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天国遗梦 > 第54章 番外四(19)

天国遗梦 第54章 番外四(19)

作者:江祐司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7-21 12:29:37 来源:文学城

来到耶路撒冷的第一天,正值一月份的冬天。晨霜给这座古老的城市披上了一层冷硬的铠甲,寒风呼啸着穿梭在大街小巷。

赫洛伊丝和艾伦第一站去了橄榄山,因为在这里能够饱览耶路撒冷的全景。

微弱的阳光在浓厚的云层里,像一位病恹恹的老者,在清晨中渐渐消逝。天气的变化丝毫没有减弱赫洛伊丝的热情,他们之前已经来过一次,对于这里的路径和风景都不算陌生。这一次的旅程意义截然不同,此次旅行的重点也并不是把耶路撒冷重新走一遍。

他们沿着蜿蜒的道路缓缓而上。两旁的枯枝像被抽干了生机的瘦骨嶙峋的手臂,赫洛伊丝的脚步略显急促,她迫不及待地想要俯瞰这座城市。艾伦不紧不慢地跟在她身后,每走几步就提醒她小心脚下。

耶路撒冷仍然保存着许多具有历史和宗教意义的建筑和遗址,赫洛伊丝凝视着那片曾经矗立着耶路撒冷王宫,如今已经空荡荡的地界。

她好像还能看到百年前,在那座王城中,风穿过空旷的房间,拂动褪色的帷幔。曾经的王者在此决策天下,如今只剩残垣断壁见证昔日的辉煌与落寞。满满充斥着沉闷腐朽的气息,是从古老的岁月深处渗透出来的沉重、滞涩,充满了衰败与荒芜的味道,悄无声息穿梭在岁月的无垠旷野,在无声的奔腾。

然而历史的波纹荡漾开来,几个世纪过去仿佛只是弹指一挥间。辉煌的宫殿曾拔地而起,又在战火中化作废墟,繁荣的城市曾车水马龙,又在沧桑变迁中渐渐沉寂。

传说“以珍珠为城墙,以白银为街道,浴着上帝的光辉”的圣城,历经了无数的战火与纷争。西墙前,犹太教徒曾在这里为失去的圣殿痛哭流涕。基督教徒为了争夺圣地,进行一场又一场残酷的战斗,英勇的骑士倒在这片土地上,他们的灵魂或许还在城墙上守望。

大卫塔的城楼将老城的轮廓勾勒得更加深沉凝重。风裹挟历史的叹息拂过此处,教堂悠扬的声音是灵魂的倾诉,信徒们的祈祷、忏悔,都随着这风飘向未知的远方。然而风不停歇地吹着,似乎想要带走这一切的悲欢离合,却又在不经意间,让那些被深埋的记忆重新浮现。

艾伦想到自己为了心中的信仰与理想,在此坚守过、抗争过。他游走于各方势力之间,试图调和矛盾,寻找共同的利益点。他曾梦想能为这座城市带来长久的和平与安宁,让人们不再生活在恐惧与争斗中。他也曾期待能靠自己的努力改变这里的现状,让秉持着不同信仰的人们能够摒弃偏见、消除隔阂,和谐融洽地共处。

令他无奈的是,政治的阴谋、宗教的偏见和利益的纠葛都在束缚他的理想,时刻准备给予他致命一击。每一次的努力,都像一颗投入大海的石子,激起短暂的涟漪后消失无踪。他曾被背叛,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也曾因为坚持自己的理念,而遭到其他势力的打压和排挤。他付出心血和生命,最终都没能换来期望中的结果。

王朝更迭,物是人非,这里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来来去去。他感叹,在永恒的时间面前,人类的生命是如此短暂脆弱,在巨大的历史洪流面前渺小无力,而建筑却能跨越时空,成为历史的见证者。

他沉默不语,一如曾经在面具下,面对骑士们激烈争吵时那般无奈与无助。那时的他,隐藏在面具之后,看着骑士们为了各自的利益和信念争得面红耳赤,却无能为力。

他不知道自己死后究竟发生了什么,现在,命运之神已经掀开了神秘的帷幕,让他窥探到那些被自己遗忘的故事。他像极了一位孤独的考古者,从被历史黄沙掩埋的深处,挖掘出来的关于他的王国、他的家族为数不多且残缺不全的资料。

他来得太迟了,几个世纪前的那个王国,最终竟毁在他的手上。他并非圣人,得知自己死后发生的那些事,比起唏嘘,哀叹,更多的是无法遏制的愤怒和深入骨髓的耻辱。

至少,他还要感谢那位苏丹,没有让圣城成为屠城的炼狱之地。然而这极其微弱的慰藉,在王国覆灭的巨大悲痛面前,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他好像听见了教堂的钟声。这钟声为谁而鸣?是为那些在战争中逝去的无辜生命,还是为了这片土地上不断更迭的权力?直到现在,这里仍然争战不休。那些发动战争的人们可曾在这钟声中受到过一丝谴责?可曾有过片刻的反思?

这里沐浴上帝恩泽,那么,这片土地究竟属于谁?基督徒曾在这里捍卫信仰,穆'斯'林曾在这里虔诚祈祷,犹太人曾在这里追寻希望……他的王国其实也并不属于他,它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繁华,如流星般璀璨却又迅速消逝。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他和叔辈们一样,只是圣墓的守卫者,守望这片充满传奇与悲剧的土地。

他不禁自问,这一切的争斗与牺牲,究竟是为了什么?在这浩瀚的历史洪流中,个人的力量是如此渺小,哪怕身为权倾一方的王者,拥有着众人难以企及的权势和地位,也依然无法抗衡起伏、变化无常的命运轨迹。

他转头看向赫洛伊丝,清晨温度接近零度,她把一块披肩围在头顶,布料掩住了她的下半张脸,仅露出一双眼睛。赫洛伊丝捡起地上的一块石头,在手中摩挲,久久凝望着老城的方向,眼中的忧郁之色愈发浓重。

他想,这样的忧愁能化作实质,倘若可以触摸,它定是冰冷的。在她的心中,耶路撒冷不仅仅是一座城市,更是一段故事、一种象征、一份情感寄托。

艾伦欲言又止,那些到了嘴边的话被这寒冷的空气冻住。他抬起手,想要给予她安慰,却在半空中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放下了。赫洛伊丝似乎察觉到了他的小动作,但很快又被手中的石子转移注意力。

时间可以摧毁一切有形的东西,但无形的精神和信仰会在人们的心中永远传承下去。赫洛伊丝放下石子,裹紧披肩,起身向前方走去。

从橄榄山下来后,他们从老城正东的狮子门进入,沿着苦路的标识前行。

苦路上,人群熙熙攘攘。有身着长袍的朝圣者,他们面容虔诚,口中念念有词。有好奇的游客,手中拿着相机,不停地拍摄着周围的景象。

街边的小店不时传来叫卖声。一个卖花的小女孩捧着一束束鲜艳的花朵,向过往的行人兜售。

他们继续往前走,一位老者坐在路边,手中拿着一本泛黄的圣经,正专注地诵读着。赫洛伊丝和艾伦放轻了脚步,生怕打扰到他。

苦路蜿蜒曲折,路面凹凸不平,他们就这样缓缓前行,朝圣墓大教堂的方向走去。

他们在老城内行走时,狭窄的街道上人头攒动,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怀着虔诚之心的朝圣者摩肩接踵。赫洛伊丝的目光忽然被街边一家纪念品店铺吸引住。店铺不大,摊位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小物件,在微风的吹拂下,那些垂挂着各式各样的项链轻轻晃动。

一条精致的十字架款式项链瞬间抓住了赫洛伊丝的目光,她停下脚步,站在摊位前一动不动。

“喜欢这个?”艾伦顺着她的目光看去,便立刻明白了,他抬手向老板示意,“就这个了。”

“别……”她怎么好意思要他破费,急急忙忙去摸自己随身携带的小包时,顿时倒吸一口凉气。小包的拉链已被拉开。拉开的口子像是一张嘲笑她的大嘴,里面的钱包、手机都不见了,重要的是她视若珍宝的那封信也不见了!

她顾不了这么多,立刻转身逆着人流往回走,脚步慌乱,甚至几次险些撞到其他游客。艾伦见状,匆忙追上去,一边喊她的名字,可她就像被什么勾了魂一样,没有停下的意思。他好不容易追上了,才得知她丢了东西。他开始询问路过的行人是否看到有人行为可疑,大多数人都只是匆匆摇头,便继续赶路参观,并不想卷入这突如其来的麻烦。

一个卖纪念品的老人停下手中整理货物的动作,眯起眼睛努力回想了一番,然后告诉他们,刚刚看到一个穿着黑色羽绒服、神色慌张的男子朝着东边的小巷跑了。

艾伦和赫洛伊丝立刻朝老人所指的方向追去。追到一条岔路口时,赫洛伊丝想都没想就准备朝其中一条路追出去,艾伦赶紧伸手拦住了她:“这样盲目追下去不是办法,我看到那条路上有监控,我们可以去查监控找人。”

赫洛伊丝摇头,祈求道:“不止是钱包和手机丢了,包里还有一封信也不见了。它对我来说很重要很重要,是我要带去圣墓大教堂的。求你别拦着我去找好吗?”

就算那个偷盗之人不拿信,只怕在路上也丢了。人来人往,脚步纷杂,谁知道那封薄薄的信纸掉到哪里去了。也许被风吹到了角落里,也许被路人不经意地踩在了脚下。

艾伦看着她几近崩溃的模样,有些不忍,但还是坚持说道:“相信我,查监控能更快地找到线索,盲目追可能会错失真正的方向。”

赫洛伊丝抬起满是泪水的脸,“能找到吗?那是我唯一的祈愿了。”

艾伦不知道是什么信让她如此看重,可眼下,他也只能先带她去警察局报警。

警察照例进行问询,赫洛伊丝把事情经过描述了一遍。警察做完笔录后,让他们留下联系方式,承诺一旦找到相关物品就立刻联系他们。

艾伦留下自己的电话,出来的时候看到赫洛伊丝倚靠在门口,呆呆地望着远方。

他不知道自己该用怎样的言语安慰她,走到她身边,说:“你不是一直想去圣墓大教堂吗?”

赫洛伊丝有些不确定地问:“现在吗?”

“嗯,警察说有消息再通知我们,等待的时间也许会很久。”

赫洛伊丝沉默了。

她现在满心都是那封丢失的信。字里行间承载了太多太多的情感和回忆,是她一直以来的精神支柱。她在心里不停地自责,为什么自己这么不小心,为什么没有保护好它?她多希望这只是一场噩梦,醒来一切都还在,可现实却残酷地摆在眼前。在丢失那封信后,她觉得自己最重要的一部分已经被生生剥离。

她打起一点精神,往外面走去:“好,我们现在去圣墓大教堂。”

这是受难之路的最后一站,也就是终点站。

艾伦原以为赫洛伊丝会打消来教堂的念头,但是她并没有。从进大门开始,她就和其他来这里朝圣的信徒、参观的游客一样,虔诚专注,一步步按照既定的路线往前走着。

在他们身边,向导在指引自己的游客们参观教堂,讲述这座教堂的悠久历史和传说故事。神父在进行宗教活动,为信徒们提供指导。

赫洛伊丝仰头望着受苦的耶稣神像,以前来到这里,她总感觉一种难以捉摸的缺失感。现在,她终于明白那种感觉究竟是什么了。

她对艾伦提出想要独自走走。艾伦犹豫了一下,还是尊重了她的想法,让她独自离开了。

赫洛伊丝沿着来时的路,逆着人群往回走,看到那位向导正站在墙角的阴影处休息,她快步走过去,轻声询问:“您应该对这里很熟悉吧?”

向导见有人来咨询自己,立刻站直了身子,脸上挂起职业的微笑:“是的。”

赫洛伊丝压制住内心的激动,问道:“您知道历代耶路撒冷国王的墓地在教堂的哪个位置吗?”

对方听到她的提问后,眼睛瞪得溜圆,满是讶异,随即浮现出匪夷所思的表情,仿佛在说:怎么会有人问这么奇怪的问题?

赫洛伊丝急忙解释:“抱歉,可能我问得很唐突。很多年前,法兰克人曾在这里建立过一个耶路撒冷王国……”

“哦哦,你不用解释,我知道你说的是什么。”向导摆了摆手,用职业性的微笑化解了赫洛伊丝刚才的尴尬。

向导说:“从布永家族到安茹家族,的确有几位国王安葬在这里的某个礼拜堂。但在1244年发生的一次事件,导致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那是在十字军东征期间。当时,耶路撒冷的局势非常复杂,各方势力交织,政治、宗教、军事等多种因素相互影响,让这座城市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与危机中。”

赫洛伊丝认真听着,忽略周围来来往往的人群。她的世界里只剩下向导的讲述声,她要从这只言片语中抓住那一丝希望的线索。

“萨拉丁领导的穆'斯'林军队从十字军手中夺回了耶路撒冷。但在萨拉丁去世后,他的后裔们为了争夺领土,不断发动内战,阿尤布王朝的国力也开始迅速衰落。”

向导喝了一口水,继续说道:“1238年,卡米勒成为阿尤布王朝的新统治者。他将耶路撒冷‘送’给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率领的十字军,这一行为在阿拉伯世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因为当时的耶路撒冷城内驻扎着三千名精锐十字军。”

“花剌子模王朝是13世纪以中亚河中地区为中心的一个强大国家。1219年秋天,成吉思汗因商人被杀事件,带领蒙古军团对花剌子模王朝发动西征。花剌子模军队在蒙古军队的打击下节节败退,国王摩柯末病逝,王子札兰丁曾试图复国,但最终失败。札兰丁被杀后,他手下的花剌子模军队留在了小亚细亚半岛地区,为各路军阀充当雇佣兵,以残忍凶悍而臭名昭著。”

“1244年,阿尤布王朝的萨利赫找到了花剌子模军队的一位首领巴克汗,送给了他大量金子,雇佣其率领花剌子模骑兵帮助收复耶路撒冷。于是,在7月11日这一天,巴克汗率领一万名花剌子模骑兵抵达耶路撒冷城下,与城内的十字军守军展开战斗。由于花剌子模军队的凶悍以及十字军缺少统帅等原因,战斗仅持续一天,十字军便全军覆没,花剌子模军队成功攻陷了耶路撒冷城。”

“那之后呢?在城里发生了什么?”赫洛伊丝清楚绝不会有什么好结果,还是着了魔似的想知道后面的故事。就像伤口即将结痂时,又硬生生把那脆弱的结痂之地揭开,露出里面猩红的血肉。

向导依旧用她职业性的语气为赫洛伊丝解答,只是声音不自觉地压低了些:“在巴克汉的带领下,鞑靼骑兵闯入了这座神圣的教堂。他们将祭坛上还在做弥撒的神甫砍头剖腹,又冲到教堂底下,将耶路撒冷国王的尸首从地下挖出,扔进篝火。那些鞑靼人还把耶稣墓穴门口的大石击碎。”

赫洛伊丝再也无法抑制住内心如火山喷涌出的悲痛与愤怒,说道:“你是说那几位国王的墓穴和尸首都已经被……?!”

她绝望地闭上眼睛,指甲狠狠抵着掌心,由于太过用力,指尖已经泛出了苍白的颜色。她却丝毫感觉不到疼痛,因为内心的痛楚早已将这一切掩盖。

向导看着赫洛伊丝的反应,面露难色,但还是继续为她讲解:“但传闻有一个墓穴一直都没有人动,直到1808年的一场大火。”

她猛地睁开眼睛,眼中满是震惊:“大火?”

“是的。”向导点点头,“1808年10月,由于亚美尼亚人的疏忽,导致圣墓大教堂发生了严重的火灾。大火严重损坏了建筑结构,圆形大厅的穹顶坍塌,圣墓教堂的外部装饰也被毁坏。你现在看到的这些景象,基本都是后来耗费无数人力物力重新建设而成的。据说大火过后,那个墓穴也未能幸免,只是具体的情况众说纷纭。有人说里面的一切都化为了灰烬,也有人说还有一些残留的痕迹……”

一阵眩晕袭来,赫洛伊丝感觉眼前的景象在摇晃,她赶紧伸手扶住身旁的墙壁。向导的声音在她耳边变得忽远忽近,每一句话像被拉长了,扭曲了,变得难以理解。

向导说:“亚当小教堂是圣墓大教堂的一部分,据说耶稣的血滴下来的时候,亚当复活了。十字军国王布永的戈弗雷、鲍德温一世和鲍德温五世的陵墓就在这个亚当小教堂入口附近。但是亚当小教堂的具体位置没有确切且统一的权威定论。圣墓大教堂内部结构错综复杂,又由不同教派分别划分和管理,自然是各有各的说法。这里经历多次易手和各种破坏,都会对墓穴造成非常大的影响。我非常遗憾地告诉你,无论你要找哪一位国王的墓穴,都不可能找到具体位置了。”

所以……她是再也找不到他了吗?

赫洛伊丝紧咬着下唇,咬得那样用力,直到尝到了一丝血腥的味道。

“来耶路撒冷可不是一场短途旅行,你应该多看看涂膏礼之石、受难小教堂、耶稣被钉十字架这些更著名更有意义的景点呀。”向导想引导赫洛伊丝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更具代表性的景点上。

“谢谢您告诉我这些。”赫洛伊丝僵硬地挤出一个笑容。

“不客气,这是我的职责。”向导的脸上重新挂上职业的笑容,继续陪自己的旅游团去进行下一站景点参观了。

赫洛伊丝靠着墙壁缓缓滑坐下来,身处在重建后的圣墓大教堂,人们来来往往,她却像迷失方向的羔羊蜷缩在角落。她的目光穿过人群,在这座宏大陌生的建筑中来回探寻,雕刻精美的石柱、色彩绚烂的壁画都没能吸引她的注意。一切都是徒劳,每一条通道都是迷宫中的死路。她无助地看着周围陌生的一切,蓝色的瞳仁像一面镜子被狠狠摔在地上,支离破碎。

不知是不是上帝在惩罚她,让这种惩罚来得如此沉重且悄无声息。岁月流逝,战火平息,她终于来到这座神圣的殿堂,却再也找不到通往他安息之地的路径。每一次转身,每一次回望,都只带来更深的绝望和自责。她的手指紧紧抠住墙壁,只想要抓住那一丝虚无的希望。

鲍德温,鲍德温……一个她在心底重复了多次的名字,仿佛只要不停地呼唤,就能跨越生死的鸿沟,再次见到他。

“贝拉维尔,起来吧。”

赫洛伊丝抬头,映入眼帘的是艾伦白皙、骨节分明的手,它静静地悬于半空,在对她发出邀请。赫洛伊丝的视线顺着这只手慢慢上移,掠过衣袖,最终停留在艾伦的脸上。教堂穹顶洒下的光线,带着几分朦胧与神圣,光影交错间,她恍惚了一下。

赫洛伊丝立刻意识到不对,慌乱地眨了眨眼,站起来,迅速调整好状态:“你、你什么时候过来的?”

“我刚刚过来。”艾伦不动声色收回手,“结果看到你在这里发呆。”

他本来准备去外面等她,结果见她一直在跟向导聊天,心中好奇,就想过来听听。刚走过来,就听见那位向导提到1808年的一场大火,所以后面那些话他全部都听到了。

她现在看起来有些过于平静,出神地望着教堂的穹顶,上面精美的壁画和复杂的结构仿佛有着神秘的魔力,吸引了她全部的注意力。他看得出她其实并不开心,像有什么沉重的东西汇聚在她眼中,又被她强压在瞳孔的深处,不让其泄露分毫。

他心里隐隐升起一种不好的预感,提议道:“如果你不想继续参观下去,我们可以先去吃午餐。也许美味的食物能让你的心情好一些。”

他们去了一家阿拉伯人开的餐厅。赫洛伊丝坐在桌前,吃得索然无味。她机械地把盘子里的食物两三下扒拉完,拿餐巾随意擦了擦嘴巴:“警察有联系你吗?”

艾伦说:“没有,所以你近期最好不要单独行动。”

赫洛伊丝有些赌气地把餐巾扔到垃圾桶里,说:“你放心,我是绝对不可能在耶路撒冷走丢的,真的!”

艾伦听了她这赌气的话,眼中闪过一丝愠怒,“去年的1月29日上午,西城发生了一起自杀式爆炸事件,造成了包括袭击者在内的至少10人死亡,40多人受伤。你不要拿自己的生命安全开玩笑,这里没有你想象中的稳定和平。”

他的语气与在校内和她畅谈时完全不同,严肃和不容置疑的口吻让她一愣。赫洛伊丝望着他的眼睛,那里面曾经熟悉的温和与笑意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深沉复杂的神情,让她的心里不禁“咯噔”一下。

用过午餐,他们去了哭墙。

赫洛伊丝看到人们或是闭目祈祷,或是将心愿写在纸条上塞入墙缝,这让她想起父亲塞纸条的那一幕。那时的她还满心的倔强与叛逆,认为这不过是人们寻求心理安慰的一种方式,甚至对父亲的行为嗤之以鼻。

但从那天之后,奇迹似乎真的降临了。父亲的公司在经历了一系列近乎毁灭性的危机后,竟然逐渐恢复到正常运营。弟弟在新学期开学后和同学间的相处也比以前和睦了许多,他不再像以前那样总是抱怨学校的生活,煲电话粥时,开始和她分享学校里的趣事。

那些曾经焦头烂额的日子,好像只是一场噩梦,醒来后一切都在慢慢变好。

结束今天的行程,回到酒店后不久,赫洛伊丝听到窗外传来一阵悠扬的钟声。暮色渐浓,昏黄的光线透过半掩的窗帘,在房间里投下一片片模糊的阴影。

窗帘后,赫洛伊丝坐在桌前,盯着平展在桌上的信纸,几次想要落笔。笔尖停在距离信纸几毫米的空中,迟迟无法落下。

起初,只是她的眼眶泛红,鼻翼轻轻翕动,接着,一滴泪珠沿着她的脸颊滑落。她并不在乎,只是痴痴地望着信纸。

她心里无比清楚,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从始至终不过是一场无望的挣扎,根本不会带来任何实质性的改变。但,那又怎样呢?

她写完信,如释重负放下笔。窗外的天还没有黑,圣墓大教堂晚上关闭的时间是七点,她知道时间紧迫,但下定了决心要做的事,即使是上帝阻拦她,她也要去做。

她把信放进贴身的口袋里,围上披肩。临走前,她还写了一张便签塞到隔壁房间的门缝下,礼貌地告知对方自己的去处。做完这些,她匆匆离开了酒店。

一出门,她便明显感觉到傍晚的气温比下午更低了。她抬头望向阴沉的天空,揣测是否会下雪,然后裹紧身上的衣服,加快了脚步。

步入教堂,她在教堂寻找神父的身影。终于,在告解室,她找到了白天见到的那位神色和蔼的神父。

她来到神父面前,双手呈递上那封信笺,言辞恳切:“神父,我想把这封信永远留在这里,可以吗?”

这里经常有人会这样做,把自身或者逝者的物品留在教堂。神父没有拒绝,他接过信,来到纪念室。这里有一个专门存放信件的位置,整齐地摆放着一封封承载思念与回忆的信件。神父将信放置在一个空位上,开始为这封信进行祈祷。

过了会,神父从纪念室走出来,告诉赫洛伊丝现在可以去进行祷告了。

赫洛伊丝坐在教堂中央的长椅上,双手交握,置于胸前。她闭上眼睛,开始向神明倾诉内心深处最隐秘的痛楚。

“我只求您一件事,就一件事……”即使这座教堂已不复从前的模样,即便她四处寻觅也找不到他的墓穴所在之处,但她仍固执地期盼着,祈求上帝能怜悯她的思念之苦,让她能再在梦中与他相见。哪怕只是短暂的瞬间,也好过这无尽的思念与煎熬。

泪水从她紧闭的双眼滑落,沿着脸颊流淌,在下巴处汇聚成一颗更大的泪珠,“嘀嗒”一声坠落在她黑色的衣襟上,留下一小片濡湿的印记。

晚上七点,教堂大门关闭。铅灰色的天空中飘起了雪花。雪花像易碎的盐粒零星地落下,渐渐地,雪势开始变大,像成片的鹅毛,铺天盖飘落。

赫洛伊丝独自在空寂的街道上行走,脚下的积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她呵出一口白气,白气瞬间在寒冷的空气中消散无踪。

她就这样朝前走着,过了会,她停下了脚步。因为前方也有一个人正朝她走来。在见到赫洛伊丝之后,他和她一样,一动不动停在原地。

纷飞的雪花下,路灯的光影在雪幕里扭曲摇曳。赫洛伊丝眯了眯眼,雪花落在她的睫毛上,她心里的声音在颤抖,带着一丝不确定和一丝期待。

是你吗?

她迫不及待快步走过去,脚下的积雪被她匆忙的脚步溅起。等她终于走近,看清对方的脸,她眼中的欢喜瞬间变成了失望。

他把伞撑在她的头顶,回去路上,他们谁也没开口主动说话,只是并肩走着,形成了一种无形的默契。

一路上,她低垂着头,双手插在大衣口袋里,情绪低落,闷闷不乐。而艾伦几次欲言又止,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

其实女主有好几次把艾伦认成鲍四啦,但是在她心里,并不想把谁当做谁的替代。所以她在想起前世的事情后,选择躲避艾伦。包括这章也是,虽然没有回避他了,但她一直在刻意和他保持距离。

注:向导讲解的话来自查找的资料、纪录片,再进行归纳整理后写的。

关于鲍四墓穴的位置,我参考了一些资料。我没有找到他具体埋在哪里的资料,加上几百年过去了,也不知道这个墓穴还存不存在……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4章 番外四(19)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