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替嫁清冷探花后他偏宠 > 第19章 护妻

替嫁清冷探花后他偏宠 第19章 护妻

作者:玲欢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3:18:25 来源:文学城

檀昭伸手扶上她的肩膀:"你怎么了?"

"没,没甚么,一个噩梦。" 安澜掩面转身,默默躺下。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自从长公主的宴席,这些天她时常念及阁主,亦是她曾经的师兄肖五郎。她与他极为像似,若浮萍漂泊,本以为能够一辈子在一起,而今却分道扬镳,越离越远。

师父总说,人生不定数。

时至今日,她愈加明白这个道理。

安澜慢慢收敛心中的天风海雨,暗自擦干眼泪,听见身后悉悉索索的穿衣身,她缓了缓气息,回头看去:"官人这么早起?都怪我吵醒了你,对不住。" 声音依旧带着几分湿润。

"无妨,今日早朝,时候也差不多了。" 檀昭系好中单,走去衣桁处取官袍,并自个儿梳洗。

"噢。" 安澜应道,无精打采地躺下。

这位便宜郎君,也仅是因缘巧合,与他逢场作戏罢了。

他清清冷冷的再好不过。

注定分离之人,万万不能付出真情,因为失望的感觉像似心口狠狠挨了一刀,会很疼的。

安澜正想着,檀昭穿戴好官袍走来。

"今日有些要事,我若晚归,娘子不必等我。"

娘子?

安澜诧异,转身看向他。

这是他第一次唤她娘子。

檀昭自己也愣了愣,适才自然而然地脱口而出。

不过是一称呼,却显得几分亲昵。

俩人相视少顷,檀昭瞥见她依旧湿红的眼眶,适才也听见她在梦中唤"师兄",他没有探究,只嘱咐道:"白日无事,你可以补个觉,但莫贪睡,否则恐怕夜不能寐。" 看着眼前人惊疑之中略带忧伤的俏模样,檀昭脚下黑靴踟蹰着,磨磨蹭蹭的,似乎舍不得离去,又嘱咐一句,"你若有什么难言心事,待我回来,说与我听。"

安澜垂眸点头:"官人放心,我等你回来。" 好不容易压下的泪水,在眼眶里打着转。

低头间,却见那人朝她伸手,温热的指腹轻轻划过她的脸,抹去她眼角滚落的泪珠:"娘子别怕,梦境之事常与现实相反。" 声音比往常温柔多了。

猝不及防。

安澜一时不知所措,别开头,带着浓浓的鼻音"嗯"了一声。

缘何这人突然转变态度?

她自来心软。

她不要他真的待她好……!

"我走了。" 檀昭话罢,缓缓行至门前,却又顿住脚步,回眸望来。

—— 那个娇小的人儿躺在大红鸳鸯被里,蜷着身子,似乎将自己包裹起来能够得到安全感。红彤彤的身影,也像一蔟燃烧于彼岸的小火团,或一株奇花异草,正在他心间扎下细弱的根。

.

五更未到,众位朝臣已在宫门前恭候。

沈博文挨近檀昭,亲热地唤了一声贤婿,笑眯眯地说道:"子瞻,崔侍郎正在整理漕粮的账本,目前已有十年以来的,哪日你到户部,我亲自陪你审阅。" 檀昭这小子雷厉风行,锲而不舍,前不久他拿到陛下手谕,又派人来户部查账。

户部侍郎崔思贤面色暗沉,强行转了笑容,应道:"是是,檀大人莫急,十多年前,还是先帝朝政,部分账册不那么好找,缺失也有可能。"

檀昭拱手:"多谢沈大人,崔大人,我需要二十年来的所有账册,劳烦你们费心了。"

沈博文吃了个冷脸子,暗恼,瞥他一眼:"檀大人要这么久远的账册做何用?那时本官还未入户部。" 崔侍郎也附和道。

"下官是为陛下尽忠。" 檀昭简单一句话,将他们说得无言以对。

沈博文原以为檀昭成了女婿,多少会给他几分情面,然公事上,这位依旧冷面无情,油盐不进,顶多私底下将他当作岳父客套几句。沈博文将檀昭暗骂一通,并将怒气牵连到安澜。

—— 定是那丫头没能收揽檀昭的心!

若是他的真千金、宝贝女儿沈清婉,早将这个姓檀的迷得服服帖帖了!

气归气,沈沈博文露出一副和蔼笑脸:"说得是,我们皆是为陛下尽忠。对了,子瞻,近来小女还好吧?七夕过后,你俩一同来我府里聚聚,我们甚是想念。"

刑部尚书李成凑了过来:"沈大人,檀大人,瞧你们这般亲热,莫非在谈家事?"

檀昭恭敬回礼,揪着公事问道:"李大人,发运使贾庆一事,您可有消息了?贾大人原本在我们台狱里,好端端的,突然心病发作,被你们转去刑部。太医说他修养一段时日便能好转,哪知,前不久贾大人突然病逝,陛下亦是震惊,还请李大人务必探究真相。"

李尚书后悔凑热闹,啧啧两叹,攒眉复道:"这事急不得啊,事关重大,大理寺还在仔细查探。不过,太医局的人说,贾大人定是年老体弱,终日惶遽,经不住这般折腾,唉,人死不能复生,真真可惜,可怜呦。"

檀昭的眸光含着冷笑,刑部尚书借着大理寺的人脉,有意拖延,制造假证,此事定然关系重大,他非要督察到底。

少顷,一众朝臣乌泱泱地涌向垂拱殿。

当朝大周天子秦旭,十五登基,现下二十又二,正是血气方刚的年轻帝王。

朝臣手持笏板,依序出列,陆续呈上一道道奏疏。

东南水患、淮甸大旱、济州骚动、真州漕粮转般仓失火……

今上头顶通天冠,身穿绛纱龙袍,饰以白罗方心曲领,正襟危坐,仔细聆听并答复臣子的诉求。

这些年来,今上已非昔日那位略微怯懦木讷的太子。刚坐上龙椅那会儿,他浑身发颤,每回下朝,总想扑到长公主瑞安的怀里寻求慰籍,母后早逝,阿姊便是他躲避风雨的温柔港湾。而今,如酒沉酿,秦旭愈来愈俊朗威严,敢于肩负重任。

直到言官提及长公主。

今上蓦然色变,问道:"卿等声称长公主招揽男宠,骄奢淫逸,可有实证?" 对于这番说辞,他早有所闻,心下觉得,阿姊只是独居寂寥,招些文人墨客作伴交谈,那些男子皆是幕僚,无关情.色。

可是朝中大臣就着人伦道德一顿谴责,今日更是有凭有据。

"陛下,臣等听闻,前几日,长公主宴请诸多女宾,还让自己的幕僚跟随,陪伴她们作画写诗。要知道,男女大防,那日赴宴者绝大多数皆是闺中女子!"

"竟有这等事,成何体统!"

"世风日下,不恪妇道。"

"啊??我家小女好像也去了,回头质问她!"

"不知他们画了些什么?臣等必须亲眼见之,还请陛下取证!"

赴宴的姑娘们皆是身份显赫,有尚书家的、侍郎家的女儿,老爹们一个个急得满头大汗,搓手顿足。沈博文也在其间,拍着脑门长吁短叹。

朝堂乱成一锅粥。

今上扶额……

遣人速去公主府将书画取来。

这些大臣平常多是政见相异,吵得唾沫横飞,不可开交,偏偏就此事异口同声,不谋而合。

"近来淮河等地发生水灾,说不定与此相关。"

"正是,此乃天象警示。"

"望陛下明鉴,劝说长公主改过自新!"

今上抹汗。

这,好生胡扯……

历代都有朝臣将水患归咎于后宫嫔妃,说女人太多故而阴气过盛,逐遣部分女官,以平水患。现下,倒是第一回听说,有人将水患与长公主的男宠联系起来。

"檀大人怎么看待此事?" 礼部官员故意问道。

众人皆知,檀昭刚直板正,不近女色,最厌轻浮女子。

今上:……

阿姊危矣!

檀卿什么都好,就是为人过于清高严峻,恪守礼法。

檀昭接过礼部传来的烫手山芋,凤目一抬,瞥见今上忐忑的神色,斟酌片刻,复道:"长公主明睿理智,定知循理守分。臣以为,大周律法从未规定公主不能招纳幕僚,若仅是切磋技艺,谈诗论画,非独以色事人,便不是要紧之事。方才,臣等呈上的奏疏才是重中之重,今年水患旱灾频发,诸多地方民不聊生,还请陛下及时应对。"

今上紧提的心松了下来,颌首道:"檀卿所言在理,我们先议要紧国事。"

就檀昭那番话,其他反对官员艴然不悦。

举世皆浊你独清,众人皆醉你独醒??

若非檀昭有太师顾简之,还有皇上维护,说不定早已落得个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不过其他大臣也都不好惹。

礼部继续声讨,将矛头对准檀昭。

"檀大人此言差矣,女子重礼守礼,三从四德,至关重要! 长公主高贵明理,定然懂得把握分寸,然此事或有效仿者,倘若其他女子心生淫.欲,违逆礼法,何以训喻?长公主乃金枝玉叶,人中龙凤,更要为天下所有女子,以身效法!"

"檀大人,听闻您家夫人也在宴会中,且有男子为其铺纸研墨。"

"等会儿我们倒要见识下,檀夫人的画作?"

"俗话说,以文识人,画亦能辨人品性!"

沈博文的额头溢出大颗大颗的汗珠,急迫护道:"我家小女蕙心兰质,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画艺尤佳,惟妙惟肖,师承翰林书画院的王待诏,各位请勿恶言詈辞!"

没料到今日朝堂闹出这一出戏,沈博文比檀昭更着急,不知他的假千金画了些什么……

今上目睹众臣慌里慌张的样子,又气恼又可笑,吩咐内臣多搬些冰块放到殿内降温,就怕天气燥热,有些老臣急火攻心晕过去。

不多时,内臣从长公主那里取来画作,飞奔至殿内呈上。

今上一张张地翻阅,底下大臣们翘首跂踵。

长公主很细心,每幅都注了画者名字。皆是花鸟鱼虫寻常之画,无甚好争议的。

今上暗松一口气。

少顷,他手执一纸,却蹙起双眉:"这副是,沈清婉所绘?"

沈博文瞥见今上犹疑的神色,吓得面若死灰,很想冲过去瞧一瞧,"陛下,您给微臣也看看,小女的拙作?"

今上让人递去画,沈博文连忙双手接过,颤颤巍巍地打量。

整个人一愣。

啊?

就这??

啥玩意儿???

旁者见之,纷纷惊讶。

"沈大人,这就是您千金的大作?"

"看似五岁孩童的手笔,啧啧。"

"这副画作好在哪里?老身看不出。"

沈博文:……

呜呜呜,他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檀昭也好奇看来,心头一怔。

这画…… 确实有些,一言难尽……

思忖片刻,檀昭干咳两声,一本正经地说道:"此画看似简朴,然笔墨洒脱,画中有诗,诗情画意,颇有东坡居士的神韵,正合当下文士推崇的抒情写意,返璞归真。"

沈博文猛然回神,连声附和:"所言极是,所言极是! 此画妙就妙在简约,应当凭心感应,意味深长,意味深长啊! 好画,好画!"

檀府内,安澜接连打了三个喷嚏。

"谁人在背后议论我?" 她摸摸鼻子,一边与阿婆准备七夕时令节物。

明日七夕。

"婉儿,'种生'只差最后一步了,你来系彩缕,小心些,豆芽嫩得很。" 前些时候,她们已将菉豆、小豆、小麦置于磁器内,以水浸泡,刚长出芽。梅茹眼睛看不见,便教安澜用红篮彩缕将那些嫩芽束扎起来,笑道,"种生求子,大吉大利! 我盼着早日抱上孙儿孙女喏。"

安澜:……

儿媳没应声,梅茹略微局促,小声探问:"婉儿,你实话告诉阿婆,上回昭儿回房后,你俩相处可好?没再闹别扭吧?"

檀昭也会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苏东坡翻了个白眼: 画画之人甚多,为何拿我举栗子??

檀昭: 因为苏公您人缘好。

苏东坡: 哦,不是栗子,是柿子。

.

种生习俗参见东京梦华录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章 护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