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天幕说我是绝嗣帝王的崽 > 第3章 第 3 章

天幕说我是绝嗣帝王的崽 第3章 第 3 章

作者:丸二缘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6 21:46:00 来源:文学城

BY:晋江·丸二缘

因为西桀单于被活捉的缘故,凯旋的队伍在抵达皇宫正门盛安门后,还向站在城楼上观礼的盛昭帝进行了声势浩大的献俘仪式。

关于西桀单于的处理,朝廷早在之前就已经商量出了决议。

城楼上,盛昭帝身着天子绣龙衮服,头戴十二旒冕冠。

他神情肃穆地颁布诏令,宣布用西桀单于的人头,来告慰此战中流血牺牲的大盛战士与黎民百姓。

而在隆重的献俘仪式结束后,便到了该论功行赏的时候了。

皇宫,正殿。

光可鉴人的金砖地面上,文武百官按品级分列两侧,目光低垂,神情恭谨。

在霍英的带领下,凌戈及其他一众身穿玄甲的将士,依制向盛昭帝稽首叩拜,三呼万岁。

御座之上,盛昭帝在霍英等人行礼完毕后,突然站起身,从御阶之上快步走了下来。

他走到霍英面前,伸出双手,弯腰将霍英亲自从地上扶了起来。

他嘴角带笑,朝霍英说道:

“爱卿不必多礼!自从得知西桀悍然兴兵,二十万联军陈兵边境的消息,朕在京中实属是夜不能寐,食不下咽!好在我们大盛朝还有爱卿你这么一位擎天驾海之将,这才能克敌制胜,屡获大捷!”

盛昭帝说罢,将右手轻轻搭在了霍英的肩上:

“爱卿若是有什么想要的赏赐,今日便尽管跟朕直言!”

“朕必无有不允,好报爱卿的护国之功!”

听到盛昭帝这番感情充沛的话语,霍英脸上露出了受宠若惊的神情。

他后退一步,朝盛昭帝弯腰作了个长揖:

“陛下此言,实在是令臣心生羞愧!”

“此番大胜,全赖陛下天恩浩荡,将士们为报效陛下,浴血奋战,奋勇杀敌,这才得以御敌于国门之外!”

“臣不过谨遵圣命行事,万万不敢贪功为己有!”

听到霍英这谦逊的答复,盛昭帝脸上笑容顷刻间加深了一些。

他上前一步,伸手虚扶了霍英一把:

“爱卿何必如此自谦?你我君臣相得二十余载,爱卿能力如何,朕又岂能不知?西北边塞这些年来,全赖有爱卿坐镇,朕与百姓这才得以夜夜安枕酣睡!”

凌戈此刻跪在霍英身后不远处,听到盛昭帝这么说,他下意识用眼角余光看了一眼盛昭帝。

注意到盛昭帝眼底泛着的淡淡青黑,他忍不住在心中轻笑了一声。

“爱卿如此劳苦功高,寻常赏赐,实在难表朕之情意。”

盛昭帝望着霍英,脸上噙着淡笑:“这样吧,朕今日便特封爱卿为忠勇侯,食邑千户,爵传三世!本朝自开国以来,封侯者屈指可数……”

盛昭帝说到这,突然敛起了嘴角的笑。

他看着霍英,声音沉沉地说道:“望爱卿,秉节持重,勿负君恩!”

盛昭帝话音刚落,霍英当即跪地叩首,声音恭敬又带着几分明显的激动:

“陛下待臣,恩重似山,纵臣肝脑涂地,亦难报君恩!臣心中别无他念,唯愿陛下圣体安康,福寿绵长,万岁,万岁,万万岁!”

听到霍英这答复,盛昭帝嘴角瞬间满意地往上扬了起来。

他朝身后的太监示意道:

“魏平,快快帮朕把忠勇侯给扶起来,地砖寒凉,免得伤了忠勇侯的膝盖!”

魏平乃是宫中太监总管,从小太监时便跟在盛昭帝身边伺候,颇得盛昭帝信任。

听到盛昭帝的命令后,他瞬间满脸笑容地朝霍英走了过来。

霍英自觉自己身强体壮,但看到魏平朝自己伸手,他也没傻愣愣地拒绝,而是在魏平的搀扶下,顺势从地上站了起来。

这时,盛昭帝又突然开口,语气带着感慨:

“西北边疆罡风凛冽,真乃苦寒之地!朕与爱卿不过两年未见,爱卿鬓角便又多了几分霜华。”

望着霍英,盛昭帝笑脸吟吟说道:

“朕想着,爱卿现今也已年老体弱,不如今后便留在京中颐养天年?这样爱卿闲暇无事时,还可进宫与朕弈棋垂钓,忠勇侯你觉得朕这提议可好?”

霍英早在听到盛昭帝封自己为忠勇侯时,就猜到了盛昭帝肯定还留有后手。

现在听到盛昭帝让自己留在京中荣养,他心中一点也没感到意外,很是顺从就接受了盛昭帝这个安排。

但此刻飘在凌戈身旁的小蓝球系统,却是忿忿不平地朝凌戈说道:

“义父他怎么就年老体弱了啊?明明他昨天早上晨练时,还能和凌戈你打得有来有回呢!”

因为凌戈的关系,系统也习惯跟着凌戈喊霍英为义父。

“照我看,该退休的人,是这个老皇帝才对!”系统朝凌戈吐槽,“这老皇帝的面色,看着可比咱们义父差多了,一看就是身体不怎么硬朗的模样!”

凌戈早就了解系统是不懂得政治的单细胞性格。

听到系统这些话后,他便朝系统解释道:

“这跟义父他身体状况如何,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关系。皇帝他这是恩威并施,借着替义父身体着想的由头,顺势让义父他交出手中的兵权来。”

“若是这皇帝他之后真能不搞出什么幺蛾子来,那义父他老人家也算是得偿所愿,顺利功成身退了!”

凌戈13岁入军营那年,就与霍英相识。霍英觉得凌戈武学天赋出众,不忍埋没他的才能,便将他收为义子,带在身边教导。

经过这些年的相处,凌戈早已将霍英视作亲父。

他对霍英也很是了解,知道他并非恋栈权位之人。

所以,假如霍英能和盛昭帝达成默契,那这样的结果,于私于公,都未尝不是好事。

毕竟,换位思考一下,若他此刻是盛昭帝,那他肯定也不会放心让威望日高的霍英再继续手握兵权。

而霍英既然无心那金銮宝座,那在这时候,选择急流勇退,交出手中兵权,也确实是最合适的选择。

只要盛昭帝还顾忌名声,不希望自己在史书上遗臭万年,那盛昭帝肯定就会厚待霍英,让霍英能够安稳善终。

凌戈认为,在他义父已经进京的情况下,盛昭帝还大方到愿意拿出可传三世的侯爵之位,来与他义父和平交换兵权,那么可见盛昭帝也并不是那种非要赶尽杀绝的戾君。

凌戈能明显感受得到,此刻朝堂上的气氛,骤然间比刚才那会轻松了不少。

而盛昭帝也不知是一时忘了,还是有意敲打,直到此刻,才出声让凌戈他们这些跪着的将士免礼平身。

此次西北边军战绩辉煌,立下不世之功,盛昭帝除了奖赏霍英这个元帅外,自然还得奖励其他一众将士。

凌戈虽只是五品武官,但因着他这次战功赫赫,所以盛昭帝坐回到御座上后,第一个点到的,便是他的名字。

看到凌戈上前一步,从一众武将中站出来,盛昭帝原本轻松的心情,不由又感到有些复杂。

他虽然早就知道凌戈今年才19岁,甚至还未及冠,但真正亲眼看到凌戈,他还是不由为凌戈的年轻感到惊叹。

就是这样一位年轻小将,在这次战争中,发挥了决定性的重要作用。

普通百姓或许不知晓,但盛昭帝却很清楚,在凌戈活捉西桀单于之前,凌戈就已经通过阵前斗将,斩杀掉了西桀单于的二儿子。

盛昭帝虽没接触过那位西桀二王子,但却也从兵部过往递交的情报中了解过,知道这位西桀二王子据说是天生蛮力,甚至还曾经在草原上赤手空拳打死过一头野狮。

正是因为这位西桀二王子在草原上是出了名的勇猛凶残,西桀单于才敢在大战之前,向霍英提出阵前斗将的想法,希望双方各派出10位勇士进行群战。

西桀单于阵前斗将的本意,是想要借此打击大盛朝这边将士的气势。

对于西桀二王子充满信心的他,甚至当众放出狠话,说西桀绝对能够在斗将环节中,以最暴烈血腥的杀戮方式,像宰杀羔羊一样,轻松就将大盛朝派出的那10个将士给杀死。

然而,现实情况却是,那位西桀二王子在面对凌戈时,蠢笨得像是一头野猪。

他连五招都没过完,就已经被凌戈一枪.刺穿咽喉,“砰”一声重重倒在了地上。

随后,凌戈收回长枪,手腕轻巧一抖,枪尖上的血珠,霎时间化为尘土上朵朵绽放的凄艳血花。

原本叫嚣不停的西桀联军,目睹这一幕后,瞬间变得鸦雀无声,纷纷目光惊惧地看着凌戈那冷峻沉稳的身影。

而大盛朝这边,却是倏然爆发出了震天的欢呼叫好声。

将士们一个个面色涨红,热血澎湃,不约而同高喊着凌戈的名字。

在这场阵前斗将中,凌戈手持银色长枪,宛若化身执掌生死的地府判官。

除了西桀二王子外,还有另外两个所谓西桀勇士,也成了他的枪下亡魂。

而在凌戈的助力下,另外那九个参与斗将的大盛将士,也顺利在这场战斗中存活了下来。

虽然还是有两位年轻军官不可避免地受了重伤,但比起西桀那边九死一伤的情况,西北边军可以称得上是大获全胜。

西桀单于原本是想借这场阵前斗将来打压大盛的军队士气,却没想到,反而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西桀此次来袭,之所以能够聚齐二十万兵士,是因为西桀还联合了西北草原上其余十三个中小部落。

这些部落,本是因利而来,现在见形势不妙,自己在这次大战中可能捞不着什么好处,甚至反而会踢着铁板,当场就有数个部落开始打退堂鼓,想要退兵回草原深处,保存住自己的有生力量。

西桀单于虽为联军统帅,但在这样的情形下,自然也难以驾驭得住其他部落首领。

未战先乱,在这样军心不齐的情况下,西桀联军自然更不可能是万众一心的西北边军对手。

等到西桀单于被凌戈活捉的消息传开,其余西桀联军顷刻间更是士气一落千丈,纷纷四散奔逃,只求活命。

正殿之内,盛昭帝望着御阶之下站立的凌戈,一时间心中是又喜又愁。

大盛如今看起来好似是太平之象,实际却存在不少隐忧。

虽然西桀联军这一次遭遇了大败,可大盛朝的北方边域之外,东桀部落近年来也开始越发势大。

西桀和东桀两百年前本同属一族,后面因为权力斗争,分为了两个部落。

东桀部落为了逃避来自西桀的追杀,便转移到了草原东部,也就是大盛东北边界之外的草原上。

东桀这些年虽不如西桀那样气焰嚣张,却也是跃跃欲试,小动作频频不止。

而除了北边这些蛮夷部落外,东南沿海处,又一直倭患不断,倭寇袭扰日益猖獗,沿海百姓深受其害,苦不堪言。

还有关中地区,去年刚经历了一场百年罕见的的大旱,至今仍有一些地方在闹匪祸,恶匪猖獗到公然掳掠人畜财货。

盛昭帝望着凌戈,心中想着,现在有了凌戈这员年轻猛将,他往后就无需再担心朝中武将后继无人,以至于出现人才断档、无人可用的窘况了。

毕竟,即使是霍英当年在凌戈这么个年纪,其战绩也没有凌戈如此震撼人心。

凌戈之勇,堪称万夫难当。

但……这样骁勇善战的人,若是有朝一日,朝中无人能镇得住他,到时候,大盛朝又会面临什么样的局面呢?

盛昭帝根据自己对卫王和鲁王这两个候选继任者的观察和了解,并不认为他们之中有谁能够驾驭得住凌戈这么一位猛将。

如此一来,君弱臣强,岂是吉兆?

……

盛昭帝虽然一瞬间在心中闪过许多想法,但此刻面上对待凌戈,却是露出和煦的笑。

他朝凌戈朗声夸道:“真是好一个器宇轩昂的少年英豪!”

“若是我大盛朝能再多出几个像凌爱卿你这样天赋绝伦的英才,又何愁不海晏河清、四海承平!”

听到盛昭帝如此盛赞自己,凌戈姿态不矜不伐,他微微躬身答道:“陛下谬赞,微臣实属愧不敢当!”

听到凌戈这自谦的答复,盛昭帝也不意外,转而又似拉家常般,朝凌戈开口道:

“朕听闻凌爱卿幼失怙恃,这才拜了忠勇侯为义父是吗?”

听到盛昭帝突然提起这事,凌戈也不意外。

毕竟任谁来看,他都是他义父的嫡系势力。

凌戈知道盛昭帝此刻心中肯定还对他义父存有忌惮,但他并不打算淡化或者疏远自己与霍英的关系。

凌戈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他相信盛昭帝将来肯定还得重用自己,所以,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与霍英的关系,来给他义父叠加道“护身符”。

凌戈声音郑重又低沉:“回禀陛下,的确如此。义父当年见微臣孤苦无依,心生不忍,便将微臣收为义子。他老人家待臣的养育之恩,深似江海,臣此生没齿难忘,无以为报!”

凌戈这一世出生在西北边疆的一座小城中,从小就父不明,相依为命的母亲在他7岁那年,又不幸因病离世。

好在他并非真正的幼儿,凭借着上一世的记忆,依然平安活到了13岁。

在他13岁那年,正巧碰到西北边军征兵,他便借着自己高大的身材,谎称自己已经18岁,然后顺利被招进了西北边军的队伍中。

凌戈进部队的第一个月,就打遍军营无敌手,因此引来了霍英的注意和召见。

霍英与凌戈详谈一番后,提出了自己想要收凌戈为义子的想法。

凌戈本想拒绝,但霍英却直接表示,若是凌戈不愿意跟在他身边,那就只能离开兵营了。

原来,霍英在注意到凌戈的存在后,私下派亲兵去查了下凌戈的信息,然后很快就发现了凌戈实际年龄只有13岁的事实。

凌戈不愿意离开军营,毕竟部队是他两辈子最熟悉的地方。

他上一世在孤儿院长大,长大后进入部队,因为能力出众,25岁便被破格提拔为特种部队的中队长。

他之所以会转世重生到这个古代世界,就是因为他在一次带队执行特殊任务期间,为了让队友能够有活命的机会,主动选择了殿后。

凌戈觉得自己的灵魂只属于军营,为了留在部队中,他只好顺着霍英的要求,将霍英认为了义父。

一开始,凌戈对霍英并没有太多的感情,但霍英是真的将凌戈视为了自己的孩子。

他不仅将家传武学传给凌戈,还带着凌戈学习各种兵法,试图将自己的毕生所学,倾囊相授给凌戈。

凌戈的心又不是铁打的,自然不可能不受触动,久而久之,就真的将霍英视为了自己的亲父。

而盛昭帝这边,在听到凌戈对自己的答复后,心中又不禁产生了些对霍英的羡慕。

如果凌戈是个精明自私的人,那在面对他刚才的询问时,凌戈其实该尽量淡化自己和霍英的关系,这样对凌戈未来的官途属于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但凌戈却没有这么做,甚至反而当着他的面,表现出了自己对霍英的在意和亲近。

盛昭帝自知自己算不上是什么拥有雄才伟略的明君,但他大致也能猜得到,凌戈这行为背后藏着的意义。

想到这,盛昭帝不由在心中暗暗叹了一口气。

霍英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随便收个义子,就能碰到凌戈这样天赋绝伦的英才。

而凌戈这样本该心高气傲、桀骜不驯的人,却还难得的是个知恩图报的孝子。

想到这,盛昭帝心中情绪骤然变得更加复杂。

作为帝王而言,盛昭帝希望看到的,是凌戈和霍英撇清关系。

但从私心来说,他其实很欣赏凌戈这样有情有义的人。

不过,虽然心中欣赏凌戈,盛昭帝也依然打算按原计划,对凌戈进行下敲打,免得凌戈恃功而傲。

然而,正当他打算开口时,一个小太监突然神情慌张地从外面跑进了正殿,声音惶恐地朝盛昭帝高呼道:

“陛、陛下,外面天象有异,仙人显灵了!”

凌戈:“……”

啥情况啊?

盛昭帝难道打算通过人造祥瑞这种滑稽的方式,来鼓吹自己天命神授?

喜欢的宝子,记得戳下收藏哟[垂耳兔头][垂耳兔头]

顺带安利下完结旧文《七零极品大妈看到弹幕后》、《穿成海岛大院奇葩婆婆[七零]》,喜欢年代文的宝子可以进专栏瞅瞅[星星眼][星星眼]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第 3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