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天幕说我儿是千古一帝 > 第5章 大爹上工第五天

天幕说我儿是千古一帝 第5章 大爹上工第五天

作者:本草石南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1 19:25:37 来源:文学城

【天化十六年,隔北地一郡之远处的淇州府潜入了一群胡人,四下烧杀抢掠,所过之处无人生还又作出匪徒强盗之势为掩盖。等官府卫兵发现异样,已过去多时,胡人更是绕路折返。】

【而查探出异样上报的正是知州柳时业。】

【前头主播提到过建业大爹有个状元兄长,正是这位知州柳时业。】

【状元兄长是个热衷于干实事,有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宏伟之愿的大人物。别看史书上只有寥寥几笔,野史都不多花笔墨描写,诗词歌赋也没传下几句,那是因为人家忙,忙着干正经事呢!谁家青天大老爷整天吟诗作对感慨这个又叹息哪个的?】

【都青史留名到现在好多小地方都立有这位兄长的状元庙,足以证明人家是干实事,并且是到处干实事的。】

偏远地界正在赶路上任的柳时业盯着天幕微微发愣。

他也曾犹豫过要不要回京,但盛朝之大,疾苦之处何其多,繁华的京城不缺他这样的官员。反倒是地方官员,往往能决定一方百姓能否温饱。

如今听到这话,最后一丝犹豫也没有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顺着本心,方才不负此生。

“相公,她懂你。”

柳时业笑了笑,替妻子把赶路颠簸到偏歪的木簪正了正:“最懂我是夫人才对。”

【有观众朋友可能就要奇怪了,今天说的不是将军柳策风吗?怎么就提到了天化十六年,又说到了大爹兄长呢?】

【因为,咱们建业大爹,就是在天化十六年的淇州府抱回来的柳策风。】

【那年,建业大爹十五岁。在兄长赴任时,强烈要求兄长拖家带口把妻子孩子全带上,说是长久分离不利于家庭和谐。】

【而这拖家带口里,自然也包括了建业大爹自己还有当时非要养的大崽二崽。】

听到这,朝臣们又想起了京中某些传闻,忍不住看向了面不改色的柳建业。

据知情人士透露……

小柳大人三十多的人了,亲口说起自己不愿意分家,就是为了时刻准备着某天去投奔在外上任的柳大人。

别的方面不提,小柳大人在厚脸皮上,也实属京中一绝。

【我们现在都猜测大爹就是不想在京城被长公主催着相亲,才非要走这么一出。当然,也有可能是,世界那么大,建业大爹就想到处看看。】

【也正是这么到处看看,才养出那么多的奇迹。】

【十五岁的建业大爹在淇州府时常到处游玩,一日,县衙里得知边境士兵收到消息要在淇州地境搜查胡人,便主动提出领路。】

【也不知道大爹是不是真有点侦察兵的本事,还就给他摸到了胡人留下的微弱痕迹。】

【但,还是迟了。】

天幕里的女声幽幽叹了口气,活泼消失殆尽,只剩下沉重,直将观看者的心都提了起来。

【柳建业带着士兵在荒山野岭中找到了个还剩一口气的七八岁女孩,在女孩一声又一声恳求中,他们去到了一个偏僻的村落。】

【但,到底还是迟了。】

【村中火光冲天,几十户人家,无一幸免。】

【最后只有女孩藏在榕树缝隙里堵住嘴巴的三岁弟弟活了下来。】

盛朝边境。

柳策风直直盯着天幕之上,当年的画面已经在他脑海中模糊,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那深红色的血与火光。

他太小了,也过去太久了。

久到只能从天幕的三言两语中再次拼凑出当年的惨烈。

真的记不清了吗?

深夜梦回,柳策风还是会回到那一天,他似乎忘记了的那一天。

尖叫与嘶吼声中,大人将他和姐姐的嘴巴堵住,让他们爬进了家后面的那颗榕树里。

树外动静越来越小,树里空间也越来越挤,还有水滴不停落在身上。

是姐姐的眼泪。

村里彻底没有声音,姐姐哄着他藏好,爬了出去。

姐姐回来了。

姐姐冰冷的尸体回来了,带回来让他活下去的机会。

他怎么能忘记呢?

忘不掉的。

【这个三岁的孩子,就是柳策风。】

【他是幸运的。】

【偏偏就有那么一颗中空的榕树,偏偏榕树就藏的住他,偏偏就有个姐姐跑了出去……】

【他也是不幸的。】

【天下村落何其多,偏偏就这个荒山野岭的小村落被胡人烧杀抢掠。甚至,这个村落才建成不到二十年,他们远远迁来此处,他们…是曾经边境战争中胡人屠城的幸存者。】

【可真就只有这个村落不幸吗?】

【怕是在不为人知的角落,还有千千万万个如此的村落。】

【也有无数个守不住的城与活不下来的百姓。】

天幕画面变幻不停,先是屠村,再到烽火连天的战争后屠城。

看到这一幕的不管是高官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忍不住怵惕恻隐。

战乱之下哪里有高低贵贱之分,都不过是刀下亡魂。

边境百姓更是感同身受,有过类似经历者更是垂泪涟涟。

宣政殿。

天化帝看着那屠城的一幕又一幕,怒道:“胡人欺我盛朝太甚!”

【柳策风年纪虽小,却将这一切都铭记在心。】

【十余岁便偷偷背上行囊,试图到边境从军,但还没出京城,就被两个哥哥逮住,抓回送到瑞宁长公主府。】

【而后每年都要闹那么一回,直到和柳建业设下约定,在他十六岁那年终于顺利出发。】

【他从小兵做起,仅靠自己,十七岁便当上了千户,十八岁领着收下三百人,深入草原,趁东胡首领阿夜那狩猎,将其斩下!】

【二十岁,柳策风领兵守在千平城,以七千守卫挡住胡人十万兵马半月余,援军三万抵达后,多次交战接胜。】

【二十一岁,追击敌军,连夺回五城。】

【二十八岁,率千骑直捣王庭,将刚统一各个部落的新首领可率大汗斩杀。又生擒数名势力继承人。】

【经此一战,北方各势力溃不成军,几十年再无统一之势。】

【而柳策风也成了北境的定海神针,只要是他在之处,胡人不敢再犯。】

【长枪一握,北地一站。柳策风就如树般深扎北地,树冠抵挡硝烟战火,树下免于战乱,迎来安宁。】

边境。

盛朝百姓的忍不住拍手叫好,不管是县城里的摊贩还是村头田埂上的农民,甚至那些宅院里的小姐公子,全都高高仰着头,试图将天上那脑袋大大身子胖胖的柳策风刻入眼中。

这是英雄,是他们的英雄!

“好!好!好!策风不愧是我大盛好男儿!”天化帝开怀大笑,哪怕未来仍未到达,也已经足够威慑北地:“有他,实属我盛朝之幸!”

群臣连连贺道:“恭祝陛下得此猛将。”

【除此之外,柳策风几乎战无不胜,唯一僵持难分,便是与可率大汗的几场战役。】

【可率大汗其实也称得上是当世草原第一猛男子,早知道合并草原各个游牧民族可不是简单的事情。只是,咱们大盛柳策风更胜一筹!】

【毕竟,柳策风除了武力难以估计,智力也是超群。】

【大家都知道吧?】

【咱们柳策风大将军还没参军的时候,当年可是解元!】

【主播在这里给大家解释一下,解元就是乡试的第一名,而考上了乡试,就是举人。】

【柳策风不仅考上了,还是京城的解元!】

【这是什么概念?只要不出意外,继续考上去肯定能进殿试啊!】

天化帝和朝臣都特地去了解过柳策风,自然也知道对方曾是京城某一届解元。

但天下百姓可不知道。

盛朝其实还是有些重文轻武,况且,只要是文能成,也没有谁会想去战场上撕杀。

而天幕这话一出,百姓们就更能感受到柳策风对从军的坚定。

好好的举人老爷不当,非要从小兵开始,那得是怀着怎么样的强烈执念啊!

【柳策风为什么不继续考下去,大家也知道了,急着去参军呗。】

【不过,大家不一定知道他为什么还走了科举。】

天化帝好奇,群臣好奇,百姓也好奇。

柳建业微笑。

【当然,是因为咱们建业大爹的强烈要求!】

【建业大爹敲打过几次少年总想偷溜的柳策风,还找了很多稀奇古怪连字都难认难读的兵书,让柳策风读。】

【说是,兵书都看不明白,怎么当得好兵。】

【还说,实战出经验,功夫都不够深,连一群大白鹅都打不过还杀什么敌。】

【大爹又严格要求,从军可以,但是必须要十八岁。】

【除非脑子聪明到可以考第一,否则都免谈。】

天化帝和群臣齐齐看向柳建业,只论当爹,还真就挺厉害的。

柳建业自豪微笑。

一个猴一个拽法,当爹就是这么简单。

【柳策风当然不想等到十八岁,可要想科举考第一,也不是件容易事,于是,他想了一个好办法。】

【拜师学艺!】

【聪明的脑子是基础,但好的师父更能让学习事半功倍,这也母须质疑。】

【刚好柳策风的大哥久考不中,二人一碰脑袋,就开始找老师。】

【有句老话叫一徒不拜二师。】

【但咱们的柳将军不同。】

【也不知道他怎么做到的,不仅找到了水平高超的老师,还找了俩!】

……

朝臣里,某位白胡子老臣眉头狂跳。

京城某处院落中,乐呵乐呵看天幕的老头笑容渐渐消失,觉得事情不太对。

【柳策风先是对他学武的师父说,他得考个解元才能当兵,要找个教书的老师。】

【武师父能不同意吗?】

【虽然吹鼻子瞪眼,也还是觉得情有可原。教书的老师而已,不是大问题。】

【随后柳策风又跟学文的师父,说自己小时候体弱,强身健体拜了个学武的老师。】

【文师父能不同意吗?】

【论先来后到,他是后面的。再说文武不同,学武的老师而已,不是大问题。】

【就这样!】

【咱们的十二三岁的柳策风将军和他的大哥,双双悄悄拜入了太傅仲尚淳门下。】

【这位太傅还是个主战派!妙啊!】

【朝中上下无一人知道他们关系,因拜师时,二人都立誓考上殿试方才不堕名师教诲。】

【笑死,两个压根考不上!】

……

[撒花][撒花]

谢谢大家观看,感兴趣的点个收藏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大爹上工第五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