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天幕剧透:群友直播助我登基 > 第3章 第 3 章

天幕剧透:群友直播助我登基 第3章 第 3 章

作者:凉书月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11 19:21:53 来源:文学城

而此刻跪着的宁侯府众人,也是脸色惨白。

要是早知道那孽女日后会当皇帝,当日也不会一个铜板也不给对方就赶她离开。

哎,现在好了,这件事上了后世皇帝的起居注,还被天幕公布出来,可真是丢死人了。

尤其一想到家里本来可以封王,却因为当初赶走对方没掏一个铜板,导致不能封王,众人又开始心痛了。

那可是王爵啊,与国同休的王爵啊,谁能抵抗王爵的魅力呢?反正宁侯府众人是抵抗不了。

不但抵抗不了,这会儿还越来越后悔。可偏偏碍于眼下还在大魏,不敢流露出分毫悔意。

天幕还在继续说。

【野史说的这件事,很多人都不相信,毕竟魏哀帝是被无数人认定的傀儡皇帝,皇帝又怎么能出皇宫呢?但这件事的后续都出现在了乾太祖起居注上,那也不能说野史就是假的,总归可信度还是相当高的。且从魏哀帝在魏太祖陵墓前**写下的遗书来看,‘因朕作恶至国亡,不肖子孙愧对列祖列宗,遂以死慰国’,意思是亡国的原因是因为他做的某些恶事,他对不起祖宗,用他的死亡来告慰国家。】

【可我们不能单看魏哀帝留下的遗书就认定魏朝亡国的原因都在于他。毕竟我们都学过历史,魏朝亡国的原因,怎么都跟小皇帝扯不上太大的干系。】

【魏朝末年,位于小冰河期,天灾频发,且民间常有大旱、洪涝。魏哀帝在位时,四大权臣摄政,他本人还未亲政。小皇帝为了亲政,更是开启了选秀,其中三位权臣的子孙皆入宫封高位,威武侯的长房孙女成了皇后,太傅孙女成了淑妃,就连皇帝亲舅舅的女儿、他的亲表妹都成了兰妃。】

【可惜小皇帝不知道,这些老狐狸都说话不算数。等到选秀结束,四大权臣又说皇帝没有子嗣,年纪还不够,还是为皇室生下子嗣在亲政。小皇帝手中无权,只好忍了。就这样,小皇帝回后宫生孩子去了。】

【等三年后,皇后生下孩子,四大权臣中最有权势的威武侯也羽翼丰满了,先是谋害宗室成王造反,将成王府满门抄斩,连成王的两个女儿当朝郡主的夫家,也全杀了。紧接着,逼死太傅,还在太傅死后,强行将自己的庶出小孙女嫁给太傅府长房嫡次孙联姻,收拢太傅府门人。随后,皇帝的外家,承恩公府的大小姐,生下二皇子的兰妃在宫中被诬陷私通侍卫,被皇后处死,承恩公府全家被流放岭南。皇帝身边亲近的势力被一一剪除,彻底成了威武侯手中傀儡。】

【威武侯也开启了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臣生涯,先收拢北地兵权,其次强迫魏哀帝立下太子。三年后,收拢了北地兵权后,威武侯更是自封大魏丞相,逼皇帝退位,立外孙为帝,可以说是权势滔天,就差直接造反了。】

【也是这时,咱们乾太祖觉得时机成熟了,能立起反旗了,毅然决然,打着清君侧的旗帜正式起兵造反,讨伐奸佞。】

【这里要提一句,魏哀帝严格意义来说并不是魏朝末帝,他儿子才是。但大乾修史时,乾太祖认为大魏威武侯是乱臣贼子,不认可他废帝的行为,更不认可他立的三岁奶娃小皇帝。因此后人才认定了魏哀帝是魏朝末帝。】

【哀这个谥号是乾太祖亲自为他立下的,不仅仅代表着魏哀帝早逝,更是乾太祖对他悲哀一生的盖棺定论。】

天幕说完,刹那间,整个皇宫鸦雀无声。

皇帝在祖陵前**,威武侯祸乱朝纲,陷害成王,逼死太傅,流放承恩公。

皇帝脸色大变,勃然大怒。

“来人呐,把威武侯这个乱臣贼子给朕抓起来。”

紧接着,内庭卫副指挥使立马带着一队人冲上来,直接把威武侯抓了起来。

威武侯脸色难看,连忙喊冤。

“陛下,臣冤枉呐,臣一片衷心都给了大魏,如何会做那乱臣贼子?臣冤枉。”威武侯是真觉得自己冤枉,他什么都没做,每天在朝上兢兢业业上朝,皇帝不能就凭天幕一面之词冤枉他啊。

然而,其他三大权臣却齐齐出言讥讽。

“威武侯,一片衷心给了大魏,但就是没给陛下,也难怪日后会做出逼陛下退位如此大逆不道之举。”太傅一眼就抓住威武侯话里的漏洞,直击痛点。

“皇后连生下二皇子的兰妃娘娘都敢肆意陷害,也配高居后位?陛下,臣请废后。”承恩公实在忍不了了,他是皇帝舅舅,他女儿是皇帝表妹,生下二皇子,但凡她不是个傻子都不可能做出私通侍卫,危害全家的事。更何况天幕都说了是皇后陷害,威武侯府罪该万死。

“此等佞臣该当处死,陛下,切不可手软。大魏若如天幕所言亡国,实亡于威武侯这个奸佞之手。若是您不敢杀,那就交给臣来杀。”成王更是恨的咬牙切齿。

一想到未来自己一家,连同两个女婿家里全都死于威武侯之手,他生吞活剥对方的心都有了。

先帝生有四子,可惜前三子皆病逝,因此太子是先帝唯一的皇子。

而先帝当初留下四大辅臣也是经过仔细考量的,威武侯出身勋贵一脉;太傅出自文官一脉;承恩公出身皇帝外戚,天然站在皇帝这边;成王是宗室,皇帝的亲叔叔,因早年伤了身子,膝下无子,只有两位郡主,可以说宗室里谁都会造反,唯独成王不会。四大辅臣,承恩公和成王无论如何都会站在皇帝这边。

弥留之际,先帝为了太子,可以说是将朝堂里的所有势力都考虑到了。却唯独没有考虑到,威武侯的胆大包天。

他先杀宗室,后灭文官之首,最后看在皇帝和太后的面子上,虽然没有直接处死承恩公,但也将其流放,彰显了他的凌厉手段,是当之无愧权倾朝野的权臣。

皇帝听到威武侯的求饶,和其他三位辅政大臣所言,更是怒不可遏。

“众位爱卿,不必多言。来人,传旨,威武侯府,狼子野心;威武侯其人更是鹰视狼顾,居心叵测,罪该万死,现将他府中人,皆下诏狱,严加看管,待日后法办;皇后品行不佳,不堪后位,自今日起,废为庶人,同入诏狱。”

皇帝演都不想演了,连个借口都懒得找,直接安排内庭卫将威武侯府上下全部下狱。

现在的皇帝还不是后世威武侯手中的傀儡,尽管还未亲政,但本人对皇宫还是有十足的掌控权的。

皇室内庭卫更是堪比明锦衣卫的势力,守卫皇宫、监察百官的存在,一声令下,自然纷纷行动起来。

天幕的曝光直接导致帝国一个庞然大物的贵族倒下,群臣皆瑟瑟发抖,全都在默默祈祷,接下来天幕可千万不要提起他们,更不要将他们同威武侯府扯上什么关系。

好在天幕还真懒得提这些魏朝朝臣,还记得自己是干嘛的。

【咳咳,扯远了扯远了。就是说,大魏的亡国不能说跟小皇帝一点关系没有,但关系也不大。傀儡皇帝,也不是他愿意的,真要怪,就怪他爹识人不清,给他挑了个什么玩意的辅政大臣。所以,小皇帝的遗书是没有道理的。】

【小皇帝遗书里觉得自己做了恶事,才导致大魏亡国的。但细细看来,他做了什么恶事呢?威武侯是他爸封的,跟他干系不大。且也不是威武侯导致魏国亡国的。威武侯只是让皇帝退位,扶持自己外孙登基,可没想过自己登基。如果没有乾太祖,大魏说不定还能传下去。换句话说,是乾太祖亡了魏。】

【再结合小皇帝的遗书,大家现在是不是该理解了小皇帝的意思。假如先前传闻的那段野史是真的,就不难理解小皇帝的意思了。】

【他为了宠妃,把宁侯府真正的女儿赶走,就为了给自己心爱的宠妃一个高贵的出身,从而导致乾太祖覆灭了魏朝,这又怎么不算一件恶事呢。】

天幕这话一出,瞬间,宁侯府众人再度变了脸色。

什么?被他们赶走的宁琅玥才是他们真正的孩子?来寻亲的宁明姝是假冒的?

宁侯爷望向皇帝,动了动嘴,神色喏喏,想说些什么但终究不敢在这个节骨眼说。

倒是旁边的太后大吃一惊,厉声质问皇帝。

“皇帝,你当真色令智昏,为了一个女人,混淆宁侯府千金血脉?”

先前得知威武侯等一系列大逆不道之举,太后虽然愤怒,但多少还能控制住情绪,毕竟不是因为自己儿子亡国的,她死后见先帝也能道一声贼子窃国。可现在知道大魏的亡国跟她的好儿子有直接原因,太后立马控制不住胸中怒火。

皇帝李瑚愣了一会儿,才不可思议道。

“母后,我怎么可能为了一个女人,就去混淆侯府血脉?”皇帝有点愤怒,又有点委屈,觉得自己被天幕冤枉了。

他越想越为自己不平,愤懑道:“朕乃天下之主,若要一个女人,何须为她加上侯府贵女的身份增光添彩?朕直接命她入宫,封为贵妃,难道还不如侯府贵女的身份尊贵?”

只可惜皇帝的话并没有多少说服力,毕竟天幕都说了,这是皇帝做的恶事,那就**不离十了。

*

另一头,王羡仙也听到了天幕的话,大吃一惊。

什么?这具身体真是宁侯府的真千金?

很快天幕接着说。

【当然,这件事并不是历史实锤,史书上也没有写明,是诸多史学家猜测出来的。主要原因在于,乾太祖没有追封父族母族,反而破天荒封了当时把她赶出家门的宁侯府,甚至还要封为王府。王府大家都知道,除了立了大功的异姓王,大部分都是封宗室的。这就代表着,宁侯府极大可能是宗室。若是宗室,那就能理解乾太祖为什么要封对方为王府,因为那是她亲父族啊。】

【这会儿,可能有人要说,那乾太祖追封的慈宁皇后是什么回事,up主一开始也很纳闷,如果宁侯府真是乾太祖的生身家族,那慈宁皇后又是怎么冒出来的。】

【后来,up主查了许多资料,在一本文献记载中,查到了相关资料。据说是乾朝大将军张集安传下来的随笔,里面大概记载过慈宁皇后对乾太祖有莫大恩情,对方猜测慈宁皇后并不是乾太祖的亲生母亲,可能是在乾太祖被赶出宁侯府,流落民间时的养母或者恩人。】

【这可是张集安的随笔,乾朝最能打的大将军。因为乾武帝的一饭之恩,跟了乾太祖,自此从一名妓女之子成为历史上威名赫赫的四大名将之一,他是乾太祖先期的班底,他的话还是很有可信度的。】

王羡仙听到这话,眼一眯,嚯,古代四大名将啊,这个世界是陌生的王朝,历史脉络跟王羡仙穿越前的历史脉络虽然相似,但人物都各不相同。

她那边的四大名将都是谁,白起,韩信、卫青、霍去病,当然还有不同的说法,但总归这几个人都在里面来回打转。

她寻思这个叫张集安的名将,最差也得是个霍去病吧!那她接下来可不能放过咯。

汉武帝是武帝,她乾武帝也是武帝啊。

小猪啊,大家都是武帝,拥有一个霍去病没问题吧,实在不行,拥有个卫青她还会更开心,王羡仙美滋滋的想。

殊不知,她在这边想入非非,那头皇宫的皇帝李瑚也一脸激动。

“陈达,快记下,张集安,四大名将,妓女之子,全天下搜寻。”

“是,陛下。”

他的心腹太监陈达,招了招手,立马就有小太监上前。

比起守护皇城、监察百官的内庭卫,皇帝手中还有一股势力,那就是宦官势力。先帝生前就爱重用宦官,辖制百官,特建大司宦,收拢无数太监,放在各地,等同于明朝东厂势力。

朝臣很不满,在新皇继位时要求废黜大司宦,然而皇帝虽然年纪小,但很聪明,顶着一杆子压力,愣是没有废黜。但因为没有百官的支持,大司宦的势力也收缩了许多。

只是现在皇帝才继位三年,大司宦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民间还是有相当大的势力。

皇帝一声令下,整个大魏朝都开始转动了起来。

*

同时,京城教坊司众妓子调笑。

“大将军啊,四大名将,居然是我们同行的孩子啊。”

“呵,那些世家侯爵老爷们生出来的孩子还不如我们这些低贱的妓女生出来的孩子来的出息呢。”有人讥讽道。

众人纷纷大笑,唯独一个女子脸色惨白,她不着痕迹离开房间,很快来到教坊司后巷一个破屋里。

屋里的窗户口趴着一个面黄肌瘦的小男孩,眼睛眨也不眨,正看着天幕,她一脸心疼的走过去,摸着小男孩的说。

“安儿啊,以后你不能对任何人说,你叫张集安知道吗?谁问你,你就说你叫赵狗蛋,你随母姓,千万记住了。”

“姑姑,我知道了,安儿一直叫狗蛋。”

“以后也不能说你叫安儿,跟姑姑说,我叫赵狗蛋。”

“我叫赵狗蛋!”

“嗯,狗蛋儿乖,姑姑等会儿就去刘家铺子给你买你最爱吃的糕子。”

春娘摸着侄子的脸蛋,很快收敛了笑意。

五年前,西北败给鞑靼,明明是后勤粮草出现问题,可他们伯爵府却被人当了替死鬼,以延误军机导致西北大败的罪名,处死家族所有男丁,女眷被充入教坊司。

嫂子和母亲当场自戕,她和妹妹以及家中许多妾室纷纷被没入教坊司,幸好当时老管家藏起了赵姨娘刚生下的六子,才不至于让张家后继无人。

当天幕说出张集安是妓子之子时,春娘就已经认定了这必是自己的侄子。

现在春娘生恨大魏、恨朝廷,是绝对不会让自己侄子为大魏效力的。但她也知道天幕现在提前说出了张集安未来的成就,只要朝廷不是傻子,必然会全天下搜寻。

既然如此,就得先把侄子藏起来。

若那位乾太祖当真是位能人,自会找到属于她的大将军。可要是她时运不济,被大魏所抓,她就更不希望侄子为大魏效力。

有那么一刻,春娘都开始恨起天幕了。若非天幕出现,待那乾武帝找到安儿,自会亡了大魏,为张家满门报仇。

可如今大魏因天幕的出现,有了防备,他们张府的仇何时才能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