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替身悔婚之后 > 第13章 挑衅

替身悔婚之后 第13章 挑衅

作者:扇景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3-05-01 00:36:07 来源:文学城

阮瑟同赵修衍落座后不久,新帝赵修翊便扶着沈太后坐上主位,受百官朝拜、四方来贺。

缘着新帝并未立后,与新帝并坐的便只有沈太后。

为数不多的后宫妃嫔坐在左侧,恰是阮瑟对面,而阮瑟旁边依旧是长公主。

大胤的冬至宴又称小朝会,除却朝臣皆至,还有各国使臣来访。

冬至前赶至大胤,驻留时日短的两三日后就离京,时日长的便是在大朝会后才动身回国。

使臣贺礼时阮瑟便坐在席上品酒用膳,偶尔为赵修衍布菜斟酒,与他低声小言两句。

赵修衍亦会侧耳认真听,再简短应她几句,没有半点不耐的敷衍和烦躁。

更显得二人情好笃深,羡煞一众夫人小姐。

席至半间,歌舞又歇,觥筹未停,坐如稳钟的赵修翊忽然出言,朝赵修衍戏谑道:“朕在行宫时就听说你立了侧妃。今日一见,也难怪你动心。”

“阮侧妃是上京人吗?”

知晓新帝是故意有此一问,阮瑟停箸,起身行礼,“回皇上,妾是息州人。”

息州,又姓阮。

端看她言行举止处处都拿捏着分寸,端方有礼,非一朝一夕能训教而成,想来门户并不低。

赵修翊按图索骥,须臾间便想到阮启舟身上。

连带着曾经的旧事一起浮现。

目光逐渐明朗,赵修翊余光睨向不远处的孟容璎,意趣盎然地道:“朕想起来,少时阮州牧还教过修衍。”

“如今兜兜转转,修衍又娶了你,缘分二字果然不可言说。”

“早知如今,朕当时应该劝说父皇留阮州牧在京任职,或是能促成一对青梅竹马的好姻缘。”

新帝随口一说的话,玉阶之下众人的脸色却青白不一。

本就是兄弟之间的闲聊,赵修翊并未扬声,只有为数不多的临近赵修翊的妃嫔和王公贵族能听到一二。

原本还有不安分地人想借阮瑟的容貌出言生事,此时也只得偃旗息鼓。

缄默之中唯一的心照不宣便是,皇帝承认并默许阮瑟的身份的,不好奇也不追问她容颜上的巧合。

柔宁郡主下意识看向孟容璎,而孟容璎十分淡然地浅尝酒酿,回以端雅一笑。

只有她自己才知晓,梨花木桌案上洒溅上了酒液。

明亮烛火映射其上,刺得她眼底心上微疼。

对一切外事外人外物视若无睹,赵修衍垂首瞥了一眼低头抿酒、不发一言的阮瑟,轻笑着承下新帝的调侃,“顺其自然。”

“如今这般也挺好。”

“若是皇兄当真觉得遗憾,不妨将朝政都收回去,好让臣弟休沐几日。”他自然而然偏移话头,落到朝政上,“沈太医也叮嘱臣弟应当多休养。”

赵修衍很是随意地坐着,一只手撑在阮瑟身后,无形中像是将她整个人都拥在怀里,亲密无间。

明眼人都能意会到,他所说的休养并不单纯。

怕是还要抽出闲暇陪阮瑟。

定定凝视赵修衍许久,最后一眼落在阮瑟身上,赵修翊褪去眸底的探究,朗笑道:“朕在行宫这段时间全凭你劳心劳力,朕若是不允你岂不是显得朕太无道?”

“准你半月休沐。”

“年后你愿意回边关吗?”

“臣弟在京一年多,已经习惯了。”赵修衍盘弄着菩提珠串,“边关安宁,不去自然是最好的。”

京中繁华障目,怎么看都是要比狂风卷吹、黄沙弥漫的边关要好。

但边关永远比上京纯粹。

若是他陡然再回边关,引起怕不只有西陈的警惕和忌惮。

再者……

赵修衍瞧向佯装缄默的阮瑟,知她悄悄饮了不少,不能再喝。十分自然地抽走她手中的酒盏,他朝赵修翊遥遥一举杯,“今日冬至,朝事明日再议不迟。”

“臣弟先饮,且当迎皇兄回宫。”

他痛快地一饮而尽,阮瑟却觉得像是有人在她身旁放了一盆烧得正旺的银霜炭,暖得她脸颊滚烫,热意升腾,久长不散。

那是她刚刚用过的酒盏。

里面的葡萄酒她还没喝完。

虽然她看得清楚,知晓赵修衍触碰到的是另一端,但属实没想到他竟不会避嫌……

一场冬至宴,只半日时光阮瑟都觉得像是过去两三日。

太多、太密集的原本不被她所知晓的讯息接连流过她耳畔,汇入思绪中。如同在还未拧好的麻绳中又编入一股,纷乱繁杂,难以理清。

从寿康宫开始,她所能预见的一切都径自偏离了既定路线。

长公主的无端庇护、赵修衍三番两次的回护与破例,还有皇帝那句稍带戏谑的话。

大胤州郡上的官员每三年进京述职一次,阮启舟身为地方州牧,则是一年一次。尽管阮启舟来上京的次数算是频繁,阮瑟和母亲却鲜少会跟随他一同来京城。

她更没听父亲提起过,他曾经还教过雍王。

先皇在时,不论是朝堂还是地方州郡上的官员都有几分想要和雍王结交的心思,奈何雍王常年镇守边疆,没有熟人和门路,寻常官员难以在雍王面前露脸。

阮瑟少时去书房寻父亲指点功课时,无意间曾听人劝谏父亲广开路,最好能与雍王搭上话,却不想最后父亲会拒绝。

彼时她哪里想得到,父亲竟早和雍王有渊源。

如若长公主所言非虚,那月余前赵修衍从柳州牧手中救下她,到底是意外、还是蓄意而为……

阮瑟一时心头撞鹿,愈发摸不准赵修衍的心思和意图。

她沉浸在忽上忽下的思绪里,只偶尔剥一两粒桂圆入口,佯装在听乐赏舞。

都未曾注意到赵修衍起身离殿。

半晌后她缓缓回神,见身侧无人还有些意外。

“修衍和嘉景饮酒饮得有些多,去御花园吹吹风。”长公主低声笑道,“你赏歌舞正尽兴,没听到也是正常。”

阮瑟闻言偏身,笑着答谢,“原就是妾走了神,劳烦长公主知会妾。”

“唤长公主太生分了,你日后就随修衍一同唤本宫姑姑。”

长公主握住阮瑟的手,和善亲人,“修衍从前常年不在京城,你日后若是得闲多来府上陪陪本宫也是好事。”

“如若长公……姑姑不嫌,瑟瑟自然是愿意的。”

听她改唤姑姑,长公主颇为满意地点头,偶尔同她低声话着闲聊,论几句谁家小宴,顺带也让阮瑟认认勋贵的夫人小姐。

直至一名宫女上前,在阮瑟耳畔低语几句、又塞给她一张字条后,这场突如其来的、独属于阮瑟和长公主的往来应酬才告一段落。

借由去寻赵修衍的这一借口,阮瑟也抽身离席。

见阮瑟终于离席,沉闷许久的柔宁郡主终于开始嘟囔,“娘,阮瑟就是一个孤女,就算看在表哥的面子上,你也不用对她这么好吧。”

“谁知道她会不会给表哥吹枕边风,说您和女儿的坏话。”

只凭阮瑟的容貌,柔宁就知晓她定是靠美色蛊惑住了赵修衍。

当年孟容璎都没抢占到的先机,如今倒是都成了阮瑟的囊中之物。

长公主没好气地拍了柔宁一下,难得板着脸,“乱说什么。”

“本宫瞧阮瑟知礼,是个守分寸的人。况且你表哥也不会为人左右。”

比起与赵修翊之间的关系,谢嘉景显然与赵修衍更为相熟。

经过两代皇帝的吏治整顿,如今朝堂清明,鲜少会有朝臣结党营私,当年只手遮天的四大勋贵也逐渐式微。

便连屹立百年的孟家也难逃天命。

赵修翊虽已御极两年有余,朝堂和州郡地方安定和稳。但既是官场,就难免会有所偏向。

谢嘉景作为长公主的三儿子,他的态度在某些时候也能表明长公主府的立场。

更何况她同赵修衍的母亲——惠妃娘娘还是旧交。

哪怕阮瑟只是侧妃,能照顾到她的地方,长公主自然是要尽力庇护的。

末了,生怕柔宁头脑不清醒,又在阮瑟面前胡言乱语、多提旧事,长公主还特意叮嘱,带着似有若无的知会,“瑟瑟是你表哥的人。你若再放肆,娘也救不了你。”

**

大胤立朝百年,皇宫几度扩建,时至如今只御花园都分出东西两园。

东园华丽中不失婉约,亭台水榭更偏于江南情致;西园则充斥着华贵盛大的气势,单是湖上便立着一座宏伟水殿。

寒风阵阵卷袭,吹得水殿四周的纱幔纷扬起落,挑露出水殿精致一角。

在朦胧月色下是无可遮掩的金碧辉煌、神秘风情。

在宫女的带领下,阮瑟绕过九曲回廊、进到水殿,四下环顾又空无一人。

藕荷色纱幔映着一池绸缎荷花,更显暧昧。

阮瑟垂首,再度看到纸笺上的字时仍觉得古怪。

原因无他,这正是前日她去京郊祭奠时用朱砂写的、早已放在祈福灯里随水而去的字条。

纸上有折痕,笔锋不错,诗句未改,落款未变。

连落字的位置都一模一样。

当日她是看着祈福灯漂远的,万没料到会有人将它拿走。

又在冬至宴上堂而皇之地送回她手里。

来人必定非富即贵,意图不明。

或是认识她母亲。

又或者是想以此作为威胁,奉劝她离开赵修衍。

不待她反推出前因后果,身后便响起十分明显的脚步声,一听便知来人走路时有多用力。

阮瑟转身,看到来人是随敬王一同入宫的那名女子时,不由有些怔然。

抿唇,有些不确定地问道:“前日是你拿走的祈福灯?”

“不怪是小门小户出来的人,一副穷酸样子。”挽莺仿佛听到什么笑话,嗤笑着打量阮瑟,目光轻蔑,“连一盏纸灯都看这么重。”

“想来你也没见过什么好东西。”

只听她这话,阮瑟便明了这纸笺与她无关。

更看出她的自视甚高、目中无人。

这敌意无端而来,针对却显而易见。

傍晚在寿康宫时她都不怵,对着挽莺更无所畏惧。

只是念及这女子和她多少有点同病相怜,阮瑟话中还是收敛了几分锋芒。

阮瑟点点头,“我确实没见过好东西。”

“但也不会穷困到冬日穿着夏裳出门。姑娘若是拮据,我可以借姑娘几两银钱,好歹买件披风裹身。”

“你……”

挽莺抬手指她,一边又狠狠搂着衣袖,似是要证明自己的得体和优越,口不择言道:“我是挽莺。这一年多,我都跟在雍王殿下身边。若不是你占了我的位置,我早就成为雍王侧妃。”

“你不过是我恰逢其时的替代。”

霎时北风呼啸,仿若裹挟着绵密的银针,掀翻纱幔,吹得人脸上身上刺骨的疼。

即便身披温暖厚重的冬氅,可阮瑟觉得自己才是衣衫褴褛。

阮瑟眨眨眼,竭力按捺住微微萌芽和顿悟的酸涩。

久久不明的疑问在此刻寻到了合情合理的归宿。

还保留有几分清醒,她并未如挽莺预料的那样声嘶力竭、痛不欲生,或是掩面而泣、转身离开。

目光复又落回到挽莺身上。

单看容貌身段,她和挽莺并无任何相似之处。

入宫时敬王揽着挽莺,赵修衍也没有任何反常举动。

如果她当真是挽莺的代替,见自己的心上人被他人调戏,隐忍不发才是奇怪。

还是有蹊跷。

须臾难堪过后,阮瑟忽然想通个中关窍。

若当真如挽莺所言,赵修衍何必舍近求远,要她留下。

以他的权势,从燕欢楼赎一个人出来,再改换身份,随意记到朝臣名下并不是难事。

怀疑的种子被抽去雨露春光,阮瑟生怕自己方才看错,又定睛仔细一瞧,借着明亮烛火看清挽莺锁骨处青紫色的吻痕。

之前有衣袖遮掩,外人轻易看不出来;可方才挽莺整了整衣裙,那几处痕迹便避无可避地暴露出来。

看向挽莺的目光更为古怪,阮瑟挑明道:“姑娘若真得王爷青睐,也该遮遮身上的痕迹。”

“这几日王爷未曾去燕欢楼。”

那痕迹一看便很新,像是昨日前日刚弄出来的。

这一两日赵修衍不是在宫中,便是在府中休养,从未去过燕欢楼。

更不可能见到挽莺。

“这就是王爷弄的。”

像是终于想起来这件事,挽莺一面自我肯定,一面匆惶抬手整理衣衫遮住吻痕。

半截长袖垂落、褪到她手肘处,露出完好保留在她玉臂上的守宫砂。

阮瑟:“……”

她还是第一次见这种不攻自破的挑衅。

都还不及息州那些闺秀之间的攀比和阴阳怪气。

说到底燕欢楼的种种都是赵修衍自己的事,尽管在旁人提到、或是见到挽莺时,阮瑟心里确实会浮起微妙的不适,但她毕竟无权僭越。

这些风流韵事,一如沈太后和宋国公夫人所言,阖该交给未来的雍王妃打点处置。

若是赶得巧,半年后她临了离京时,也要由这位不知身在何处、是何出身的雍王妃相送。

“姑娘保重。”

“玖湘你还真是很大度。”

“三皇兄能遇到你确实是福气。”

一阵不合时宜的掌声回荡在水殿内。

听到玖湘二字,阮瑟停步,有所预感地看向悄无声息进来的敬王,“敬王唤我什么?”

“玖湘啊。”

“本王知道你姓梁名玖湘。”

赵承翰身无负担,甚至有些得意地说。

上前两步,他抬手欲抚上阮瑟侧脸,却被阮瑟狠狠拍开,后退一步避开。

“敬王身份尊贵,竟然还会做这等偷鸡摸狗的事。”

阮瑟嘲讽道。

这是她特意写给母亲的祈福灯,也是母亲的遗愿之一。

却轻而易举地被敬王毁掉。

不用深入往下想,只听敬王这无甚所谓的语气,看到他轻佻的目光,阮瑟就已经能勘破敬王的风月心思。

似是要印证她心中所想,下一瞬敬王便开口——

“本王喜欢你,也不嫌弃你嫁过两次人。从了本王,本王能给你一世荣华富贵,一城小郡和无止境的宠爱。”

“比起不解风情的三哥,本王能给你的更多,玖湘你跟了本王如何?”

他高高在上的姿态,笃定的言辞,每一字都像是对她的施恩。

一如阮吴氏和柳州牧看她的那般,只将她当做一个不需要有感情、任凭操纵的玩物,一个傀儡。

阮瑟哂笑,旧恨新怨一齐涌上心头。

她心下只有一个念头——

若是一会儿她实在忍无可忍,对敬王不敬,赵修衍能否护下她。

埋个怀疑的小种子~

给后面的大风大浪起一下势。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挑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