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天幕剧透后武皇封我当太女 > 第4章 第 4 章

天幕剧透后武皇封我当太女 第4章 第 4 章

作者:荔景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4-27 19:19:24 来源:文学城

李云乐心头一惊,大哥李重润竟还是被二张兄弟诬告至死了!

难怪她180度大转弯,改变自己的主意。

其实刚穿来时李云乐对李显一家并没有多少感情,只单纯地想要摆脱自己被杀的命运。

甚至起初在襁褓中的她看到刚被贬房州颓废的一家人时,她心中还有些无语地感叹一家人这样难怪在最后会输了个彻底。

然而这一家人却又是皇室之中真正有家人之情的一家。

李显自不必说,就如同历史中的那般慈父中的的慈父。

韦氏虽更加严厉些,但对几个亲生孩子却也是万分疼爱的。

李重润也是一个慈爱的好大哥,对弟弟妹妹们很是照顾。

至于李仙蕙,她只比自己稍大,但却很有身为姐姐的自觉,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会想着妹妹们。

而且他们大概是怜爱自己还没出生就被流放从未过上好日子,又是幼女,所以更是宠爱自己。

人心都是肉长的,李云乐上辈子还是个孤儿,渐渐地就将他们视为了真正的家人,而她的目标也从避免自己被杀变成了避免李显一家被杀。

于是回来洛阳之前,她再三嘱咐李重润哪怕是私下无人时也不要跟别人评说武皇以及她男宠之事之事,毕竟隔墙有耳。

她还跟李仙蕙提议若她也不愿嫁给武家人,就跟她一起出家当女冠好了。

然而李仙蕙却对武延基一见钟情,非君不嫁。

李云乐心中暗叹,两人竟是真爱,难怪历史上李仙蕙会因丈夫被赐死后郁郁而终。

于是她只能转而委婉提醒李仙蕙提醒自己丈夫不要随便说话,小心祸从口出。

两人虽有些不解,但都郑重地答应了下来。

李云乐本以为有她的提醒,两人应当是能避免这一遭。

然而虽然晚了一年,事情却还是发生了。

这是纯粹的二张兄弟诬告?还是历史惯性终究会发生?

不对,这件事的重点不在于他们是否非议了二张,而在于武皇怎么想。

朝中进谏二张兄弟的臣子那般多,也没见武皇处理多少臣子,武皇更不会像某些人所想的那般为了两个情人出气所以逼死了自己的孙子。

她会对李重润和武延基重拳出击是因为她觉得手中的权力受到了威胁,在借机敲打两家。

而她自己经此一遭也看透苟着是没用的,一退再退只能成为别人案板上的肉,想要保护家人只能斗争夺得皇位。

*

身为被逼死的当事人李重润、武延基更是被吓得不清,身子都不可抑制地颤抖了起来。

李重润心中还很不可置信,有了妹妹的提醒,他回到洛阳后哪怕心中对二张及朝政再怎么不满也不敢议论半分。

这肯定是诬告!

然而他虽不是顶尖聪明,此时也意识到事情的根源,武皇认为他们对二张的不满其实是对她的,所以才会下重手。

所以现在不是害怕或者攀扯二张兄弟的时候,更重要的是要向武皇表明他们的衷心。

于是他当即跪倒在地,对着武皇磕头道,“您能让我们重归神都就已经是莫大的恩赐了!重润和家人又怎么可能对陛下的安排有半分不满?这其中肯定有误会!还请陛下明鉴!”

一旁的武延基被自己的死讯砸得有些懵还没有回过神,但见到李重润都已经跪了下来,他也下意识地跟着跪下。

在武皇身旁伺候的张易之、张昌宗两兄弟听着李重润的话后脸色更是灰败。

李重润全程没提他们,却更加衬托出了是他们诬告了两人。

如今控鹤监才刚成立,张家两兄弟自然也不像日后那般胆大,虽然也已经开始卖官卖爵,但到底还不敢不将朝廷重臣和皇子皇孙们放在眼里。

然而眼下天幕却爆出了他们未来会更加肆无忌惮,早就看不惯他们的朝臣们肯定更会借机逼迫武皇处理他们。

而他们这一出导致了武皇的孙子和侄孙死亡,她又真的不会心生芥蒂吗?

二张兄弟顿时也跪倒在地,“陛下,臣对您可是忠心耿耿,决计不敢陷害皇子皇孙,构陷忠良啊!这定然是天幕在诬陷我们!”

朝臣们这时也反应了过来,他们自是不想这么放过二张。

一向直言敢谏的凤阁侍郎魏元忠更是言辞激动道,“陛下,天幕已经言明这二张兄弟乃奸诈小人,臣恳请陛下严肃处理两人,关闭控鹤监,也切莫再亲近这等小人。”

随后无数朝臣们都站了出来,齐声请求武皇处置二张。

武皇听着众人的话,神色依旧平静,但那双眼睛却越发明亮。

她并不意外天幕中自己的处理,当她觉得自己的皇位受到威胁时,孙子和侄孙的命又算得上什么?

控鹤监是她用来节制外朝的工具,肯定是不能关闭的,不然她的皇位直接还给李唐好了。

只是二张兄弟是不能够留了,不仅因为天幕的剧透,也因为这两人显然后来已经野心大到想摆脱她的控制,不然不会胆大到直接对她的孙子们下手。

她需要的是听话的刀,刀如果开始噬主自然要毫不犹豫地舍弃。

而且天幕会提起这件事,显然是其导致的结果很是严重,甚至出乎了她的意料,她自然得通过处理二张平息满朝的愤怒。

须臾间武皇便已经想好了处理方案,却并不着急宣布,“安静,吵起来像个什么话?这些都等天幕结束后再处理!”

这话一出,碍于武皇的威势,所有人闭了嘴,只是心中猜测不断。

臣子们怀疑武皇是想继续袒护二张,毕竟从前武皇就数次对他们告发二张败坏朝纲视而不见。

二张兄弟也心生武皇要保他们的希望,就像是曾经那样。

然而在触及到武皇冰冷的目光时,他们心中的希望又瞬间掉落。

完了,武皇肯定不会放过他们。

此刻他们只希望天幕播放的时间能够长一些,又或者爆出更大的猛料能祸水东引。

天幕仿佛听到了两人的心声一般,话题终于转回了政变。

【因为这件事的发生,拥李派臣子对二张的担忧越发严重,也越发的不信任武皇。他们本来觉得既然武皇已经确定李显为太子,年纪又大了,等着和平交接就好。】

【但如今他们却觉得谁知道武皇临老了还会做出什么事?万一真把自家儿子孙子都杀了个遍,传位给武家怎么办?所以最保险的还是逼迫武皇提前禅位!】

【彼时狄仁杰已于两年前去世,但去世前却举荐了一批李唐派的臣子进入到了帝国的中枢,而他们都在政变中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

一瞬间跟狄仁杰交好且被举荐的李唐派臣子们顿时瑟瑟发抖,不是说好的是光宗大帝一手主导的吗?怎么开始曝起他们朝臣的料了?

而被天幕点名的狄仁杰却是站得笔直,仿佛天幕根本没有提到他的名字,也没有预告他的死期。

二张则是心头一喜,抓紧机会道,“陛下,狄仁杰和他推举之人保藏祸心,臣请戴罪立功,为陛下捉拿那些反叛之人!”

御座上的武皇的神色却依旧波澜不惊,仿佛一点不惊讶狄仁杰所为。

甚至在听到二张的话后,她直接皱了皱眉,厉声喝道,“住嘴!”

而后武皇转头望向狄仁杰,关心道,“狄爱卿,朕一定找遍天下神医为你医治,哪怕耗尽府库中所有药材,朕也要为爱卿延长寿命。”

武皇心知肚明大半朝臣都心向李唐,其中也包括她的肱骨之臣狄仁杰,只是相较于其他人更加温和圆滑罢了。

狄仁杰既愿为她所用,又愿等她死后再将皇位和平交还给李唐,于她的皇位并无妨碍,她自然而然愿意争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狄仁杰这样的聪明人定然不会完全寄希望于自己,肯定会留下后手,若是没留她才会真的惊讶。

相较于政变臣子的信息,武皇更忧心狄仁杰竟不足一年就要去世!那她朝堂可真无可用之臣了!

狄仁杰那般淡然倒不是全然将身死置之度外,只是他了解自己的身体,早知自己大限将至,自然不意外天幕中自己的死期。

至于他举荐了李唐派臣子也不算什么,武皇这样的聪明人早就明了他的立场了。

更何况武皇又能怎么处罚他呢?贬官还是处死?他早就辞官多次是武皇不肯批准,更是没几年可活了。

当然他还是有些担心自己举荐的那些大臣们,经此一役,他们肯定是要遭殃了。

只是眼下他已经无暇顾及这些,他更担忧的是武皇会不会改变主意不想还政李唐了。

纵使知道武皇不会处罚自己,但听到武皇关怀的问话,狄仁杰还是不由心头一暖。

若不是立场有别,武皇真真算得上是他年少时一直盼望的圣君了。

于是,狄仁杰温和一笑回道,“陛下不用如此挂怀,臣这是年纪大了时间到了,不必耗费人力物力,浪费府库中的名贵药材了。”

武皇听了狄仁杰的回答却是摇头,“让爱卿这样的人才延寿那才是那些神医和名贵药材的价值。从明日起,朕每五天派太医去狄卿府上为爱卿诊治,能延寿几年几个月也是好的。”

听着君臣二人的对话,众臣子心中生出了些希望,武皇是不是打算轻拿轻放了?毕竟政变不仅还未发生,现在也没有确定名单不是?

然而这时武皇却是一改之前的温和态度,转头对着侍卫道,“将狄卿之前举荐之人都先控制起来,夺去他们身上官职,天幕后朕再行处置。”

她可以对狄仁杰宽容,却不代表会对其他人宽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