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天幕直播朕的恋爱史 > 第2章 金手指?

天幕直播朕的恋爱史 第2章 金手指?

作者:木暁爻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6 22:22:41 来源:文学城

黎昭边走心里好奇,前世也没听说过有天裂一般的天象啊,还是哪路反王搞出来的?

福王走在黎昭旁边,一手搭上黎昭的肩膀,凑到他的耳边兴致冲冲道:“十哥,你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难道是......。”后面的话没再说出来被黎昭手动闭麦了,这熊孩子正值中二期呢,万一说出什么不该说的就麻烦了。

“嘘,此事还没有定论,先把你的嘴巴闭起来。”黎昭一根食指放在唇前,那双遗传自皇帝的凤眸笑眯眯的看着他,福王深刻体会到了那些贵女们为什么要把十皇兄排在美人榜第一了,可真是男女通杀啊。

“唔唔......”福王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把黎昭的手扒拉开,撇了撇嘴,“皇兄,你以后不要这样笑了,容易误人子弟。”

黎昭一巴掌拍在蠢弟弟的头上,“胆肥了啊,敢调侃皇兄了。”

福王气愤道:“十哥,你以后不能拍我头了,我听闻拍头长不高的,我以后可是要当大将军的。”

黎昭一副好兄长的样子,故作又要拍他,“弟啊,这个你放心,据我观察,父母高则子女普遍高,与拍不拍头无关,你肯定还能长高的。”这话可不是欺骗,他们老爹至少有190厘米,他们几个弟兄平均180厘米以上,福王母妃大概有170厘米,在后宫中是名列前茅的。福王如今才十五岁,已经有170厘米了,骨格线还没闭合,绝对还能长。

福王一脸疑惑,“皇兄你莫不是框我吧。”

黎昭一脸真诚,“皇兄怎么会骗你呢,你想想我们兄弟姊妹的身高,再对比一下父皇和他们各自母妃的身高就知道了。”黎昭冲福王摆了摆手,乖啊,自己想。

这时文武百官已随皇帝涌出大殿,齐聚汉白玉广场上。只见苍穹之上,好像天空生了一个的小孩般形成了一片小的灰色天空,远远望去,重叠的部分就像是一道裂缝,压抑得令人窒息。

大臣们惊诧不已,骇然失色,交头接耳的惊呼声此起彼伏,有甚者身形摇晃,需倚靠同僚方能站稳。

黎昭微微眯了眯眼,仰头望去。心下却是一奇:这景象感觉怎么也不像天裂,倒是跟他前世看的五毛钱特效仙侠剧中的水镜一个德性,而且断断续续的,有点接触不良的样子。

“难道我穿越的不是什么平行世界,而是一个玄幻修仙世界?穿错频道了,从宫斗权谋秒变玄幻修仙!”

但随着水镜的扩大,逐渐稳定下来,黎昭否定了这个想法。因为他在水镜上居然看到了前世某个很火的短视频软件Logo!

汉堡、炸鸡、可乐、Wi-Fi、空调......来自现代社会的记忆如潮水般冲击着黎昭的神经。破案了!这哪是什么异象,分明是他那迷路了十八年的金手指终于到货了!

但看着周围群臣的惊恐以及皇帝老爹凝重如铁的侧脸,黎昭觉得头皮发麻:这金手指的出场阵仗,是不是搞得太大了一点?不知明臻此刻是否也在观看,会不会被吓到?

他赶紧在心里默念:“Hello?系统在吗?主神?客服大哥?客服小姐姐?能私下联系吗?”

皇帝看着这一幕,眉头紧锁,目光如炬扫视群臣,沉声道:“众卿家,有谁能解此天象?”

就在此时,福王突然猛地一拍手,脱口而出,“啊,我知道了。”

他这一声惊呼,在惶恐的百官中显得格外清晰响亮。皇帝立刻循声望去,只见自己的十一皇子一脸“恍然大悟”的表情。

霎时间,所有目光都聚焦在福王身上。黎昭也疑惑,据他所知他这个弟弟平常除了对练武,看兵书上心外,不曾有过观星堪舆之举啊。

福王猛地从对自己身高的想象中惊醒,意识到自己失言,且父皇问的是那天降异象,他根本什么都没看,什么都不知道!总不能告诉父皇他在想他能长多高吧!

只见福王脸上激动的红光迅速褪去,转为惶恐和羞愧。他立刻出列,疾步走到御前,毫不犹豫地撩起衣摆,跪倒在地,将头深深叩下: “父皇恕罪!儿臣……儿臣不知!”

这突如其来的转折让所有人都愣住了。刚才不是还恍然大悟吗?怎么转眼就不知?皇帝疑惑道:“哦?那你方才说‘知道了’,知道了什么?”

福王也不敢抬,声音充满了懊悔和诚恳,略微发颤:“回父皇!儿臣愚钝,方才心神被那天象所慑,惶恐不安之际,脑中却仍在思索昨日父皇训诫儿臣‘遇事需静心,察实情而后动’之圣训,一时神思不属……竟……竟恍惚间与昨夜苦思未解的一局残棋幻象重叠……”

他顿了顿,似乎羞愧难当,语速加快:“就在方才,儿臣于棋局上一窍豁然开朗,欣喜忘形,竟忘了场合,失口惊呼……惊扰圣驾,欺瞒父皇,儿臣实则对天象玄机一无所知,请父皇重罚!” 说完,他再次深深叩首,伏地不起。

皇帝沉默,然后叹口气道:“朝堂之上,心神竟系于棋枰之间,成何体统!看来朕对你的教诲,你还是未能真正入心!罚你闭门读书三日,将《慎思录》抄写百遍,静思己过!”

福王松了口气,“是,儿臣定好好抄录。”

“众卿家......可有何解?”皇帝负手而立,将问题再次抛了出来,低沉的嗓音打破了令人窒息的寂静。

群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皆是为难与惶恐。几位须发皆白的老臣嘴唇嗫嚅了几下,终究还是把话咽了回去,纷纷低下了头。

黎昭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下明了。这些大臣们并非毫无见解,而是在“吉凶”二字上进退维谷。古人笃信天人感应,却不知所谓灾异祥瑞,多半是事后附会。异常天象总是有一定规律的,吉凶祸福也是无法避免的常态,只是恰巧吻合罢了。

眼下这前所未见的天象,说吉,若日后有灾祸,便是欺君之罪;说凶,若天下太平,便是危言耸听,动摇国本。这千斤重担,谁也不敢轻易去抗。

而龙椅上的老爹,此刻更不能亲自定调。金口玉言,一旦误判,损失的不仅是天子颜面,若被有心人将这天象与他当年推翻前朝之事牵连起来,大作文章,引起人心浮动,那对于立国仅二十余载、根基尚未完全稳固的大晟王朝而言,无疑是场风波。

思绪既定,黎昭深吸一口气,稳步出列,躬身行礼:“父皇,儿臣有奏。”

当前首要之事,并非纠结天象本身的吉凶,而是必须立刻稳定住这朝堂之上已然浮动的人心。他相信这些跟随父皇打下江山的重臣们并非不懂,只是需要一个台阶,一个打破僵局的契机。

皇帝闻声,锐利的目光倏地落在黎昭身上。他微微眯起眼,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玉扳指,沉默一瞬后,才从喉间逸出一个简短的音节:“讲。”

“父皇,儿臣冒昧认为天象之吉凶,在于人心之所向。此刻最重要的并非天象本身,而是京城乃至天下千万百姓之心。速将此事定为祥瑞,广而告之,化动荡为祥和,使万民之心更紧系于朝廷,紧系于父皇!此乃稳定社稷、安抚民心之当下至要!”

“是啊,瑞王殿下说的有理啊。”大臣纷纷点头。

左丞相闻言,立即手持玉笏,声音沉稳而迅捷:“陛下,老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即刻起草安民告示,着京兆府广贴于市井通衢,先行稳住民心。同时,应命京兆尹加派兵丁,上街巡逻,密切监视民间动向,以防歹人借机生事,酿成民乱。”。

皇帝听罢,紧锁的眉头并未完全舒展,但紧抿的唇角几不可察地向上弯起一个极细微的弧度,似乎对这番老成持重的应对颇为认可。

“准。”他吐出一个字,声调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便依丞相所奏。此外,火速查明此番异象所及范围,究竟止于京畿,还是遍传天下。”

“传朕的口谕给钦天监:限他们三日之内,理清此乃何兆,呈上应对章程。

京兆府务须封锁消息,严禁民间妄议天象。有敢散布谣言、蛊惑人心者——”他略作停顿,目光扫过群臣,冷然道,“立即下狱,从严惩处,以儆效尤。”

百官俯首,“皇上圣明!”

随后皇帝惊奇地看着自己这个平时只知斗鸡走马的儿子,目光带着审视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像是第一次认识似的。

幽幽道:“你怎么突然说得出这番话,不像你了。”

看着老爹惊奇的目光,以及几位好兄长审视的打量,黎昭知道今天说的话不符合自己一贯的纨绔人设了。

“瞧您说的,都是父皇您教的好,虎父无犬子嘛。”黎昭睁大眼睛看着皇帝,尽量让自己显得真诚一点。

“呵,别贫嘴,你是什么样朕还能不知道吗,说实话!”皇帝语气里有一丝无奈,眼神里是“你小子几斤几两我还不清楚?”的洞悉。

黎昭双手一摊,“好吧,父皇真是火眼金睛,瞒不过您,其实是明臻说的。先前儿臣看话本有类似的桥段,儿臣不解天象怎么跟吉凶联系在一起的,就去与明臻讨论。总之从白虹贯日讲到了什么破军的,儿臣听得云里雾里的,就记住了明臻说的天象吉凶在于人心这句话。儿臣就想着卖弄一下,谁知被您看穿了。”抱歉了兄弟,拿你顶个锅。

黎昭故作郁闷的样子,“唉,您真是一点也不给儿臣留面子。”

右相听着瑞王提起自己的儿子就胆战心惊,他都不知他儿子是怎么认识瑞王这个小霸王的,听起来还这么熟稔,儿子不会被带坏吧,他就这么一个独苗啊!!

“明臻?明爱卿,这是你家那个小子吧。”皇帝指尖微动,目光中含了丝玩味,转向右相。

皇帝看着他紧张的模样,不由朗声大笑,拍了拍右相的肩膀,“好好好!明臻小小年纪,见解独到,不一味崇古,懂得务实,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当赏!”

右相被拍得心惊肉跳,连连摆手,“陛下谬赞,臣不敢当!实在是瑞王殿下聪慧,引导有方……”

他谦逊的话音未落,就被一旁黎昭清亮的声音盖了过去——“父皇,还有我!您可不能偏心!这话头虽原是明臻说的,但儿臣也往里添柴加火了啊!您不能只赏他不赏我!”

皇帝负手而立,挑眉看向自己这个最会顺杆爬的儿子,见他一脸“我很有理”的模样,眼底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却故意板起脸,拖长了语调:“哦?你这算什么,敲诈你老子?”

黎昭心下正纳闷今天老爹怎么这么好说话,一听这语气,立刻打蛇随棍上,拱手笑嘻嘻地说:“儿臣不敢!父皇明鉴,儿臣是想先替明臻讨一块先前端州进贡的那方紫玉端砚。他最爱书法,得了定然欢喜。至于儿臣自己......听说南海刚贡来一批夜明珠,个头挺大,儿臣就想讨一颗晚上拿来照亮儿,省点灯油钱。”

这可是实话,他馋这批夜明珠很久了,又大又亮,他晚上不喜身边有人守夜,一个人时又觉得油灯不安全,这夜明珠用来当个睡觉的小夜灯刚刚好。但这南海夜明珠毕竟是稀有贡品,政治意义比较大,没有由头他也不能轻易讨要。

皇帝看着他这幅惫懒模样,终于忍俊不禁,笑骂一句:“混小子,朕的库房迟早让你搬空!准了!”

黎昭笑着躬身,“多谢父皇。”余光看了一下自己的几个哥哥,见他们又恢复了言笑晏晏的模样。他父皇现在春秋鼎盛,黎昭相信只要自己不作死,父皇在位期间一定过得不错,前提是不要被他的兄长们注意到。

如今的太子是已故皇后的嫡长子,跟随他老爹打过天下的,信奉中庸之道,也是个有能力的,对他们兄弟姐妹们还算一视同仁。如果太子即位的话他就能带着母妃就番,天高海阔,有闲有钱当个自由自在的小王爷。想法很美好,但纵观历史开国皇帝的太子是个高危职业,其他的有夺嫡之心的皇兄也是看着人模人样的,他总得留些后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