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替姐重生后成了死对头的国公夫人 > 第13章 牡丹宴(1)

“外面风大,睿王殿下还是先回去为好。”慕辞见缝插针,总算寻到时机开口。

沈望舒正不愿再多言,连忙附和:“是啊,殿下玉体欠安,合该好生休养才是。”

谢景珩虽刻意模仿谢景钰平日孱弱之态,却在慕辞插话的刹那,眼底不自觉泄出一丝暴戾之色。但他旋即意识到身份,语气转温:“怎么,本王与沈姑娘寒暄几句,莫非惹得定国公不悦了?”

京城早有流言四起,夜半相见,孤男寡女,众口铄金皆指沈望舒蓄意接近定国公,居心叵测。

慕辞从容解释:“在下与沈姑娘不过数面之缘,并无深交。方才所言,实是担忧殿下贵体,还望殿下勿要误会。”

“定国公说得是......民女与他,本就不甚相熟。”沈望舒自知晓慕辞疑心自己身份后,终日惴惴,如履薄冰,仿佛揣着一枚随时将至的惊雷。

“那倒是本王多心了。”谢景珩语气轻缓,话锋一转:“方才见定国公眉间深锁,莫非是为峻洲苍华山底——密道屯兵一事忧心?”

他看似随意移转话题,实则有意将此事递入沈望舒耳中。

不久之前,峻洲苍华山下惊现密道,其中囤积大量兵甲器械。此地原属成王封邑,如今成王已死,死无对证,众人目光自然落至曾与他共事的定国公身上。

沈望舒蓦地一怔,眼睫轻颤,低声喃喃:“苍华山......”三字如烧红的针,一根根刺入耳中。

唯有山川舆图曾载,苍华山地势陡峭、沟壑纵横,人迹罕至。又有几人能知其中藏有密道?此事更让沈望舒确信,苏家灭门必与山川舆图有关。

她虽心绪翻涌,面上却仍静如止水,唯指尖微凉,泄露一丝无所适从。

慕辞听出他言外之意,淡然应道:“殿下病体未愈,不宜过度操劳,朝堂之事更与殿下无关。还望殿下以玉体为重。”

谢景钰虽为皇室贵胄,却势单力薄,不似慕辞手握兵权,更有首辅徐正为其启蒙恩师,背后势力盘根错节。因此,即便沈修瑾作为后起之秀在朝中声望颇高,仍难以撼动慕辞的地位。

谢景钰亦不敢与他正面冲突,只得顺势道:“多谢定国公体恤。”

恰在此时,陆浊匆匆赶来:“圣上有要事与您商议。”

“告辞。”慕辞冷声一句,转身离去。

只剩谢景钰与沈望舒二人留在原处。

谢景钰见沈望舒心神恍惚,知目的已达,亦不多留,借口身体不适离去。

沈望舒独自漫步,心神仍系于方才对话。她早该想到,成王本就是凭私自屯兵雄踞一洲、异军突起。若欲囤积兵力,又怎会不盯上边洲?慕辞与成王既为竹马至交,成王的计划,他怎会不知......

“小殿下!!跑慢点儿,小心摔着!!”几声急呼将沈望舒拽回现实。

她刚一转身,一个不及膝高的孩童便迎面撞上她的腿,跌坐在地。

小孩子揉着额头,另一只手紧攥着一支小箭,低声抽泣。

“是......是我撞疼你了吗?”沈望舒蹲下身,一时无措。

一旁嬷嬷急忙追来,扶起小男孩,连连告罪:“小殿下顽皮,冲撞了沈小姐,还请您海涵。”

“小殿下?” 沈望舒想起皇帝膝下有二子,皆为贵妃所出,大皇子谢景颢,二皇子谢景宸。二皇子年方四岁,看这身形,应当是他。

“小殿下为何哭得这样伤心?”沈望舒留意到他紧攥弓箭的手心通红。

不待嬷嬷回话,小皇子已奶声奶气哭诉:“我想去皇奶奶宫里投壶,嬷嬷偏不让......”他哭得小脸皱成一团,像个委屈的糯米团子。

嬷嬷慌忙跪地解释:“不是老奴不肯,实在是刀剑无眼,若伤了殿下,老奴万死难辞其咎!”

沈望舒早有耳闻,贵妃只对大皇子悉心栽培,对二皇子却漠不关心,甚至曾向皇帝提议将他交予皇后抚养。身边嬷嬷惯会看人眼色,审时度势,自然事事怠慢。

见小皇子哭得这般伤心,沈望舒柔声道:“不如......由我带小殿下前去。既圆了殿下心愿,纵出什么事,也怪不到你们身上。”

嬷嬷们交换眼色,想着贵妃本就不甚在意二皇子,加之这孩子确实顽皮,早已视如累赘,便一口应下。

小皇子听说能去投壶,顿时破涕为笑,拉住沈望舒的手,眼睛弯成月牙。

沈望舒为方便行动,俯身将他抱起。小皇子下意识偎在她肩头,紧紧抿着嘴唇,似有无限委屈。

“怎么了?”沈望舒觉出肩头微湿。

“母妃......从未这样抱过我。”

沈望舒闻言一怔。

她虽刚出生便被送离京城,却从未缺失父母疼爱。无法想象,一个没有至亲呵护的孩子,该如何长大。

......

沈望舒将小皇子带到偏殿外的投壶场,握着他软软的小手,俯身轻声道:“殿下,手腕要这样用力——”话音未落,便被一阵嬉笑声打断。

几位锦衣华服的世家子弟摇扇踱来,为首一人挑眉笑道:“我当是谁在此,原来是沈小姐。怎么,一届女流也教起投壶之道了?”

另一人接口,语带轻慢:“女子之责,无非针黹女红、相夫教子。沈小姐虽出自翰林清贵之门,但于此等游戏之道,又能教得明白什么?”

几人交换眼神,笑声渐起。他们早听闻沈望舒以寡妇之身力争和离、自立门户,心中鄙夷,只道她不守妇道,但碍于其父沈修瑾在朝中地位,未敢直言,字字句句却皆透出轻视之意。

沈望舒面色平静,将小皇子轻轻护于身后,迎上众人目光,徐徐道:“诸位公子所言,在下不敢苟同。女子可持针线,亦可执箭矢;可理内帷,亦可知天下。绣工闺训我能做得,策论骑射我亦能习得。却不知各位公子,可能做得女子所能之事?”

众人一时语塞。当中一人嗤笑:“强词夺理!男尊女卑,自古皆然。女子纵有才学,终究难登大雅之堂!”

沈望舒不再多言,自一旁箭筒中取过一支箭矢,却看也不看那投壶,只继续直视几人,手腕随意一扬......

只见那箭凌空划出一道利落的弧线,不偏不倚,“铮”的一声,正正落入数步之外的壶口之中,余音微颤。

全场霎时寂然。

沈望舒方才转身,语气依旧温和,却字字清晰:“雕虫小技,让诸位见笑了。只是世间之事,从无‘理应如何’,唯有‘能否可为’。诸位公子以为呢?”

几位世家子弟面红耳赤,哑口无言。小皇子却在此刻挣脱出来,拍手欢呼:“沈姐姐好厉害!”

正当几位世家子弟面红耳赤、哑口无言之际,忽闻一道清亮威严的女声自廊下传来:

“好!说得好!投得更好!”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长公主谢婉,在一众宫人的簇拥下款步而来,唇角含笑,目光却锐利地扫过那几位面色骤变的公子。

长公主谢婉便是定国公的未婚妻,虽然名字带“婉”,却和温婉贤良无半点关系,平日最爱武刀弄棍,

“本宫远远瞧着热闹,原以为是少年人嬉戏,不料竟听了这么一番高论。”长公主行至沈望舒身侧,赞许地看了她一眼,随即转向那几人,“我朝女子,可吟风弄月,亦可仗剑策马;可执掌中馈,亦可经纬天下。何时轮到你们几个小子来划定方圆,妄论女子该当如何了?”

几位公子顿时神色惶惶,额角见汗,方才的倨傲之气荡然无存,慌忙躬身行礼,连声道:“殿下息怒!臣等......臣等失言,绝无轻视之意!”

“既知失言,还杵在此地作甚?”长公主语气淡淡,却自有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仪,“莫非还要本宫设宴,再听你们的高见不成?”

几人如蒙大赦,又羞又惧,几乎是落荒而逃,连告辞的礼节都顾不全。

长公主这才展颜,亲手扶起沈望舒,温和道:“快起来。你方才那番话,那一下,痛快地很。”她又低头摸了摸小皇子的脑袋,“宸儿今日倒是寻了个好师傅。”

小皇子谢景宸欢喜地拉住长公主的衣角,雀跃道:“皇姑母!沈姐姐可厉害了!”

沈望舒心中暖流淌过,恭谨回道:“殿下过誉,臣女愧不敢当。只是据理而言。”

长公主颔首微笑,目光深远:“这世上的道理,有时就需要女子来据理力争。今日你做得很好。”

长公主见那几位世家子弟仓皇离去的身影,脸上的威严渐渐化为由衷的欣喜。她再度看向沈望舒时,眼中已满是欣赏与热切。

“好准头!”她抚掌轻笑,步伐轻快地走近,“本宫许久未在宫闱之内,见到如你这般,不仅言词犀利,手上更有真章的女子了。”

她话语中带着一种觅得知音的欢愉,竟毫不避讳地拉住沈望舒的手,轻轻拍了拍,随即又像是想到了什么,明艳的笑容里掺入一丝无奈的阴影。

“不瞒你说,见你如此,我真是......既羡慕,又欣慰。”长公主轻叹一声,语气不自觉地带上了几分诉苦的意味,“自幼母后便时时耳提面命,说公主金枝玉叶,首要的是仪态端方,性情温婉。什么骑射、刀棍,统统被斥为粗野之举,不合身份。”

她目光微移,望向宫墙上方四角的天空,唇角泛起一丝淡淡的嘲弄。

“我甚至讨厌我的名字——‘婉’。这个‘婉’字,就像一道无形的枷锁,时时刻刻提醒我要柔顺、要婉约、要安分守己。它困住的岂止是我的喜好,仿佛连我的魂魄都要被拘在这‘温婉端庄’的模子里。”

“有时我真觉得,困住我的,又何止是一个‘婉’字?”她的声音低了下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倦怠。

“若是我能像郑缨一般就好了。”谢婉声音越来越小:“我真的好想她,好想见到她......”

“郑缨?”沈望舒听过她的名字。

郑缨是景朝第一位女将军也是唯一一个,将门出身,驻守南疆。

本来郑家常年负责京城守卫,先皇占卜算卦,算出郑家有起兵造反,改朝换姓之象。便将郑家发落南疆,世世代代驻守边关。

“算了,不提了。”谢婉一扫阴霾:“宴会快开始了,我们走吧。”

......

爱你们哦[比心][比心]愿每一个女生都能在各自的领域中耀眼夺目。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赴宴(1)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