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天赐百色 > 第2章 百丈灾星(下)

天赐百色 第2章 百丈灾星(下)

作者:周姀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5 04:39:54 来源:文学城

“来人——”狐王欣喜忘外,一手抱着怀中那小狐崽,一手急招内侍,“快传文相——”

“等等——”狐王满脸喜色,着急得来回踱步,“不不,先去昭阳殿,孤要下诏书,天降奇色,原是孤等下界凡尘之人,被小人障了眼,孤这就昭告天下,百丈漈嫡公主赐予封号,就叫,就叫——”

他又慈爱地看了看怀中近抱着他胳膊的小狐崽,“就赐封号——百丈漈色。”

“是——”一众内侍领旨下去,鱼贯而出。

王后,我们的孩是无辜的,她是天降神灵。

王后,不知你九泉之下可还有知?

若你此刻看见,当心怀舒慰罢。

狐王抱紧这小狐崽,将右手上的遗戒轻施灵术,只见那枚小小的晶石戒腾空而起,在灵气的包裹下缓缓化身:

头身顶端展露出了三颗花苞式的圆球,晶莹剔透,像极了千山寒翠,圣洁无比。而又在每颗圆球上分别舒缓出一片清透翡翠叶,舞翠在九尾涂山氏即是小鸟,乃为坐骑。

转瞬之间,已化作一项波光粼粼的白玉青翠项圈,轻落于小狐崽细弱的脖颈处。

那小狐崽本就生得浑身雪白,这项圈一上脖颈,仿佛通灵玉般闪耀,莹莹发着辉光。

“色儿,你嘀咕嘀咕地叫,”狐王爱怜地看着怀中的小狐崽,缓缓抚摸上项圈,“是不是也喜欢这物什?”

“此乃你母后遗物,名为瑶华,乃上古涂山氏九尾神族圣物。”他像是回忆什么般,眼睛微微眯了起来,嘴角不知何时已然上扬,“也是大婚之夜,我亲手为你母后戴上的。”

“现今给了你,便如你母后同我一起,看照着你长大,我儿好继承大统。”

“报——”

“报——”

突有内侍尖锐的嗓音冲破了这场和谐。

“杀进来了——”

“陛下——”

“有反贼——”

“已杀到昭月殿门口了——”

只见一侍卫摸爬打滚,浑身血迹酿酿跄跄神色慌乱冲了进来,“陛下——”

何人而反?

还未来得及狐王反应,只见一身血红色的官服,头顶黑色乌纱,神色匆匆跑进殿内,忙跪在狐王面前。

文相!

身后还有一童发小儿跌跌撞撞跟着跑进来,貌似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却也装得一身端正模样,学作前面那人跪在身后。

此人乃百丈漈首辅左都文相,清廉效忠,忠心耿耿。一身文人风骨,冲进来竟连鬓发都乱了。

“陛下——”那人沉痛道,“臣无能,竟没能看住那反贼少司命,他此刻已率精兵数万,眼下都快逼昭月殿了。”

反贼少司命?

“不可能”。少司命灵巫乃我百丈神巫,论亲当为我十兄之子,亲如至子;论国,他忠心耿耿数百年,怎会叛乱?

“陛下——”文相已带了哭腔,“您一向太过仁爱慈厚,以德治民。故自您继承大统以来,已放兵权予武相,也渐渐分了神巫一脉兵权。”

“这么多年来,更是不曾有过动乱。”

“百姓安居乐业,其乐融融。”

“可正是因此,才叫一众反贼之人趁机钻了空子。”

“陛下——”文相再俯首,“公主之事不论真假,就是借口啊陛下——”

“臣已带臣长子百丈容皓,”文相说话间,朝后引手示意那跪在身后的小儿上前,“将公主带出宫避难。”

“臣是从密道逃进来的,外面已经杀得没有任何出路。现今便让他带着公主自密道而出,陛下放心,犬子虽小,臣已安顿妥当,定会护好公主。”

话音还未落,一阵震耳欲的马筛声由远及近,踏得大地都轻轻地抖,举目望去,

但见道路的尽头出现了一队人马鲜艳的旌旗在苍弯下迎风飘扬,明亮的信甲闪烁着夺目的光泽,参差的刀剑直插天空,泛着冷例的寒光,贴地的马蹄发出沉重的降隆巨响,以不可阳挡之势奔涌而来,扬起的尘土滚滚通动,犹如海潮般袭来,令人而生,毛骨俱悚。

炮声一响,脚下的大地也跟着晃了几晃轰鸣声贴地传来,起一阵烟尘,忽听喊杀声四起。

整个旷野间充满了刀剑相击的刺耳声响,震天的声浪里夹杂着哭喊楼嚎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子浓重的血腥味,四野肃杀,血染大地,一队丢盔卸甲的兵卒浪验地逃来,一个个满身血污污渍斑驳的面孔上透着掩饰不住的慌张神色,血红的眼睛里满是失败后的恐惧,还有一抹对末来的绝望之色。

他们的头发散落,身上的伤口还在隐隐地作痛,喉咙里难以制地发出痛苦的呻吟,漫透鲜血的战甲不停地往地上尚落着血滴,在身后留下一串血程的印迹。

……

一百年后。

“百色妹妹——”

“百色妹妹——”

她刚布置好自己的狐狸洞,就已听到远远雪狐驼着车声叮当作响,自山涧瀑布处而来,伴着那人的声音一响一铛。

好听极了。

她急忙跑向自己的石泉镜望了望,虽说今早晨起已然看了数次。

这是那人教她做的镜子。

以石头围一个圈,底下用蒲华叶子铺满,然后再取那瀑布之水放于其中,便是一面石泉镜子。

她有了这镜子,欢喜了三天三夜来着,恨不得昭告整个瀑布山涧的灵花灵草。

只见此刻镜中人儿,一袭碧绿的翠烟衫,散花水雾绿草百褶裙,身披翠水薄烟纱,肩若削成腰若约素,肌若凝脂。

她自己饶是看过多次,亦不禁看得呆了:尤其是一双形状圆翘的眼睛,黑白分明,轮廓清晰,纤长的羽睫如同鸦翅;眼中浮着如水波潋滟,流光溢彩,熠熠生辉;眼角微微上挑,斜入发鬓,当是最美的一双狐狸眼睛。

脖颈处那项白玉青翠项圈更衬得她肤色如雪。

她顺了顺发鬓的碎发,起身朝外跑去。

今儿真是个好日子。

和煦的光,透过洞前那棵歪枣树稠密的树叶洒落下来,成了点点金色的光斑。

她一路小跑,哼着自己编的歌儿,裙若翩翼,脚下跑过的一路,所有花儿竟都绽放,所有草儿竟都冒尖儿,连带着枯草也冒了芽儿。

她只要开心,连带着其方圆百里的生灵都会复苏。

“皓哥哥——”

只见山涧入口处隐隐若现一身月牙白锦袍,那人身形清瘦,白衣胜雪,长发简单的束起。好似翩翩浊世白衣佳公子,好似谪仙下凡,正朝这边稳稳走来。

身后是五披雪白狐撬,每披身上都驼着绛红色包箱,沉沉走来。

她看见了他,便激动地朝他跑去。

“皓哥哥——”跑至跟前,一把扑进那人怀中,淡淡的杜若花香气熟悉入鼻,“我就知道今天皓哥哥会来看我。”

那人紧紧抱住百色,轻轻抚头。

“今儿是我们阿色的一百岁生辰,我岂有不来之理?”他拉过她的手,笑意盈盈地看着她。

“更况,这些年来,我一得空就来看你,这山涧的灵怪都已认下我了。”

他的声音像是山涧清溪,一笑,百色便觉得,整个世界都亮了。

自幼时起,她磕磕碰碰,每每大哭不知所措时,他都会笑着摸她的头,告诉她慢慢来,慢慢学。

“百色妹妹,生辰得祥。”突闻一娇俏女子声音自他身后而起,转眼便见得一袭明黄闪了出来。

“她是——”百色疑惑抬头,问向面前站着的百丈容皓。

只见百丈容皓面色略微闪过一丝难堪,不过转瞬即逝,又恢复了常日那般温润面容。

他方要开口,就闻得那人嘤嘤而言,“孤是百丈漈灵,当今嫡公主。”她看起来不过同百色一般年岁。

一段水蛇腰藏在明黄夹银缎子内盈盈而上,衣袂翩翩,尖削的下巴,却不失优美的弧度。眉飞入鬓,双目似喜似忧,薄薄的唇,天生一种朱红的色彩,妖冶得张扬而肆意。

珠澄耳别银环坠,乌黑的头发,挽了个公主髻,髻上簪着一支九凤羽的簪子,上面垂着流苏,她说话时,流苏便摇摇曳曳,“我常听容皓哥哥说起你,你唤我灵儿姐姐就行。”

不过听这些精怪说起,这新上任的狐王陛下原本是少司命灵巫,而这新王后身份更是奇怪,乃先王堂妹,这嫡公主也不是狐王陛下亲生。

但却极其受宠爱,乃狐王当今最为得宠之子,坊间传言,陛下同王后意有其继承大统之计。

她忙要下跪行礼,百丈容皓却一把拉她起来,“不用。”

百丈漈灵也见状虚扶一扶她,“不用这般见外,孤同你们已是一家人了。”神色间颇带几分得意之态。

这话说得她摸不着头脑,正疑惑间,百丈漈灵已然盈盈上前,握过容皓的右手,浅浅笑道:

“孤同容皓哥哥,甫定下亲来。”

百色在数百年后,偶尔回忆起当时这一刻,还是会倒吸一口凉气。

她不懂那是什么,也不知那是什么。

只是觉得,有一样东西,“轰”地一声倒塌了,随之而来的是阵阵的尖锐鸣声,在她耳边久久不曾散去。

“恭喜公主,恭喜……文相。”她也不知自己是如何将这句话平淡说出的。

只一瞬间,她觉得自己像被抽干了力气,生疼生疼,连带着心脏也疼得倒抽。

周边仿佛时间突然静止,几匹雪狐也不再嘤叫了,前一秒还迎风摇曳的树叶,此刻竟像感知到了什么般,簌簌而落,成堆成堆往下落了起来。身后的百丈漈瀑布像雷阵般突发洪鸣,响彻云霄。

百丈容皓忙上前拉起百色的手,就往前去。

“我们进去再慢说。”

身后的百丈漈灵还不知发生了什么,一脸懵地跟了过去,边走边说,很自然地挽起了百色的胳膊,

“阿色,现在容皓哥哥已经升官了,孤闻你方才唤他文相……”

她“噗嗤”一笑,天真烂漫瞬间写满了整张小脸,“父王赐他首辅的官职。”

“现今已是百丈漈朝首辅左都相了。”

“百丈漈朝中,除了我父王母后,就数容皓哥哥官职最高了。”

“孤听容皓哥哥说起,他幼年时曾在这百丈漈山涧捡到一只灵狐,小小的,浑身雪白雪白,但气息却微弱极了。”

“他怕小灵狐死掉,便用自己内丹养着,来来回回,又用了百丈漈朝数种灵丹妙草,方救了下来。”

“那只小灵狐,就是阿色你吧。”她亲切地摸了摸百色的头发,“真是生得剔透灵容,孤纵是自诩貌美,百丈漈朝无人能敌,但今日见你,亦不觉逊色三分。”

“是……”百色勉强应答,“公主言重了。”

一行人说话间便已到了狐狸洞。

说是狐狸洞,不过是这百丈漈瀑布帘幕后的一处石洞,有一床不知何处得道高僧放置的石床,余下之物,什么梳妆台,杜若花屏风,衣物……都是这么多年百丈容皓断断续续搬过来的,再剩下的,都是这山涧灵怪给她衔来的胡萝卜、人参草、水果、树叶……

“这是哪里的话,”百丈漈灵环视这洞穴,絮絮道,“如今孤同容皓哥哥定是能好好护着你的了。”

“你瞧,那些都是我们备给你的生辰贺礼。”她挥手,那五匹雪狐应声而上,卸下礼盒。

“容皓哥哥说都是你喜欢的,”她拉过百色的手,朝床上坐去,竟一点儿公主架子也不曾有,“孤又看着添了点,你可喜欢?”

这嫡公主看来是真的很喜欢百丈容皓。

她的爱,纯粹而又闪耀。

衬得一旁的狐狸洞黯然无光。

“公主……”百色忙起身下跪,“小狐不敢当。”

“阿色,”一旁沉默许久的百丈容皓上前抱起她,抬手挽起百色左胳膊的袖子,“我看看好了没有?”

百色被这一抱吓了一跳,她的心早已跳乱了节拍,无迹可寻。

“没……没事了。”她扯过自己的袖子慌忙盖住。

一股清雅又带着淡淡药草香的气味飘散而来,只见百丈漈灵手捧着一个拇指大的玉盒,“给,容皓哥哥,帮阿色涂吧。”

“此乃孤从母后那里要来的神仙养容膏,可以修复任何疤痕。”百丈漈灵顿了一顿,眉宇间闪过一丝心疼,不过很快又散去了,“容皓哥哥同我说了你的事,孤很心疼,特意寻了这个来。”

百色有个不好的习惯。

她不开心时,就会撕咬自己的左爪。

等能化成人形时,便拿利器划自己的左手腕。

待到血流不止时,才会停止下来。

她每不开心一次,就会偷偷躲起来,跑到没有灵怪的小树林里,用自己的血滴于脖颈那块白玉青翠项圈——瑶华上。

这时便会现出四只翠鸟,引身置屏,设立结界。

这样,外界生灵不会再因她情绪不好而灵力枯竭,甚至死亡。

百色自幼时便有这一怪灵力。

每每她开心大笑时,方圆百里灵物尽万物苏复,欣欣向荣。

可当她情绪低落,偷偷哭泣时,便会令万物枯竭,更甚则会引起山崩水灾。

她发现了这样的规律,便慢慢养成了没有情绪的性子。

可她终究是不过百岁的小女孩,灵狐百岁,相当于人类年方二八。

性子再沉稳,也有绷不住的时候。

便在一次偶然机遇下,发现自己自幼戴着的那枚项圈,竟有这般灵用。

如今,这左胳膊,已是伤痕累累。

容皓很自然地接过百丈漈灵手中的膏药,将其轻轻涂上百色的那些伤痕。

容皓的手暖暖的,指腹又有点略微粗糙,弄得她胳膊伤痕处痒痒的,连带着心里,竟也不知从何时起,变得痒痒的。

她只有这一个人,据容皓说,她是他捡到的小灵狐,甫出生就没了母狐,他一向善良,便救了她。

这一百年来,无论寒暑酷热,容皓都会从宫中赶来这里照顾她一二。

她没有朋友,更没有亲人。

整日整日,就掐着手指算容皓要来的时日。

他教她穿衣,教她识字,教她礼仪,教她灵术。

更是红着耳朵教她如何应对灵狐的初潮。

现今,在她好不容易盼到的一百岁生辰这天,他携着他的未婚妻子,来看她。

是啊,这般温润又清朗的少年,更是百丈漈朝的首辅,他们这般才是般配。

她不过一山涧小灵狐,宠物而已。

可于她而言,百丈容皓,是她唯一的秘密。

亦父亦兄,亦情郎。

可终究,还是破灭了。

“皓哥哥,宫中近来可有趣事发生?”她慢慢收回思绪,抬头用一双清澈的大眼睛望向他。

她不能再这样失礼下去了。

养育之恩,教育之恩,可以用其他方式去报答,并不一定非要以身相许。

百丈容皓闻言像是一怔,良久,“有,”他起身坐起,清朗侧脸映得他眉目如画,“百丈漈珠,二公主,回来了。”

这百丈漈珠,乃狐王同王后登基以来第一胎孩儿。

不过不知何缘由,便被送去了人间。为当朝王承升之妹——化名王珠。

现今人间王朝乃大唐——唐德宗李适所治。

王珠其兄王承升,是李适做太子和做太子以前的好友。

李适当太子之时,虽说唐朝经过战火的焚烧已呈衰微之势,但长安的教坊乐司,仍然繁盛依旧,不减当年,香车宝马,络绎不绝。唐人飘逸,李适贵为太子,自是诗酒风流,他和长安的一个公子哥儿王承升声气相通,十分投机。

王承升是长安大户,世代为官。二人诗词曲画,各自相矜;投壶射鹄,又互相风标。王承升好琴,德宗亦好琴,遂引为知音。二人常在勾栏留恋,鼓琴弄操;也去公侯之家,曲杯流觞。一次李适闲来无事,踅到王承升家喝酒聊天。

二人正在庭院高坐欢会,开怀畅饮之际,忽然传来一阵悠扬悦耳的琴声,从后花园徐徐度出,越过水榭,落在面前的亭亭荷叶上。

德宗饮酒正在兴头上,听得琴声悠扬悦耳,不觉停下手中酒杯,拊节凝听;又止不住寻音望去,隐约看见一风华绝代的红衣女子,正在远处的一棵海棠树下抚琴动操。微风飘袂,如仙子临世。

那美人妩媚的倩影,如电光石火一般重重地撞击着李适的心扉。又只听得那琴声时而如玉落银盘,铮铮淙淙,时而如雨打芭蕉,连绵起伏。轻拢慢捻,莫不合度。

李适听呆了,看呆了,也想呆了,一曲刚罢,不禁忘情的拍案叫绝,赞不绝口。

李适曾经耳闻,王承升之妹王珠,姿色过人,小王承升五岁。善弹琴作画,吟诗莳花。天真烂漫,歌舞尤佳。

心中早就有所企慕,如今听了琴声,更觉得这美人殊是可爱。莫不是那红衣少女就是王珠?但李适不敢肯定,便问王承升道:“适才弹琴的是你什么人?”

王承升不敢隐瞒,如实作答:“是愚妹。”

李适情不自禁夸道:“早就听说令妹才艺双绝,何不令出相见?”

王承升自然高兴诺诺,妹子能得太子青睐,这是多少富贵人家求之不得的好事。他便急忙跑进后花园,请妹妹赶快梳洗打扮,与太子相见。

然而王珠却不同于一般流俗之人,她傲气清高,淡泊名利、热爱自由又勇敢追求自己理想幸福生活的独特女子,对与皇太子见面毫无兴趣,回到闺房以后,久久不愿出来。

王承升哪敢得罪太子,好说歹劝,只差点跪下喊王珠为姑奶奶了。王珠说道:“太子也无非是个臭皮囊罢了。至于你这样吗?”见哥哥为难,王珠才勉强同意来到厅堂。

因此见了太子也不奉承,只道了万福,算见过礼了。

王珠虽不施粉黛,也不换裙裾,却难掩天生丽质,如风荷净植,动静有姿。德宗心中立刻恍惚,呼吸急促,心潮如浪溅堤岸,冲动不止,本想当场求婚。但王珠不给他机会,一溜身又进到屋里去了。

德宗就这样非常惊奇地看着她翩若惊鸿似的转身离去,竟自痴了。

太子痴痴地立着,王承升招呼太子重新入席就座。

德宗哪还有心?便起身告辞,回宫去了。也就从这一刻起,德宗的脑海里刻下了王珠冰清玉洁的倩女形象,挥之不去。因为太子从没遇上这么特别的女孩,竟得了相思病。从此食不甘味,寝不安枕。

皇后知道了事情的原委,是为着王承升之妹的绝世姿色,十分着急,便奏闻代宗皇上,遣宗室大臣李晟夫妇,至王家传谕,欲纳王珠为太子贵嫔。王珠听说宣召她进宫去做太子妃,她便娇声啼哭起来,说:“皇宫是最见不得人的地方。女孩儿一旦进宫去,一窝子女人争宠,有几个有好下场的?宁为贫家妇,不做帝王妃。”王珠宁死也不愿进宫做太子妃。

他哥哥进来劝说:“妹妹你特糊涂,你被皇家看中,是咱祖上的阴德隆盛。你想,他是今日的千岁,便是明日的万岁;妹子一旦进宫,得了千岁的宠爱,将来是要做娘娘的。”

一家大小也都来劝,王珠拗不过众人的眼泪,只得先施缓兵之计,便说道:“我现在年纪尚小,不懂得宫中礼节,倘到东宫去,有什么失礼的地方,恐怕要连累家里人。既承千岁青眼,望哥哥给妹妹说情,待太子继承皇位,再进宫去也未迟。到那时,宫中礼节,我也略知一些。今日若硬要强逼进宫,便是一死。”

王珠有烈女性格,王承升是知道的,也不敢过分相逼。只好把妹妹的这番话奏明李适,李适一听,也无可奈何,只得作罢。

又听说王珠愿做他的贵妃,耐性等待也无妨。他身边自有王氏等众多嫔妃陪守,因为王珠的个性突出,才牵动了他的情思。时间一长,王珠之事也就冷淡下来。这也正是王珠所愿望的,在这一点上,王珠无疑是当朝最有主见的奇女子了。

大凡帝王,凡遇美色,都想猎艳在手。但也不过三几日,也就忘了。但既然已被太子相中,王珠便不能再嫁人了。又是王珠所苦恼的,她只愿李适在脂粉丛中,把自己完全彻底的遗忘干净。

后有宦官提醒:皇上怎么把王珠忘了?

德宗这才猛然想起那王家美人。便令翰林学士吴通玄,捧皇帝册文,至王承升家中,宣王珠立即进宫。这回王珠没借口了,因有前约在先,王珠万般无奈,只好来到德宗身边。

自王珠进宫后,德宗立刻化悲为喜,把她当珍宝一般的捧着。隆重的册封她为贵妃,想极力讨她欢心。唐朝的后宫制度有着严格的等次:皇后之后依次是四妃:贵妃、淑妃、贤妃、德妃。王珠排在众嫔妃之首,皇后王氏已死,实际上她已取代了皇后的位置。

可见德宗对她的重视,这还不算,德宗为能整日陪伴着她,甚至无心上朝理事。江山社稷,佳人最重。宠爱只在一身,甭说后宫的三千粉黛,更是被他忘在爪哇国了。

德宗每夜临幸王贵妃宫中,见她肤如凝雪,温婉如玉,德宗不知如何爱怜。

为逗美人欢心,他把宫中收藏最好的宝珠,串成衣服,赐王贵妃穿着;粉面脂香,更衬着珠光宝气,不似天仙,胜似天仙。德宗看了,又不知如何宠爱才好。

唯吟道:“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如此粲者何?”王贵妃素来爱清洁,入宫后每天洗三次澡,更三次衣。每一起坐,都有宫女挟着帔垫,在一旁伺候更换。每当贵妃吃饭时,必有八个宫女端茶盛饭。尤其王贵妃在宫廷里活动时,数百个宫女、宦官前呼后拥,十分威风。

虽然王贵妃极尽宠爱,赏赐丰厚。但王贵妃内心并不欢愉,自打进宫后,原本天真烂漫的少女变得整日不苟言笑,蛾眉紧锁。

德宗见了,却更加喜欢,因为她平添的忧郁气质,是皇帝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便格外在美人身上用工夫,怎奈神女无心,愈弄愈坏,王贵妃仍然不露笑脸,整日低头沉默,少言寡语,弄得德宗皇帝不知如何是好。

潘郎用巧,美人不笑,真是平生第一恨事。德宗有一次对身边宦官说:“朕如见王贵妃一笑,即便抛弃了皇位也在所不惜。”

据百丈漈珠回来所言,为了逗她高兴,德宗便命人建造起一座水晶楼来,人行室中,影在四壁,气派非凡,穷极华丽。

水晶楼落成之日,德宗便在楼下置酒高会,宣召大臣命妇和六宫嫔嫱,在楼下游玩,一时笙歌叠奏,舞女联翩。众人正在欢笑的时候,忽然不见了这位王贵妃。德宗问时,宫女奏说:“娘娘上楼休息去了。”德宗皇帝心中最宠爱的就是这位王贵妃,今日欢会也是为着王贵妃,如今王贵妃不在跟前,便觉满目凄凉,酒也懒得吃,歌也懒得听,舞也懒得看。便急令宫女上楼宣召;那宫女去了半天,却不见王贵妃下楼来。

德宗忍不住了,便亲自上楼去请,只见王贵妃坐在牙床上,低头抹泪。德宗看了,心中又是痛惜,又是诧异。褒姒看到烽火,还有一笑,原想水晶楼落成之日,也能博美人一笑。谁知与愿大违,王贵妃竟痛哭起来。

德宗问:朕究竟怎么做,你才能开心呢?见德宗发问,王贵妃愈是哭得凄凉。德宗大惊,问其缘由。

王贵妃边哭边抹眼泪求道:“万岁爷饶放了俺这贱奴吧!贱奴自知命薄,受不住万岁爷天一般大的恩宠,因宫中礼节繁琐,行动监视,宛如狱中囚犯。我□□自由,受不了宫中拘束。虽万岁爷百般宠爱,而贱妾受之,则如芒刺在背。万岁爷如可怜贱妾命小福薄,务求放妾出宫,还我自然。”正在兴头上的德宗皇帝,却不料王贵妃说出这番话来,心中十分扫兴,十分不解,也十分委屈。

本想训斥她几句,又看她哭得带雨梨花似的,十分可怜,十分动人,自己也十分不忍,既心疼又无奈,劝慰了几句,只好悻悻而去,自寻一班嫔妃饮酒作乐去了。

德宗皇帝没法子,其他的妃子可乐坏了,见机争宠,她们巴不得王贵妃失了宠,自己可以爬上高枝儿去。她们在德宗面前进谗言,德宗便逐渐疏远了王贵妃。

而后,王贵妃便借此由头,同宣宗和离,前几日方回到昭阳宫。

百色闻言,竟颇有些许动容。

“情爱”究竟为何物?竟连天子都为之所痴。

却也有人能抛之若予,转瞬从中抽离出来。

“好了,天色不早了,你早日歇息,我有时间再来看你。”百丈容皓像是突有急事,便神色匆匆携了百丈漈灵回宫了。

这诺大的百丈漈,此刻却又只余她一人,她看着那行人渐渐远去的背影,不觉叹道。

她,很孤寂。

现今,连唯一的他——百丈容皓也要成婚了,她估计离被抛弃,也不远了吧。

她正思忖间,随手捡起小石子扔向那飞流直下的百丈漈瀑布。

却不料竟像是砸到了什么,“咚”地一声。

百色纳闷,瀑布里怎会有实物,正欲飞上前去探明,却闻得一声:

“他妈的哪个小崽子不长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