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天爵无荣 > 第29章 第十六·天地亲师·其五

天爵无荣 第29章 第十六·天地亲师·其五

作者:元采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4:02:51 来源:文学城

那三厢书册看起多,处理起来更多。大约两年之后,二人才完成初次整理。

两年间,他们常常能远远听到陈端书房里面传来的各种声音,也只是好奇,没敢直接问及,只是在看到陈端一个人单手拎着新制成的匾额,在院子里面绕来绕去,想着怎么把匾额弄出去时,杜格文不注意时问了出来:“陈夫子,您一个人,这是如何弄出来的啊。”

可惜杜格文身板也不怎样,最后只是和容劭一起扶着梯子,看着陈端双手举起匾额,挂它上去。他们在那之后逐渐意识到空云山与外界不同之处。

在一次制作法器失败后,把厢房的几个四扇窗户轰裂开了三扇,另外一扇直直掉了下来,把随声赶来的杜格文和容劭吓了好一大跳。两个人手里还拿着笔,因为大门也被推开了,二人第一次看见屋内许多奇物。

他们二人帮陈端收拾了惨剧,临结束时,杜格文给陈端背了一堆木头回来给她不窗户,并问陈端:“陈夫子,这些法术实在奇妙,不知可否传授我等一些,也算是让我们开开眼界”。

容劭的好奇藏得比杜格文更深一些,但是听到他直接开口问,她也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于是一同请求陈端。当时三个人也相识一年多了,陈端对他们二人如何也有定论,再说收弟子也能把东西传下去,因此稍加思索之后也就同意了。

因为没有正式拜师,三个人也都不在乎,所以杜容二人还是只称呼陈端为陈夫子。也因为这层迷雾,导致后来拜师的鱼俏没意识到,这两位不仅是自己在书院的师傅,还是自己的师兄师姐。

陈端上一次收弟子已经十多年年前的事情了,因为法器没有法术吸引人,而且在书院里无法开展,再加上十几岁的小弟子被陈端拿竹板子打怕了,因此很少有人会考虑再跟着陈端学习。那个弟子虽然拜了陈端为师,但是因为忍受不了制造法器过程的无趣,在一日留下一封书信,从此再未出现在空云山。

当时,陈端看了也就随他去了。

“我还以为你不会再收弟子了呢?”

两年时间,几个人把那些古籍整理好了,上面有一些内容三人均不知作何解,于是请了当时山上的一位老前辈为他们指点迷津,那就是向琬。

向琬与陈端都是自远方而来空云山,二人也有惺惺相惜之感,只是向琬热衷于教习弟子,而陈端只是独自一人搞学问,仅在这方面,二人也没什么共同语言。因为没有拜师仪式,所以向琬也不知道陈端这里新来了两个人,更不知道陈端收他们为弟子,于是格外吃惊。

“我一开始也没当回事,”陈端冷静地说,“只是没想到特们两个都坚持下来了,我也算是有良师之感。”

“怎么叫做有良师之感,本来就是良师啊。”向琬赶快驳回,“所以了,这两个人怎么样?”

“凤卿是更痴迷于法器和讲书,我也更期望她在这之后能到书院去做我臂膀,”陈端仔细思量道,“至于综正,他年纪渐长,玩心也渐长,以后大约会更痴迷于法术。不过在哪方面我也能力平平,你不是喜欢教习刚入门的吗,不如也教教他。”

“那有何不可。”

临走时,向琬问杜格文最近有没有兴趣,同他的两个弟子一块修行。杜格文自然是愿意,只是想着自己是陈端的弟子,但是陈端心里不舒服,于是小心翼翼跑过来问陈端的意见。陈端这才知道杜格文不了解这山上风俗,解释道:“空云山上,弟子们初次拜师,出师后还会再同别的师傅们修行。一是因为弟子们修习之后,或许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师父修习的路数,总得给个机会再来一次;二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武功高强的修士或许压根不知道如何指导弟子。把一个刚刚学会皮毛法术的年轻人扔给他们,对双方都不是什么好事,所以会在一些好相与的师父门下先学着,等学会再说。只是向琬能力尤为卓绝,什么样的弟子他都收过。你去了一定要勤加修行,别丢我面子。”

“是!”

在那之后,杜格文来存中堂的时日就少了。有时会留信给容劭,说晚上就在向琬处住下,让容劭不必担忧。

容劭觉得杜格文能再找到自己所爱之事,为他十分高兴。只是他们二人少年夫妻,在那之后十多年来一直在一处。如今他们二人略有些身处一处,往来数十年的生活模式,或许从此将会大变,因此容劭心中不安起来。

说到这里,容劭一时也不知如何回话,但是杜格文如今疲惫,拉着容劭熄灯休息了。

一日两个人都休息,昨天刚刚在向琬那里喝酒喝到半夜才回来的杜格文,睡到中午醒了之后又去找向琬闲话。容劭想着自己在家也没什么事,不如下山转转。因为山下最熟悉的地方就是书院,容劭下山之后也不敢随意往不熟悉的地方走去,于是还是先去了书院。

她以往也来过几次,但是没有自己独自一人来过。

陈端今日不在。留守书院的几个弟子都认识容劭,三人互相问好一番,其余二人就各自忙活去了。容劭绕过了那三四间日常讲书的厢房,里面的桌子椅子多少有些磨损,但整体看来还算方正。再往里走有一处庭院,是平日讲授法术和练习的地方,容劭并不熟悉,也不敢再往前走,只是站在廊下看那些年纪不等的弟子们在一处玩笑练习。

原本还是轻松愉快,结果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几个人忽然动起手来。

事情就是这么突然,容劭完全没有主意,于是赶快往回走,叫那两个管事的弟子快去看看。那两个人原本在忙活,听到容劭这么说,叹了一口气,“又是那几个”,埋怨几句之后赶快跟上去,担心闹出来什么事。

容劭原本轻松的心情也化作烟云飞散了。天色不早,她思量一番,准备回山上去。

从书院到回山上的箱子里,容劭看着尽头一溜烟几个孩子跑来跑去。跟在最后的一个孩子砖头看到容劭,停下来与他打招呼:“容姨母!”

见到黄靖,容劭快走几步出了巷子,跟她打招呼。两个人随意说了几句话时,原本与黄靖一行的几个小孩突然打闹起来。容劭本来想着赶快拉开他们两个,毕竟打伤了总是不好,。但是黄靖和其他几个孩子,似乎都没把这打架放在心上,甚至容劭没注意到,在这些孩子们最后,卢缨也站在一边叫好起来:“好好打,看谁能赢!”

黄靖见容劭一脸忧虑,拉了拉容劭的手:“容姨母,您别担心,他们一天到晚打个不停。”

两个说话候,容劭看了一眼在两边看戏叫好的小沈度和小伏鼐。而打架的二位,逐渐占上风的那个,容劭看着体格大约是个女孩儿,而被她打得、因为容劭能看见他的脸,所以知道这是个男孩儿。

两个孩子打架时口上也不闲着,看起来有些吓人,但是两个人力量都不大,定下心来仔细瞧瞧,也不过是推搡之后互相拉扯。

最后,以女孩儿的胜利结束。她双手立起,朝着站在四周的几位炫耀自己的胜利。

“今儿又是阿斤赢了!”沈度笑着拍手,“周二,把你脸上土擦擦。”

明斤骄傲地拍了拍自己手上的灰,理了理衣服。

周危原本半跪在地上,听了沈度的话之后赶快站了起来,两只手使劲地擦干净了自己的脸颊:“我们明儿再赛一场,我一定能赢。”

“你们两个一天到晚打,累不累啊。”伏鼐从口袋里面摸出来一些小果子吃了起来,结果被在他旁边的卢缨顺了一点过去。

“天凉了,又不能到外面去逛,就我们两个也没什么好玩的,”明斤从身上翻出来一块手帕,把自己的脸也擦擦干净。

“你们两个不能写几个字吗?”伏鼐无奈地说。

“我爹一天到晚都不在家,我娘一天到晚在家读书,我才跑出来玩的。”明斤无奈地说。

“写字有啥意思,”周危接过明斤的帕子,擦了擦自己的手,“而且我家也无人识字,有什么大不了的。我们明天去打柿子,你回家写字去吧。沈大哥你来不来?”

“我舅舅明日要来,我得呆在家里,”沈度无奈地说,“你们两个要是无聊,我今儿来的时候,发现我家附近新搬来一户人家,他们家好像有个小孩,跟咱们差不多大,你们明天要不喊他一块去。”

“我都没见过他啊。”周危有些犹豫。

“走,我明天去把那人拉出来。”明斤把自己的帕子拿了回来。

“你们来都过来,来,”卢缨从自己身上拿出一个小口袋,里面是一些豆子,几个人一人拿了一两个就分完了,“鼐儿,你祖父放你出来玩,你别想这么多。斤儿,回去之后把我之前教的字在写两遍,不然我下次打你手板子。豆子好吃吗?今天都玩累了,吃完了就回家吧。鼐儿,我送你上山。靖儿,还有你的豆子。”

“这是谁啊?”周危好奇问伏鼐和沈度。

沈度摇了摇头,毫不知情。他们都是在昌合镇长大的,镇上住的人都还没认清楚呢,更别说山上的人了。

“是陈夫子的弟子,是书院里教书的先生。”伏鼐的豆子还没吃完,于是嘟嘟囔囔地回答了周危的问题。

“周二,咱们回去吧,差不多要吃饭了。”明斤没注意到忽然出现的外人,只是刚刚吃了一个豆子,反而勾起了她空荡荡的肚子。

听到明斤这么说,沈度也觉得该回去了,只是他住的方向和明斤周危不在一处,伏鼐要和卢缨、黄靖一块回去,于是几个人再次就分手了。

卢缨看到容劭手上的木牌,问她是谁人的弟子。

“在下容劭,是陈夫子的弟子。”

“姨母,这位是卢长老,是咱们空云山武宗宗主。”黄靖开口道。

“话说的真快,”卢缨拍了拍黄靖的脑袋,“昨儿在老向那儿吃酒,综正来了,你怎么没一道来呢?”

“因为家中一些琐事,晚辈就没过去。”杜格文昨日问过她要不要一起来,只是容劭不喜欢人太多的地方,她的头脑会被吵得头疼,所以就没去。再加上杜格文回来的太晚,容劭也没问,所以不知道卢缨昨日也在。

“我听静渊和综正说,你之后要到书院去给孩子们讲书,”大家都是要回山上的,两个孩子在前面闲聊,卢缨也只是随便和容劭聊聊,“虽然说书院里的孩子都十四五岁,但一个个也都吵吵闹闹的,不声不响地惹出大祸来。你得同静渊多学些。实在不行,就和静渊当初刚来时一样,走到哪都拿着一根棍子。”

容劭本来还没决定自己一个人是否还来,不知如何回话,听到卢缨提到陈端往日经历,暂时放了前面的顾虑,好奇问道:“卢长老与陈夫子亦是老友?”

“静渊家以前遇上祟鬼,一家几十口人死了一半,他父亲和两个哥哥都去世了,留下她和母亲同一对弟妹。也是我们去晚了一步。出事之后,静渊决定为父兄报仇,但是因为当时身子弱,没法习武,所以就在书院里面教弟子们识字。她家也是读书人家,我还年轻那会儿,我们全山上的人识的字写出来不超过一张纸。静渊给我们讲书,那真是什么都听不懂。而且年轻时说话也不知轻重,气得她哭了好几次。好在她挺下来,如今山上的这些人,认得字读的书都是静渊教的。期间也请了别的先生来,但是因为在咱们这儿讲书没什么出息,而且禄米也不怎么吸引人,所以就都走了。好长时间都是静渊一个人在这儿。真是没想到,女父子本来就难寻,没想到咱们书院这么有幸,能连续遇上两位。”

“我都不知道,陈夫子也没主动提及这些往事,”容劭喃喃沉思道,“晚辈只是因为在外无法谋生,一开始只是被迫来此,是在比不上陈夫子气量。”

“无事无事,不必过多纠结,”卢缨笑声醇厚,“既然熟读诗文梦想来以前也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如今忽然要出来做事,完全一个人走上完全不同路,心中有些顾虑也是寻常。有什么顾虑,不如多去找静渊聊聊。”

几个人一边说话一边上了山。卢缨要先送伏鼐回去,容劭本来打算同黄靖一块去和羹堂吃饭,但是犹豫一下,决定先去找陈端。

还是往常的时间,但现在天黑的早,月亮已经爬上半空了。天黑了之后声音格外明显,一大一小两个人的脚步声也在世界上一上一下。

“容姨母,你会去讲书吗?”听完容劭的话,黄靖开口问道,“要是你去的话,来日我去书院读书,就能听你给我讲书了。我昨儿和我爹在向长老那边玩,听杜伯伯说起这件事,我可高兴了。”

“是吗?”听了黄靖的话,容劭不由得开始思量那就桌上还有哪些人,“我现在还不去,等到把事情做完了才过去,等你长大了过来书院,我可会对你更严格哦。”

“没事,”黄靖笑着说,“我爹娘说了,我是他们见过最聪明的小孩了。”

“那真是太好了。”

容劭嘱咐黄靖路上小心些,黄靖笑着说自己从小在这条上长大的,肯定没事。

存中堂大门半开,容劭推门进去,院子里无人,于是找到了陈端书房来。陈端有自己一套吃饭安排,喜欢三顿饭都在天还亮着的时候吃完,容劭来的时候,陈端吃完饭结束洗碗,刚刚泡好一壶茶,正坐在书桌前看画。

“怎么现在回来了?”听到人走路的声音,陈端就抬起头来,这个时间容劭一般都在吃晚饭,所以陈端也挺差异。

“陈夫子,我有些事情想说,”陈端知道容劭一般不多说自己的事情,现在听到她如此开口,便知道事情对容劭来说非同小可,于是示意她过来坐下,然后给她倒了杯茶,“怎么了?”

“是去书院讲书的事,”容劭的手指轻轻靠在茶杯壁上,缓缓开口,“两年前,无朋来我们家,我以为找的是综正,我是跟着他一块来的,没想到居然让我们两个一块来做事。但只是我和综正,也只是在书房里面整理古籍,也跟我以前的日子无甚差别。只是,如今综正要去修行法术,独留我一人去书院讲书,我心里总是不安。”

“为何不安?”陈端大约能猜到容劭心里在想什么,毕竟当初她来的时候,也是差不多的想法,“担心自己学艺不精?还是觉得自己不该去讲书?”

“两者皆是。”容劭无奈承认。

“你这也读书快三十年了,书院说是去讲书,但是其中大多数弟子,估计得从识字讲起,这方面是在不需要担心,”陈端闻了闻茶香,平静地说。她希望自己的行为不引起容劭的胡思乱想,所以尽可能地表述简洁些,“至于该做或不该做,你觉得自己不该去,理由为何?”

“因为,”容劭忽然在好奇自己想法的源头,因为她意识到,陈端立于她完全陌生的一点向她询问,“因为我们家从来都没有女眷外出讲书。”

“我们家以前也没有女眷外出讲书过,”陈端道,“我现在不也是干了几十年还是好好的。去做一件事闻所未闻的事情确实会让人不安。你可以去先去试试,实在不行,只要你愿意,可以继续留在书房里面替我做些别的事情。一切没那么难,两年前你也不知要在这里整理古籍,但是做下来也未出什么差错,下山讲书,只是把整理古籍在多做一步罢了。”

然而陈端说完,却迟迟没听到容劭回应,觉得有些奇怪又好奇:“怎么了?你想什么呢?”

“陈夫子,”容劭觉得自己接下来说的话有些冒犯,想了半天也不知是否应该开口,但是既然是自己提起此事,而且陈端想来也不会为了这些事打骂自己,于是壮着胆子回应,“若是多做一步,就成了祟鬼呢?”

听到这里,陈端原本拿着茶盏的手停了下来,一时被容劭的话打昏了头,没想到她不声不响,想法都跑出去十万八千里了。

“就是因为逝者多走一步,才从地府跑了出来,变成祟鬼为祸人间。”

“我以为你是做事迈不开步子,没想到一步就跨越千山万水,”陈端内心的波澜压都压不住,又觉得容劭的想法有点可笑,完全是一副孩子想法,于是压不住笑了一声,“你还是年轻啊,我也不问你了,你过段时间直接跟着我去书院。不做事而一味胡思乱想,就会惹出是非。行了,咱们在这里胡扯一些有的没的也没什么意义,你不如去做点实事,比如说去吃饭,别让苗师傅为剩下来的饭哎呦。”

“可是,陈夫子……”

“别说了,”外面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陈端拿出两个灯台准备点上,“你现在去吃饭,然后预备着和我去山下。别在我这乱逛了。”

然而容劭被陈端赶出来,一时之间还未意识到自己所思所想到底有什么问题,只是站在存中堂门口不知该前往何处,然后想到陈端的命令,于是一边思量讲书的事情,便往和羹堂走去。

和羹堂门口,吃饱了饭还没离开的黄靖,正在站门口陪着苗盛挂灯笼。苗盛那里正好还有几份饭,真的担心吃不完放一晚上坏了,现在看容劭来了心里也轻松些,从梯子上下来时说:“快来快来,这里正有一碗饭等你去吃呢。靖儿,我要把梯子收起来,你去帮苗叔把饭端出来。”

“好,”黄靖高兴应了一声,拉着容劭的手往里面走,“姨母,咱们一块。”

“好久没见元熙了。”容劭看着手上的果脯,想起来在山上种庄稼地黄靖。

同年弟子将要离开书院,一部分弟子想要拜师需要考核课业成绩,杜格文和晏君猷都要求弟子不管质量如何,能写出来一篇文章,因此弟子们都围在容劭周围,求容劭教教他们。容劭也是好不容易才抽出时间过来。

济桢要求弟子能够使用所有基础的法术,这段时间书院的练功处一直熙熙攘攘,实在是热闹。杜格文和晏君猷熟悉这幅景象,不过他们二人年高,看起来不好亲近,弟子们都去求新来的庞冥多指导他们。庞冥这人过有责任心,而且也希望能多帮着些,哪怕不能满足济桢的要求,以后出门在外,也能保护自己,于是忙得不可开交。

“最近在准备春耕,元熙和长颀都挺忙的。元熙放长颀去歇息了,她自己肯定还在山上。”朱真韵答道。

朱真韵与几位长老说话。沈度因为不满意刚刚自己翻船,满脑想着这件事,于是请辞之后,拿起竹篙准备再试一次。结果未出所料,还没离开岸边就又翻船了。明斤无可奈何,看着竹篙要飘得没影儿了,又去给他捞回来。梅冲家里打鱼为生,懂得如何行舟,站在岸边指导沈度,但是沈度耳中听进去,手下没分寸。它从明斤手上接过竹篙,忽然想着借着这副底朝天的样子划船,但是显然只是他的一厢情愿,船一动不动。

梅冲觉得自己实在教不动沈度,无奈叹气。

马骥回来,看到四个人在一处闲话,于是和他们打招呼说话,一转眼沈度在这儿糟蹋自己的小木舟,于是大跨步几步跑了过来,站在岸边吼沈度让他赶快下来。

水天一色,独中间连绵山峰在刚刚升上最高的日光下化为金山。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