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替嫁清冷探花后他偏宠 > 第9章 下厨

替嫁清冷探花后他偏宠 第9章 下厨

作者:玲欢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3:18:25 来源:文学城

去过极愿阁后,安澜久久不能心定。

影子是代号,"安澜"是真名。

不过她不晓得自己姓甚。

二十年前,师父在道观门口捡到她,正值上元节,众人彼此祝福"昭昭如愿,岁岁安澜",便给她取了个名,安澜。师父说,哪日等你找到父母了,就按他们的姓。

师父去世那年,她尚未及笄,独自从蜀地来到京城,要替师父寻找一人。她蹲在飞雪的街头,孤零零地望着御街上雕车宝马,朱楼画阁,处处皆是金翠耀目,她也曾想象,自己的父母或许会是哪位名门望族、富豪商贾,姓谢,姓沈,姓王,姓赵…… 配上安澜这个名,真好听。

后来她不想了。这样也挺好,孑然一身,最适合操持暗探生意。戴上"面具",化作不同的人,在暗中窥视其他人隐藏起来的真面目。只是,久而久之,连她自己都快忘了原本模样。

彻夜未眠,安澜在回程的车里昏昏入睡。

……

前面有光,安澜,别停下。心乙道长朝她挥手。

师父?竟然是师父!

师父很久没有出现在她梦中,安澜又惊又喜。

生怕她又会消逝,舍命往前跑。

师父—— 师父——! 不要抛下安安一个人!

一直跑啊跑,却总是摸不着师父的身影。

灰茫茫的一片,究竟哪里有光?

师父,我跑不动了,累了,真的累极了……

想在哪里停靠下,歇一歇……

安澜缓缓苏醒,眼角挂着泪痕。

心头一阵恍然若失。

……

从欲城返京,五更已过。安澜悄然回房,拾掇拾掇,重新演起沈千金,去到正屋给婆婆请安。

梅茹每日卯时晨起,雷打不动地念佛礼拜。做完法事,梅茹收起念珠,那串紫红菩提子盘得油光发亮。自夫君檀鹤行过世,她诚心向佛,常年茹素。

安澜陪着她一道慢悠悠地用早膳。

梅茹清简惯了,爱吃七宝素粥,糯米掺入莲子、红枣、核桃,松仁等,益于养胃清肝。搭配几道小菜,清炒豆芽、嫩笋莼菜、梅花汤饼,还有甜口的枸杞汁混蜜的金髓煎,可延年益寿,有治阴虚、华发早白之功效。

梅茹食不甘味,忧心忡忡地说道:"昭儿两宿未归,必是遇见了什么大事情,我一直心神不宁,想去大相国寺拜一拜。今日医师要来,去不得了,过些日子,婉儿要不要一道儿去?"

"好,我陪您去。婆婆放宽心,我有预感,今晚官人会回家。" 自从去过极愿阁,安澜亦有些惴惴不安。

辰时三刻,邻街医馆来人。

齐太丞原是御医,致仕后,在民间开办医馆。因为与檀家交情已久,每隔五日,齐太丞亲自来为梅茹做针灸,敷药膏。临行前,他鼓励道:"梅娘,你的眼睛有所改善,假以时日,或能重见光明。"

"多谢齐老,您妙手回春,可拜托您了。" 梅茹向安澜引见,连连赞许道,"齐太丞当年还给太后娘娘治过头疾,眼疾,手到病除。如今,他为百姓谋福多年,医者仁心,大慈大悲,实乃活菩萨转世! 等我眼睛好了,定要为齐老绘一副画像,每日观摩参拜。"

齐太丞须发雪白,颇有几分仙风道骨,朗朗笑道:"不可不可,折煞我也! 再说了,我一老朽之身,不值得梅娘观摩,倒是您这位儿媳妇,花容月貌,您一看便会心生欢喜。"

齐太丞第一次见到檀府新妇,对她颇有好感,觉得她侍奉梅娘挺有诚意,并未端着官宦千金的架子。

梅茹自己晓得复明乃微乎其微之事,为了不扫大家的兴,她含笑道:"为了我儿媳妇,我定要尽快痊愈!"

侍女巧姑替梅娘系上遮光的白绫,安澜便送齐太丞出门。

回房时,安澜瞧见巧姑正扶着梅茹坐上脚踏纺车。

"阿婆,您为何不多歇着,若有所需,我遣人去买便是了。" 安澜不解,担心累着她。

巧姑颌首,咕哝一句:"主母总是闲不住,夫人多劝劝。"

梅娘一边熟稔地织纺捻纱,一边回道:"闲着也是闲着,还容易胡思乱想,我眼睛看不清,手脚尚能使得。婉儿,你看呀,麻缕掠过指腹,窣窣作响,还能锻炼触觉,听觉。编蒲团也是,靠手指,我能感知编织的紧密与好坏。" 随夫流放岭南时,许多活儿梅娘都亲力亲为,辛劳惯了。

"听您这么说,也对。" 安澜在旁边坐下,帮忙缕麻。

颇为享受这般简单时光。

檀府清净,不像极愿阁阴森魍魉,亦不像沈府人多嘴杂,明争暗斗。

思及沈府,安澜脑海里又闪过回门宴一幕,二房林氏因为蒸饼说漏了嘴,流露出的受惊模样。

富贵虽好,活得不开心有甚用。

林媛媛若是她安澜的生母,她必不会让自家阿娘受委屈! 所幸,那日檀昭也帮忙解围。安澜好奇问道:"官人说,您以前做的油蜜蒸饼,好吃得紧。"

梅娘缓下纺车,神色疑惑:"那孩子记性绝佳,怎的忘了,我不擅厨艺,经常是他阿爹下灶房,油蜜蒸饼,千层蒸饼也是他阿爹会做,又香又脆。昭儿小时候嘴馋,一口气能吃四五个呢!"

想到儿子曾经的模样,梅娘扑哧一笑:"昭儿啃饼时,露着两颗奶白的大门牙,兔子似的可爱。小时候他颇爱笑,玉琢般的娃儿,笑时眉眼弯弯,小酒窝挂在唇边,当真人见人爱。"

安澜暗惊:……

梅娘的每句话都打破了她对檀昭的认识。

他竟为她说谎了?嘴馋?爱笑??

……

安澜收拢吃惊大张的嘴巴,愣了片刻,岔开话题道:"儿媳没想到,阿翁金榜状元郎,原来厨艺亦是了得?"

梅茹生怕误会,解释道:"话说君子远庖厨,我夫君却不怎么在乎,他很会疼人,说喜欢照顾我们母子俩,可我知道,他是心里内疚,觉得愧欠我们许多…… 其实,今昔之感,起初在岭南那些年,虽然日子清贫,但我们家人聚在一道儿……"

念及已故的檀鹤行,梅茹脸上的笑意淡去,发间那枚雕着"鹤舞梅间"的玉簪子轻颤不已,这是檀鹤行曾经的定情之物,梅娘一直戴着。

安澜察觉她在暗泣,忙握住她的手轻轻抚摸:"阿婆别难过,都怪我多嘴了,您的眼睛刚上过药,莫要难过。"

梅茹忍住泪水,由衷说道:"之前,听闻你是沈大人的千金,似乎有些骄矜,我曾对你略有成见,怕你嫌弃我这瞎眼的婆婆,也受不住我家昭儿的清冷,想来,是我多虑了,谢谢婉儿。"

蓦地,安澜心起涟漪。

她自来吃软不吃硬,别人滴水之恩,她涌泉相报,便道:"婆婆无须客气,这些都是儿媳应尽之责。今日我斗胆露两手,给您做蒸饼!"

彼时,樱桃端茶入屋,正巧听见假主子夸下海口,小脸顿时煞白,手中的茶托抖得咯噔咯噔地响。

安澜:……

祸从口出! 沈千金怎么会下厨!!

.

傍晚,檀府的庖厨青烟直冒。

仆役们慌得心里七上八下,可谁也不敢进去,只好端着水盆、水桶,侯在门外翘首企足。

"急死了,急死了,夫人不会有事吧?!" 甜橙直跺脚。自从来到檀府,夫人不再亲近她,仅让樱桃跟在身旁,甜橙心里很不是滋味儿。

"哎哟老天爷哪,小姑奶奶这是中了什么邪,竟折腾起这等下人活儿! 万万不要搞得走水啊!" 沈府来的孙氏长吁短叹,不停地搓着双手。

孙氏是沈府的管事婆之一,且善厨艺,沈尚书专门派她过来伺候,遵照沈清婉以往的饮食习惯。哪知,前天,主子吩咐后厨减少膳食,四菜一汤即可,说是檀郎君不喜浪费。孙嬷嬷惊得舌头打结,往昔,二姑娘还未出阁时,每餐十多道正菜,还会挑挑拣拣的,吃来一丁点儿。

更何况,沈家千金一双柔荑从不沾阳春水。今日这般,瞎子都看得出来,她为讨郎君欢心,放下尊贵,面子也不要了。

真真是爱极了檀郎君!

檀府的厨娘吴氏也颇震惊,不过对新夫人的印象更好了些。闻见孙氏的话,吴氏白她一眼:"下厨怎么了?我家檀老是状元郎还曾下过厨呢! 夫人这么做,也为孝敬主母,檀郎君晓得,必然心里欢喜。"

两府风气不一,仆役之间互相看不顺眼。

孙氏也白了吴氏一眼:"嗤,灶房都快冒烟着火了,檀郎君不怒就阿弥陀佛了!"

徐管事抹了抹汗,从中调和:"行了行了,都少说一句,莫让檀郎君闹心。"

说檀郎,檀郎到。

檀昭下了马车,今日早回,不过他还在沉思那件棘手之事,江淮发运使贾庆突然病发,他便留在宫中忙碌两宿,不知家中是否安好。

檀昭抬起那双冷凛凛的眼眸——

远远望见府内上空的浓烟。

蓦然大惊。

他忙不迭地撩袍冲往东院方向,黑烟源自附近的庖厨,他瞧见一帮人杵在那里无所作为。

"怎么了?你们愣着干甚?! 还不快进去!"

闻及檀郎君怒喝,孙嬷嬷吓得两眼一闭,说话都结巴了:"夫人在在,正在里面下下灶呢! 吩咐我们不,不许打搅!"

檀昭:……??

"胡闹!" 檀昭提起两桶水,三步两脚地迈入庖厨。

灶膛口劈里啪啦窜出火苗,火燃得太旺,不停地冒出呛人的浓烟。

"火不是这么生的,你从未下过灶?"

"呜呜,婢子不是粗使丫鬟,不懂这些。"

"真笨! 我来! 你管着锅里的,蒸饼别焦了!"

庖厨烟雾缭绕,两道身影晃来晃去。

"让开——!" 檀昭一声喝令,旋即往灶台倒了一桶水。

这下坏了,烟雾益发蔓延。

"危险,快出去!" 檀昭抬袖捂鼻,顺手拉住那个蹲在灶台边上的人影,一把将人扯出庖厨。

围观众者瞠目结舌,纷纷缩起脑袋。

走到外头,檀昭定睛看向这个湿漉漉、灰扑扑的人儿……

安澜讪然垂首,抬袖遮掩脏兮兮的脸。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下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