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题王与体霸 > 第1章 一中

题王与体霸 第1章 一中

作者:陈青崖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24 06:52:12 来源:文学城

六月底,暑气蒸腾,知了声嘶力竭。陈青崖正坐在村口小卖部门口的阴凉里,耐心地给小卖部老板卢嗲嗲的孙子讲解算术题。汗水顺着他清瘦的侧脸滑下。外婆的身影出现在小河对面,声音急切:“崖伢子!崖伢子!快回来!老师来电话哒!”

陈青崖跟小卖部老板说了声就赶紧跑回家,接过听筒,班主任严老师带着笑意的话清晰传来:“陈青崖,你被县一中录取了,八月十号到学校来,老师带着你们一起去一中报到,记得提前准备好学费……”,陈青崖淡淡地回了一声“好”就挂断了电话,面上并未见多少喜色。

外婆看出了他的担忧,“崖伢子,老师说要好多钱?”

“一千九,一千三的学杂费,四百的住宿费,两百的校服费。”

“我给你爸妈打电话,让他们把钱打过来。”

陈青崖走出了房间,声音断断续续地从屋内传出。对话的内容,他不用听也能猜得七七八八,无非就是父亲接到电话后说怎么又要钱,出门前不是留了五千块钱,然后说自己在工地挣钱也不容易,不要老是打电话过来要钱,有什么事等过年回去再说。

陈青崖现在住的这个房子还是外公年轻时盖的,已经差不多二十年,后来又修缮过好几次。在当时,这间红砖瓦房也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好房子;陈青崖一家搬回来时,周围人已经都盖了红砖瓦房,房子就显得稀疏平常啦;这几年,在外面挣到钱的人回来盖起了楼房,它便蜷缩在阴影里。

这个房子给了陈青崖几年成长的温馨,外公走后便只剩下无尽的争吵。母亲尖厉的嗓音和父亲沉闷的咆哮,夹杂着麻将牌摔在桌上的噼啪脆响,穿透薄薄的墙壁。头顶那盏昏黄的白炽灯摇晃着,把他趴在旧木桌上演算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外面的喧嚣是另一个世界,他用笔尖在纸上的沙沙声,为自己筑起一道脆弱的堤坝。

陈青崖知道学费这件事也是没法等父母的,他们的钱只有少部分用来养家,多数还是送去了麻将馆。陈青崖再次走向村口的小卖部,还没走到,小卖部老板已经热情地和他打招呼,“陈伢子,是不是一中录取结果出来啦?”在这个远离县城的小村子里,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小孩能够会读书,而县一中是只有会读书的小孩才能去的高中.

“是的,让我八月十号去学校报到。”

现在正是天热的时候,无事可干的妇人小孩聚在村口闲聊。陈青崖这句话就像石子投入池塘,荡起层层涟漪,大家七嘴八舌地就开始讨论,“陈伢子确实会读书,这还是村里第一个考上一中的呢”,“陈伢子这么会读书,将来肯定有出息”,“……”,在这个村子里,大家都朴素地认为考上一中就意味着将要过上好生活。这样夸奖的话陈青崖在村里已经听过很多次,他也知道这些只是大家的美好想象,所以并没有太多感觉。再说,他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干,也无心关注这些夸奖。他将小卖部老板喊到屋内,有些难为情地开口:“卢嗲嗲,实在不好意思,卢胜的补课费能不能先结给我?过两天学校要交学费,我手里钱有些不够。”

小卖部老板没有在意陈青崖脸上的窘迫神情,“这说啥呢,本来就是该给的,只希望小胜能有你一半聪明,将来能考个高中。你等一会,我去拿钱给你。”小卖部老板转身就进了柜台后面,在收钱的箱子里数了起来,都是些卖货收到的五块十块的零钱.老板每数完一百块就用其中一张将这一摞从中间包起来,数了三摞之后,又将每摞重新数了一次,才拿给陈青崖。

“陈伢子,这里是六百块,每天二十,教一个月,你数数。”

因为在老板数的时候就已经跟着数了一遍,陈青崖也没有再数,伸手从老板手里接过钱,放进洗得发白的牛仔裤口袋。“谢谢卢嗲嗲,没什么好数的。刚刚内容没讲完,让卢胜出来我再给他讲讲。”

小卖部老板摆了摆手,有些无奈地说道:“你一走,他就跑出去玩啦,明天再说吧。这考上了一中,更要好好学习啊!外婆对你好,将来读书出来也要对外婆好。”

这样叮嘱的话陈青崖听过很多遍,因为父母不靠谱,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外婆在照顾陈青崖。“我知道的,谢谢卢嗲嗲。那卢胜不在,我就先回去啦。”

“读书有啥用?他爹妈那个赌法,读出来怕是屁股后面一沟子债……”

陈青崖往外走时,不知道怎么大家讨论的话题就已经变啦。陈青崖像是没听见,目光平直地看着前方,沿着河向村后走去,他现在还不想回家。随着他走得越来越远,议论声被风吹散,零零落落,听不真切。他走在田埂上,把那些声音、那些麻将牌碰撞的冰凉触感,还有父母脸上因输钱而扭曲的神情,都用力地甩在身后。

陈青崖拖着长长的影子回到家时,夕阳正把最后的余晖涂抹在对岸的田野上。外婆佝偻着身子,独自坐在门槛边的矮凳上,混浊的目光越过波光粼粼的小河,定定地望着对岸那片已被暮色浸染的竹林,不知在想些什么。听到脚步声,她缓缓转过头,昏黄的眼珠在认出外孙的那一刻,才泛起一丝微弱的光。

“回来啦,”外婆的声音带着老年人特有的沙哑,她用手撑住膝盖,费力地挪了挪身子,空出半截凳面,“来,坐。”

陈青崖默不作声地挨着外婆坐下,肩膀能清晰地感受到老人瘦骨嶙峋的触感。外婆没再看他,只是抬起枯竹般的手,伸进深棕色外套的内侧口袋,窸窸窣窣地摸索起来。那动作缓慢而郑重,仿佛在举行一个无声的仪式。半晌,她掏出一个卷得紧紧的手帕包,帕子已经很旧了,边角磨损得露出了经纬。

她一层层、极有耐心地揭开手帕,露出里面卷裹着的、带着深深折痕的百元钞,夹杂着些五十、二十的零票,每一张都被压得平平整整。她把这一小卷带着体温的、沉甸甸的积蓄,塞进陈青崖手里。

“拿着”,外婆的语气不容置喙,干瘦的手指在他手背上用力按了按,“我攒来给你们用的。”那是她弯腰在田埂间,用汗水换来的。

陈青崖不知道后面母亲也接了电话,指责父亲下工后便径直扎进工棚旁的麻将馆,不到半夜不见人影,两人天天为钱、为琐事吵得翻天覆地。电话那头的母亲,只字未提自己也仍坐在牌桌前,用虚幻的输赢填补生活的空洞。

这时,那部老旧的固定电话再次“滴滴滴”地响了起来,打破了凝滞的空气。陈青崖起身接起,是大伯浑厚而带着关切的声音。

“青崖,通知书下来了没?怎么样?”大伯的声音透过电话线传来,带着田间地头般的踏实感。

“下来了,县一中。”陈青崖低声回答。

“好!好!”大伯的语气立刻飞扬起来,“你伯母念叨你呢,给你腌了一坛子豆角和黄瓜,我明儿个给你送过去!”

“别送过来啦,你们留着吃,我过去就能吃。”陈青崖下意识地拒绝,他觉得这一坛腌菜不值当让大伯跑一趟。大伯没有和陈青崖继续讨论这个问题,又问了他一些情况就挂了电话。

第二天吃完早饭不久,大伯那辆老旧摩托车的轰鸣声由远及近,终于在院门外熄了火。他从邻县赶来,这一路风尘仆仆——走县城的外围,驶上那条年久失修的石子村道,尘土扬得老高;再到渡口,连人带车挤上那艘锈迹斑斑的驳船,在混浊的江面上晃晃悠悠;上岸后,还得走上一段堤坝。这一趟,足足花了三个小时。

他不仅带来了伯母亲手腌的那几大瓶洋姜和萝卜干,更从贴身的衣兜里,掏出厚厚一沓用橡皮筋扎好的钱,不由分说地塞进我手里。那沓钱新旧不一,却叠得整整齐齐。“两千块,你拿着。”他声音洪亮,带着一种不容拒绝的斩钉截铁,“你姑妈知道了,也非要我捎上一千。”

午饭时,他和外婆说着家常,碗里的米饭添了一次又一次。饭后,他就在堂屋的竹椅上靠着打了个盹,只为避开那毒辣的正午日头。待到日影西斜,他便起身,执意要赶回去。临走前,他用那双布满厚茧的大手用力拍了拍我的肩膀,摩托车的引擎声再次响起,他回头叮嘱道:“崖伢子,好好读书!钱的事,别操心,有大伯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