营的共同问题:官营垄断的商品物劣价高,不便于民。】

【刘彻:何解?】

这个问题其实秦念从未想过。

她不是真需要治政的皇帝,只是对历史相当感兴趣,又恰好记忆力极佳。

不过只需要对照古今,倒也不难得出答案。

【秦念:官私共营,抓大放小。】

【秦念:平民所用之物,允许官私共营,辅以均输平准稳定物价,多销以取薄利;权贵豪富才会用到的物品,可禁止私营以富国库。】

【刘彻:可。】

对策之间,刘彻的民心已然止落。

虽说与始皇帝相距不远,但好歹是止跌了。

黔首们虽然能够“理解”天幕上的文字,但许多字词都会被归入“不理解的事物”。

然而即便如此,只需看懂秦念在说如何不伤民,陛下又多次出言附和,就足以让他们重燃希冀。

或许“海内虚耗、户口减半、盗贼四起”不会再发生?

………

秦念却是挑眉。

这个“可”字可真刺眼。

这可不行。

【秦念:你的币制改革最好立即转交桑弘羊负责。就你跟张汤的经济头脑,加起来说超过十岁都算是夸你俩。】

四十万一张的白鹿皮币纯属敲诈勒索就先不提了。

刘彻为了改革币制,建元一年就发行三铢钱,五年后宣告失败,又重新铸造四铢半两钱,私铸现象依旧非常严重。

到了元狩四年,刘彻就听从张汤的建议,颁布了世界货币史上的奇葩:

白金三品。

这是三种面值远高于实际价值的货币。

由于很容易被私铸盗铸,刘彻还灵机一动颁布盗铸者死的律法,以为这样就可以高枕无忧。

可《资本论》中有句名言: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着被绞首的危险。

而白金三品,是用银和锡铸造的。

其中龙币重八两值三千钱,马币重六两值五百钱,龟币重四两值三百钱。

问题来了,汉武帝时期,白银并不像黄金那样本身具有货币属性,只是一种相对比较贵重的金属物品。

且考古发现白金三品中含银量还相当低。

这其中的利润,就已经不是300%的问题了,很可能已经飙到千倍。

白金三品引发全民盗铸潮,参与人数高达数十万,刘彻不得不灰头土脸地赦免这些人的罪行,毕竟怎么也不可能因盗铸处死数十万人。

赦免令出来后,自首者更是达到百万以上。

司马迁还补了一刀:“然不能半自出,天下大氐无虑皆铸金钱矣。”

也就是说哪怕有上百万人自首,也不到盗铸人数的一半,天下大概都在私铸金钱。

这样的全民犯罪潮,就是刘彻和张汤想出来的馊主意。

都已经到这种地步了,刘彻还死鸭子嘴硬扛了五年才废除白金三品。

【刘彻:休得胡言!】

刘彻确实是故意以“可”字戏谑秦念。

他想过秦念会反击,却没想到会是以这种他闻所未闻的方式。

“加起来说超过十岁都算是夸你俩”?

如果说的是白鹿皮币,那不过是他要向王侯索要财物而已!

【秦念:胡言?你要不问问刘弗陵,你那引发全民盗铸潮的白金三品,是正常的成年人能想出来的馊主意吗?】

【刘弗陵:……】

刘弗陵再度叹气。

为什么每次都是点他,而不是找刘病已呢?

还有刘秀显然也是汉家后世皇帝,为什么就不找他?

至于桑弘羊……

此时已因谋逆被族诛。

但他确实是能臣,混乱的币制因他而稳定下来。

【刘彻:……】

白金三品,确实是他和张汤商议将要发行的货币。

全民盗铸潮?

……都是张汤的过错!

不懂经济还敢提议白金三品!

但白鹿皮币未被秦念所讥,应该可以发行。

四十万钱一张,百姓就算敢盗“铸”也卖不出去。

被横了一眼的张汤:“……”

他默默认罪。

桑弘羊有些茫然,他还不知道陛下和张汤商议的白金三品是什么。

【刘彻:桑弘羊将如何改革币制?】

刘彻强行跳过白金三品的话题,直接询问桑弘羊的政绩。

他完全不想听秦念细说他跟张汤怎么商议“馊主意”。

【秦念:禁止郡国与民间铸钱,除了上林三官铸造的三官五铢钱外皆不得流通,成功将快被你彻底搞崩的币制稳定下来,并沿用后世数百年。】

秦念原本想精确到“七百余年”。

考虑到可能违反规则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干脆模糊处理。

………

五铢钱?

二十四铢为一两,秦半两为十二铢。

嬴政命少府试铸五铢钱。

秦念对桑弘羊的夸赞,让嬴政意识到五铢钱必有其特殊之处。

不妨试铸观之。

“除了上林三官铸造的三官五铢钱外皆不得流通”——

这是将铸币权彻底收归中央,且仅在一处地点进行铸造?

………

刘彻时期,诸王侯只能叹息。

连强卖的白鹿皮币他们都不敢拒绝,陛下欲禁郡国铸钱,他们同样不敢有异议。

………

而刘邦刘启时期,与群臣商议之后,都暂且放弃收回铸币权一事。

他们还无法像刘彻那般,将一张白鹿皮卖出四十万。

【刘彻:桑弘羊既有如此才能,为何不能跻身顶级文臣?】

刘彻依旧不满于只有一个顶级文臣。

高祖都有萧何张良两人!

他声誉比高祖还高,难道不应该多一些人才吗?

就目前看来,他已经得知桑弘羊能改革好币制、更有足以青史留名的均输平准!

………

“因他谋逆不成反被族诛。”

武曌说道。

可惜这句话又被天幕所阻。

【秦念:如果均输平准执行得当,也不用为了填补你制造的巨额财政缺口大力推行纳粟拜爵,并且你不换太子,他或许可以算得上顶级文臣。】

这与换太子有何关联?

刘据、刘弗陵。

刘彻很快就想到秦念此前所言:“要不是卫子夫的嫁妆足够丰厚,你汉朝说不定早就亡了。”

如果不是霍光,大汉有亡国之危。

刘弗陵八岁,他不可能只安排霍光一个托孤重臣。

桑弘羊既然能活到刘弗陵登基之后,他必然会是托孤重臣之一。

再联系到“换太子”一词,刘彻已然猜出其中关联。

但看着“成功将快被你彻底搞崩的财政稳定下来”,刘彻隐藏好内心的杀意。

不换太子,或许桑弘羊就不会谋逆。

倘若更易太子……

届时再处置桑弘羊也不迟。

【刘彻:纳粟拜爵有何不妥?】

刘彻非常不满秦念以此言指责于他。

商鞅变法时就有纳粟拜爵之说,始皇帝亦曾下令“纳粟千石,拜爵一级”!

【秦念:纳粟拜爵、卖官鬻爵、以钱赎罪——你猜均输平准为什么会被执行成那样?哪来的那么多贪官污吏?只要贪污的民脂民膏超过赎罪买官的钱,那就是稳赚不赔!】

【秦念:问出这种问题,朕只能说难怪你能整出白金三品这种大活。】

【刘彻:……】

刘彻再次瞪了张汤一眼。

张汤:“……”

桑弘羊默默将“纳粟拜爵”列为财政收入的不得已而为之。

若有其他办法填补财政缺口,他必不会采用这种方式。

文臣最高的理想,就是青史留名。

他的才能已为陛下所见,现在他最想做的就是让均输平准成为青史留名的善政。

【秦念:先前你说想要复兴百家?那恭喜你,有桑弘羊的存在,你不仅可以有复兴百家的功绩,治下还能新添一家:经济学。】

汉武帝时期的征战四方,国库其实已经不止是空虚的问题。

秦念查阅史书时,不得不感慨刘彻真的是气运之子。

除了著名的帝国双璧,并不出名的桑弘羊就是世界意志给亲儿子开的另一大金手指。

可以说汉武帝后期摇摇欲坠但硬是没塌的财政,就是桑弘羊撑起来的。

【刘彻:经济学?】

先前秦念就拿“经济头脑”讥讽他与张汤。

天意使然,他可以“理解”词意,刘彻知道这个词指代的是财政相关。

财政亦可自成一家?

桑弘羊亦是不解。

他学究百家,自觉若是财政一道能算是学说,那也应是指管商之学、计然之道。

怎能算是他自成一家?

经济学……是何物?

虽是不解,但若自成一家,桑弘羊怎么也不可能拒绝这样的诱惑。

这甚至胜过青史留名!

能自成一家者,不仅能青史留名,甚至其思想都有可能流传后世,为后人所修学。

正如他修学百家之说那般!

只是后世秦皇迟迟未能作答,桑弘羊知道这大约是秦皇之言为规则所阻。

惋叹之际,却见天幕已现秦念之言。

【秦念:“富国非一道,富国何必用本农?无末业则本业何出。工不出,则农用乏;商不出,则宝货绝”,仅以此言,桑弘羊就足以自成一家。】

秦念此前又去敲了甲方的窗。

这是桑弘羊在盐铁之议上提出的观点。

也是华夏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不依靠农业也能够富国的思想家。

但盐铁之议是在刘弗陵时期举行的辩论,所以秦念找甲方询问这话能不能说。

答案是可以。

秦念也觉得可以,毕竟甲方之前就说过规则二指的是“不提具体的人事物”。

这应该算思想。

但为了以防万一,她还是去找甲方求个心安。

至于为什么觉得桑弘羊自成一道,是因为计然管仲之道还局限于物价,而桑弘羊的财政俨然已经有了现代经济学的雏形。

刘彻为了改革币制,建元一年就发行三铢钱,五年后宣告失败,又重新铸造四铢半两钱,私铸现象依旧非常严重。到了元狩四年,大概是白鹿皮币捞了一波大的,刘彻就听从张汤的建议,颁布了货币史上的奇葩:白金三品。这是三种面值远高于实际价值的货币。由于很容易被私铸盗铸,刘彻还灵机一动颁布盗铸者死的律法,以为这样就可以高枕无忧。白金三品,是用银和锡铸造的。其中龙币重八两值三千钱,马币重六两值五百钱,龟币重四两值三百钱。白金三品引发全民盗铸潮,参与人数以数十万计,刘彻不得不灰头土脸地赦免这些人的罪行。赦免令出来后,自首者更是达到百万以上。司马迁还补了一刀:“然不能半自出,天下大氐无虑皆铸金钱矣。”都已经到这种地步了,刘彻还死鸭子嘴硬扛了五年才废除白金三品。出自《史记》。

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着被绞首的危险。出自《资本论》。

桑弘羊禁止郡国与民间铸钱,除了上林三官铸造的三官五铢钱外皆不得流通,成功将快被刘彻彻底搞崩的币制稳定下来。出自《汉书》。

商鞅变法时就有纳粟拜爵之说,始皇帝亦曾下令“姓纳粟千石,拜爵一级”。出自《商君书》、《史记》。

富国非一道,富国何必用本农?无末业则本业何出。工不出,则农用乏;商不出,则宝货绝。出自《盐铁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0章 第 20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